近年来中国科幻电影热潮述评
2024-04-14郝路延
◎郝路延
2019 年,郭帆导演的电影《流浪地球》引起了观众的诸多好评。同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系列之《疯狂的外星人》登场,风格荒诞幽默,为中国科幻电影领域带来新风景。《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这两部电影从“硬科幻”与“软科幻”两个类型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进行探索。随后,《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外太空的莫扎特》《流浪地球2》《宇宙探索编辑部》等一系列具有科幻元素的影片也进入了观众的视野,令科幻电影这个从前一直被中国大众视为“儿童向”“小众化”的电影类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接受与喜爱。在影片市场表现方面,《流浪地球》《独行月球》《流浪地球2》《疯狂的外星人》都获得了高额的票房和较好的口碑,但《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海堡垒》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这也反映了我国在科幻电影领域仍需要进一步探索。2020 年8 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科幻电影也进一步地在国家层面上被认可。①
当下,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幻电影作为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诞生的电影类型,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水平的体现。作为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中国的科幻电影理应得到更加良好且全面的发展。从被观众称为“中国科幻元年”的2019 年至今,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也呈现出类型进一步拓展、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进一步革新、受众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一、硬科幻与软科幻齐发力
硬科幻电影主要是指结合技术发展对人类未来世界进行合理想象,着重描绘新型技术发明会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科幻电影,如《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前者讲述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中,太阳因急速老化膨胀,将会在短时间内将地球吞没,人类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在地球表面建造多个发动机,试图带着地球逃出太阳系;后者则是前者的前传,讲述在太阳毁灭之前人类所做的种种努力。在奇观呈现方面,前者呈现出冰川地貌、太阳毁灭的壮观景象;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构建了太空电梯、月球核爆、数字空间等科幻景观。由吴炫辉执导的电影《明日战记》把目光集中在环境污染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上。面对外星植物潘朵拉的侵袭,人类的战士们借助机甲的力量与潘朵拉搏斗,最终拯救地球。《明日战记》同样是构建反乌托邦未来世界,借助对环境问题的未来想象,警示当下的人们重视环境问题。回溯中国电影的历史,尽管也有诸如《珊瑚岛上的死光》《错位》等科幻电影作品,但无论是对比同时期世界的科幻电影如《终结者》《银翼杀手》《E.T.外星人》,还是与中国其他类型电影作品比较,中国科幻电影始终缺少一种对科学新技术的理性思考与深度表达。而如今身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国必定需要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集体民族想象的优秀的硬科幻电影作品。
软科幻电影则将表现重心放在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科学定律与科学技术成果的呈现被放置在作品的后景,创作者想象力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近年来的《疯狂的外星人》《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宇宙探索编辑部》便是此类作品。《疯狂的外星人》讲述一个外星人原本想来和地球人进行合作,却阴差阳错地在地球与中国的普通百姓耿浩和大飞相遇,进而发生了一系列搞笑故事。影片对可能存在的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接触进行了假想,但影片中的外星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与人类相比,反而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这也体现出影片对陌生的外星文明的另类否定,“他者”可能并不存在,外星人可能更多的是自我的映射。《外太空的莫扎特》则回归到孩童与外星生物接触的类型,与此前具有“儿童向”的科幻电影作品如《长江七号》《大气层消失》相近。《独行月球》根据韩国漫画家赵石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月盾计划是人类为了抵御行星撞击地球而制定的拯救地球的计划,参与该计划的独孤月意外地被落在了月球,而后又因计划失败,成为最后能够拯救地球的人类。最终,独孤月为了地球,也为了自己心爱的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电影虽是改编自漫画,但仍然在沈腾、马丽等人的创作中融入了开心麻花的喜剧元素。《宇宙探索编辑部》中,对宇宙与外星文明拥有强大执念的《宇宙探索》杂志主编唐志军,怀揣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未知文明的好奇,召集同伴踏上了寻找外星人的旅途。影片结合“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与“西西弗”式的情节,再将科幻元素融入其中进行诗意的表达,力求通过外星文明的他者确认人类自我身份。无论是硬科幻作品还是软科幻作品,当下的电影创作者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科幻的元素融入电影中。
对于一些渴望创作科幻作品但又苦于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不够多的创作者来说,软科幻作品是很好的切入点。硬科幻作品强调较为严谨的科学逻辑,软科幻作品相较于硬科幻作品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不用对诸多复杂的自然科学技术进行大量的阐释,以及对许多科幻奇观进行着重渲染,而是通过加强对人物的刻画与情节的安排,让普通观众更容易理解并接受电影作品,从而扩大科幻电影的影响力,实现科幻电影的良性发展。硬科幻与软科幻以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共同实现了科幻电影宏大图景的建构。
二、科幻热潮下的社会背景
科幻电影最初由科幻文学发展而来,科幻文学是伴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兴起而出现的。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科幻文学作品《弗兰肯斯坦》由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创作。在电影诞生之后,科幻电影便随着科技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进行着革新。从1905年《月球旅行记》以乐队指挥视点在戏剧舞台上呈现假想中的人类登月情景,到1927年《大都会》通过拍摄建造的城市模型来对未来都市进行想象,再到1968 年《2001 太空漫游》中出现了对人工智能的初步设想和之后好莱坞科幻电影拍摄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如今《阿凡达》系列对3D 特效技术的应用,西方科幻电影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科学技术的不断飞跃。
科幻电影在中国开始焕发生机,首先离不开中国科技的发展。如前所述,科幻电影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工业水准,科幻电影热潮的出现,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有力证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民族更具有未来感。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下的中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整个社会正在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2021 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其中就有“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部分。②2023年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人,较2021 年12月增长354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工业互联网体系构建逐步完善,“5G+工业互联网”发展步入快车道。③这表明,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让更多的国人看到了可见的未来。因此,科技元素也将不可避免地融入文化领域。
自1895年诞生至今,电影的内容与形式一直在电影创作者的努力下进行着革新。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创作者们可以在其中获取许多创作的灵感与素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与世界进一步接触,来自世界各地、内容多样、风格迥异的电影使得中国的普通观众目不暇接,它们丰富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经验,也使得中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创新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中国的大众来说,科幻电影仍然是较为新奇的类型,中华文化理念与科幻电影类型相结合,将更受国人喜爱。《流浪地球》《明日战记》中的“家园守望”与《流浪地球2》的“移山计划”便是中华民族“家文化”的体现。此外,科幻电影中关于奇观的打造,同样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观众可以从科幻电影里虚拟的奇观景象所带来的“真实感”中获得感性的愉悦。电影《独行月球》中,独孤月坐在月球仰望地球的画面,诗意地刻画了人类的孤独感与思乡情;独孤月与金刚鼠追光的场面更是将科幻的诗意浪漫展现了出来,这也令《独行月球》斩获了31.03亿元票房的好成绩。
当不少观众的物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精神的需要也愈来愈被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培养了一批拥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观众,特别是提升了年轻一代的自然科学素养,使得“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思维、想象已经走出了一般我们认为的中国人的性格和思维模式,走出了奠定国人文化性格的先师孔夫子式的坚执于现世、世俗、感性、经验的一面,青年人有了更多超验性的情怀,有了更大的想象力空间。中国人的国民性不再是‘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的经验主义式人生态度”④。因此,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人成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受众群体,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群体还将继续扩大。科幻是未来可能的现实,我国早期的科幻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中的视频通话技术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实现。《疯狂的外星人》与《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外星人形象也很可能在未来通过某种生物成像技术实现其真实的存在。因此,如今电影中的诸多科幻元素,在不久的将来都很可能会一一成为实际存在之物。特别是在年轻观众的眼中,当下电影中诸多科幻元素可能都已是大家司空见惯之物。电影对科技元素的应用也势必会越来越广泛,因为观众的实际生活中早已经充满了各种科技元素,如当下的各类AI语音助手、智能机器人、翻译眼镜、同声翻译器等。
三、技术突破与创意实现
(一)虚拟拍摄构建宏大景观
科幻电影中宏大景观的建设往往需要电影特效的打磨,因此,虚拟拍摄与后期特效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早在《流浪地球》制作之初,视效团队就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技术含量不高容易造成类似山寨的效果;二是构建未来中国城市景观时缺乏真实感,造成违和感。所以,团队分别制作了设计素材与气氛素材,从中国城市的视觉图谱、中国自然风光的视觉风格和中国绘画的东方视点三个方面入手处理,力图使该片呈现出区别于西方的科幻视觉体验。⑤到《独行月球》的制作时,月球表面景观的制作就成了一项重要任务。《独行月球》中主要负责特效的团队来自MORE VEF公司,由于“月球和宇宙的环境部分涉及大量地形资产与环境渲染工作,对于材质的可控性要求也较高,为提高制作效率,视效团队首次采用了虚幻引擎来完成主要场景的制作”⑥。虚幻引擎原本是运用于游戏领域的技术,但是现在也运用到了电影的虚拟拍摄中。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机甲片”的《明日战记》构建了区别于《流浪地球》的末日景观:藤蔓缠绕的城市里,崩塌的大厦、行驶的装甲车、空中飞行的直升机等元素组成了一种浓重的重工业风格。《流浪地球2》团队在前作《流浪地球》的基础上丰富其数字资产库,将太空电梯发射、月球表面爆炸、百姓领取救济等场景中的细节进一步优化。⑦由此可见,中国科幻电影中景观的建造水平已趋于成熟,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者们也正在探索符合国人审美的科幻景观风格。
(二)虚拟生物的塑造
近年来,中国的科幻电影中时常会加入虚拟生物这种非人形态的生命体。《外太空的莫扎特》和《疯狂的外星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外星人进行“他者”的想象。《外太空的莫扎特》中,“莫扎特”是来帮助小天的好朋友;《疯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是被地球人逐渐“同化”了的异族。二者均运用CG 动画与真人实拍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数字建模技术,结合演员的动作捕捉等技术,实现了在影片中虚拟生物与真人互动的场景展现。《独行月球》则进一步发展这些技术,虚拟生物袋鼠“刚子”的制作给团队带来不小的困难,制作团队搜集大量袋鼠的相关资料,如其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等,再结合剧本的设定,通过数字建模等技术确定了“刚子”的形象。并且,袋鼠“刚子”的毛发在银幕中也显得更加真实,可见视效团队在制作中又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⑧数字建模、动作捕捉等技术不仅在游戏领域,也在未来的科幻电影特别是软科幻电影的制作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虚拟生物既能够大大拓展科幻叙事的可能,也能够作为吸引观众的一大卖点,正如好莱坞科幻电影《银河护卫队》系列中的格鲁特、《阿凡达》系列中的阿凡达一样。
(三)人工智能的运用
人工智能在电影中的出现可追溯到1927年由弗里茨·朗执导的电影《大都会》,人工智能首次以机器人的形象出现在电影中。此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又出现了一系列对人工智能伦理关系、发展趋势等进行想象的电影,如《2001 太空漫游》《黑客帝国》《她》等。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元素的运用与否及其程度如何,是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在大众生活中的应用有关的,只有大众的生活中已经有了人工智能的参与,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元素才能更多地吸引国人,才能给观众以真实感而不是凭空幻想。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早已普及到大众生活中,因此,近年来的科幻电影中,《流浪地球2》也加入到对人工智能的探讨中。
在主题方面,《流浪地球2》加入了MOSS 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个角色,并在最后提出了对数字生命、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在西方的科幻电影如《2001 太空漫游》《人工智能》《源代码》《她》等中都有出现,但对于国产科幻电影来说,只是刚刚开始。在应用制作层面,人工智能也参与到“演员换脸”的工作中。《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按理说,《流浪地球2》中的人物应该比《流浪地球》中的人物年龄小,但实际上正好相反,于是,制作团队便采用人工智能换脸的方案,制作了784 个数字减龄镜头⑨,以便达到同一个角色在《流浪地球2》中的年龄从感官上来看比《流浪地球》中更小的效果。
随着元宇宙、ChatGPT 的出现,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种种担忧使得人工智能话题开始被更多国人关注。《流浪地球2》开启了对人工智能问题在电影领域的探讨。好莱坞中探讨人工智能主题的科幻电影作品有很多,如《2001 太空漫游》《银翼杀手》《机械姬》《她》《人工智能》等,这些作品对人工智能伦理关系、人工智能存在意义等主题探讨得更加广泛且深刻。可见,国产科幻电影与好莱坞人工智能主题科幻电影仍有差距。这与我国和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差距、我国创作人员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不足、中华文化“重务实”的传统等因素有关。
四、关于国产科幻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立足当下科技发展进行想象,肯定科技的作用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⑩如前所述,好莱坞科幻作品之所以能够“百花齐放”,和美国社会的科技实力是密切相关的。20 世纪以来,美国现实社会在科技方面的种种建树如互联网技术、AI技术、航天技术等,给予了电影作品大量的灵感与素材。于是,《2001 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银翼杀手》《独立日》《黑客帝国》《人工智能》《源代码》《她》等一批科幻电影相继问世。当下,中国的交通物流、通信技术、航天技术、互联网应用、高速铁路、在线支付等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电影创作者完全可以基于这些技术展开想象,再将这些科技元素融入电影叙事中。斯派克·琼斯执导的《她》就畅想了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进而选择付出更低的成本与人工智能建立亲密关系。邓肯·琼斯执导的电影《源代码》就是虚拟世界拯救现实世界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流浪地球2》以启示。因此,电影创作者们一定要避免陷入“现实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桎梏,要大胆对人的发展、未来世界、外太空等进行想象。科幻电影的创作最需要的就是创意和想象力。
不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幻电影作品对科技的展现更需要偏向积极的方面。“在评价相关内容时,要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国情。相比之下,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出于现代化的需要,往往对于科技的积极作用予以更多的关注。”⑪当然,这并不代表科技的消极方面就不能呈现。世界电影史上关于人工智能失控的作品也有很多,如《黑客帝国》《机械姬》,但这没有阻止人工智能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反而还促进了人们对科学技术本身存在意义与应用的思考。因此,电影创作者们需要更加客观地呈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目前,中国的科幻电影即使需要描绘科技带来的灾难,但最终也需要回归到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这个命题中。
(二)加深科幻电影的哲学深度,拓宽科幻亚类型发展道路
科幻电影,是人类基于当下社会生活与不同民族文化理念对未来世界展开想象的电影类型,其构建的虚拟世界承载着人类的欲望与焦虑,是心灵彼岸的呼唤,也是现实此岸的映射。西方的科幻电影出现了乌托邦叙事与反乌托邦叙事两种类型,灾难片这一大类型便是人们结合科技的发展所创作出来的反乌托邦叙事作品。《黑客帝国》《独立日》《人类之子》《后天》《地球停转之日》《终结者》等一系列科幻灾难片分别建构外星人入侵、生态环境恶劣、人工智能失控的情节,旨在描绘灾难背景下人性的光辉。再看我国,近年来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明日战记》《独行月球》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灾难这个元素,在地球遭遇危机的情况下展开叙事。尽管《流浪地球》与《流浪地球2》展现了国人面对死亡与末世时的哲学思考,其视听制作水平也直逼好莱坞,但总的来说,由于缺少更多的科幻叙事的创意和多种亚类型的作品,当下中国的硬科幻电影尚处于模仿阶段。此外,一个民族的科技实力与工业水平未必需要通过构建反乌托邦世界来展现,电影创作者们同样可以通过构建未来乌托邦世界来展开叙事。游戏《原子之心》便是这样的案例,对未来社会主义世界的想象与描绘也令这款游戏受到很多国人的欢迎。
《疯狂的外星人》《外太空的莫扎特》《宇宙探索编辑部》等国产科幻电影则是将科幻元素融入电影作品中,客观上为中国科幻电影探索新的可能性。如果说《疯狂的外星人》《外太空的莫扎特》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外星生物的“他者”形象,那么《宇宙探索编辑部》则是更多地借由外星生物来反观人类本身,是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及其意义的一次深刻思考。唐志军对外星人的执念,正如唐僧对西天取经的执念;唐志军与孙一通在洞穴中对外星生物意义的探讨,恰如《三体》中“三体人”与“黑暗森林”法则的描述一般。也可以说,具有科幻元素的《宇宙探索编辑部》也加深了中国科幻的哲学深度。
当下,中国电影工作者完全可以将更多的科幻元素融入电影作品的内容创作之中。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都可以在外太空探索、生态环境、人工智能、动物研究、交通、通信、互联网、元宇宙等各个领域大胆想象。在创作过程中,多去寻找当下观众的情感共鸣点,科幻设定也尽量保证与观众的距离没那么远,加强作品“现实真实感”,以便让更多的国人理解并接受。
(三)拓展电影形态
当下的科技水平早已衍生出VR 电影、环幕电影等新型电影形态,科幻电影的内容创作,特别是硬科幻电影的内容创作,可以与这些新型电影形态相结合,给予观众沉浸式的科幻世界体验,拉近观众与科幻世界中的人物之间的距离。并且,科幻电影还可以与游戏相结合,让观众成为角色参与到科幻叙事之中。近年来,有很多电影作品与游戏作品相互融合的例子,如《明日边缘》《古墓丽影》等,关于这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探索。
五、结语
一直以来,受国家科技水平、民族文化背景、大众科技素养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尽管有《六十年后上海滩》《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珊瑚岛上的死光》《错位》《大气层消失》等电影作品,但科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上长期处于边缘位置,科幻作品也一直被很多国人认为是“儿童向”类型作品。但近年来,更多科技成果出现并在社会上被广泛应用,科幻作品受众增加,创作者自然科学素养提升,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使得中国科幻电影有了更好的成长土壤。《流浪地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新阶段。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科幻电影作品尚处于起步和模仿阶段,但从硬科幻与软科幻两方面齐发力,伴随着虚拟拍摄技术的应用、科幻景观的构建、人工智能的应用等,电影创作者们尝试为中国科幻电影从内容到形式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当下的中国科幻电影还可以基于现实的科技成果展开想象,增加科幻电影作品的人文深度,进行科幻亚类型拓展,并积极探索新的电影形态,让中国的科幻电影能够深入浅出、百花齐放,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表类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