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队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2024-04-12及勇静李群石俊刘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7期
关键词:体位视网膜视力

及勇静 李群 石俊 刘文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济南 25000

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相互分离,脱离视网膜,感知光能力消失,导致出现云雾状阴影,是属于眼科的一种眼底疾病〔1〕。如若未及时处理,会致使患者视力明显下降,严重者甚至失明。当前对于视网膜脱落患者,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是微创玻璃体切割,促进视网膜复位,但患者因手术应激反应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护理质量不佳也会影响其术后恢复情况,因此长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其重要。目前临床上多应用延续性护理方式调整患者在围术期的不同心理状态,助于患者视网膜复位。但是简单的延续性护理方式主要是家属作为参与对象,当患者发生医生叮嘱之外情况时家属无法及时有效处理,致使患者整体病情改善效果欠佳,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相关研究表明,团队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实施整体化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而且对患者术后恢复病情具有积极影响〔2〕。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团队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对视网膜脱落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98例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均符合视网膜脱离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影响视力的疾病;②患有焦虑症等情绪障碍者;③患有糖尿病和恶性肿瘤者;④患有语言障碍者;⑤近2个月内有其他手术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0~58岁,平均(39.87±2.54)岁,病程1~2个月,平均(0.95±0.23)个月,左眼占27例,右眼占2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32±2.61)岁,病程1~3个月,平均(1.45±0.26)个月,左眼占23例,右眼占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①术前详细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事项,消除患者内心恐惧焦虑的心理情绪;②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指导,包括为患者讲解滴眼药物的用法、体位护理、饮食指导及嘱咐术后注意事项;③出院后定时随访,了解患者院后护理情况并予以相应措施,护理时间6个月。

1.2.2观察组 采用团队管理联合延续性护理方式,具体工作环节:①术后48 h疼痛护理、体位护理:由于手术创伤患者眼压会增高且会感到明显疼痛,可予以静脉静滴甘露醇降压、止痛药止痛,增强患者舒适感;术后保障患者视网膜裂孔处于高位,为了促使硅油充分封闭裂孔,协助患者每天尽量维持16 h或者18 h的被动体位;②并发症护理和出院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眼压,必要时予以降眼压药;眼部出血量较大或者眼部渗出脓性分泌物时及时反映医生处理;出院时耐心细致嘱咐患者遵医嘱规律用药,注意避免强光刺激和剧烈活动,防止视网膜再次脱落;③指导患者并记录病情恢复情况、饮食情况、心理状态,组织病友交流会活动。④复查与随访:嘱咐定期复查,术后3~6个月可取油,与患者保持电话或者微信联系,动态追踪患者病情变化。护理时间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参照焦虑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20个项目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轻度焦虑评分为50~59分,患者表现为情绪紧张、坐立难安;中度焦虑评分为60~69分,患者表现为记忆力降低、头晕;重度焦虑评分为69分以上,患者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等;SDS评价标准:无抑郁为53分以下,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分数越高表示抑郁严重。

1.3.2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治疗依从性包括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体位依从性、复诊依从性。采用Mars用药依从性评价量表〔5〕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满分为8分,6分以下为依从性差,6~8分为依从性中等,8分为依从性好;饮食依从性根据患者是否正确按照营养师制定的饮食方案进行评定,依从性优为违反0次,依从性良为违反1~5次,依从性差为违反5次以上;体位依从性根据患者违反遵医行为进行评定,依从性优为违反0次,依从性良为违反1~5次,依从性差为违反5次以上;复诊依从性根据患者4个月的复诊次数进行评定,复诊5~6次为依从性优,2~4次为依从性良,0~1次为依从性差。

1.3.3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参照国际通用的Snellen视力表〔6〕对患者视力进行测定,包括光感:仅能感知光亮而不能辨认出眼前1 m处手指的晃动。手动:视力表最大的字母也看不到,就是视力达不到0.1,估计也是0.02左右。数指:在你看不到视力表的最大的“E”时,只能用这种方法测你的视力。视力(0.0.1~0.02和>0.02),视力改善率=(视力改善总例数/总例数)×100%。

1.3.4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7〕对患者躯体功能、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功能、总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总分100,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体位依从性、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2.3 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对比〔n(%)〕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功能、总生存质量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临床上主要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落,因手术精细程度要求较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较重,易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8〕。随着视网膜脱落术患者对围术期疾病情况的关注度上升,护理模式也相应出现了转变,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逐步过渡到团队管理延续性护理模式〔9〕。

团队管理下延续护理模式综合多种专业领域条件,以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开展延续性护理,整体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将有效的手术与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联合起来,使患者接受连续性护理优质服务〔10〕。视网膜脱落术患者因担心手术风险、手术治疗疾病情况和术后预后情况,其围术期易产生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病情恢复受到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中,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团队管理下的延续护理注重从患者角度解决问题,重视和患者情感交流,针对性采取个性化心理疏通方式帮助患者维持良好心理状态,术前让手术顺利者分享经历,并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患者了解整个手术步骤,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对手术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增强患者信心。患者在团队管理下延续护理模式干预下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其家属也可掌握相关预防措施,并对患者予以药物指导,预防眼部感染,促使患者眼部康复〔11〕。为了促使硅油封闭裂孔,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但长时间俯卧位会造成颈椎不适、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继而导致患者俯卧位依从性较差〔12〕。本次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体位依从性、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表明整个护理过程中,团队管理的延续性护理中,着重强调特殊的被迫体位姿势,提高患者舒适度,借助玻切枕头和玻切床满足患者坐力低头生理需求,定时纠正不当姿势,使得患者体位依从率升高。患者在院时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滴眼药给患者,出院时耐心嘱咐其用眼卫生,避免剧烈运动,院后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跟踪随访,提醒患者复查时间〔13〕。视网膜脱落术患者恢复视力是逐渐变化的过程,术后一个星期可恢复视力,此阶段虽然视网膜已经复位,但视网膜相当脆弱,期间眼部很容易再次受到伤害性刺激〔14〕。本次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团队管理下延续护理实施多种干预措施,缓解患者不适感。团队管理延续护理方式实施多学科联合干预,予以患者更加综合有效的护理指导,在患者躯体运动、情绪控制、康复治疗等方面连续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5〕。本次研究结果中,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躯体症状、社会关系、心理功能、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在患者围术期间,团队管理模式下延续护理整合各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在饮食、运动、视力恢复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护理指导,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应用团队管理模式下的延续护理有利于缓解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体位视网膜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