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步态训练对脑瘫患儿行走和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4-04-12范闪闪
范闪闪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脑瘫患儿是由于各种出生前及出生后因素导致患儿皮质运动区、锥体束、小脑等功能区受损,从而表现为肌张力高,运动受损,姿势异常等情况,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及发育[1]。目前康复的主要方法包括走步机步态训练、部分重量支持的走步机步态训练以及在治疗师的监督和协助下进行的地面行走训练。一般的走步机步行训练对于增加腿部力量、步行速度和步行耐力是有效的,但对于肢体肌张力高、肌力差患儿而言,走步机无法在平衡能力方面达到一个有效的康复效果。
水疗是利用水浮力减轻重力目的,从而在低负担的条件下进行行走锻炼[2]。此外,利用水粘性及阻力逐步改善肢体运动协调能力,达到改善平衡能力的效果。研究表明水下步行训练可以改善成人卒中患者肢体协调能力运动功能的康复,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改善肢体功能[3]。在成人卒中患者中的康复中已逐渐发挥了重要康复作用。但是对于水疗在脑瘫患儿针对行走及平衡能力的临床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水疗训练对脑瘫患儿的行走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 年8 月至2023 年8 月期间收治的58 名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有神经系统损伤原因,目前有运动发育迟缓,发射异常,姿势异常及肌张力异常等症状。纳入标准:4-9 岁之间,脑瘫患儿监护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患儿能站立,听懂简单指令。排除标准:听力障碍及无法配合患儿;有传染病或者皮肤病等;有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神经、骨或关节疾病。
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每组各29 例。通过对两组患儿的性别(水疗组:12 男/16 女、对照组:16 男/14 女)、年龄(水疗组:4.31±2.08 岁、对照组:4.91±2.39 岁)、体重(水疗组:13.24±2.51 kg、对照组:12.94±3.19 kg)、身高(水疗组:95.69±5.13 cm、对照组:94.28±4.71 cm)差异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及组内及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均持续治疗8 w。
对照组采用步行康复训练:采用走步机训练,每次步行训练60 min,其中进行运动前拉伸、步态矫正、步频矫正、运动后拉伸,每周5 次,持续8 w 治疗。
观察组采用水下步态训练,根据患者情况遵循FITT-VP 原则(Frequency(频率)、Intensity(强度)、Time(时间)、TyPe(类型)、Volume(运动量)、Progression(进展))原则,以 Halliwick 技术(Halliwick concePt)为指导为脑瘫患儿设计水中康复干预方案。水温控制在34℃-35℃。观察组进行每次水下训练60 min,每周5 次,持续8 w 的治疗,每周进行2 次粗大功能训练,2 次缓解肌张力训练,1次肌力训练。每次训练最后10 min 进行放松性活动,促进训练恢复。
1.3 观察指标
1.3.1 步态参数
所有参与者均采用脚掌心染色法居中行走检测所有患儿步行20 m 所需时间及步数,评估患儿步伐宽度与中心线距离,进而计算患儿距离、步伐速度及步伐宽度。
1.3.2 下肢关节活动度
使用关节活动度尺检测两组患儿足背屈角度(平卧时足背屈后足背与小腿角度)与腘窝角度(平卧时屈髋使大腿贴于腹壁,后上抬小腿,检测大腿与小腿之间角度),检测左右两侧后取平均值,评估患儿踝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度。
1.3.3 静态平衡能力
通过三维测力台(Tetrax 以色列)测定静态压力中心(COP)信息,统计压力中心移动轨迹长度( Length of Pressure center movement trajectory Lng)、包络 90%压力中心移动轨迹在内的椭圆面积( ElliPtical area including the trajectory of 90% Pressure center movement Area)、X 轴方向的最大动摇径( Maximum shaking diameter in the X-axis direction DeltaX)、Y 轴方向的最大动摇径( Maximum shaking diameter in the Y-axis direction DeltaY)、单位面积轨迹长(Unit area trajectory length Lng/A),进而评估患儿的静态平衡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分布的正态性采用ShaPiro Wilk 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D),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水下步态训练改善步态参数
训练前,两组的步伐距离、步伐速度、步伐宽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的步伐距离、步伐速度均比训练前显著提升,步伐宽度均比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步伐距离、步伐速度均比对照组显著提升,步伐宽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步态参数的比较(±SD,n=29)
表1 两组的步态参数的比较(±SD,n=29)
注:各组训练前后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2 水下步态训练改善关节活动情况
训练前,两组的足背屈角度、腘窝角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
训练后,两组的足背屈角度腘窝角度均比训练前显著提升,足背屈角度均比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足背屈角度腘窝角度比对照组显著提升,足背屈角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踝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SD,n=29)
表2 两组的踝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SD,n=29)
注:各组训练前后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2.3 水下步态训练改善平衡能力
训练前,两组的Lng、Area、DeltaX、DeltaY、Lng/A 均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水疗组的Lng、Area、DeltaX、DeltaY、Lng/A 比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且水疗组的Lng、Area、DeltaX、DeltaY、Lng/A 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COP 指标的的比较(±SD,n=29)
注:各组训练前后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
3 讨论
由于各种产前及产后因素导致目前脑瘫患儿的数量越来越多,康复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使患儿有一定的独立行走能力,使其具有相对的生活自理能力[4]。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步态训练方法,以改善患儿的步态及平衡能力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利用水的浮力及粘性在水中行走可以降低关节压力,降低下肢的负重,从而更加有效的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脑瘫患儿常常伴有肌肉萎缩导致肌力下降,肌肉过度紧张导致平衡能力受损,因此在低重力,高阻力的状态下,其肌肉负荷量降低,关节活动负荷增加,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水疗8 w 后,患儿每分钟的步行距离、步行速度较地上步行训练而言有更好的康复效果,且其步行稳定性,步行宽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对于平衡能力的检测是通过测定足底站立时受力的压力传感器参数变化情况,转换为静态平衡的参数,从而更加客观具体的评估平衡能力。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踝关节及膝关节活动度较训练前及对照组而言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进一步通过测定Lng、Area来评估身体摇摆的区域范围,观察组中压力中心移动轨迹长度、Area 较对照组而言明显降低。DeltaX、DeltaY、Lng/A 表明人体能够控制摇摆的偏移度,评估平衡的控制情况,我们的结果表明观察组中DeltaX、DeltaY、Lng/A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本研究基于步态及平衡量化检测指标,证实水疗对于脑瘫患儿的行走及平衡能力康复效果高于普通步行训练,为水疗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研究提供了一些临床经验,后续研究会进一步全面系统性量化客观检测指标,为脑瘫患儿康复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