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的实践路径

2024-04-12韦怡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实践路径

韦怡

摘 要:针对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实操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的路径:建立技术指导机制与网络体系,跟踪解决问题;建立多元销售服务渠道与平台,推动品牌建设;建立多方农业创业资源整合平台,指导农民创业;建立终身训后帮扶服务制度,坚持送教上门。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训后帮扶;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2-0020-04

乡村振兴是国家与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乡村振兴的主要落实者是农民。2017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要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因此,培养高素质农民成为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不仅能为农村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而且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农产品供给、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提供重要帮助。目前广西已经逐步普及推广高素质农民培训,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原因,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社会各界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路径,精准化、个性化、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在实际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广西农牧工程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不断探索推进,健全完善颇具广西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成功构建了政府主导、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学校具体实施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格局和培训体系。我校通过培训时精心教学、培训后跟踪服务等举措,促进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取得良好成效,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农民培训训后帮扶概述

随着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与科学化发展,农民不仅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应具备良好的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人文素养,这就给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2020年广西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提出,当前广西高素质农民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工程、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高素质农民规范管理、农民教育培训保障等项目活动支持下,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成果[1]。但同时也面临着农民意识与现代公民意识存在差别、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建设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之间存在矛盾、农民产业发展诉求和产业政策支持之间存在差距、农民民主权利发展与乡村治理现代化要求之间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在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之后,社会各界还需要建立后续的跟踪、指导、示范等服务,以此形成农民培训训后帮扶机制。

高素质农民又称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分为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培训前应开展需求调研、课程建设、招生宣传等活动,培训中应落实培训组织、管理考核、培训改革等工作,培训之后还需要提供持续性、常态化的跟踪指导服务。现阶段广西农民培训工作具有短期性特征,这就会造成培训活动结束后,农民后续遇到问题和困难找不到服务对象和咨询对象,由此导致高素质农民培训难以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也成为影响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的现实意义

(一)帮助农民学以致用,巩固培训成果

完成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有着一段必须经历的路程。也就是说,农民完成培训活动后,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并不能直接运用于现实生产实践之中,因为农民不仅需要适合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工作环境,还需要不断尝试实践,这样方能掌握理论知识与现实生产工作相结合的技巧与要点。农民在实践运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他们很可能会对培训效果产生怀疑,即认可度不高,同时也会对实际培训成果的孵化产生影响。因此,培训工作人员必须建立训后帮扶观念,一方面要在培训活动结束后与受训农民保持良性互动,并针对农民提出的问题提供指导服务,帮助他们完成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有效强化农民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确保培训效果落实到位。通过构建农民培训训后帮扶长效机制,可以为农民后续实际生产活动提供指导服务,甚至可以提供专家一对一帮扶,进而帮助农民学以致用,达到精准帮扶的效果。

(二)鼓励农民示范带动,推广受益效果

训后帮扶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将新理论、新知识与新技术运用于现实生产中的成功率,这一方面对农民的生产技能、管理水平有着良好的强化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将该农民的成功案例进行宣传推广,逐渐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展和致富。在训后帮扶工作中,培训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帮助受训农民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还能帮助其他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民解决问题,并推荐没有参加培训活动的农民参与后续的培训活动,以此达到扩大农民培训宣传的作用,增强农民对培训工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三)摸清农民真实需求,继续因需施教

农民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即使是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也是以讲述理论、原理和实施方式为主,并未直接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模拟示范。这也使得培训工作人员只能以现有的课程内容与知识开展培训,通过大范围普及与推广的方式达成提高整体水平的目的。但培训工作人员对农民个体的真实需求并不了解,而通過训后帮扶活动,工作人员或团队可以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近距离接触,了解农民实际生产中的工作环境、设备条件、地质地形等情况,再根据农民所需与所缺制订精准的帮扶措施,达到因需施教的目的。

三、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路径

(一)建立技术指导机制与网络体系,跟踪解决问题

广西目前在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中坚持构建“五个一”教学模式,即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授课+实训教学+线上辅导+跟踪服务”等五项活动达成培训目标,并由此建立新型智慧农业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农民培训训后帮扶模式也要建立相应的技术指导机制与网络帮扶体系,通过跟踪服务解决农民实际遇到的困境和问题。

1.构建导师负责制度

在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模式中,“跟踪服务”是其最后一项培训活动,主要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乡村学区、移动教室”等方式,落实“送教上门、技术结对”培训目标,进而将培训活动送到农民田间地头[2]。在该模式下,广西建立了“1+1+N”培训机制,即由1名指导专家、1名乡土专家以及多名农民建立对接关系,为农民提供培训服务。而在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模式下,推出导师负责制度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对农民教育指导专家进行分类,建立“公共、种植、养殖、农业工程与信息化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旅游与森林康养、农业创新创业”等模块,并根据分类模块建立不同方向的专家与教师团队。其次,在“1+1+N”培训工作落实过程中,专家与教师团队应建立“分包到户”的制度,确保每一个农民都能与对应方向的专家教师建立联系,专家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每一个参训农民提供后续服务,并负责到底。如专家教师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在线答疑等服务,在农民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还需要提供现场技术指导服务,比如帮助农民注册农产品商标,帮助农民企业申报农业龙头企业,帮助农民申报各项政策支持项目等。此外,对于专家教师现场指导活动,相关机构可以设定培训课酬标准,通过有偿指导的方式落实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民随意召唤专家,又可以提高专家与培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构建信息联动制度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交流已经成为影响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模式过程中,同样要建立信息联动制度,以此确保相关信息的便捷交流与传输,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广西现阶段的培训模式搭建了“远程授课”与“线上辅导”平台,实现了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广大农民之间的互联互通,达到了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和效果[3]。因此,在训后帮扶模式中,我们应进一步发挥和拓展该平台的应用价值和功能。

首先,应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农民培训训后帮扶网络平台。农民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登录平台,进而完成线上学习、交流、咨询等活动。其次,应建立便捷的语音或视频咨询模块,该模块可以搜集本区域职业院校农民教育指导专家的相关信息,如研究方向、工作经验、联系方式等,农民在遇到问题时,通过简单的问题描述即可由平台自动推荐相关专家,方便农民在线预约或直接语音视频交流[4]。与此同时,该模块也可以与全国各大农业科技服务公司、机构、研究员形成合作关系,农民同样可以选择自己信赖的专家进行有偿咨询,以高效解决自身遇到的具体问题。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建立线上培训课程模块,一方面可以将培训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进行实时录制,免费提供给广大农民学习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农业专家录制专题讲座、农业技术培训课程、田间地头实践课程等,为有需求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构建头雁引领机制

在农民培训训后帮扶工作中,还应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互助作用。我们要积极挖掘受训农民群体中素质较高和能力突出的农民代表,选拔已成功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农业生产中的农民头雁,并选择一名专家导师与其建立对接关系。一方面,该农民头雁可以作为区域内的领导与管理负责人,当其他农民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该农民头雁咨询,由此形成农民互帮互助模式;另一方面,当农民头雁也无法解决农民遇到的问题时,则可以由其连线导师给予指导,以此达到由一人辐射一个区域的效果。

(二)建立多元销售服务渠道与平台,推动品牌建设

1.创建农产品联合销售与宣传服务中心

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农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解决区域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农民成功将农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后的发展问题尚未解决,因此需要通过在训后帮扶环节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农产品销售与品牌建设培训。

首先,应发挥品牌集群效应。成功接受培训活动并获得农产品质量检验审核通过的农民,均可以参与到农产品联合销售加盟平台,由此通过集中高品质的农产品,不断扩大营销平台与品牌影响力,进而形成农民联合企业[5]。其次,应开展营销指导培训活动。职业院校应选择相应专业的教师提供培训课程,针对农产品的特征与性质提出科学的包装、宣传建议指导,所提建议应具体到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售后服务、品牌标志、人员培训、材料采购等各个环节,以此实现标准化、统一化管理,将农民个体的农产品逐步集约化、商业化、规模化。最后,销售中心采用企业运作模式,通过资源、市场的共享和成本、风险的分摊,确保农民的稳定收益。

2.组织农产品推介会活动

职业院校除了指导农民培训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组织农民农产品推介会活动,打造新的农产品营销与推广平台。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效应,一方面要大力发动农民学员加入联合销售与宣传中心,不断扩大农民联合企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的影响力,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合作企业参与农产品推介会,展示宣传训后高素质农民生产的高质量农产品,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为农产品提供更好的营销渠道,实实在在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线下活动线上直播和制作微电影、公益广告、宣传画册等方式,拓宽农产品宣传方式,尤其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直播带货等优势,将农产品精准推广到目标客户群体之中。

(三)建立农业创业平台,指导农民创业

在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中,除了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还應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创业条件,丰富农民的创业经验,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职业院校还应建立创业平台,教给农民创业方法和技能,指导农民创业。

首先,应整合本区域农民创业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如可以建立农民创业联合会,将本地区的农民合作社、农业服务企业和农业创业个体户等集中起来,组织开展农民创业研讨会,分析当前广西农民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其次,应发挥企业与个人的资源和信息优势,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信息互通以及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宽农民创业渠道和创业方式。如可以组织农民创业培训班,由相关企业提供资金、资源、技术等支持,选拔优秀农民代表进行合资创办企业,由此达到帮助农民孵化创业成果的目的。

(四)建立终身训后帮扶服务制度,坚持送教上门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将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技术的更新与政策的变革,农民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也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但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的短期性与临时性特征,无法确保农民长期拥有良好的经营与发展环境。因此,职业院校应建立终身训后帮扶服务制度。一方面,可以由农民学员与农业教育服务专家签订合同关系,由专家负责农民学员后续的指导,在服务期满后,专家还要提供有偿服务,在农民遭遇新的政策变化或技术革新问题时,仍然能够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持[6]。另一方面,农民学员可以与提供培训的职业院校或机构建立合同关系,同样由学校或机构提供终身服务,在必要时学校或机构还要送教上门,让农民学员获得可靠、长期的帮扶与服务。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针对广西现阶段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建立完善的农民培训训后帮扶体系,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培训训后服务,让农村、农业、农民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要加速建成多级联动应答服务体系。一要明确政府在农民培训帮扶工作中的主导责任,按区域整合高素质农民培训资源,并制定和完善对应的政策与法规。二要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类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与农技推广机构的力量,整合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建立教师库与学院库,做到农民训后帮扶工作的全覆盖。三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信息化培训资源,构建科普式高素质农民学习与培训平台。其次,要推动建设训后帮扶服务激励、考核与保障体系,要增加培训工作人员与教师的薪资福利,并提供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的优先权。最后,还要提高各级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服务素养,既要跟踪观察其服务效果,又要建立农民反馈渠道,确保培训教师真正做到“爱农业、爱农民”。

参考文献

[1]关雪梅,崔坤,张新华.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1):73-80.

[2]王锐.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對策[J].农业工程技术,2022(36):98-99.

[3]发挥体系优势 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西南地区农民教育培训体育工作调研报告[J].农民科技培训,2022(12):13-17.

[4]翟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5]任文杰.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状况及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6]王慧丽.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8(10):125+128.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农民教育培训的实践与探索”(GXZZJG2021A026)的研究成果。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实践路径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基于“培训包”理念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研究
浅谈海南核电建设技能培训中心的必要性
士官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