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阅读视域下有声读物语言评价体系研究

2024-04-11程明达

新阅读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阅读

程明达

摘要:随着数字出版的高速发展,数字阅读的重要一环“有声阅读”,不但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而且拓展了有声读物市场。本文以有声读物为核心,从声音创作的维度,探讨有声读物创作语言的评价体系,助力全民阅读向纵深推进。

关键词:数字阅读  有声读物  语言评价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有声阅读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作为数字阅读重要一环的有声阅读,带来听觉文化的回归。目前有声读物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的有声读物应该具备怎样的声音质量?从创作主题的视角出发,探讨有声读物声音质量评价维度,对优化有声读物质量、规范其网络传播具有参考意义。

数字阅读激发有声阅读活力,拓展有声读物市场空间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根基之一。数字阅读是基于数字文本知识和数字媒介信息获取知识的一种阅读活动和文化现象。在移动互联网和音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知识获取渠道及阅读习惯都在发生变化,数字化阅读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更为大众的阅读方式,数字出版物和传统的纸张书籍比较,是集有声、文本、录像、图像于一体的阅览方式,而其中主打“耳朵经济”的有声阅读市场发展趋势更为突出。

在2023(第十六届)四川电视节的有声阅读发展论坛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分享了一组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有35.5%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已经成为有声阅读的用户。同时,相比大约千亿规模的传统图书零售市场,有声阅读市场在2022年的总营收为95.68亿元,同比增长11.8%,彰显了有声阅读物的市场潜力。

借助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有声阅读正在成为更便捷的现代阅读新模式。有声读物市场浩大,呈一个稳定向上的发展趋势,有声读物出版既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又符合国家文化发展的需求,有声阅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回溯有声阅读的历史变迁,彰显有声读物的出版价值

有声读物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录制在磁带中的出版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发音的“电子书”。关于有声读物(Audio books)的定义,认可度较高的为美国音频出版商协会(Audio Publishers Association)给出的:包含不少于51%的文本内容,复制并包装成音频产品,以磁带、CD或者数字媒体音频等形式进行出售。

有观点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建构80%以上是通过阅读得到的,阅读是人类文化保存和传播的根本途径,是传承文明、学习知识和提高民族素养的基本方式,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礎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有声阅读既是一项传统的教学、读书和学习方法,也是一项数字出版时代得到崭新发展、内涵和外延得到全新扩展的社会文化事业。有声阅读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口语传播时代、广播录音时代及数字传播时代。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有声阅读从原本只是口头传承文化或读书学习的一种手段,逐渐复兴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并潜移默化地将阅读由视觉空间转向听觉空间。有声阅读以有声语言为传播基点,营造了一种规范和审美的阅读体验。在历史的追溯和实践的感知中,有声阅读在个人获取知识、社会构建阅读文明和未来技术发展对有声阅读的展望中建构起有声阅读的文化价值。

新世纪以来,知识、讯息获取方式的日益多元化,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阅读的普及,有声阅读作为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重要补充形式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尤其是新兴的数字化媒介不断冲击传统的纸质报刊书籍,社会阅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改变,新技术的赋能,使有声阅读市场成为出版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不断吸引着资本、技术和人才涌入。有声读物,与数字化和传统出版都有交叉和区别,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得益于声音传播的伴随性特点,有声阅读能更好地适应人们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有声读物创造了越来越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

有声读物的听觉维度,聚焦有声语言表达的审美追求

众所周知,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电台的有声阅读形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并且风靡一时。因此,有声阅读的核心是“听”,有声读物的主要创作手段是“有声语言”,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与审美追求,直接影响有声读物的质量,是有声读物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元素。声音不仅是物理的、技术的,也是艺术的、情感的。它为出版者、传播者、阅读者带来巨大的变化,促进认知、审美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曾志华教授在参加2022年度国家有声精品工程作品评选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有声书是书面文字的声音化,也就是将书面文字“形之于声”的产物,可以理解为是对文字的再度创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有声书主播,普通话的语音面貌和舒服的嗓音是基础条件,同时还要具有表达能力和文学功底。但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有声书主播,还需要涵盖更多的东西,比如对于自我的认识、对于他人的认识、对于世界的认识及对于历史和人性的认识,等等。因为能够真正触动内心的可能不是音色,而是声音里包含的内容,信息、意义、思辨、温度等,也就是那些能够直抵内心的东西。

从有声语言表达的审美层次分析,有声读物并非将文本简单读出做成音频,而是需要进行文本与声音适配的“二次创作”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用权威、精湛的内容吸引读者,应该将有声读物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有声作品来创作与研究,在品评一部有声读出版物作品时,除了考察音质、音调、音高等技术问题及文本与声音、音乐、音效的适配程度等,核心是要从有声语言审美追求的维度全面考量声音技巧的运用能力、叙事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

国家标准建构,深化有声读物语言评价体系内涵

声音的艺术表现以其强烈的情感性、伴随性和艺术可感性,激发了有声出版物的吸引力,有声阅读带来听觉文化的回归,用声音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特征传递情感,重塑人们的听觉审美,让有声阅读顺应时代的变化。“全民阅读”的提出,推动了有声出版物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引导有声读物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新闻出版署从2018年开始组织实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对有声阅读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定标准与立标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从业者坚持正确导向,树立精品意识,制作出版更多优秀的有声读物。有声读物精品工程的设立,为有声读物国家标准制定奠定了基础。

2022年12月30日,《有声读物》正式列入国家标准制定项目,202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声读物》征求意见稿公布,其中对有声读物语言制定了如下标准:a)清晰度:演播者(含人工智能)吐字清楚,发音表意准确,能够让受众听清并理解,但内容需要特殊演绎表达效果的除外;b)真实度:声音不尖不破、真实、层次分明;c)声音无杂音、断音、喷音,无爆裂声、电流声、打火声、其他干扰噪声,无声音过渡点的音量突变或切换噪声,无声道混用串扰等损毁现象。

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声音标准的规定,为有声读物创作人提供了一定的遵循。人们在认知、评价一部有声读物时,往往遵循内容和形式两条道路行进,因此,从理论及专业的视角对有声读物,尤其是对其播读语言进行观察,总结出全面且有效的评价维度,归纳出准确而细致的评价要素,是有声读物播读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以有声读物创作语言为定位,全维度诠释声音标准坐标

有声读物创作的核心是人,创作者适宜的语言表现是有声读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引并引导听众深入理解内容,领会作品的价值、意境和境界,进而提升自身文化品位。有声阅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朗读人才,专业化人才队伍的成长和壮大为有声阅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各个国家在有声内容创作、改编和有声录制人才的培养方面都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具體深化《有声读物》国家标准,推动有声读物人才评价标准,是有声读物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深化《有声读物》国家标准。有声语言是有声读物创作的核心,在表达有声读物内容时,浸透了有声语言表达创作者对文字作品原作的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融入了创作者全部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投入了创作者全部的精力和创作热情,体现了创作者对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驾驭和对表达技巧的准确运用。因此,判断有声读物语言艺术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声音、语音等基本功。主要指发声能力和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吐字归音能力,普通话语音规范程度等。

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主要指对作品语言文字的准确、细致的理解,对作品内容具体、深入地感受,对作品内涵思想和意蕴的深刻感悟等。

有声语言表达基本功。主要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表达技巧,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鲜活内容、丰富情感、独特的风格特色等。能表现出不同题材和体裁作品的语言、形式等风格特点。

艺术感染力和个性特色。主要指有声读物所表现出的总体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个性特色等。

创作状态。创作状态积极,语言表达有变化,有一定的表现张力。

从朗读、朗诵、演播三个语言层次构建评价标准。一是朗读,考察包括语音、词句段的完整准确、作品理解、情感表达、文体区分等。二是朗诵,包括语音准确正确、发声和声音运用能力、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有声语言表达技能运用、情感表现真诚贴切、作品内容和有声语言表达形式和谐统一、作品及有声语言表达风格特点把握等总体艺术效果。三是演播,包括语音准确正确、发声能力、作品理解感受、有声语言表达技巧、声音造型能力、演播的基本叙述能力、人物塑造能力、作品内容和有声语言表达形式和谐统一、作品及有声语言表达风格特点的把握和表现等总体艺术效果。

通过对有声读物创作人有声语言表达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建立,目的是实现有声读物达到规范、审美、价值三个维度,即规范维度包括声音与语言、语流与情感、表达风格;审美维度包括音色美、语言形式的旋律美和力度美、篇章处理的节奏美、整体作品的意境美和个性美;价值维度包括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

结语

有声读物出版推动传统出版方式发生变革,精品有声读物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反哺”传统出版发展。有声出版物在信息传播、情感传递、思想交流、消除知识鸿沟,促进阅读效果,推动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随着有声读物国家标准的制定与深化,有声读物将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有声读物的创作中,充分发挥出有声读物在价值引导、精神引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创作者有声语言艺术专业素养,引领有声书市场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童云,周荣庭.有声读物声音质量评价维度[J].中国广播,2020(1).

[2]张俊.数字阅读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推广模式研究[J].文化学刊,2022(8).

[3]庄杏如.我国互联网有声读物分级阅读模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21.

[4]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2.

[5]高国庆,马玉坤.有声阅读价值论刍议[J].出版参考,2021(3).

[6]袁舒婕,左志红.有声阅读产业市场发展势头强劲[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10-23.

[7]陈栋.数字声出版行业发展的瓶颈与破局[J].出版广角,2016(6上).

[8] 周安平,范雨竹.论数字时代我国有声阅读的勃兴[J].中国出版,2019(18).

[9]尹琨.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引导从业者“耳听八方”创佳作[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12-28.

[10]秦艳华,王元欣.国外有声读物奖项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启示[J].中国广播,2022(4).

[11]范雨竹.我国有声出版物演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12]刘亮,陈德.楠新媒体时代有声读物提质研究[J].新兴传媒,2021(10上).

[13]秦洁雯.中国数字有声读物分级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传播,2023(9).

猜你喜欢

数字阅读
数字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阅读推广模式
城乡数字阅读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浅析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微媒体推广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创新
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
文本、载体与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