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思达背景下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策略刍论

2024-04-11陈海明

成才之路 2024年9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陈海明

摘要:读思达教学法基于阅读,创新在思考,收束在表达,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获得极大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学科素养备受关注,读思达教学法切实关注学科素养中的语言、思维、审美、鉴赏等内容,二者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教师要积极践行读思达教学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拓展阅读、问题设计、情境创设、表达交流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读思达教学法优势,助力语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思达教学;情境创设;学科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9-009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读思达理念下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探究”(立项编号:FQ2021GH033)研究成果之一

读思达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基于学生的阅读实际,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思考,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口语化表达。在这样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自然会获得更大的提升。读思达教学法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问题提出的依据

1.与新时代课改接轨

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新课标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读思达教学法能够支撑这样的教学理念,其关注教与学二者的地位,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既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践行,也是提升学生认知的法宝[1]。

2.践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读思达教学法使阅读、思考、表达自然衔接,能够内化知识体系,在情境中不断突破思维界限,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获得极大的发展。故而,它不失为一种践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3.符合语文学科本质属性

语文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这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语文学科具有人文属性,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够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更加清晰。在关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工具性,二者应该紧密融合。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能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互通互融,符合语文学科本质属性。

二、读思达背景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

1.理论意义

读思达教学法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提出的,它适用于任何学科。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读思达是一种以阅读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它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无论是以“学”为核心,还是以“能”为核心,都是以“人”为中心,致力于人的发展[2]。阅读伴随着思考,思考伴随着表达,这种实践性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是教育目标的终极导向。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时,需要素养的支撑,这样的支撑包括语言、思维和交流。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普遍性和通识性能力,它是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用专业知识培养读思达三项技能,且实现三者之间的转换和回归,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2.实践意义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出现,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怎样更好地贯彻“师让生,教让学”,部分教师比较茫然。读思达教学法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3]。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就是引导作用,将读思达教学法灵活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这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其不仅要了解这种教学法的本质,还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研读文本内容,使读思达教学法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賦予其实践性使命。

三、读思达背景下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能力欠缺

(1)缺乏阅读习惯。部分学生对阅读具有一种畏难情绪,不能经常性阅读。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很大,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调查结果表明,能够自主阅读的学生只有8.5%。由此看来,学生缺乏阅读习惯。

(2)缺乏阅读策略。在问卷调查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阅读策略吗?比如批注阅读,精读、粗读结合等,其中有13%的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如写一些阅读感受,勾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词语等。大多数学生都是茫然地进行阅读,没有任何目标,缺乏阅读策略。

(3)缺乏理解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完全能够理解阅读内容的学生只占总数的4%,对文本内容有一定理解的学生占总数的39%,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理解能力。学生缺乏理解能力,会影响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

2.学生思考能力不足

(1)缺乏主体意识。调查结果显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只占10%,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随波逐流,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没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主体意识缺乏,使得自身的发展受到影响,也使得读思达教学法得不到有效践行。

(2)缺乏问题导向。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够深入,很多问题非常浅显,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够得到答案。这种浅层次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导向表面化的知识架构,而没有涉及更深层次的思维拓展内容,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缺乏思考时间。部分教师为了能够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将一些问题的设计停留在浅层次,而且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也非常有限,往往在学生还没有给出答案时,就公布了正确答案。

3.学生表达能力不强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思维的一种外现形式,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在这样的表达中建立起来的。部分学生语言表达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文不对题,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学生思维懒惰,在回答问题时缺乏深层次思考,没有拓展问题的深度。調查发现,有46%的学生在平时的语言表达中经常出现错误,在做阅读题和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例如,在一节语文课结束后,很少有学生能够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完完全全地表述出来,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表述反复、停顿、拉长音等现象。

部分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的问题,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与他们平时的词语积累有很大关系。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他们往往只关注课本中的词语,没有进行大量的拓展性阅读,没有注重词语的积累。

四、读思达背景下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策略

读思达背景下,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呢?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关注读思达教学法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找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将读思达教学法更好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1.拓展优质阅读资源,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注重认知和积累,才能逐渐实现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量,并注重学生的积累。以往的阅读只是局限在文本内容之中,学生很难接触到更多的阅读内容,这使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够开阔,语文知识积累不够丰厚。在新时代,语文学习不能只满足于课本内容,应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有明确规定,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势在必行。在读思达教学法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拓展一些优质的阅读资源,借助海量阅读,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只有读懂了,读透了,知识丰富了,才能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以课本内容为依托,以优质阅读资源为辅助,成就学生的自主阅读,这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4]。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读思达教学法。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的思想品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在阅读这篇神话故事之后,你有怎样的感悟?是不是被普罗米修斯的人物性格所吸引?”问题的提出,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人物的性格,感受人物的品质。神话故事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富有启示意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神话故事,故事中有许多让人敬佩的人物,如开天辟地的盘古,填海的精卫,补天的女娲等。这些人物具有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教师可建议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在读完之后,让学生讲述书中的故事。这不仅能拓展优质的阅读资源,还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氛围中去阅读、去表达。理解是为了更好地体会和分析,没有基础性的理解就无法谈及更深层次的表达与交流。教师选择适合本学段学生的阅读文本,既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能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设计启发性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正所谓,“智者无惑,勇者无惧”,智慧的人才能没有疑惑。要想没有疑惑,就要不断地思考,格物致知,如此才能获得真知,感受学习之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作为重要教学目标,注重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在思考中,学生可以收获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对知识的内化而得到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发散性,是学科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读思达教学法中的思,应该是承前启后的,在阅读中思,在思后表达[5]。这样,三者之间的衔接就会更加紧密。教师可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合作探究,从而使思维进阶,获取更加高效的阅读效果,得到更加深刻的阅读感悟。

例如,在《牛和鹅》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道理?在故事中,“我”的态度发生怎样的转变?学习这篇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你能够讲述有关的生活故事吗?在对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积极整合信息,进行恰当的表达,使读思达充分融合在一起,层层推进,语言逻辑更加清晰。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是践行读思达教学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符合学情,要从横向到纵向,具有立体化特征。这样,学生的思维面才会愈加宽广。

3.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生活感悟

情境创设,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辅助学生获取知识。在践行读思达教学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有效地表达,使他们能够在思维引导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教师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表达更加真实,更加有内驱力。什么样的情境适合学生呢?教师不妨将视野投向生活。在生活中有着语文的实践场地,能够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恰当的表达,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这样的表达更加真实,更加富有情感,更加打动人。只有高效的表达,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为前提,使学生对生活和所学的内容产生一致性的情感期待。

例如,在《纪昌学射》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很多学生觉得故事就是故事,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为使学生相信故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比如,可为学生讲述卖油翁的故事,为学生播放篮球运动员背后投篮的视频等。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纪昌学射》的真实性,还能让学生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可贵品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加深学生的体验,教师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对于篮球运动,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能够背后投篮,你相信能做到吗?”学生通过深入思考,能够悟出“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创造奇迹”的道理。引导加思考,能让学生深入感悟,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更富有真情实感,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更富有创意,更有自主性、独立性[6]。

4.重视语言表达,提升学生写作品质

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是文學素养中的又一重要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唤醒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都应该有所依据。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要将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向正确方向,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严密性。在阅读过程中,随着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要同时唤醒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情感和阅读感悟。怎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感悟品质更高?这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事件,让学生分析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这不仅能让学生的思想呈现出积极健康的色彩,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是非观[7]。

例如,在《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搭建交流表达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表达,不断提升交流表达能力。教师可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梅兰芳为何蓄须?体现出他什么品质?请你谈一谈。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明白什么是侵略,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民族气节。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只要价值取向没有问题,教师都可以进行积极评价,以呈现语言的随意性和开放性。读思达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的表达通过文字呈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品质[8]。

五、结语

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耐心,有恒心,有慧心。在读思达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以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为目标。无论在语言理解、分析能力方面,还是在审美鉴赏和品质提升方面,都应该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从读思达教学法入手,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表达交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梁耀辉.“读思达”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3(11):40-42.

[2]张明天.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探析[J].辽宁教育,2023(11):47-49.

[3]廖小花.聚焦“读思达”教学法,助推关键能力提升[J].新教师,2023(10):48-49.

[4]吴晓玲.“双减”背景下学生“读思达”能力培养策略[J].新教育, 2023(11):10-12.

[5]马玉伟.小学数学“读思达”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05): 3-5.

[6]廖丹云.阅读丰蕴乐思善达唤醒潜能———浅谈“读思达”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师,2022(11):73-74.

[7]连忠友.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误区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22,(11):49-52.

[8]郭霞.基于读思达视域下小学语文预习导读单的优化设计[J].基础教育论坛,2022(26):41-43.

Discuss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Literac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ad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Chen Haiming

(Ruiting Primary School, Fuq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Fuqing 350300, China)

Abstract: The reading, thinkingandexpressing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reading, innovation lies in thinking, and restraint lies in expression, which can greatly 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literac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ubject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The read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teaching method effectively focuses on language, thinking, aesthetics, appreciation, and other contents in th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two is consistent.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practic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method and enhanc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can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by expanding reading, designing questions, creating situations, expressing and communicating, etc., fully leverag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ading and thinking teaching method, and hel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read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teaching; scenario creation; discipline literacy; teachingstrategy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