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冬奥冠军推动全民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24-04-11聂士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全媒体时代

聂士杰

摘要:北京冬奥会成功闭幕,标志着中国冰雪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北京冬奥冠军对媒体影响为出发点,研究了借助冬奥冠军的自媒体效应来提高全民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关注和参与度。关注社会对中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期待,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冰雪运动的全产业链和可持续性,描绘了其发展历程。发展经历了从开局、破冰、试冰到练冰四个阶段;在发展路径上,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冠军的带动效应;培育全民冰雪文化需求,完善冰雪人才培养和赛事运作机制;提升竞技水平,布局大冰雪产业;服务新业态,推动大冰雪产业布局目标的实现。本文为中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真正将北京冬奥冠军的社会影响力转化为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  全媒体时代  大众冰雪运动

中图分类号:G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3-016-3-ZQ

引言

北京冬奥会盛况“出圈”,不仅是全球冰雪运动健儿们展现冰雪运动的视觉盛宴,更是展现国家形象、提升综合国力、提振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是各种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北京冬奥冠军“网红”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竞技成绩优异,“颜值”在线,性格开朗敢于拼搏的优秀运动员,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刷新着热搜,成为新时代偶像。“网红”运动员受到大众的认可,也能代表部分大众的价值观。在经济上,一方面,冠军运动员通过成为“网红”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益。另一方面,冠军运动员成为“网红”也给冰雪经济注入新的能量,促进了冰雪产业的发展。

1、升级冰雪运动观念要勇于“破冰”

1.1、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时代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模式正在向服务业转型,冰雪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多年来,为保重点项目,忽视大众冰雪运动。冬奥会改变了社会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在全社会开展冰雪体育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培育起了冰雪体育大众参与的文化自觉,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了固有的、传统的冰雪运动的生活方式。针对我国冰雪运动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顺应供给侧市场,提出“引领带动、三区联动、多点补充”的发展导向,与冰雪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档升级设施,夯实大众冰雪运动主体建设,满足冰雪体育大众参与的多样化需求,有效推进了体育强国建设。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以多元化全民冰雪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提高竞争能力和竞争水平。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产业,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冰雪产业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预计未来2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达1万亿元。

1.2、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困境制约

冰雪运动在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很多问题也接踵而来,现实可持续性推进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壁垒。场地设施简陋,冰雪布局分布不均,冰雪运动场地不足,设施差、不匹配,专业教练少,在冰雪运动场馆建设、交通网络、住宿条件等配套建设方面严重不足。冰雪体育服务资源开发缺乏目标性,以简单功利性迎合冰雪体育旅游,忽视大众性的冰雪体育参与的初衷。场地不规范,我国雪场总数近80%的中小型雪场专业性严重不足,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也不完善等问题。冰雪运动人口不足的原因:一是冰雪运动费用高。由于地域因素和冰雪季缩短,带来冬季运动基础设施和为运动员提供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二是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链不完善,冰雪运动装备过于依赖进口,赛事的商业化运营和赞助、广告等方面存在不足等;三是有限参与。冰雪体育宣传推广还不够深入,没有把冰雪体育文化的精髓植根于大众的思想观念中,成为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部分。

1.3、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观念迭代

冰雪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体育,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全方位提升冰雪运动参与规模、发展水平和质量等是构建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在政策、组织、经济等方面推进改革,打通各个环节,提高冰雪产业的运营效率和竞技水平。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学校、社区中心建设专用体育设施,为所有年龄和技能水平的个人提供培训和辅导,提高公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我国虽然是体育大国,但冰雪运动发展全方位落后,为备战北京冬奥会,我国将科学化训练手段普遍运用于训练一线,针对不同的冰雪运动项目,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我国冰雪产业因市场规模少,参与人口少,导致冰雪市场供给侧失衡。我国高度关注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推广普及冬季运动项目,从供给侧形成拉动冰雪运动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品质的冰雪旅游设施,与地方区域融合,共同研发和推广创新型冰雪旅游产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提高冰雪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形成我国冰雪运动产业的后发优势。

2、彰显冰雪运动价值要敢于“试冰”

2.1、北京冬奥冠军精神品质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冬奥会、冰雪运动产业、大众参与和竞技参赛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重大事件引领作用。北京冬奥冠军在不断超越自我、追逐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最终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不仅展现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更用自己的行动,撑起推广冰雪运动的社会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广大冰雪运动员创造了难得的人生机遇”。北京冬奥冠军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充满自信,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在坚守中,圆梦奥运赛场,并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和尊重。“保护任子威就像换命。”武大靖如是描述短道速滑1000m决赛轻推任子威的动作,而那个动作细节的画面在微博上令无数网友破防。贾宗洋那张打了22根钢钉的X光片,苏翊鸣称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为国争光”等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担当。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同样也展现出中国民族情怀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冰雪爱国主义的冬奥会精神让国人为之振奋,他们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们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2.2、北京冬奥冠军网络传播

“Z世代”青年人北京冬奥会盛况爆红出圈,冬奥冠军们在各类媒体公众号迅速“走红”,扩大了他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他们通过分享训练生活,激励更多人加入到冰雪运动的行列,如谷爱凌在抖音直播等,拉近了大众和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具有示范性效应。一方面,引领时尚风,活力时尚的年轻冠军易被大众喜爱,在效仿偶像的心理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思想和健身行为;另一方面,打造奥运冠军明星,也能够及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将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从时间、空间、多维度最大化拓展,在全球年轻一代留下青春活力、拼搏奋斗和引领时尚中国的新形象。“Z世代”群体能够对热门话题迅速产生跨文化圈传播,对推广冰雪项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冰雪运动主动表达了强烈欲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冰雪产业,促进了大众冰雪市场日渐繁荣,冰雪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冰雪运动已成为新的体育消费热点,冰雪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3、北京冬奥冠军带动效应

冬奥冠军的成功是国家的荣誉,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国家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更让冰雪运动热潮在华夏大地迅速涌动。冠军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冰雪知识、技巧分享、比赛报道等,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冰雪项目,点燃了大众冰雪运动的热情,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冷资源”拉动“热经济”。冰雪体育蓬勃发展,必然构建起大众参与价值认同观念,北京冬奥会在全社会初步建立完善了内化机制、实践强化和灌输引导的冰雪体育大众参与共识,持续全社会公众参与冰雪体育的热潮,促进冰雪运动健康发展。冬奥冠军的成功表现和荣誉可以激励和鼓舞更多人尝试冰雪项目,冠军的成功经历成为青年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让更多人受到启发和鼓舞,积极参与到冰雪运动中。借冬奥会的“冬风”,政府通过引导社会、市场等力量参与,激发冰雪体育的市场活力,积极培育冰雪体育社会组织,借力不同行业资源服务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资源整合,实现冰雪体育供给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为持续推进冰雪体育的健康发展,国家确立了以“北冰南展”政策驱动和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带动室内冰场发展,挖掘和培养优秀的冰雪人才。

3、推动冰雪运动发展要善于“练冰”

3.1、全地域布局大冰雪产业

冰雪竞技体育与冰雪全民体育是冰雪产业的两驾马车,冰雪体育全民参与的娱乐化、健身化是落脚点,冰雪体育项目文化品牌开发与建设是动力引擎,只有并驾齐驱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和大众参与质量,体育强国战略才能落实落地。尽快促进我国冰雪运动整体发展,不仅要重视在大众人群中普及,更要突出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和能力。培训服务质量化、体系化冰雪运动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等特性,必须建立冰雪培训指导标准体系、等级标准,培养高水平教练员、裁判员、赛事组织者等强大的人才队伍,特别是在初级和发展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要在教学、布局冰雪特色学校等构建起青少年冰雪运动专业培训体系。竞技训练科学化、实战化,体育科技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包括冰雪运动在内的许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训练和准备。竞赛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快各级冰雪运动组织实体化建设,制定设备、设施和安全的行业标准,构建冰雪培训指导标准化体系、大众等级标准,配套标准化服务,拓宽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渠道,确保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致性。

3.2、全地域布局大冰雪产业

冰雪运动初衷旨在促进公共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大众化服务,因此,冰雪体育项目建设,以推动冰雪体育全民参与的娱乐化、健身化融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冰雪体育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全局整体规划北京冬奥冠军让大众体会到冰雪体育的魅力和快乐,提高人们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和兴趣,完善产业链条,举办和推广冬季体育赛事等外展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冰雪体育大众参与格局,促进全民健身,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全民统筹推进冰雪运动具有观光性、体验性、度假性、文化性等多重特性,应尊重其与旅游、文化、服装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主体,搞活冰雪体育市场,适度定位区域经济规模,允许社会资本涌入冰雪体育市场,提供负担得起的冰雪运动。开发冬季运动胜地和景点,打造冰雪产业文化品牌,扩大冰雪体育消费,拉动冰雪体育经济效益,以及推广冬季运动主题活动,鼓励参与并扩大这些运动的普及。全新时尚文化要科学准确梳理大众参与的价值观念,建立冰雪体育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广符合现代冰雪运动生活方式、多元化实践创新路径,培养积极健康的冰雪运动文化。挖掘自身冰雪体育项目文化品牌,推广开展民族民俗冰雪项目和新兴冰雪项目,整合冰雪体育资源推出“全民冰雪活动日”等,引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健康生活新时尚,创造一种造福中国的健康和健身文化。

3.3、全链条服务新业态

冰雪运动具有独特的经济效益,市场化推动产业化,在服务全球化背景下,冰雪运动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冰雪运动强国的发展趋势。搞好全领域统筹协调发挥集中办大事的优势,国家从战略高度把握冰雪运动的目标、走向,构建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化的冰雪运动治理格局。各级政府部门发挥主体和宏观引领作用,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和专业知识发展冰雪运动产业,防止盲目和过度开发。创新政策激励,形成多元投入融合发展的冰雪市场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培训和教育,创新服务产业新业态,让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开展常态化的冰雪运动教育和培训,开设冰雪运动课程,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冰雪运动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时、全覆盖的冰雪体育大众参与格局。建立冰雪运动协会,建立冰雪职业俱乐部等组织实体化建设,构建冰雪培训指导标准化体系、大众等级标准,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建立冰雪运动职业化梯队,开展常态化专业训练。建立赛事服务体系,规范赛事分层、分类管理,吸引更多的企业广告赞助,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也使其成为中国冰雪体育形象的新名片。

4、结语

在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中国冰雪运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冰雪项目的推广普及到竞技水平的提升,再到冰雪产业的全面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北京冬奥冠军们不仅在赛场上勇夺金牌,更是成为了全民的偶像和榜样,引领着中国冰雪运动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在破冰、试冰、练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政府的政策支持、冠军选手的光辉成就以及全民参与的热情,共同构建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征程中,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冰雪事业的腾飞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李丽,姬烨,王恒志.点燃冰雪运动的火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關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纪实[J].台声,2021(03).

[2]宋文利,姚小林,李智鹏,宁博文,刘志睿.大众冰雪体育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冰雪运动,2019,41(03).

[3]王德辉,戴显岩.黑龙江省冰雪体育大众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8(09).

[4]柳鸣毅,丁煌,但艳芳,孔年欣,盛翰林.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冰雪运动公共政策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4).

[5]阚军常,王飞,张宏宇,张莹.我国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的问题、形成根源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8(10).

[6]蔡峰,张建华,张健.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热现象的冷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9(07).

猜你喜欢

北京冬奥会全媒体时代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研究
北京冬奥会视域下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北京地区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奥运博物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冬奥会对华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北京冬奥前期长春市冰雪休闲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出路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