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率性交流”到“严谨表达”

2024-04-11王艳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期
关键词:例句句式思维

王艳丽

整体性是教材编排的一大原则,在语文园地的设置上也有着鲜明的体现。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分别设置了两道题。第一道题要求:“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说一说。”第二道题则要求:“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同样都指向表达运用的两道题,彼此之间貌似又各不相干,但细细解读、对比,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以及不同点。由此,教师可以精准设定每道题的训练目标,并采用相应的指导策略。

一、从“读句子”到“想一想”:诵读内化——细心品味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这也是教材设置“词句段运用”这一栏目的根本用意。从共性来看,这两道题都要求学生“照样子”进行迁移表达,属于典型的模仿类练习。教师要紧承着编者提供的范例,既引导学生感知语句的表达中心,又要解构其独特的言语形式和内在的表达密码,彰显范例的参考价值。由此聚焦两道题中设置的要求,从“读句子”到“想一想”,体现了洞察例句表达形式的策略升级:

第一道题中的“读句子”主要是通过放声朗读的形式,感受例句整饬的句式以及指向中心的表达力,从感性体悟的角度感受排比手法的贯通气势。基于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第一道题时,不要急于要求学生直接练习表达,而是要针对排比句式独有的表达气势,将“读句子”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落实到位。如自由读,初步感受排比类同的句式;师生配合读,感受连续分句与中心的紧密关系;男女生逐步融合读,通过气势的逐步增强感受排比句逐层进阶的表达力度……如教学例句二,教师要利用学生读句子的契机,引导学生发现语段中的总分关系,以“天热”为表达中心点,通过鸡、狗、蝉等不同的事物突出了中心要点;同时可以发现连续的三个分句,都运用了“热……得……”的句式结构。这些客观存在于例句中的表达知识,教师不可轻易点拨,更不能故意提醒,否则教学就成了生硬灌输,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彰显出“读句子”的效能,让学生在自由诵读中自主发现,最终探寻藏于语言文字中的表达特质。

第二道题“想一想”则从有声的朗讀转向了无声的思维,这是在第一道题诵读感知形成相应经验之后的策略升级。“读”重在通过有声朗读,将语言文字的有形样式自然地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中;而“想”则是在激活思维的基础上,理清语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继而关注作者的表达特点。作为第一道题的升级,第二道题的例句一选择了季羡林先生《月是故乡明》中的语句,不仅有着鲜明的排比意味,同时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作者对家乡月的怀念之情。对于这一类语句,“想一想”的重点则是要穿越文字意思的表层,通过自主质疑的方式,将思维伸向语段的深处。如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瑞士莱芒湖、非洲大沙漠、大海?既然外国的月亮具有如此的广阔之美,为什么却比不上心爱的小月亮?家乡的小月亮在作者心目中究竟占据着怎样重要的地位?作者的童年在故乡究竟经历了什么,居然在40多年之后仍旧对故乡的月保持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一个是“读”,一个是“想”,决定了学生在模仿之前对例句的洞察,可以通过有声诵读与无声思维的两种方法展开:借助“读”的形式,感知句式;通过“想”的策略,深入文字意蕴,蓄足模仿运用的认知储备。

二、从“想象情景”到“表达特点”:感性体验——理性分析

迁移模仿需要认知储备,需要方法和策略的支撑,更需要有鲜活的支撑平台和资源。这两道题在明确了“读句子”和“想一想”的策略后,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内容任务。

如“读句子”时要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而“想一想”的目的则是关注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这两者完全指向了不同的维度:想象句子中描写的情景注重感性理解,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文字描述的画面,以感知连续运用的排比分句对于表达中心的表达作用;而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则注重理性洞察,提炼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内化成自己能够得心应手的表达经验。鉴于此,针对这两道题不同指向,教师可以分别采用这样的教学定位:如教学第一道题的例句一,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扣“人睁不开眼睛”“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等关键语句,想象“亮”的程度,在脑海中构建相应的画面,最终体会“太阳光芒四射”的程度。教学第二道题时,不可将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某一句话上,而要让学生采用聚合统整的方式,利用寻找共性特征的过程,洞察表达的特点。在前后联系中,学生发现三句话都借助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内在的思想感情。纵观这一层面的解读和实践,教材的编排有着鲜明的整体性和层级性,从鲜活积极的“感性体验”到精准深入的“理性分析”,遵循了第三学段学生基本的认知规律。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第一道题时,应尽可能地规避知识概念和方法标签的灌输,将更多自主体悟的空间和权利交还到学生手中,用丰盈、真实的情感体验冲击学生思维,继而让学生明晰作者围绕中心选择维度、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而第二道题中的例句,一方面全部来自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学生对其内容以及蕴藏在语言内部的情感早已耳熟能详,另一方面这些例句都指向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积累了较为系统的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基于学生的原始经验,在组织学生想一想表达特点时,教师引导学生直接将思维的关注点聚焦在语言形式和表达策略上,感受对比手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三、从“说一说”到“写一写”:率性而为——严谨而练

基于2022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本质的定性,强化语言运用是语文教与学亘古不变的趋势。从这两道题来看,编者所设定的表达要求也有着较为鲜明的层次性。

第一道题所选择的两个例句,一个展现了“太阳亮”的程度,一个展现的是“天热”的状态,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体验,同时编者所提供的中心词,如“忙”“冷”“吵”“静”“快”“辣”等都源自于学生常见的生活体验,学生早已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下积累了丰富的感性体验,在表达时可随时调取、支配。因此,这道题要求“照样子说一说”,主要侧重于口语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描写的情景,借助内心浮现的画面和场景,以相对率性的直觉思维进行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组织。组织学生“照样子说一说”时,教师就可以设定以下的基本流程:首先,依托自身生活,选择最为丰富、最为深刻的感受,确定表达中心。其次,依照例句尝试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分别选择分点验证中心,形成匹配式的表达合力。最后,尝试自我练说、同桌互说、全班交流说,并由同伴和教师进行相应点评。由此一来,学生经历了自由朗读、自主想象和率性表达的方式,感受了排比手法的表达特质,丰富了表达体系。

第二道题要求“照样子写一写”,这是率性口语向严谨书面表达的进阶,需要将学生蓄积于内在意识中的语言架构,以更加规范、严谨的语言,通过书面表达的形式准确地呈现出来。鉴于此,教师可以相机从例句中提炼出相对规范的句式结构,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典型的句式,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表达特点。提炼句式旨在“写一写”的初始阶段提供相应的范例支撑,但绝不应该成为后续长期表达的标准句式,否则表达就会走进机械训练的泥潭。在组织学生依照句式进行表达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对比内容,自主表达,不再拘泥于句式的限定。

教师要积极尝试从整体性、关联性的视角,深入解读编者的编排用意,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随着题型的逐步升级,引领学生思维认知的逐层进阶,从而将“词句段运用”所指向的训练点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洪庄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例句句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