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地区抗联遗址调查研究与保护利用

2024-04-10丁美艳

文化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抗联抗日遗址

丁美艳

辽宁地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第一军及其前身海龙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展抗日活动的主要游击区和重要根据地之一。抗联在辽宁留下了丰富的革命足迹,这些宝贵的红色印记,是辽宁地区革命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始终激励着辽宁人民沿着英雄足迹奋勇前行。本文在对辽宁地区抗联遗址的现存状况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剖析辽宁地区抗联遗址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优化建议。

一、抗联在辽宁地区活动的历史情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大致经历了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三个发展阶段,战斗在辽宁地区的抗联队伍主要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第一师和第三师。

1932年底至1933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派杨靖宇到南满地区整顿游击队,将磐石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海龙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由王仁斋任队长的海龙游击队,是最早在辽宁地区活动的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1933年初,海龙游击队刚刚成立后不久,就进入清原县南山城等地活动[1]。

1933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10月27日,杨靖宇率独立师南渡辉发江,进入桦甸、濛江、辉南、金川、通化、柳河、清原一带活动,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爱戴[2]。

1934年2月下旬,杨靖宇率独立师政治保安连20余人抵达桓仁县仙人洞村,对老秃顶子山区进行了考察分析,决定开辟以老秃顶子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3]。

1934年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第一军第一师转战在辽宁等地区,以龙岗山脉一带为后方根据地,以临江、通化、柳河、兴京(今新宾)等地为中心活动区域[4]。

自1935年春天起,第一军在桓仁、兴京、本溪、凤城、宽甸等县踊跃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建成以老秃顶子、和尚帽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在游击根据地内建有农民协会、反日会及各种抗日群众组织和自卫武装,中心区内还建立了基层政权。

1936年5月,第一军原军部第二教导团、一师五团的两个连以及游击大队等集中到兴京县草盆沟,正式组建第一军第三师[5]。

1936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其后又将东、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将抗联第一、二军合编为抗联第一路军,在辽宁地区活动的抗联部队为第一路军第一军第一、三两个师。第一军在这一年分别以第一师和第三师为主力队伍,在辽宁地区先后组织了两次西征。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成为全国抗战的组成部分,东北各地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领导东北抗日军民迅速掀起抗日游击战争的新高潮。杨靖宇率第一军在桓仁、兴京、清原、宽甸、本溪等县与敌激战,踊跃打击敌人。第一军各部队在作战的同时修建密营,为坚持冬季斗争创造条件。

1937年冬季,日军对在东南满一带活动的第一路军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讨伐”,抗联第一军在辽宁地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极端艰苦的阶段。抗联密营多被破坏,抗联部队得不到物质补给,缺衣少食,生存困难。1938年,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杨靖宇率军部和直属教导团于2月11日离开桓仁县大荒沟,北上辑安老岭山区作战[1]。6月以后,抗联第一路军的主力陆续向濛江、桦甸一带转移。

1939年5月,一师军需部一分队队长甄宝昌带领战士一行6人离开兴京的西河掌,经桓仁的仙人洞等地到吉林省桦甸子一带找到一路军总部[3]。至此,抗联一军全部离开辽宁地区,转入长白山区继续游击战斗。

二、辽宁地区抗联遗址的现存状况

依据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于2012年出版的《辽宁省革命遗址通览》[6],辽宁省文物局于2021年公布的《辽宁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7]以及《光辉历程:本溪革命遗址图纪》[8]等公开发布资料,笔者进行综合梳理统计,辽宁省内现登记公布抗联相关遗址总计176处。这些革命遗址按照区域归纳,分布在抚顺市72处、本溪市59处、丹东市34处、辽阳市3处、铁岭市5处、朝阳市3处。按照类型归纳,包括抗联活动和密营遗址78处,抗联武装抗日斗争遗址47处,抗联相关中共党组织、革命政权和群众组织遗址20处,抗联将士牺牲地、安葬地及纪念设施31处。具体情况通过《辽宁省抗联遗址分布示意图》加以说明(如图1)。

图1 辽宁省抗联遗址分布示意图

三、辽宁地区抗联遗址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整合管理

全省党史部门和文博部门都对抗联遗址进行过普查登记,从目前公开的普查登记结果比对来看,不同部门统计标准存在较大区别,以至于在遗址统计的数量上差距也相当大。比如,抗联相关遗址在《辽宁省革命遗址通览》中收录133处,而在《辽宁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中收录75处,其中有重复遗址不同名称,还有一些是后期调查补充的遗址,对比来看,数据差距是相当大的。目前缺乏全省范围总体性的统计结果和规范性的命名要求。比如,《辽宁省革命遗址通览》收录的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共南满省委密营遗址”,在《辽宁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中,被命名为“中共东南满省委密营遗址”,从现场所立石碑字迹看,书写为“中共东南满省委密营遗址”。与此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建议经严谨考证后确立一个统一的命名。

(二)缺乏深入研究

目前对相关革命遗址的介绍,现有资料仍然比较简单粗略,缺乏深层次的史料发掘和学术考证,一些描述缺乏严格的考证,史料支撑不足,各地研究成果对于相同人物或事件描述不一致,认定有分歧。由于历史沿革,一些遗址所在地的辖属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在介绍这些遗址时,缺乏对历史沿革问题的适当阐释,未能体现该遗址发展变迁的来龙去脉,导致描述模糊不清或统计遗漏。比如,位于今天丹东凤城市的“抗联梨树甸子战斗遗址”,梨树甸子在抗战时期辖属于本溪县,也许是由于辖属关系发生变化, 最后在全省革命遗址普查和革命文物普查的公开成果中均未收录该遗址, 仅在本溪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的《光辉历程:本溪革命遗址图纪》中体现出来。

(三)缺乏有效保护

从《辽宁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来看,抗联相关遗址主要分布在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辽阳市、铁岭市和朝阳市,一共有75处。在这75处抗联遗址中,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来看,文物保护级别比较低,保护资金紧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数量不足。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遗址年久失修,一些遗址在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下残旧不堪,亟需加强保护。

(四)缺乏有力宣传

经过梳理统计,辽宁省与抗联相关的遗址遗迹内容非常丰富。从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数量看,在抚顺、本溪、丹东这3个抗联革命文物比较集中分布的城市里,3市的抗联革命文物约占革命文物总数的21.7%。同时,遗址类型也多种多样,能够生动地展现抗联在辽宁地区扎根、发展及战斗的壮烈历史过程,体现辽宁作为东北抗战重点地区的历史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力度的宣传介绍,辽宁地区抗联遗址在外界知名度并不高。在一篇2016年发表的关于东北抗联密营的综述性文章中,写辽宁省的抗联密营遗址仅有老秃顶3处[9],该文引述资料的来源是2005年《中国档案报》,这与目前辽宁地区抗联资源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辽宁地区抗联资源的挖掘、研究和宣传力度亟需提升。

(五)缺乏活化利用

辽宁地区抗联遗址的数量多,类型丰富全面,但是目前充分开发利用的比例还比较低。经笔者统计分析,在目前登记公布的176处抗联相关遗址中,有纪念场馆的尚不足10处,大部分遗址未纳入有效的开发利用规划。同时,由于抗联遗址大多数位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地带,点状分布,交通不便,给保护利用造成很大难题,不利于活化利用和有效宣传。另外,抗联遗址资源丰富的城市之间缺乏紧密的沟通与联动,全省统一协调发展的步伐还比较缓慢,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四、辽宁地区抗联遗址保护和利用的优化建议

(一)多方协作,加速史料征集、史迹保护、教育基地建设整体推进[1]

辽宁省委高度重视抗联文化及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应把握这个重要机遇期,在全省形成对抗联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和利用的总体规划,各相关地区需制定具体规划,强力推进东北抗联遗址集中连片保护普查项目,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全省抗联遗址科学测绘、精准定位、详细调查,进行分类整理、价值评估、等级认定,建立完备的普查档案。在此基础上,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总动员、总协调,联合党史、文博、档案、民政、大数据等部门,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媒体等多种方式,建设起一个辽宁省抗联遗址共享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常态补缺、开放共享,与时俱进更新资料数据,为辽宁省抗联相关历史文化研究、文物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整合和红色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提供有力保障。

(二)跨市域合作,推动调查研究,深化和史实细节考证

辽宁地区抗联遗址具有鲜明特点:一是分布比较集中,绝大多数位于抚顺、本溪、丹东的山区地带,达166处,占比约达94%;二是类型比较丰富,主要包括抗联活动和密营遗址,抗联武装抗日斗争遗址,抗联相关中共党组织、革命政权和群众组织遗址,抗联将士牺牲地、安葬地及纪念设施;三是部分遗址或纪念设施规模大,保存现状完好。

积极搭建省内合作平台,围绕抗联主题,组织相关市县联合开展资料征集、召开学术研讨会、出版抗联研究书籍,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研究方面有差异、有争议的问题集中考证和研讨,促进形成历史共识,共同打造辽宁省抗联研究学术品牌,从多维度深化抗联在辽宁相关历史问题及保护利用问题的研究探索。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抗联研究专家库、青年人才储备库,定期组织培训,激励和培养人才对该选题的研究热情,推动东北抗联历史的深入挖掘和资料整理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出台具体办法,增强抗联遗址保护利用力度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多部委发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二批)》,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普查摸清辽宁地区抗联资源底数,科学制定符合辽宁地区抗联遗址特点的保护利用措施,统筹规划抗联遗址保护、开发、维修、改扩建、重翻建以及配套设施、环境、交通等问题,确保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对抗联遗址的保护利用水平,有效实现保护和利用互相促进、互利并举。

(四)多渠道活动营造抗联文化宣教氛围

强化省内纪念场馆沟通互补,探索建立抗联主题纪念场馆发展联盟,在重大节点共同推出规模性的纪念活动,联袂推出纪录片、宣传片或报刊宣传专版,释放点线面联动宣教效能。既要加强在国内外传统主流媒体的曝光力度,又要增加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网络媒体的宣传频次,以图文篇、微视频、直播互动等便于流传和阅览的方式进行推广,积极融入现代传播路径,在网络空间充分展示辽宁红色文化风采,释放抗联精神的巨大正能量。强化宣教阵地建设,进一步发挥辽宁各地抗联主题宣传教育基地的作用,有效串联重要抗联遗址,展现辽宁地域文化特色,实现红色资源底蕴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有机融合。面向群众举办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抗联精神”主题活动,如专家进基层宣讲抗联历史,抗联遗址打卡,抗联主题词曲创作传唱,短视频制作,书画、摄影作品展览,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活动、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吸引公众充分融入抗联文化的传播链条。

(五)多角度创新提升抗联资源利用水平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各方共同参与建设的机制,推动抗联遗址保护利用突破概念层面,切实融入各个所在地经济社会建设整体布局,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着力提升红色资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度与贡献度。在保护利用的具体操作上,应采取更多现代化、多样化的方式,生动呈现抗联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对于抗联队伍进行武装抗日斗争的遗址,鉴于现场还原存在困难、点状分布不易利用的问题,可以依托文献资料、口述资料、遗址遗迹踏查资料等充分印证,集中择取重要战斗遗址连缀呈现,以纪录片或声光电场景模拟形式复原展示历史状况;完善抗联主题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场景,设置更多体验设施,吸引游客在游览中感受抗联精神,增强观众沉浸式体验。

猜你喜欢

抗联抗日遗址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抗日小英雄杨杨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彭明治驰骋抗日战场
抗日英烈马威龙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爷爷的抗日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