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往云南》编码取向系统的多模态意义解构研究
2024-04-10王晓露薛亚红
王晓露 薛亚红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国大会(COP15)在昆明召开。《“象”往云南》生态短片作为COP15系列宣传片,记录了16头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历经17个月在云南省内跨越1300公里的新奇之旅,用多模态表现手法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包容的生态保护故事。
笔者以《“象”往云南》为研究语料,基于张德禄、张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层级观和语境观等相关理论,从交际语用效果、意义建构模式与符号表达形式三个维度,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路径,以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视角对已有多模态话语研究框架进行剖析与拓展,确立多模态媒介语篇编码取向系统解码路径。
一、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的多模态语篇编码取向系统研究
国内学者张德禄、张珂在综合批评话语分析模式、积极话语分析模式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模式等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八种话语分析模式的基础上,择各自所长,建立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1]。两位学者认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应逐层探析语篇模态组合方式、话语实践生成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实践体现方式。模态组合方式分析过程关注模态类型选择与模态之间协同作用方式。模态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基于视觉语法等理论综合实现特定表现意义、互动意义与组篇意义,通过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个维度搭建话语实践中的情景语境。
多模态话语分析目的在于“解构符号资源构建的多模态表征以揭示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2]。批评话语分析最终目的是批评和解构,揭露社会问题;积极话语分析最终目的是褒扬和建构,探讨如何才能使人类和谐相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笔者立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层级观与语境观等相关理论,从反映多模态语篇意识形态的宏观社会文化层面入手,采取“从上到下”的分析路径,提出诠明多模态语篇内在逻辑的编码取向系统研究框架。
如图1所示,从宏观社会文化实践、中观话语实践和微观呈现实践三个维度构建多模态语篇编码取向系统研究框架。编码取向是语境中意义选择的系统倾向[3]。对多模态语篇进行编码取向系统研究能够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揭示多模态语篇的生成路径与内在逻辑关系。与此同时,与原有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型相比,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路径更符合人在接触新事物时惯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确定语篇生产目的到微观具体实现途径的语篇生成实践模式,从而避免语言学研究领域常见的循环论证。
图1 多模态语篇编码取向系统研究框架
多模态语篇中社会文化实践的生成路径由文化语境构建。蕴含语篇意识形态的文化语境作为多模态语篇内核,是情景语境中多模态符号协同合作前景化动因,决定情景语境意义潜势。多模态语篇生成过程基于特定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其根本建构目的是通过多模态协同合作传播意识形态与价值理念,从而实现预先编码的交际语用效果。对多模态语篇文化语境解构过程即阐释多模态语篇社会性过程。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通过体裁这一接口连接,体裁由文化语境凸显的意识形态决定,又作用于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意义建构必须在特定体裁范围内。
多模态语篇中话语实践路径由情景语境建构。情景语境即产生语篇的语境,情景语境实例化体现为由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组成的语境构型。语境构型通过多维符号协同作用实现语篇表达意义、互动意义与组篇意义。话语实践关注多模态语篇意义建构模式,从而解释多模态语篇系统性。情景语境与符号语境通过话语方式这一接口连接,话语方式能体现多模态符号在特定语义之下组合方式与作用模式。
多模态语篇中呈现实践由符号语境构建,符号语境通过多维符号分工实现功能分化。符号语境关注多维符号表达形式,旨在研究语篇模态类型选择与模态协同作用方式,从而识别多模态语篇符号性。
二、三重实践下《“象”往云南》中编码取向系统搭建路径
本文以多模态编码取向系统为研究框架,探究《“象”往云南》中多模态话语三重实践实现路径,即深化生态理念认同的社会文化实践、凸显媒介语篇意义的话语实践以及表现多维符号组建模式的呈现实践。
(一)宏观社会文化实践:“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充当文化语境中行动潜势
文化语境是贯穿多模态语篇始终的前景化动因,语篇生成核心环节就是确定作为骨架贯穿整个多模态语篇的意识形态系统。《“象”往云南》作为COP15系列宣传片之一,其交际语用目的是传递大会保护物种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反映“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4]。
“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是国内学者何伟、魏榕融合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与西方经典哲学生态理念提出的,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的生态哲学观。何伟、魏榕明确指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议题是“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在新时期环境下集中体现,这与COP15大会主题相契合,体现人与多样物种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意识形态通过体裁承载意义,《“象”往云南》肩负着凝聚生态共识,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使命,是中华传统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保护精神对外传播重要窗口。因此,媒介语篇选择综合文字、图像、声音模态的生态宣传短片作为体裁,通过调动多感官协同作用的动态镜头语言,呈现了人象和谐共处的真实景象,记录了人象在云南这片生态沃土上实现的友好交流对话,诠释了“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在云南智慧和云南方案下新时代内涵,对推动观众成为具有生态保护意识的“生态人”、国家成为具有生态保护担当的“生态国”具有正向引导作用,为全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行动潜势。
(二)中观话语实践:三维模态通过特定话语策略协同构建凸显语篇意义的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是多维符号产生话语意义的环境,多维符号系统在该环境下实现协同合作。在情景语境驱动下,语料通过多模态协同作用对语篇意义进行选择,搭建特定语境构型。语境构型由关注语篇主要内容的话语范围、关注语篇参与对象的话语基调与关注语篇组建模式的话语方式组成。
1.话语范围:通过多模态隐喻架构凸显语篇表现意义
借助多模态隐喻架构凸显语篇表现意义是媒介语篇呈现元事件主要内容一种直观形象的话语实践策略。多模态隐喻架构通过多维符号资源综合作用承载并唤醒语篇意义,是概念和观念的集合。当相互关联的多模态隐喻表达被反复提及,人脑中便会激活相应的隐喻架构[5]。
《“象”往云南》主要讲述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象群“出走家园”,一路北上,途经云南昆明等地,最终在云南各界悉心保护与引导下重回家园的感人故事。语料将三维符号作为隐喻架构载体媒介,通过搭建“旅程隐喻”架构,将象群这次大规模活动比作一次新奇旅行,记录了象群作为“客人”沿途所见所闻,将“象”往云南这一元事件以一种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诠释出来。
语料在开篇就通过解说词交代了这次旅行的背景信息,点明故事发生时间“2021年5月24日晚”、地点“云南中部峨山县”以及故事主角“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语料将客人这一源域映射至象群这一目标域上,通过监视器视角记录象群“用鼻子敲门、彬彬有礼地拜访农户”的画面,形成图像模态再现意义的叙事再现。镜头距离远近象征社会距离远近,象群走向镜头意味走近观众,实现视觉语法互动意义的索取内涵,即向观众索取同情,缩短叙事距离。在当地村民眼中,象群是“作为动物界代表前来参加COP15盛会的贵客”,他们始终以热情包容的态度招待这群贵客,给予它们爱与关怀。
2.话语基调:通过多元化讲述视角凸显语篇互动意义
从篇外语境来看,语料通过解说词以旁白形式讲述象往云南整体故事框架,使整个语篇逻辑结构更加简洁明了。从篇内语境来看,语料通过采访云南应对指挥部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村民等不同身份的当地群众,通过同期声以多元化个体叙事视角诠释语篇交际互动意义。个体叙事着重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共时性叙事讲述象群北上故事细节,提升叙事真实性,增强语篇感染力。
语料通过直观呈现当地指挥部工作人员用手机记录的跋山涉水护送象群的感人场景,巧妙地将叙述视角从第三人称解说视角转向第一人称记录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让观众对象群保护工作艰辛程度更有实感,从而激发敬佩之情。
语料还通过街头随机采访将叙事视角聚焦当地村民。面对大象在庄稼地里“大吃大喝”的行为,大爷一句“庄稼吃掉了明年可以再种,大象要是损坏了就没有了”彰显当地村民的高尚觉悟与开阔格局,语料由此通过亲近质朴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感染观众,树立榜样力量。
3.话语方式:通过语体风格切换凸显多模态语篇组篇意义
《“象”往云南》语体风格兼具官方媒介语料客观性与增强幽默感互动性。在介绍相关背景信息时,语料一般使用正式语体,通过直观数据和文字说明增强语料可信度与客观性。比如在介绍亚洲象生存现状时,语料以新闻报道语气通过直观数字向观众传递“30年来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如今有300多头”这一喜人信息,图像模态也协助文字模态,用远景俯视镜头以生态纪录片形式展现云南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并通过声音模态用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给人以恢弘大气之感,实现语体在多维符号系统中的连贯性。
语料除了对背景信息进行科普介绍外,更像一本象群旅游日记,以幽默的口吻、生动的画面以及诙谐的音乐记录了这一次新奇旅行中的难忘故事。语料以打趣的语气用“旅途中有一头象宝宝降生,有两头象折返回家”等接地气的表达形式体现《“象”往云南》独有的趣味性。图像模态也与语言模态形成呼应,从多个视角记录象群在泥地里嬉戏打闹等具有生命力的画面。声音模态则选取诙谐灵动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观赏氛围。
(三)微观呈现实践:三维模态以互补形式在符号语境中实现系统分工与功能分化
多模态话语实质是人类感知通道在交际过程中综合使用的结果[6]。《“象”往云南》中文字、图像、声音三维模态以呼应互补方式构成符号语境中话语集成所必须的媒介通道,三维符号通过系统分工和功能分化共同搭建符号语境中意义空间,解读三维符号系统需要观看者调用相应感官通道对符号语篇功能进行深入挖掘。
1.文字模态:讲述主线故事,使多模态语篇更加准确客观
语料中文字模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讲述媒介语篇主线故事。文字模态主要以解说字幕形式存在,负责搭建语篇整体内容框架,从具象层面抽丝剥茧阐明事件具体内容,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文字模态比其他模态更具交流性,能够对图像与声音模态进行意义梳理与扩充,从而更加清晰直观地传递语篇信息,凸显故事建构意图与建构价值。
文字模态在故事叙述过程中既是故事讲述者,又是背景讲解员,让观众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语篇起承转合。在故事讲解主体部分,文字符号像一本活日记记录象群旅行趣事;在背景信息讲解部分,文字符号像一本说明书为观众介绍云南各界人士为保障象群和村民安全所做出的努力。在桩桩件件小事中,村民与象群建立深厚友谊,语料最后通过呈现直观数据加深观众对这一次人象交流行为的认识与理解——“17个月,1300公里,象群全部安然无恙,也没有伤害一个人”,并将其描述成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动人故事”。文字模态由此对语料主旨进行升华,充分发挥文字符号对观众的引导作用。
2.图像模态:刻画故事细节,使多模态语篇更加生动直观
图像模态作为文字模态的强化补充,能在文字模态表达文本基本经验意义上,通过镜头推拉摇移呈现时间和空间变化,增加故事元事件明晰度和表意过程,充实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
语料通过多景别视点变换增强图像模态再现意义与互动意义,从而避免单一视角审美疲劳。在记录云南生态环境写景镜头中,语料主要通过俯视以及远景镜头以宏观叙事视角还原云南整体生态风貌,色彩明晰度上也主要使用饱和的黄绿色调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在对象群一举一动进行细节刻画时,宣传片则采用近景镜头更加生动直观地将象群最放松的一面呈现给观众,镜头远景距离象征社会距离远近,近景镜头能够缩短叙事距离,便于观众与象群建立情感纽带。
3.声音模态:渲染故事气氛,使多模态语篇更具有感染力
声音模态对图像模态与文字模态具有编辑作用,声音模态如同催化剂,弥补文字模态在感性表达上的乏力,协助图像模态强化表意潜势,起到情境建构作用,使多模态语篇更具感染力。
语料在介绍云南自然风貌时,背景音乐是恢弘大气的,搭配上图像模态通过其再现意义呈现的云南山川秀美自然环境颇有空灵之感;在呈现象群舐犊情深感人画面时,背景音乐是舒缓温情的;语料最后通过文字模态,强调象群北上事件仿佛一次空前的行为艺术,引发人们对如何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讨论与思考时,背景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渲染庄严气氛,升华主旨内涵。与此同时,宣传片从头至尾不时穿插象鸣鸟叫等自然之音。虫鸣兽叫是生态美学追求自然本真的生态之音[7],能够加强语篇感染力,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
四、结语
笔者立足于张德禄、张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层级观与语境观等相关理论,从宏观社会文化实践、中观话语实践以及微观呈现实践三个维度,搭建了多模态语篇中编码取向系统研究框架,指出对多模态语篇进行编码取向系统研究,应该阐释多模态语篇的交际语用效果、解释多模态语篇的意义建构模式以及识别多模态语篇的符号表达形式。
基于这一研究框架,本文对《“象”往云南》中编码取向系统三重实践搭建路径进行分层析理。研究发现,多模态语篇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作为文化语境中的行动潜势,通过三维符号系统协同作用运用多模态隐喻架构、多元化讲述视角、语体风格的交互切换等话语策略,构建了凸显语篇意义的情景语境,符号语境中的三维模态又以分工互补的形式实现了语篇建构过程中的功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