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方言童谣传承研究
2024-04-10杨久俊
杨久俊
童谣是指流传于民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儿童乐于主动传唱、以嬉戏娱乐为目的的短小韵文体。根据吟诵语言的不同,童谣可分为方言童谣和普通话童谣,笔者以方言童谣为主要研究对象。多个方言童谣都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北京童谣(2008年第二批)、纳西童谣(2015年第五批)、绍兴童谣(2014年第四批)以及苏州童谣(吴歌,2006年第一批,“《吴歌甲集》里所收歌谣,大致分为儿歌、民歌二类[1]。”“吴歌中的儿歌基本上没有曲调,只有念白,叫童谣更为贴切[2]。”因此,将苏州童谣归于吴歌)。传统方言童谣多为祖辈口口相传,缺乏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随着普通话、英语的推广,人才的延揽、汇聚,这些童谣渐渐被遗忘且濒临销声匿迹,童谣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童谣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人文地理、民俗风貌、语言符号、声韵特征是多学科学术研究的重要来源和方向。童谣很早就被国外学者们所关注,学者们就童谣的收集整理、翻译、用途、传播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早在1886年英国的莎士比亚学者和民谣整理者James Halliwell出版了《英格兰童谣集》(TheNurseryRhymesofEngland,1886),分历史、文学、谚语、谜语等18个类别,收录了很多朗朗上口的英国童谣。意大利外交官威达雷收集、整理并翻译了北京儿童歌谣集《北京儿歌》(ChineseFolklore:PekineseRhymes,1886)。Susan Kenney(2005)讨论了童谣对儿童的语言、认知、生理、社会和情感等方面的影响,设计了角色扮演、卡片游戏、童谣拼图游戏等童谣教学方法。2019年,日本学者北原白秋等从1918年创刊的杂志《赤鸟》中选取了部分童谣,增补后编撰了《日本童谣》,并配以插图。
童谣的多元文化价值及其传承状况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以童谣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童谣搜集解读、童谣分类、童谣价值、童谣翻译、童谣传承途径、童谣教学实践研究。其中,如何创新性地保护传承童谣更是受到民俗学、教育学、艺术学、计算机、建筑学等众多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以童谣传承意义出发,从童谣与地方民俗文化、童谣内容创新、创新童谣传承手段等多个角度,在案例分析及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方言童谣的传承进行阐述。
一、童谣传承意义
童谣具有教育、游戏娱乐及文化认同等功能。童谣能传授幼儿历史、传统文化乃至百科知识,幼儿在吟唱童谣时潜移默化地了解童谣中蕴含的知识。童谣也有语言教育、文学艺术启蒙的功能。苏州童谣《十二月风俗山歌》运用反复、排比、夸张等手法描述了十二月里轧神仙、划龙舟、重阳登高等民俗。苏州童谣《苏州七堰八城门》运用排比句式教幼儿数数和地理人文知识,既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启发了幼儿的思维。童谣的创作和传承都是以娱乐、游戏为基础的,《盘猫猫》《铁箍滴溜圆》《提脚模马造房子》就是儿童在玩捉猫猫、滚铁环和跳房子这些游戏时边玩耍边吟唱的苏州童谣。
童谣是一代代人的记忆,是母语与方言的凝练,连接的不仅是儿时的记忆,更是一代代人传递文化认同的方式。但是由于童谣的方言特性及童谣中民俗文化的演变等原因,童谣传承存在着传承保护的非活态性、传承链断裂、吟唱空间萎缩、传承方式单一、受众群窄化等困境。“整个社会应该为民间童谣提供滋生与发展的广袤土壤与和谐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价值。”通过教育传递,传统童谣获得重新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使学习者了解童谣的趣味性与价值性,增强文化认同感,就更能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
二、童谣与地方民俗文化
童谣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童谣传唱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貌,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也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它不仅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童谣中包括劳动生产习俗、婚嫁习俗、饮食习俗、节庆习俗、信仰习俗及民间游戏等多种民俗。以下以苏州童谣为例,介绍方言童谣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童谣反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动生产习俗。苏州童谣《萤火虫》“萤火虫,夜夜红,公公挑担贩大葱,婆婆织布糊灯笼……吃仔冬至夜饭还要去打年工。”苏州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这首童谣反映了旧时一家人辛苦劳作,吃了冬至夜饭后还要劳作才能维持生计。童谣开头采用传统的三三七句式,节奏感强,句句押韵,读来具有较强的韵律感。
童谣中亦能看到传统婚俗。苏州童谣《伊呀伊呀踏水车》中“……杏花园里铺行嫁,桃花园里结成亲。爹爹嗨我金环环,姆妈嗨我水龙裙,水龙裙上才折裥,裥裥才有响铜铃。”铺行嫁,吴语中指送嫁妆。这首童谣描绘了儿童眼中婚俗:戴金环、穿坠有铜铃的水龙裙。苏州童谣《月亮月亮堂堂》“一盘团子一盘糕,一个莲心一个砲。”王君刚在《吴歌丙集》中解释这首童谣时写道“团子、糕、莲心、砲,疑皆为嫁时所送的盘。”这些糕团点心寓意“团团圆圆、步步高升、永结同心”,是旧时婚礼必备之物。
童谣中饮食习俗的描述是最多的。苏州童谣《小囡小囡勿要哭》“左手捏只咸鸭蛋,右手夹块酱汁肉,吃得开心就勿哭”。立夏时节,吴地人有吃咸鸭蛋以提升食欲及“斗蛋”的习俗。茭白、荸荠、莲藕、鸡头米等八种水生植物被称为“水八仙”,是江浙地区的传统食物,苏州地区有着“秋食水八仙,赛过小神仙”的说法,童谣《康玲康玲马来哉》中的“啥个小菜,茭白炒虾”、《小弟弟有志气》中“买串烂荸荠,我吃肉来倷吃皮”,秋日食茭白、荸荠都体现了“不时不食”的吴地习俗。
童谣中也有很多节庆习俗。苏州童谣《月亮底下兜白相》“兔子灯笼走月亮,兔子灯,真漂亮,走东走西兜白相。”兜白相意指逛街游玩,兔子灯是苏州灯彩的一种,赏灯走月亮是吴地元宵夜的传统习俗。清代苏州籍文人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亦有“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苏州灯彩史称苏灯,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南北朝,伴随元宵等民间习俗而越来越盛。苏州童谣《元宵节里数花灯》“……桃花灯,莲花灯,一朵一朵牡丹灯……宝宝数灯数勿清……”也可领略苏灯品类之丰富。
相较于其他民俗,童谣中信仰民俗较为少见。信仰类童谣是反映某一地区信仰的童谣,有民间信仰、宗教信仰等。苏州童谣《村浪囡囡蹿龙灯》是反映旧时吴地人们宗教信仰的一首童谣。苏州童谣《正月十三抬猛将》“咚咚锵,咚咚锵,正月十三抬猛将……”猛将是江南稻作的保护神——驱蝗神,太湖周围猛将庙最多时达百余座,每年正月十三苏州附近乡民抬猛将游田间,以祈望来年丰收。祭祀猛将逐渐成为祈求国泰民安的民间习俗。
民间游戏类童谣是另一类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童谣,描述了主要流传于当地民众间的嬉戏娱乐活动。如收录于《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中的苏州游戏童谣《笃笃一更天》就是一首幼儿捉迷藏时经常唱的童谣。高福民、金熙主编的《吴歌遗产集粹》选取了31首儿童嬉戏歌,通过文字和绘画展示了儿童游戏的真实情景,反映了苏州地区几代人的儿童生活。《伊呀伊呀踏水车》是利用农家常用绣绷架三角凳模拟踏水车的游戏歌,呈现了姐姐一边哄着小弟弟一边唱着温馨童谣的生动画面。
三、童谣的改编与创新
“童谣历经发生、发展与变迁,依然充满童真和童趣。”因流传中记错词语、不同方言间童谣迁移、民俗变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不同等原因,在保留传统童谣的节奏、韵律的前提下,改编童谣的少量词语。少数传统童谣中有暴力元素,如苏州童谣《月亮旺旺》用一问一答和动作模仿的方式告诫人们不要偷窃,但断手的惩罚显然过于暴力。车科在《苏州童谣》一书中将这首童谣改编为:“月亮旺旺,贼偷酱缸。啥人听见?阿爹听见。啥人看见?好婆看见。啥人告诉?姆妈告诉。啥人捉牢?爹爹捉牢。”改编后的童谣保留了一问一答句式,去除了暴力元素。
创作者还会在传统童谣的基础上衍生出内容更为丰富的新作品,童谣《老人平安行》是引导老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潮汕新童谣,新童谣《谁说瓷母不可能》讲述了乾隆瓷母的故事,童谣《三星堆》是一首介绍三星堆文物的童谣。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的“童谣爷爷”惠桦老师编写的《银杏娃德育四字谣》,将礼仪、学习、讲卫生等丰富内涵融入到方言童谣中,平江实验学校的学生都熟记这首童谣并努力践行,争当好品德的银杏娃。这些童谣主题丰富,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节奏欢快,合辙押韵,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地方文化特色,生活气息浓郁,艺术性和欣赏性更强。
四、创新传承手段
新媒体时代童谣传承载手段不断创新,呈现多样化、具象化、数字化等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传承手段是童谣在新时代活态传承的新形式。运用童谣歌曲、舞台剧、音乐剧等丰富的文艺形式传承童谣民俗文化。由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师生携手打造的《水乡童谣》原创微舞剧,以“童谣”为纽带,融入水乡民风习俗等地域文化元素,把江南三月的“望春”,盛夏夜晚的“看戏”,秋日思乡的“芦苇”,正月十五的“闹元宵”等四时节令一一展现。沪语童谣音乐剧《摇啊摇》是一部沪语童谣音乐剧,用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贯穿主线,融入多首沪语童谣,用温暖的亲情故事,优美的音乐旋律,传递了爱与希望。这些传承手段让人们领略了童谣蕴含的韵律与诗意,感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童谣图书音像制品是以童谣为核心,用文字、绘画、声音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富于想象力和艺术性的演绎来表现童谣内涵和民俗文化。《陆志明苏州童谣体育游戏画集》图文并茂地呈现了苏州童谣和吴地体育运动、儿童游戏、吴地民俗,是童谣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成果。长沙童谣绘本《月亮粑粑》、闽南童谣绘本《天黑黑要落雨》、潮汕童谣绘本《拍啊拍铰刀》是童谣绘本中的代表作。图1~图3选自我们创作的苏州童谣绘本《十二月》,通过风格独特且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将苏州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风物生动地展现在儿童面前。
图1 《十二月》“正月初一吃圆子”
图2 《十二月》“五月端午吃粽子”
图3 《十二月》“六月里厢摇扇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童谣的数字化传承手段不断更新。河南卫视特别节目《清明奇妙游》中的童谣节目《二十四节气歌之清明》,以短视频形式展示了清明节放风筝、斗草、蹴鞠、投壶的习俗。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制作的童谣纪录片《远方的童谣》挖掘整理收录了侗族、彝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五个民族60余首宝贵的原生态少数民族童谣。
童谣动画是童谣数字化传承手段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形式,运用精心设计的故事而将历史文化、地方风俗融入了童谣的传颂中。2023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八集动画短片《中国奇谭》,是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的,第五集《小满》中小满和小伙伴们在井底的帆船上玩耍时吟唱的童谣“金瓜铜斧歘歘歘,银叉玉爪唰唰唰,大海浪里哗哗哗,大帆船上哈哈哈”,生动流畅的剪纸动画加上有节奏的童音诵读让观者印象深刻。童谣动画为动画产业如何创新发展,非遗文化与动画产业如何构建互惠共生的体系给出了一个答案。
五、结语
方言童谣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记忆,它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特色相互融合为一体,是既定的环境、文化和时代的精神产物,与现代文化生活需要密切融合。方言童谣的传承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加文化记忆,维护文化多样性,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童谣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滋润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对童谣的保护能更好地弘扬我国各地方的民族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笔者在案例分析及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方言童谣的传承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提升童谣传承实践及理论,要顺应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要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资料,比如新媒体理论、传播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也可为童谣传承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