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研究
2024-04-10赵秋景
赵秋景
[摘 要]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国家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拓展数字化应用能力,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要求,从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多元教师评价体系、职业发展路径、师资队伍管理理念、数字化教师培养等方面构建了教师成长发展机制。
[关 键 词] 教育评价改革;职业院校;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7-0177-04
我国的教育评价改革旨在建立科学、全面、客观、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和调控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它包括评价观念的转变,从过去注重学生成绩和分数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包括评价体系的完善,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包括评价方法的改进,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等,以实现对学生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1];包括评价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监测、教育政策制定和学校教育教学改进的依据,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和调控作用;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扩大评价主体范围,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通过多主体参与,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一、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基本要求
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等方面对职业院校教师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教育评价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出的要求,旨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教师应深刻理解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高职院校教师還应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我国的教育法规和政策,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积极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爱学生,敬业奉献,全身心投入高职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2]。教师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创新意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二是提高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善于将创新思维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是营造创新氛围。要求教师营造宽松、自由、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五是加强团队合作,要求教师注重与同事、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增强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增强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高科研水平,要求教师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严谨治学,努力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三是结合实践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关注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四是拓展社会服务渠道,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为社会提供技术咨询、教育培训、科普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五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3]。六是加强团队合作,要求教师与同事、学校、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为社会服务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七是传播优秀文化,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文化素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风尚,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贡献力量。
(四)拓展数字化应用能力
教育评价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关注数字化技术发展动态,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应用技能,提高自身的数字化素养,为教育教学提供数字化支持。二是要求教师善于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个性化、智能化、情境化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4]。三是要求教师掌握数字化评价方法,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开展过程性、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四是要求教师与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数字化实训基地。五是要求教师关注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六是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应用能力,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二、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发展支持不充分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在专业发展支持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培训机会不足,缺乏足够的培训机会,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受限。二是科研资助不足。职业院校教师在科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科研资助往往不足,导致教师在科研方面投入有限,影响其专业发展。三是专业发展指导缺失。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需要明确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但现实中往往缺乏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迷茫。四是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职业院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缺乏动力,影响其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效果。五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支撑不足。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发现[5],如表1所示,职业院校教师认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培训活动在个性化需求、连续性、形式、目标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二)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在教师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往往过于侧重教学业绩,如教学课时、学生评价等,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贡献,导致评价指标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过分追求量化指标,如教学业绩、科研论文数量等,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等方面的评价,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不利于教师成长发展。三是评价主体单一。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往往仅限于学校领导和同事,缺乏学生、家长、企业等多方参与,使得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四是评价周期过长。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周期往往较长,如年度评价、职称评定等,使得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影响教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不利于教师成长发展。五是评价结果运用不足,教师评价结果未能充分应用于教师培训、晋升、薪酬等方面,使得教师对评价结果缺乏关注,影响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
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在职业发展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在现行的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往往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使得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方向性和指导性。二是职业发展路径单一。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路径过于依赖职称晋升,而忽视了其他职业发展途径,如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等。这使得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单一的选择,限制了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三是职业发展培训不足。现行的教师培训体系中,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培训内容较少,培训方式和方法过于传统,难以满足教师多元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四是职业发展环境不佳。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等压力,这使得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质量。五是职业生涯规划不科学。通过对长春市某职业院校600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中的变量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6],如表2所示,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在环境分析、个人分析、自我评估、路线制定等方面缺乏科学性。
(四)师资队伍管理理念不先进
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重数量轻质量、重考核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重短期轻长期以及重个体轻团队等。重数量轻质量体现在教育评价改革中,部分学校和管理部门过分关注教师数量的增长,忽视了教师质量的提升。这可能导致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格教师,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重考核轻培养体现在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过于强调对教师的考核,而忽视了对教师的培养和激励。这可能导致教师在高压的考核环境下,缺乏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动力。重结果轻过程体现在教育评价改革中,一些学校和管理部门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学成果,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这可能导致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质量。重短期轻长期体现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一些学校和管理部门过于关注教师短期的教学业绩,而忽视了教师的长期发展和职业规划,这可能导致教师在短期内追求业绩,而忽视了自身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重个体轻团队体现在教育评价改革中,一些学校和管理部门过于关注教师的个体表现,而忽视了教师团队的协作和合作。这可能导致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三、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策略
(一)构建专业发展支持系统
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构建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制度支持,优化教师评价体系和职业发展路径,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和教师职业发展需求,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多元化职业发展。同时加强对教师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等制度的改革,降低教师心理负担,为教师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二是优化资源分配,确保职业院校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培训、晋升等方面享有公平待遇,关注地区、学校和专业间的差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同时更新评价观念,倡导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观念,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鼓励教师多元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此外要完善培训体系,针对职业院校教师多元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评价结果与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动力,促进教师全面成长。
(二)构建多元教师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关注教师实践能力,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注重教师发展潜力,并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為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一是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在设计教师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注重实践教学、强调技能培养等。评价体系应与职业教育目标相一致,确保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二是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在评价教师时,要重点关注其实践能力,如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等。同时,要将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学术能力相结合,以全面评估教师的能力。三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通过多种评价方法相互印证,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四是要注重教师发展潜力。在评价教师时,要关注其发展潜力,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能力等[7]。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培养,以促进其成长。五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等挂钩,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其职业发展。六是要反馈与改进。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学校也应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培训计划和资源分配,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构建长期职业发展路径
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发展需要构建职业发展路径。一是要制订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学校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为教师制订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二是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可以组织定期的教育教学研讨、技能培训和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三是要注重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教育评价改革应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而非仅仅关注教学结果。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四是要关注教师的长远发展。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关注教师的长远发展,鼓励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四)形成先进的师资队伍管理理念
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形成先进的职业院校教师师资队伍管理理念,需要从教师质量、教师培养和激励、教学过程评价、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方面入手。一是要强调教师质量而非数量。在职业院校教师师资队伍管理中,应更加关注教师的质量,而非仅仅关注教师数量,优秀的教师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重视教师培养和激励。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教育评价改革应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而非仅仅关注教学结果,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三是要促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和交流,这有助于教师了解行业动态,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五)打造数字化教师成长机制
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构建数字化教师发展机制,一是要建立教师发展数字化平台,构建集学习、交流、展示、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数字化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专业发展支持。二是要推广在线教育培训,利用网络直播、在线课程等手段,为教师提供便捷、高效的教育培训服务,满足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三是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收集、分析和挖掘教师发展的相关数据,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其专业成长[8]。四是要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数字化平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加强教师与学校、家长、学生等多方的沟通与合作。五是要推动教育教学创新,鼓励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六是要融入产教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联系,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七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教育教学成果的机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八是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教师调整心态,缓解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10-14(001).
[2]朱海璐.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改革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9):138-141.
[3]牛丽玲,吴伟.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1,10(4):1-6.
[4]王凤基.高职数字化教學资源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31-33.
[5]刘甜.智慧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6]李芬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搜寻模型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7]聂伟进,汪卫平.基于柯氏模型的高职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21,33(2):31-37.
[8]周宝荣.大数据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J].数字教育,2020,6(5):1-8.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