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过程的增值性评价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10阚宝朋曹顺杜梓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4期
关键词:维度职业高职

阚宝朋 曹顺 杜梓平

[摘           要]  增值性评价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发展和学习成果的量化评估,能有效关注学生的发展成长过程,是促进当前高职教学工作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推进高职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手段。智慧教育时代抓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主线,通过分析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值性评价运用的优势,总结了增值性评价落实的有效原则,教学实践中设计了增值性评价实施流程,并探索了应用方式,形成了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值性评价运用策略。通过在高职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增值性评价,以期完善育人过程,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增值性评价;高职课程;优势;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4-0141-04

高职是推进实践性育人的主要阵地,由于高职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学习的结果,造成学生学习不够自信、对职业认知不强等问题。高职教育教学开展增值性评价,对学生的群体表现及个体特征有效分析,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实现全面育人。增值性评价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的需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务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和激励功能,这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核心概念分析

(一)增值性评价

增值性评价是与传统评价相对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重在关注学习过程,避免单纯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考核,通过关注学习过程中各阶段学习进步和主体表现,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完善教学计划,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提高学习效率[1]。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反思,完善教学活动设计,推进智慧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现高职教学创新发展。

(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理念

全面发展理念是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根本要求,在“双高计划”带动下,高职院校更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创新等方面的关键能力提升。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将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相结合,将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将身心健康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相结合,通过增值指标和评价模型的构建,针对高职学生现状实施增值评价,将其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学生知识构建、技能培養,注重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职业适应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2],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实践价值。

二、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值性评价运用的积极优势

(一)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成长过程

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为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基本情况,需要应用发展性评价理论指导当前的教学评价[3]。传统的评价方法多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整体发展需要,没有反映学生素质目标发展情况。而增值性评价可以给学生更加明确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关注学生发展成长过程[4],通过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测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各层次目标,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进步成长状况,并且通过定期的评价反馈,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适应性

高职学生要在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和相关技能。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也会阻碍学生综合潜能的有效开发,在增值性评价的框架下,帮助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基于人才培养过程,随时调整培养目标,完善评价方案。结合不同专业,可构建特色化评价体系,面向学生今后即将从事的职业,强化技能考核,凸显创新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职业发展适应性。同时,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将项目合作、团队作业、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等综合素养纳入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创新创业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可进一步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当前增值性评价尚没有完整的规范化模式可供直接借鉴,通过理论分析、实践论证、研究探索职业教育增值性评价的有效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涵盖人才培养中学生技能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项目成果、竞赛成绩等多元数据,通过评价指标的量化,全面考评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职业教育基于学生发展的育人模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值性评价运用原则

(一)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学习风格和挑战,当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时,应考虑到这些个体差异,包括他们的技能水平、学习进度、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以及他们如何理解新知识和技能等。增值性评价应该能够适应这些差异,提供灵活和个性化的评估方法,设计能够反映每个学生独特优势的评估形式,以此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路径、多种成长发展渠道。同时,需警惕可能会削弱个体差异的标准化评估方式,关注学生独特的优点和贡献,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并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二)注重学习基础

学习基础是增值性评价的增量起点,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学生需要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应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5]。高职教育强调实践应用,因此增值性评价还应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岗位实际生产或服务中的问题。

(三)注重评价客观性

增值性评价的内容应该具有客观性,不受主观臆断和偏见的影响。评价过程应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并充分利用信息化评价工具的功能,通过学习过程中数据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宏观管理和精细评价。增值性评价的结果应该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能够反映学生不同阶段取得的成绩。评价结果也应该与课程学习目标相一致,既能反映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成就,又能适应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

(四)关注学习全过程

学生的能力提升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评价学生的能力提升需要关注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着眼于学生自身的长远性发展,进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增值性评价的实施应将关注点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才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整体能力,包括他们在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进步,这些进步可能不会立即转化为最终成果,却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能力。

(五)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增值性评价的实施要更好地关注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价值,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推进有效评价,通过对比开始和结束时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进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指导学生有效改正,实现薄弱环节的适应性成长,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通过多元化教学活动的设计,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方面多元发展。

四、课程教学中增值性评价实施流程设计与运用

作为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各方面增量的评价方式,增值性评价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评价方式,应与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协同开展才能更加精准地测量学生的发展增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每一次课,增值性评价的实施首先应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依据岗位工作需要结合课程教学需要明确评价目标维度,并细化每个维度的评价内容。其次,针对每一评价维度利用相应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明确教学过程中每一评价内容的增量情况。最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形成总结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一)学习起点评估

为评估学生的增量过程,需要通过学习基础的分析明确学习起点。课前可针对课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认知与实践能力、学习特点与综合素养等,利用课程教学平台、问卷调查、岗位工作能力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充分的分析,为增值性评价的开展明确学生的學习起点。

(二)评价目标维度确立及评价内容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传统教学评价更多的是注重知识、能力维度,增值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增值性评价目标体系应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知识目标维度,依托岗位工作和课程教学需要,对所需的典型知识和技能进行充分梳理、分类,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方便后续测量学生每一知识增量的情况。能力目标维度,依托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典型能力,重点分析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需要的认知和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及所需要达到的程度。素质目标维度,依据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需求,结合课程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学生情感态度、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等方面素质所需要达到的程度。通过确立三个维度评价目标和细化评价内容,明确增值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

(三)评价手段与评价工具应用

为确保相关课程教学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6]。知识维度,主要利用课程教学平台,通过随堂测验、阶段考试等方式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功能,全面考查每一个学生知识点的增量情况。能力维度,可利用实践考核工单、课程教学平台等方式,通过实操考核、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岗位实践评价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设计能力等。素质维度,利用德育考核平台、课程教学平台,针对课程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等,通过课堂活动参与度、社会服务情况等方式全面测评学生素质目标达成度。通过多元评价手段,可全面考查学生成长和发展情况,全面把握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把自身特长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7]。

(四)评价主体及评价方式

多元评价主体可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增值性评价实施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阶段利用不同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结合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通过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每一维度的增量进行客观测量和反馈。如素质维度,工匠精神、情感态度等素质目标通常比较抽象,难以用客观手段进行测量,由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等构成评价共同体,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岗位实践表现、课外素质拓展、社会服务等,利用相应评价量表进行主观评价,并通过综合成绩分析评价学生每一次课素质目标达成度,考查学生在素质维度的增量。

五、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值性评价运用策略分析

(一)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提升评价客观性

增值性评价的落实要围绕学生文化素养、实践能力、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构建联动评价机制。这一评价的落实,单纯依靠教师难以完全胜任,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师、学伴、企业导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的综合评价建议,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评价。在全面、客观考量学生的同时,提高增值性评价本身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帮助学生实现问题的精准定位,多元主体协同中有效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差异。

(二)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基于数据的精准评价

在制定完善的增值性评价标准和方法基础上,需要利用数字化的手段优化评价流程,提高评价效率。随着AI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建立智能学生评价管理系统,收集学生学习全过程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数据,进行精准的增值性评价。如可以利用智能在线教学平台、学生学习管理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评价结果上进行更为精准和全面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科学研判评价结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增值性评价的落实,要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增值性评价的实施,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自信,明确发展方向,所以增值性评价的落实,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研判。这一过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的动态分析,从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角度[8]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统计与数据比对分析,帮助学生精准发现问题所在,通过自我反思、互相借鉴等方式,明确学习方向和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体现增值性评价价值,促进教学相长

增值性评价价值不仅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应该发挥其在学生和教师中的应用价值,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进而实现教学相长。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和科学研判評价结果,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进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应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教师也需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育人路径,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个性化成长。

(五)建立监督机制规范引导学生发展

教学管理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对评价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核,对评价结果进行复核和分析,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价结果不仅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应该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作用,教学管理机构应该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问题所在,制定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进实施情况,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管理策略,规范引导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增值性评价可围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构建联动评价机制,制定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形成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关注学习基础,多元主体协同评价和科学研判,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情况,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意义在于通过注重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从其增量而非结果性表现的角度考核教育质量,以增值性评价循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评价改进和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柯智勇.构建服务学生终身学习的评价体系:漳州市实验小学“智慧评价”的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3):14-16.

[2]白安妮.基于CDIO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交互设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40):115-118.

[3]杜梓平,阚宝朋.基于大数据的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33):37-40.

[4][5]王玲.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6]杨海华,栾松霞,宋怡宁.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增值性评价的内涵意蕴与实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20):73-79.

[7]郭景云.运用增值性评价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23(30):18-20.

[8]叶荣根,解如芹.精准教学: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科学探索[J].江苏教育,2022(76):9-11.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维度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