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4-04-10严寒雪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7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公益

严寒雪

[摘           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公益创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大力推动下,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发展为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仍然相关理论体系不健全,满足不了指导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的需求。从价值、现实、实践多个维度出发,对“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完善的“一核两翼三阶四融合”实践模式。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下,使大学生公益創业教育理论内涵更为充实、深刻,实践模式和形式趋于完善。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大学生;公益创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7-0029-04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的创新者和创业者的使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其中,通过价值引领,助力中国高校“双创”教育工作的发展,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创业教育存在片面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而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培养。公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的新模式,与传统创业教育相比,公益创业教育的内涵更明确。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能确保价值观的正确性。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培养,更符合新时代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社会价值导向要求。

一、“立德树人”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生公益创业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天然的耦合,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实现二者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立德树人”的水平。

公益创业教育不仅着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强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热情。同时,它与传统创业教育和道德教育相比,更注重在培养学生的领导、管理、财务等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境界和成己达人的价值观。公益创业教育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并鼓励他们运用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这样的教育目标使得公益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紧密结合,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在“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下,研究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构建维度和实践方向,有助于将这一教育领域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机结合,进一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新时代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改革和实践模式,使其关注点不仅局限于课程设置和创业活动,更兼顾如何适时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及如何在整个改革实施过程中有效融合这些元素,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之间的藩篱,确保“立德树人”教育功能在大学生公益创业学习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落实“立德树人”价值观,我们需要秉持开放态度和长远眼光,致力于构建多样化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在这一探索中,我们将突出“立德树人”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中的价值、现实、实践多个维度并探索其实践模式,强化“立德树人”在大学生公益创业领域的实践根基和育人动力。

二、“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构建维度

(一)价值维度:“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价值遵循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这两者的结合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教育理念,将道德、知识、创新和社会价值相融合,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价值引领体系。

1.道德与社会责任。“立德树人”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社会问题,增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为,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

2.创新与实践能力。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提供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立德树人”理念中的“德”不仅仅是道德品质,也涵盖了知识、技能和能力。通过创业实践,学生能够锻炼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社会价值与共建共享。“立德树人”倡导的德行、仁爱等价值观与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学生通过参与公益创业,不仅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还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这种共建共享的价值观体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4.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品德、智慧、体魄等方面的培养。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通过实际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在多个方面得到锻炼,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人才。

“立德树人”价值观与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结合体现了多维度的价值引领。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在道德、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提升,更具备解决社会问题、创新和贡献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现实维度:“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现实际遇

在现实维度中,“立德树人”已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使命,引领着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这一价值导向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从而在公益与创业的交汇点上取得现实突破。

1.“立德树人”理念将社会价值融入大学教育。传统教育注重知识传递,而现今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来社会成员的责任,从而更愿意投身公益创业,解决社会难题。

2.这一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公益创业需要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立德树人”模式强调道德、智力、体魄、美育的全面培养,为学生提供了更坚实的能力基础,使他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去迎接公益创业的挑战。

3.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推动公益创业。大学作为资源汇聚的场所,能够联结学生与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支持。学生可以与企业合作,将创业理念付诸实践,从而在实际问题中锻炼自己,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立德树人”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公益创业要求寻找全新的解决方案,而这一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们在实际创业过程中,能够勇于尝试,不断调整,为社会问题提供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立德树人”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以其注重社会责任、培养综合素质、整合资源、激发创新等特点,为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社会新生代做出了积极的现实贡献。

(三)实践维度:“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向

在实践维度中,以“立德树人”价值为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将追随一条实践路向,通过融合道德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社会合作和创新驱动,引导学生在公益创业领域不断发展与成长。

1.强化道德培养。通过课程设置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问题的根源,激发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大学可组织“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责任的重要性,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为公益创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2.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实践性项目能让学生从构思到实施全程参与,培养创新思维,使他们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3.促进社会合作。大学可与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学生与企业导师、社会专家合作,能够接触到真实问题,学习实际解决方案,增强创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强调创新驱动。大学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提供创新创业比赛、孵化器等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新精神。通过让学生从实践中摸索,培养自主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意识,为公益创业注入新动力。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实践路向,将通过培养道德情怀,提升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合作和强调创新驱动,引导学生在公益创业中不断成长与发展,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实践模式

2016年,教育部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公益创业(2018年后改名为“红色筑梦之旅”),共青团中央举办“创青春”公益创业大赛等。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大学生服务革命老区、助力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为契机,创立“喜憨之家——心智障碍人士就业、增能的梦想成就平台”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为智障人士提供成长、增能、就业的公益平台。

“喜憨之家——心智障碍人士就业、增能的梦想成就平台”获得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网络人气项目奖,广东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金奖,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心理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一等奖。“快乐喜憨儿甜蜜行——喜憨之家团队”获得2020年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一)主要做法

1.建立公益创业基地,推行立德立行计划

与残疾人联合会、社会工作者、慈善联合会等公益组织和公益企业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育人基地,以“立德树人”为育人导向,通过公益创业项目实现知行合一。这种合作可以提供学生与真实社会问题接触的机会,同时也使这些组织能够分享资源和经验。在基地内,可以设立工作坊和培训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有关公益创业的技能,如项目管理、社会调查和募捐策略。

2.打造公益实践体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通过创业大赛、第二课堂、“三下乡”、社团活动等打造公益实践体系,公益实践内容丰富,形式活化,载体创新,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实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导师支持,以帮助他们在公益实践中取得成功。包括定期的辅导会议、资源指导和反馈机制。通过测量这些活动的效果,以确保它们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和学生反馈来实现。

3.探索公益有效方式,实现项目长效机制

探索出“2+1”公益价值模式,即“公益组织、公益企业”+高校创业大赛,既赢得社会资金,又帮忙喜憨儿回归社会,达到大学生创业训练与思政教育效果,实现共赢的长效机制。建立明确的合作框架和監管机制,以确保资源分配和项目运营的透明和负责。定期评估这个模式的效果,以不断改进和优化。

(二)实践模式——“一核两翼三阶四融合”

1.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核心,贯穿公益创业实践育人全过程,筑牢公益创业育人平台的顶层框架,强化思想引领作用。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能确保价值观的正确性,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以“公益教育+公益实践+公益平台”“创业工作室+创业大赛+创业项目”为两翼,构建多维立体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育人体系。

通过公益教育,传承社会公德,培育公益情怀,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公益实践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通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锻炼品德修养,增强团队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公益平台提供多元参与渠道,为师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立德树人”目标在社会公益领域的全面实现。这种综合做法使教育目标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品德,成为有道德情怀和责任担当的社会栋梁。

通过创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工作室,紧密结合大学生公益创业成长成才需求,围绕新时代学校在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成果应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公益创业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层次性、理论水平高的创新创业研究成果,整体提升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推进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孵化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3.从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出发,一年级到三年级分别实施“公益思想领航—公益服务起航—公益创业远航”三阶计划。

一年级的“公益思想领航”阶段,侧重于构建正确的公益观念。通过丰富的公益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树立公益情怀,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后续的公益实践奠定坚实基础。二年级的“公益服务起航”阶段,着重将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学生将参与志愿服务、社区互动等公益实践活动,从亲身经历中感知社会需求,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进一步提升个人素養和团队意识。三年级的“公益创业远航”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导力。在公益领域中,学生将有机会提出创新项目,组织团队,实施可持续的公益计划,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4.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在公益服务中实现劳动锻炼价值;与“三下乡”相融合,进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重点支持智障人士创业;与“专业特色”相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训喜憨儿糖水店运营。

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让大学生与智障人士一同工作,让学生通过实际劳动体验,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劳动锻炼,培养大学生的耐心、细致和责任感,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与“三下乡”相融合,通过大学生的力量帮助心智障碍人士就业,通过活动让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心智障碍人士这一群体,倡导“行动+传播”的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丰富自身课余活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一分力量,更好地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同时,此项活动与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培训课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能力。

将大学生公益创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重点支持智障人士创业。通过培训智障人士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帮助他们创办小型企业或个体经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学生可以参与智障人士的培训和就业指导,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关爱和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将大学生公益创业与专业特色相融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学生可以参与喜憨儿糖水店的运营。通过在实际业务中的劳动,学生不仅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还能够培养客户服务意识和团队管理能力。喜憨儿与高职院校合作也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弱势群体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立德树人”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实践指引。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公益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创业能力,更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公益创业精神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领域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强调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多维度的探讨,并以“喜憨之家——心智障碍人士就业、增能的梦想成就平台”为实践案例,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要更好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杰出青年,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2]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5-49.

[3]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4]姚远,吴放.“立德树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引领研究:以嵌入理论为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1):90-94.

[5]徐学华,王占仁.立德树人视阈下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辨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2):17-22.

[6]梅盈盈,夏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公益创业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6(3):114-116.

[7]刘蕾,邓逸雯.高校公益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1):71-81.

[8]黄兆信,杜金宸.双创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公益创业学习的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8):41-47, 77.

[9]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54-62,2.

[10]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9-154.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公益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