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探究

2024-04-10孙海波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学科融合核心素养

编者按: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历史课程设计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跨学科融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已有良好的实践,但在课前活动中尚未得到充分应用。

课前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建立知识链接,课前活动可作为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在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孙海波老师的带领下,全市多个学校历史教师尝试着将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入到课前活动中,通过历史与文学结合、历史与艺术结合、历史与科学结合等方式,设计了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历史课堂课前活动,为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方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科融合式历史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中已有良好的实践,但在课前活动中尚未得到充分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的现状,探讨其实践策略和意义,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跨学科学习,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融合;课前活动

“双减”政策与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旨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科融合也成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交叉,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也需要适应这一教育趋势,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融合式教学已有很多实践案例,然而我们却忽视了课前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前活动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链接,提高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教育实践领域。

一、课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新时代下,教育改革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为目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往往把视线聚焦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其他环节的高效运用,比如课前活动的3分钟。

课堂教学并不是学习的起点,学习也不仅局限于在课堂教学中,课前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课前活动在教学中的现状,我们在哈尔滨市内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也开展了一定的课前活动,每节课都能开展的占11%、经常开展的占23%、偶尔开展的占38%、不开展的占28%;在历史课堂中开展课前活动的更是少数,其中每一节课都开展的占11%、经常开展的占16%、偶尔开展的占43%、不开展的占30%。在偶尔开展的课前活动中,活动形式普遍为课前一首歌、背诵古诗、互动游戏等,这样的课前活动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有衔接、有关联、有益处呢?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设计一些与学科内容相关的预热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向学生渗透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由于预热活动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与新知识相关的背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会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

课前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来说,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课前活动作为课前热身的一部分,与新知识的直接关联程度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学习情感、环境氛围的铺垫和营造上,意在为接下来的正式学习做好准备[1]。在这个环节,教师一般不会对课前活动中包含的学科知识进行过多的解释或者探讨,学生需要等到教学新的课程内容时才能真正理解课前活动的用意和目的。其次,课前活动与课堂教学以及课前预习不同,课前活动不要求学生付出过多的课外时间,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宗旨是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课前活动能够将新知识融入到学生的闲暇时光中,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的意义

将学科融合与课前活动相结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提出问题或激发讨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课前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到核心素养的要求,以确保其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因此,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興趣

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历史课前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为之后要学习的历史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历史现象。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学科融合式历史课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将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元的学习途径和活动形式,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在课前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历史小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框架和知识体系。学生可以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培养批判精神、提升文化素养,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史实,了解各种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背景和影响,更深刻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学科融合式的课前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此外,学科融合式历史课前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这些素养不仅在学术领域中非常重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实施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更好的教育资源。

三、学科融合式历史课前活动的实施路径

历史课前活动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设计和实施学科融合式的历史学科课前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发展需要深入的探究和实践[3]。

1.历史与文学的结合

选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时期,让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或日记,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撰写所读文学作品与历史事件关联的短文或评论,如在讲到拿破仑时,可以结合雨果的《悲惨世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法国社会的矛盾和变革以及拿破仑的英雄主义和滑铁卢的悲剧;可以结合夏多布里昂的《墓畔回忆录》以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了解那个时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学素养,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2.历史与科学的融合

选取一个与历史相关的科学发明,例如火药、印刷术或电子技术,然后通过实验、演示或模拟来展示其原理和对后世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科学和技术如何塑造了历史进程。如以“电力”为主题,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通过摩擦琥珀和羊毛来产生静电;18世纪中期,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闪电和电击之间的联系;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0世纪初,电力开始广泛应用。在讲解电力的发展历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来展示电力的原理和影响。例如,通过操作简单的电路来控制灯泡,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电力的基本原理;通过模拟闪电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的产生和释放。这些历史与科学融合的课前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电力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3.历史与地理的融合

使用地图展示一个历史事件或时期相关地理信息,如地理特征、战略位置或迁徙路线,学生通过地理数据来探讨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和影响。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地理因素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教师可以在课前活动中通过地图来描述美国当时的地理状况,特别是对于战争而言至关重要的地理特征,然后提出:英国军队为何选择在波士顿登陆?波士顿的地理位置对于英国军队登陆有何优势?既可以还原当时的地理环境,又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这场战争的地理背景和影响。

4.历史与艺术的融合

研究某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品,如绘画、雕塑或音乐,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在讲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时,教师可以结合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进行讲解,作品以蒙娜丽莎的人物形象为载体,把人们的视线自然地聚焦到蒙娜丽莎的面部,她的微笑充满着智慧和神秘感,这是对人性中深层次的情感和复杂性的真实描绘。达·芬奇通过《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充分展示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和精神。

5.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的融合

历史学科的内容包含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每一个脚印,而政治学科的内容与历史文明的发展线交叉融合,比如社会制度、政治变革、民主文化等。将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形态的变化以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续性、变革性,加深学生对基本政治理论和历史事件的认识,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课前時政播报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追溯其历史根源。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基本政治理论和历史事件的认识。

6.历史与社会学的融合

分析历史事件对社会结构、文化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学生可以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或社会学研究,以了解历史事件如何塑造了社会。例如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学生可以设计问卷,调查人们对改革开放的看法和态度以及改革开放对他们的生活、价值观和信仰的影响。学生可以采访他们的长辈,了解他们在这个时期的经历和感受,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历史与社会学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在课前活动中将不同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是一个有潜力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养、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理解能力,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开展课前活动,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融合式历史学科课前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如何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和课程中。此外,也可以研究不同年龄段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下的表现差异,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晓芹,郭祥云,何新华,等.中小学课程与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7).

[2]闫瑞林.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23).

[3]谷华,胡玲玲.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教研组建设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37(4).

编辑/王波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学科融合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