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优化途径研究

2024-04-10王汝珍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2期
关键词:内审预算编制流程

王汝珍

一、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在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职责日益突出。预算资金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文章基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现状,深度剖析了产生内控问题的原因,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制度体系建设、预算编制流程优化、完善监管机制以及强化风控管理等层面,详细阐述了提高内控水平的途径。同时,深度剖析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控的相关案例,进一步总结了解决各类管理问题的具体思路及其具体实施的效果,赋能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控是一种涵盖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监督等在内的管理制度,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合理、合规使用的重要方法。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方面,应确保预算编制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法规政策,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因此要通过强化各类支出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及各类违规行为。在资产与合同控制方面,要以严格的管理方式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以及效益性。同时,强化对单位资产的有效管理,以保证在避免资产损失的同时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强化内控监督,可以确保各项内控制度得以有效执行,为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及精准性保驾护航。持续完善预算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准性以及预算管理效率[1]。同时,进一步强化单位员工培训,在提高员工素质及综合管理能力的同时,有效防止各类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现状

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已经通过内控制度明确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的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以及内控人员的培训管理活动。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可以切实提高内控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质。尽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内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信息管理系统相对滞后、内部监管不力等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这些问题得到解决,除了进一步优化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之外,还应从多个角度出发,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各项内控工作执行到位。

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一)制度建设不完善

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一定的疏漏,严重影响了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及执行力。部分事业单位甚至无法严格遵守行业规范,不符合合规要求,以至于风险逐步增大。在制度化管理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还可能会因为不规范的资金管理,导致内部监督乏力,引发不必要的廉政风险,从而造成严重的资金损失。加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很可能会出现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或内部控制流程执行缓慢等情况,不仅会影响实际任务的完成质量,还可能会因为内部监督机制失效而滋生更多的外部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及声誉[2]。

(二)流程操作不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会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流程操作不够规范,而导致内控不足、流程不清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减少资金损失,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信任度,全方位解决内部监督失效或因为流程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其他问题,可通过强化对员工的培训与学习,使其充分理解内控流程。与此同时,还应持续完善内控流程及配套的管理制度,以为内控工作的提质增效夯实基础。

(三)风险管理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很可能会出现无法精准预测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预算编制无法精准反映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预算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预算执行不力或超支等问题,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无法正常运转。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很可能会存在资金损失或支付不畅等问题,如此一来,资金管理风险便会接踵而至。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监督评价不科学以及内控不健全等,导致内控决策失误,如果内控体系得不到及时的优化,就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众所周知,监督机制不健全很可能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披露不充分,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内部控制流程执行不畅的情况下,时常会伴随着严重的内部风险及外部信任风险等。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采取积极手段来提高内部监督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资金管理的透明度,持续加强对内部监督结果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快速提高内部监督实效[3]。

(五)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员工素质是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员工素质不高很可能导致内控执行力差、工作效率低以及预算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故此,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养及职业道德水平[4],进一步完善人才的选拔与奖惩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士积极加入行政事业单位,使人才结构得到优化。

五、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明确各环节的管理职责及业务流程,以确保预算资金得到精细化管理。优化预算编制制度,在保证合法合规性的同时,持续加大对各项支出的控制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闲置或违规使用。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内控监管工作有序执行。定期对预算资金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合理化评估,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二)规范流程操作

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各项流程的优化建议,总结如下:

1.优化预算编制流程

强化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预算数据精准、完整。综合考虑政策、项目可行性及可持续性等层面的因素,进一步完善预算评审机制,在确保预算合理合规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预算审批的管理力度,确保预算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2.强化预算执行控制

严格执行预算并强化预算执行的跟踪分析,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监控与报告,在保障预算执行透明度的同时,提高合规性。

3.完善预算调整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预算调整的条件及范围,并对预算调整进行严格审批,通过对预算调整内容的执行效果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分析,可以确保预算调整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4.规范预算考核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可制定明确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并加强预算考评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而根据预算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化奖惩,以此激励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高预算管理的绩效。

通过规范流程操作,行政事业单位可根据政策法规、业务发展以及内控环境的变化,合理修订并完善预算流程,从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三)强化风险管理

在加强风险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采取如下策略。

第一,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及标准,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风险评估机制,并保障其具有可操作性及有效性,使其能充分涵盖预算资金管理的每个环节,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与此同时,还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以及必要的应急处理办法,以促使风险应对措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第二,在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规避风险、转移风险以及减轻风险等切实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相关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确保这些封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进一步强化对风险应对措施的跟踪与评估,在保证风险应对措施执行力的同时,针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整。

第三,完善风险预警与应对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并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风险应急处理预案等),以确保风险发生后能迅速采取行动,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对风险管理进行相关的总结与评估,确保风险应对措施在持续完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能效[5]。

(四)健全监督机制

完善监督机制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详细阐述在强化内审监督、完善外部监管机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1.案例一

某行政事业单位设立了专门负责资金预算内控监督检查的内审机构,并制定了详细的内部审计计划以便定期对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审计。加强内审结果的运用,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高效地整改与落实。

管理成效: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了内审权威性,及时发现了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施以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降低了损失。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及效率的同时,实现了预算资金内控的预期执行目标。

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启示:建立健全独立型内审机构,强化内审监督管理工作。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内部审计计划,并重视内审结果的运用,使内部审计的整改力度得到有效提高。

2.案例二

该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建立外部监管机制(如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等),以此来强化信息公开,进一步强化预算资金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定期开展外部监督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

管理成效:行政事业单位提高了自身预算资金管理的公开性,通过强化外部监管力度,同步提高了资金管理的合规性及内控水平。

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启示: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管机制,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与外部监管评估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外部监管的执行力度,还能实现预算资金管理的透明化。

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健全监管机制来保障资金内控的有效执行,并确保监管机制的修订与完善,使其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五)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培训与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落实岗位责任制

为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内控成效,下文将通过具体实例详细介绍提高员工素质方面的具体做法,具体案例如下:某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制定周密的员工培训计划,该计划充分涵盖了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内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邀请权威专家或学者进行授课,以此提高培训活动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各类业务交流活动与实地考察活动,切实提高员工的实操能力。也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从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岗位责任制教育等层面入手,在引导员工明确岗位职责的同时,定期组织其进行内部控制知识测试,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并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

事实证明,员工的预算编制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内控意识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相关的合规操作也得到了有效执行,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实际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并完善内控体系,才能在降低风险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并得到合理化使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合理优化内部控制方案,并使其得到有效执行。同步落实内控执行效果的评估与调整工作,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全方位满足各项业务的实际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还应持续加强内控文化建设,在增强员工内控管理意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此外,还要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以此增强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员,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与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并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而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持续优化与改进。

猜你喜欢

内审预算编制流程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