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4-04-10孙小林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资金

孙小林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在不断更新变化,要充分地发挥自身价值,完善有效的内部管理不可或缺。预算管理能够优化单位资源配置,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防范资金风险,有效促进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建设。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约了单位的健康发展,如预算编制粗糙、预算执行控制力不足、预算绩效管理不佳、预算监督缺失等。因此,本文从预算管理的现状入手,论述了在管理中的不足和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完善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概述及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单位根据全年的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编制的、经过批准核定的一整年的定量财务收支计划,规定了各种收入的来源和数量以及各种支出的用途和数量,反映了整个单位工作运行的范围和方向。而预算管理就是通过制定定量计划,来安排具体可执行的工作计划,协调和控制整个单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保障工作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首先,预算管理是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目标和详细的工作计划,合理进行资金的配置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闲置浪费。其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单位活动全过程,以预算目标为导向,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监督,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优化资金使用,保证资金安全,促进内控管理。最后,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总结提升。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预算数据的科学分析整合及对目标实现的绩效考核,总结业务活动的服务效率和效果,为下一年的预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促进事业单位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粗糙

部分事业单位预算方案编制粗糙,不能对单位实际的工作形成有效的指导和控制。首先,预算编制缺乏统筹规划,对预算编制涉及的相关方面没有做好事前的知识储备和调研论证,如编制的标准不清晰、方案在实际中缺乏可操作性和对相关市场的变化预测等,导致预算的编制随意性比较大,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较大。其次,编制中对下年的工作目标设置宽泛,也没有具体的工作细化措施,内容匮乏空洞,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次,编制的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指标不能有效反映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和达成效益,难以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单位的服务水平。

(二)预算执行控制力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较为松散,对预算执行没有进行详细的阶段控制和任务细分,缺少可行性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管理方法,出现执行效率低、进度滞后、年末突击花钱等情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给予预算管理应有的重视,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容易出现预算管理操作流程和具体情况不符,预算执行不严格,随意变更预算,没有整体安排意识,影响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不佳

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就是将经济、效率的原则引入到预算管理中,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支出结构,缓解财政资金收支压力。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在项目执行中缺乏对绩效的考量,绩效目标的设定不能科学反映项目执行结果和影响,预算执行结束后得到的绩效结果也不理想,难以评价,无法对下一年的预算编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四)预算监督缺失

在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部分单位存在监督滞后、力度不足,不能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或者对发现的问题处理不严格不公正,削弱了考核监督效果,加之单位财务预算执行公开不到位,增加了违规违纪风险,最终影响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1]。

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足,编制方式简单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预算编制,简单地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资金支付计划,业务部门专业人员参与度不够,事前编制准备不充分,预算编制可能存在与目标、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具体措施落地性差。而财务部门要处理的项目业务比较多,涉及的各类问题也相对繁杂,预算编制缺少统筹规划,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导致预算管理的质量不够高。

另外,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方式简单。一般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法或固定预算法来编制,在上年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增减,此种方式存在两个弊端:一是由于过于依赖历史数据,无法确定历史数据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二是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受到影响,对一些非常年性的项目没有实现全面考虑,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缺少临时的应变措施,造成预算的准确性不够。同时,部分单位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因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工作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及时地去了解最新的政策文件、提升专业知识的储备,仅凭借往年的经验对上一年的资料进行修改,缺乏专业的判断,不能根据新变化及时调整预算内容,致使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二)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制约了预算执行效率

首先,预算管理随意,缺乏科学性。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主要由财务人员牵头,业务部门仅基于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自己部门的工作情况,预算编制时没有结合单位的长期发展目标,也没有全面考虑到各种业务变化影响因素,编制的预算与现实脱节,执行困难。同时,在实践中管理人员内部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不充分,配合性和协调性不足,导致项目难以推进或达到预期目标。其次,岗位权责不明确。预算管理没有清晰的岗位权责划分,执行中出现问题,如执行进度滞后、实际支出超出预算等,导致管理人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降低财务管理的权威性,与之相关的信息跟不上步伐,预算缺乏执行力。最后,预算体制不完善,使得预算的阶段控制不足。预算执行中,缺少可行性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管理方法,相关人员不能严格按照预算方案使用资金,易滋生随意改变预算、弄虚作假等问题,降低了预算的约束性[2]。

(三)预算绩效管理被动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事业单位应积极开展绩效评价,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不到位,只重视预算资金的使用,没有全局考虑资金使用出去能达到的效果和影响,加之绩效管理经验不足,对绩效目标的设定不够合理,并没有真正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同时,单位开展绩效评价,主要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检查,评价方法片面单一,质量难以保证,影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四)预算监督机制缺乏

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科学完善的监督体制,单纯依靠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一年一次的预算管理监督,缺乏日常的监督管理,或者内部监督工作粗放,缺乏独立性,导致监督、考核流于表面化,不能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漏洞,监督功能无法真正发挥预警作用,容易给财政资金的违法使用制造可乘之机。

五、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

要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首先,必须增强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事业单位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对预算管理的正确意识,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验,参与预算编制与管理,制定有效工作措施,控制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是促进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条件。事业单位应以工作目标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采用以零基预算的方法为主,纳入单位下年可能涉及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需求,然后深度分析参考历史数据,使用有效数据进行优化调整。预算涉及方方面面,充分的事前准备必不可少,单位基本运转及需求的变化,相关市场、资本的变化,预算编制的新政策新要求等相关信息的储备,合理规划安排时间,才能避免出现预算偏差较大,造成资金浪费或执行出现困难。最后,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编制水平。单位应结合工作变化的需求,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提高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确保预算方案的质量[3]。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的任务,资金的筹划使用关系到每个部门,为了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体制亟待建立。首先,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等全过程的流程制度,细化管理措施,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不得随意调整预算或者改变预算,不得规避预算法和相关政策要求。其次,明确岗位职责分工。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应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职责与权限,规范各流程的操作规程与要求,实现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以保障预算顺利有效地进行。最后,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密不可分,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沟通与协调,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汇总交换工作信息,确保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业务部门应学习财务管理知识,规范执行预算,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准确数据,提高预算的灵活性和完整性。财务部门应主动了解相关的业务工作,使资金的编制与使用更符合实际,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

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才能促进预算资金使用达到满意的效果。首先,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设定要与项目最终目标相匹配,能够反映工作计划和任务对项目推进的效果。绩效目标要规范细化,有明确的可以衡量的标准,提高绩效结果的准确性。绩效目标设置合理,不能避重就轻,只选择能达到的最低水平,不能体现出发展的应有水平。其次,项目执行中注重绩效监控。实施绩效监控能第一时间掌握项目的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项目执行中,选择项目的核心指标,定期对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注重实地调研,对实际值和目标值产生的偏差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最后,开展预算绩效评价,注重结果运用。开展绩效评价是为了检视预算单位履职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情况,要注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可以建立统一的方法和标准,或者聘请更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获取更有价值的建议[4]。

(四)加强预算监督

监督工作能够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形成良好约束,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单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不可少。首先,事业单位应构建预算全过程监督体系。事业单位应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或监督员,对重点项目的执行上设立专门监督机制,对财务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追踪和管理。预算按照相关流程严格执行,不能随意调整资金的用途,预算的变更需要监督部门的审核,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健全预算考评机制。考评工作要覆盖全体人员和预算实施的全过程,运用奖惩措施将资金使用效益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本着“谁花钱、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效益。然后,加强外部审计。通过借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接受审计监督,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积极指导,包括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增强会计工作的规范性等,使事业单位的业务更加细致精准,形成高效的科学规范和管理。最后,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预算管理的透明化体现了预算管理的好坏,事业单位应及时准确公开预算支出和预算绩效评价情况,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服务效益,保证廉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5]。

六、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单位管理水平提升,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本文从预算编制粗糙、预算执行控制力不足、预算绩效管理不佳、预算监督缺失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是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充分实现预算管理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