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黑麦草的防控技术
2024-04-10南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刘向鹏
南阳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刘向鹏
小麦是河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前例。河南麦田杂草具有发生面积大、种类多、密度大、抗药性高等特点,为害十分严重,对小麦丰产稳产产生严重影响。小麦田杂草为害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因杂草为害造成小麦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小麦减产30%以上。近年,多花黑麦草在麦田传播蔓延快、抗性发展快、防治难度大,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成为防除难点,给小麦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一、多花黑麦草的发生及为害
多花黑麦草是20 世纪80 年代引进我国的主要冬季牧草或草坪品种。它耐湿、耐寒、抗高盐、鲜草产量高,是优良绿肥。到2000 年前后多花黑麦草逐步成为麦田杂草并造成为害。从2010 年至今,则成为麦田为害最严重的恶性杂草之一,抗药性问题严重。调查发现,多花黑麦草田间密度为每平方米57~127 株,分蘖10个左右,小麦减产在50%~60%。近年,多花黑麦草在驻马店市、周口市、平顶山市、南阳市等地发生较为严重,在商丘市、新乡市、信阳市等地局部发生蔓延。多花黑麦草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争夺小麦的水、肥、光照及生长空间,并滋生病虫害。多花黑麦草发生严重的田块,小麦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小麦分蘖数下降,亩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严重减少,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30%~40%,严重地块小麦减产90%以上。小麦抽穗期至成熟期,多花黑麦草发生严重麦田出现大面积的倒伏,可使小麦减产30%~90%。多花黑麦草发生严重地块导致农户无法种植小麦,而改种春花生,从小麦、玉米一年两季轮作改为一年一季种植模式。
二、多花黑麦草暴发成灾原因
一是管理牧草或草坪不善;二是多花黑麦草适应性及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样;三是小麦种植、管理、收获方式的变化;四是对防除技术认识不足,多花黑麦草抗药性强,缺乏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三、多花黑麦草防控策略
以小麦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按照“分区治理、治早治小”的原则,在开展多花黑麦草为害及抗药性监测的基础上,精准制定防治策略、选择防治时间和防治药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抓住冬前杂草敏感期,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措施为重要手段的综合治理策略,抓住关键时期,强化冬前化除,统防统治,实现小麦田杂草绿色可持续防治的目标。
四、多花黑麦草防控基本原则
(一)坚持综合防控
充分发挥精选麦种、土壤深耕、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的作用,科学选用除草剂、适时开展化除。
(二)坚持治早治小
冬前杂草出苗期和幼苗期是其最敏感脆弱的阶段,也是杂草与小麦竞争刚刚开始的阶段。根据小麦栽培模式、土壤墒情以及除草剂特性,在播后苗前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在小麦出苗后、杂草3 叶期前趁小实施茎叶喷雾处理,麦草秋治,提高杂草防治效果。
(三)坚持减药增效
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品种和增效助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产品,坚持对靶选药、适量施药,严防违规用药、乱用药。
五、多花黑麦草防控技术措施
(一)非化学除草技术
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出苗的杂草;精选小麦种子,剔除夹带的多花黑麦草杂草种子;在苗期结合施肥进行行间除草,或在杂草孕穗至成熟前拔除杂草并带离麦田集中销毁;清除麦田周围、水渠边等区域的杂草,避免杂草种子侵入麦田;清洁联合收割机,避免跨区作业传播杂草种子。针对多花黑麦草重发生田块,建议人工收割小麦,并将杂草、秸秆、颖壳等带离田间。
(二)化学除草技术
1.播前化除。在免耕或诱发出草的麦田,可在小麦播种前4~7 d 进行杂草防除,宜使用草甘膦异丙胺盐或草铵膦。
2.播后化除。根据多花黑麦草抗药性检测结果,将多花黑麦草防控区域划分为一般防控区域和重点防控区域。一般防控区域采取“一次杀除”措施,于小麦3 叶1 心期至越冬前或春季小麦返青至拔节前,采用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唑啉·炔草酯或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或啶磺草胺·唑啉草酯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重点防控区域是指常用除草剂的防效在80%以下,或经抗药性检测,对常用除草剂的抗药性达到中抗水平的区域。一是封闭除草。于小麦播后苗前,采用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土壤喷雾,雨前施药或药后10 d 内浇水造墒。适用于具备良好灌溉条件且整地平整的田块。二是一封一补。于小麦播后苗前,采用(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土壤喷雾,压低杂草基数;小麦3 叶1 心期至越冬前或返青至拔节前,视田间杂草密度进行茎叶喷雾补杀,可选用与一般防控区域相同的除草剂品种。适用于不具备灌溉条件或整地质量较差的田块。三是封杀结合。于播后至越冬前多花黑麦草出土盛期,采用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唑啉草酯(或甲基二磺隆)一次性混合喷施,兼具土壤封闭除草和茎叶喷雾除草功效。适用于播后苗前未能及时进行土壤喷雾的田块。
六、注意事项
一是小麦播后苗前及冬前多花黑麦草幼苗期是化学防除杂草的关键时期,应因地制宜将化除关口前移,麦草秋治。二是除草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执行,避免超剂量施用、施用方式不当、环境条件不适宜、小麦品种敏感等因素导致药害或影响药效发挥。三是炔草酯、唑啉草酯与激素类除草剂混用,苯醚甲环唑与氯氟吡氧乙酸混用,均易产生药害。四是施药机械应选用装有扇形喷雾头的喷杆喷雾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或背负式喷杆喷雾机,不宜选用拉管式喷雾机,以及植保无人机、弥雾机等低容量喷雾机械。施药前仔细检查药械器件,保证管道畅通,无跑冒滴漏现象。五是施药时喷雾器压力、行走速度、喷头高度应基本保持一致,避免重喷、漏喷或“草多处多喷,草少处少喷”。六是土壤喷雾每667 m2施液量为30~40 L;茎叶喷雾时,背负式喷雾器每667 m2兑水20~30 L,喷杆喷雾机每667 m2兑水15~20 L。干旱以及杂草密度、田间蒸发量较大时,应采用推荐的高兑水量。七是喷施除草剂前后,用碱水或专用清洗剂浸泡、多次清洗施药器械,以防残留除草剂交叉对其他敏感作物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