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精神”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路与策略
2024-04-09吴淑美
吴淑美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涵,找到体现“闽东精神”的教学着力点,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巧妙融入“闽东精神”的策略,引导学生筑牢思想根基,激励学生主动阅读、积极实践,深层次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主动传承和弘扬“闽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助力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闽东精神” 巧妙融入 策略探研 提升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2022年度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闽东精神融入小学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JSZJ2216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2-0169-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开宗明义提出“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并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2022年版课标理念落实到位呢?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合适的策略,巧妙融入“闽东精神”,不仅是落實2022年版课标理念的有效路径,还能培育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助力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闽东精神”,其实质就是“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闽东精神”是锲而不舍的斗争精神,是不甘落后的追赶意识,是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是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找到教材中能体现“闽东精神”的课文,找准教学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无痕渗透“闽东精神”,并在品味、诵读、随文练笔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传承、弘扬。
一、传承“闽东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同时,要根据课文特点组织教学,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学生传承“闽东精神”,从而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1.教好识字写字,强化国家意识
识字与写字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特点,感受汉字文化,了解汉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进而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的汉字做到方正规整。
例如,《升国旗》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这句话时,可以这样教:一是指导识字。出示课文的生字,通过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指名读、齐读、游戏识字、创设情境识字等方式认识并识记生字。之后,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生字,从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指导朗读。教师出示句子,先让学生尝试带着拼音练习朗读。接着指名读,教师要有意识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朗读,并帮助学生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在激励性评价中培养学生的韧性。然后,通过男女生比赛读、小组读、配上动作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方式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三是指导书写。出示句子中的“立、正”这两个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教师范写引领,学生描红、临写,并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展示学生成果时,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又要委婉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在再次练写中强化、提升。四是适度拓展。通过对升国旗时庄严肃穆仪式的描绘,让学生说说升国旗时的感受,以及现场展示升国旗时的精神面貌,从而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以上环节,教师都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当学生朗读、识写有困难时,教师适时声情并茂地讲述“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树立信心,坚持学习,奋勇赶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将“闽东精神”巧妙地融合在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情感得到升华,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益处的。
2.品读语言文字,强化爱国意识
教学时,教师要思考如何将语文要素落实到位,如何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寻找文本中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及“闽东精神”的融合点,将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
例如,教学《示儿》时,教师基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需求,对如何教学展开思考。对诗人陆游,学生粗知其人,但主要是概念化的,如“陆游是个大诗人”“陆游很爱国”。同时,学生已经积累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作支撑,学生初读《示儿》也能大致感受到陆游的爱国情。对学生而言,学习这样一类诗,难点与焦点都聚焦在如何“入境入情”。教学时,要避免学生与古诗、与诗人产生隔阂,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象,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明确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陆游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前一个问题浅,可以随文解决;后一个问题深,需要深入学习。同样是表达爱国的情感,陆游这首诗与其他诗歌有什么不同?通过不断地“激疑”,让看似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断“质疑”,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并借助相关资料,最后达到“解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思维,即让学生发现问题,以问促读,让学生真正读进去,深入其中,滋润精神,水到渠成地完成学习任务。这首诗歌由于年代久远,学生与其产生距离,要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结合资料进行体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查找、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多数学生等着教师给资料,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本单元的课文时,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以“闽东精神”激励学生主动查找、筛选、搜集资料,教师教给方法,做好督促工作,加强个别指导,树立榜样,将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体会到搜集资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相机渗透了“闽东精神”,也有利于其传承。
二、融合“闽东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经典作品给人无穷的力量,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教学中,教师结合“闽东精神”,教育学生发挥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主动诵读经典作品,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情朗读、品析语言中树立文化自信。
1.感受人物品质
统编语文教材精心选取反映人物高尚品格的优秀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结合“闽东精神”,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这一类文章,体会作者埋藏在血脉中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教师运用诗化的语言,让课堂充满诗意。一展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一品唐代才子高洁品格的告白书。教师在课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古诗文中蕴藏的背景知识,使学生穿越时空,走近诗人王昌龄的生活,走进诗人的内心,看到雨之寒,山之孤,真正领会诗人内心的孤寂。再以诗解诗,拓宽学生诗词阅读的视野,促进对古诗文的感悟,由体会诗人的孤独走向诗人玉壶冰心的决心。而诗人对洁身自好的志向的坚守与“闽东精神”所体现的锲而不舍的斗争精神,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入,相机引导,让本首古诗的教学又有不一样的韵味,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感受传统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有确切的物质形态和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中相关课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知识及礼俗。
例如,《传统节日》这首传统民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短语,押韵,读出来特别有味道,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加强朗读指导,更要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而认同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篇课文相对较长,学生要背诵有一定难度,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这恰恰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品质。“闽东精神”就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得到彰显。
三、升华“闽东精神”,激励奋勇前行
革命文化题材类的课文与“闽东精神”的内核有紧密的联系。教师要认真研读此类课文,思考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体会目标一致,矢志不移的“滴水穿石”和“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并化为激励自己奋勇前行的力量。
1.建立有效联结,受到思想启迪
在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的课文时,教师要思考课文与生活事例或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结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分步式教学中感受作品的意蕴及价值,受到深刻的教育,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为成长奠基。例如,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说出自己读这首诗的感受,把握诗歌主旨:“难”;通过明确红军对“难”的态度,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感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征。课上通过对比朗读、创设情境、对比图片、观看视频等方式感悟长征的艰难;课后通过创设情境,建立起跨时空的对话,加深学生对于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换来的,要学会感恩,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并向革命先烈学习;再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事例,思考当今社会具有长征精神的人,再次建立跨空间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锻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观点的能力,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气概、高尚品质,以及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文中英雄人物的事迹,体会他们在为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激励自己勇于前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文本特点,进行适度延伸,让学生体会到弘扬“闽东精神”,就是要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甘于铺垫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2.把握內在关联,开拓阅读视野
在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的课文时,教师要把握不同课文的内在关联。内在关联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通过语文要素进行组合,二是以情感主线进行串联。教师可以在主题关照之下,通过统整教学,以此走出“单篇教学”的局限,让教学走向深度。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将《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李大钊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和《七律·长征》中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进行勾连,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异同,从而深化了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情感体验更加全面、深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品质与“闽东精神”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共通点,感受“闽东精神”散发的思想光辉,从而自然转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3.关注细节描写,品析人物形象
抓住细节认真品读,是感受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确定文本可教之处、必教之点。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仔细揣摩,多角度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作者表达的秘妙,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以《长津湖》的剧照导入,用电影镜头中个人与群体的画面效果引入本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将“点面结合”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自然渗透。教学时,教师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的细节刻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这样就深化了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审美体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动笔写一写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身姿与英烈壮举,在随文练笔中将五壮士的英雄行为、英雄形象烙印在学生心中。之后,教师追问:五位战士的壮举与“闽东精神”有什么联系?学生深入思考,发现五壮士的行为、表现与“闽东精神”的内在实质有高度的契合之处。此时,“闽东精神”已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文为抓手,找到课文与“闽东精神”的联结点、突破口、关键处、引申处,设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感受、体验“闽东精神”的独特价值,进而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内化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动力和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晓红.指向理解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路径建构[J].语文建设,2023(18):49-53.
[3]吴舒莹.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路与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3(20):25-28.
[4]章成洋.文化自觉视域下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3(21):8-10.
[5]姜凌佳.明晰价值 凸显融合 精准施教——高年段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教学探析[J].小学语文,2021(2):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