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学科重点选题研讨纪实

2024-04-09袁爱国章新其郑朝晖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情境素养语文

袁爱国 章新其 郑朝晖 等

本文根据2023年12月16日《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视界》联合召开的2024年度选题策划专家论证会(中学语文)的研讨实录整理而成,有删节,已经作者审定。

袁爱国:近年来,我为杂志组织过多期专题稿件,突出以下取向:第一是实践性,杂志主要面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力求读以致用;第二是学术性,稿件要达到学术期刊的选题标准和用稿要求;第三是创新性,不仅关注当下语文教育教学现状研究,也致力于个性化教学的创新探索。新一年度的稿件需要关注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在教学实践的难点上做文章。如,以省级单位统一进行的中考命题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写作教学的多维实施路径研究,创意表达与创意写作教学关联性研究等等。我们需要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积累鲜活的教学案例,同时能够结合当下语文教学改革先进理念以及传统语文教育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不盲从,不追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写作,促进语文教育品质的真切提升。

章新其:既然这份杂志主要面向一线教师,旨在促进教师科学地推动教学实践,刊发的文章就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从更高的视角去探讨一线教学的根本性问题。具体来说,可关注以下维度的选题。

第一个是抓未知。我们常说“素养导向”,可素养是什么,大部分教师可能还是模糊的。既然是素养导向,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设计、命题引领等,肯定都要体现素养。一些专家学者也在谈素养,但要真正渗透到一线教学中,还需要杂志组织开展这样的探讨。教师首先要有素养教学的理念,才能有素养教学的实践。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教师不理解什么是素养。到目前为止,语文还在教一些所谓的知识点,强调反复操练,大量的习题训练,这就是“双基”的理念。为什么不能死记硬背?为什么知识不能传授?探究教学该怎么开展?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想,可不可以扣住素养是如何形成的、素养和知识是什么关系等话题,引发探讨——有些话,需要对一线教师不断地说。

第二个是抓操作。既然是面向实践的杂志,就更要关注抓得住的东西,多谈操作。也就是说,要从理论的高度、实践的角度来谈教学如何开展。现在很多杂志在谈任务群,谈项目化,但很多都浮在面上。我是实践型的,我最关注的是如何支持教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浙江的语文项目化学习,就没有跟学术性的项目化学习对应,我们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当然,方向要对——素养导向。我发现,目前谈任务群的,大多很空。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任务群是理念性、概念化的,不是操作性的。所以,一定要讲操作性,要进入操作序列,比如单元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也很有必要。主题学习就很好,但很多老师还没有关注主题学习。学到一定阶段要开展一次主题学习,而不是单纯地复习。我们应当多谈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

第三个是抓变化。前段时间,有老师问我如何教写作。我问了她一个问题:课标当中“写作”这个词一共出现了几次?现在更多谈的是表达与交流,从这个维度思考,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开展写作教学?一个概念的变化,有时就是理念的变化。听过一节写作课,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等着你道歉”,审题讲了一个小时。“我等着你道歉”有什么好审的?如果进入表达与交流层面,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需要。这就是抓变化的东西。还有一个,马上进入下学期,初三的中考学期,很多杂志在策划“复习”专题。我反对“复习”。“复习”是重复学过的知识内容,是以知识的掌握为最终目标的,它来自“双基”理念。我们强调“学习”,“学习”的本质是意义建构,意义没有建构起来,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只有开展学科探究的实践,才会上升到学习层面,才会有素养的形成。我们如果总关注复习,层次就降低了。

郑朝晖:我来说两句,其实我可以代表一线的教師,因为我至今还在一线教学,今年还在教高三。新课标刚推出的时候,大家对它都陌生。近些年,有了一些实践,不少专家、教师也有了一点心得,就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些急急忙忙开始批判,有些又急急忙忙开始输出“新概念”。在我看来,这样的研究,多少有点“贩卖焦虑”——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徒增焦虑。的确,关于课标和教材的研究,一定会牵涉到一些概念。有些概念是课标体系本身提出的,比如任务群,虽然课标里没有具体阐释,但这个概念的确体现在教材编撰的过程中。但也有人提出了另一些课标表述之外的概念,比如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那么,语文学科所谓的“大单元”和教材中的单元有什么区别?什么又是“大概念”“大任务”?课标里面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可大家都在说。一些专家为了叙述的方便提出了一些概念,这没有问题,做学术研究一定要有概念作为基础。但是,我认为,概念应当是体系当中的概念。很多人在引用概念的时候,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完全不考虑概念形成的理论框架。有的甚至并没有构建自己的认知,就随便拿出一个词语,说有这么一个概念,然后围绕这个概念来说事。这就给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比如,有教师想谈“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我建议他先不要急着把“建构主义”和“整本书阅读”挂钩,先搞清楚“建构主义”是什么,“建构主义”和“发现教学”是什么关系。不把这些概念厘清,急急忙忙用一些概念去蹭热点、博眼球,就不是认认真真做学问的态度。我为什么今天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办杂志一定要有导向性,也要注意学术的规范性,要能够清晰明了地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把一些东西理理清楚。我觉得这对今天的一线教师是有帮助的。现在各种媒体上冒出不少关于语文教学的新提法,这没有关系。但我们要把这些新提法背后的东西(学术背景、逻辑体系、意义价值)理清楚,至少能够保证大家在谈到某个概念的时候,能够在同一个学术语境中。

比如“素养”这个概念,现在人人都谈素养,但什么是“素养”,其实也需要大家达成共识。我对素养有个认识,我所有的想法(讲话也好,写文章也好)都是基于这个观点。什么是素养?素养就是“养而成素”,是通过“养”让一些认知、行为变成“素”。所以,这个“素”其实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不过,这种“后天获得”一定要培养到仿佛原本就有的一样。这里,“养”是关键;否则的话,它就跟素质没有区别。如果对此不能达成共识,那么很多文章在问题讨论的原点就有出入,最终就会扰乱大家的思想。

如果基于这样理念,那么语文课程应该怎么展开?我们就要关心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的培养。课标在这方面提出了“情境”“任务”这些概念,其实,这些概念本身还是有“科普”的必要的。现在不少已经刊登出来的教学案例对“情境”的理解也未必都正确。讲个故事或者设计一个场景作为“情境”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知识教学,最后又把这些知识做一些具体生活场景的迁移,这个跟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情境”概念本身相差很远。如果我们不讲清楚“学习情境”究竟是什么,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错下去。所以,像这些观点、概念,实际上都是亟待厘清的。而且,正本清源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把这些概念都理清之后,能不能有一些落地的实践范例?也可以通过对一些反面的案例加以剖析,来帮助老师们理解这些概念真正的意思,了解这些概念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呈现。杂志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征集刊发,一定会对一线教师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有一个很热的概念,“群文阅读”,文章似乎言必称“群文阅读”“群文教学”。不过,2023年夏天,温儒敏教授又讲群文阅读教学不要忽略单篇,大家都很兴奋,纷纷在转。最近,有一位语文教学的大咖也说“要有吃螃蟹的勇气,也要有不吃螃蟹的勇气”,意思是说,不要动不动就群文阅读,不群文阅读有什么不可以呢?为他们的观点点赞的老师也大有人在。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搞得大家无所适从。那么,语文学科中是不是存在一种能力叫“群文阅读能力”呢?我觉得关键问题还是我们对“文本”和“课”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其实,在语文教材中,单篇还是多篇,不过是“课”不同的呈现方式,课程的具体呈现方式,既可以有单篇,也应该有多篇(群文),呈现方式不同,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这本来是正常的课程生态,并不需要大书特书,甚至搞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但现在像发现了新大陆,变成一种“新式武器”了。教师的课程理解力、教材理解力可能还都有待提高。

此外,一些教师的课程意识以及课程意识背景下的本体知识,是有欠缺的。杂志在这方面,有很多可以去做的工作。现在,很多教师都喜欢讲“文本细读”,那么,在语文课程中,文本是不是都要细读?文本细读有没有边界?文本在语文课程里被称为“课文”,为什么不称为“文本”?“文本”与“课文”这两个概念在实践层面究竟有什么区别?“课”的意义价值在哪里?我们说文本解读,应该是学科视野中的或者学科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应该是有边界的;但是有些教师开公开课,完全无视单元,无视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讲自己那一套——我的心得在哪里,就跟你们讲哪里——这就说明没有课程意识。如果我们没有课程意识,非常随意地上课,那上到最后学生的所得就很寥寥。没有课程意识,不仅仅是一线教师的问题,现在语文界名人们也很难说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他们的影响力又很大,这对于语文课程建设恐怕是不利的。杂志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正本清源的工作可以做。

陈兴才:这一轮课改,出现了一些新事物,也有一些争议,我对此是持开放态度的。但争议多了之后,就容易纠缠于一些细节,消解课改的实质。如纠结于大单元、大概念、群文这些术语,从概念到概念,想当然地去争论而不是依据具体的课例。其实这轮课改的实质是推动素养立意下的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去做事,做读写的事,而不是依靠教师去“讲课”。即,教师的备课与教学要从侧重于“讲课文”转向“设计并组织学生完成读写任务”。

我看好本轮课改追求的主张,包括考试测评的变化。争议大,表明改革遇到了困难。推进中出现各种问题,应该继续改,而不是退回去,退回去就是开倒车。这是个原则,是必须把握的方向和应有的态度。

关于“双新”教学的冷热,杂志上讨论、专家们讲座,出现了各种关于新课改的话题,好像很热,但是走入课堂,会发现死水一潭。江苏是比较早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的,甚至可以说现在流行的样张,就是我们江苏团队做的。根据实际观察,凡是团队成员所在的市(县)就真的有点热;凡是团队没有触角伸及的地方,還是20年前、30年前的教学样态。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新事物的研究,表面上热,实际上冷。我在2021年写过一篇文章《面对学习任务群,如何走出新事物的迷思》,说到这个问题。这个话题值得继续研究。

浙江杭州有一个职业教师的团队,他们在2016年开发了自己的教材,成立了自己的团队。我接触课标是2017年末,正式开始探讨教学问题是2018年初,我看他们2016年开始做的东西,从教材到教学,都让人吃惊。很新,完全是普通高中新课标的先行先试。这些东西是怎么诞生的?原来是语文课上不下去,教师对鲁迅、沈从文研究得再好,学生在课堂上不听。所以,他们改变了学习方式,教材也要重新处理。这样的教改实验,比我们高中课标出台早了一两年。所以,当我们讲学习任务难做的时候,究竟是我们没有正确地教造成了一个恶果,还是学生真的做不来?

前段时间看到关于《水浒传》一个教学内容的探讨,其中有写法问题、材料选择问题、写作风格问题,以及今天怎么看待古人的价值观问题。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学习任务。不要把学习任务都理解成生活情境当中的做板报、编剧本,其实课标中说得很清楚,社会生活是情境,个人体验是情境,研究探讨学科问题也是情境。这里涉及的是情境与任务的理解问题,教师也需要进一步研修。所以,“走出新事物的迷思”真的重要。

写作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很多关于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在高校,涉及真实写作、情境写作,都很有价值。但是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大多教的是一套应试的东西,以考代教,我们很少看到真正的写作课。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严重。关于写作,要找一个个点,把写作的话题再往下走一走,再往里探一探,是不是可以辟一个角度?写作教学的设计问题、写作学程的问题,能不能作为引领性话题?中学生的学术写作也是其中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杂志是不是可以引领?除了邀请老师来写文章,看到它的可能性,以及价值和路径,也可以做一些学校或者活动的试点,搜集一些案例。

还有一个就是评价。这些年的评价研究正在走向深入,我们的高考已经领先于教学了,很多题目的设置走在前面、想在前面,反过来说,旧的教学其实已经配不上高考命题改革。但这一点很多学校和教师没有意识到,还在用传统的依考而教,机械地研究“上一份”考卷,然后亦步亦趋。其实迎考研究的重点不是前面出过什么题,而是“这样的题在测什么素养”“除了这个题型还可以怎么测”“这样的测法应该如何呼应于平常的教学”。某种程度上,“两年新课、一年复习”“一轮、二轮、三轮”的学段模式是不合理的,素养导向的教、学、考一体是“双新”教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延伸一个话题,文本细读与学习设计。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和学生学语文的本职,不能丢掉和淡化,特别是经典文章。但并不是说文本细读了之后,课就能上好。教学中有个现象——备课只备一半,上课只上一半。这里所说的“一半”是什么?就是备课中把文本吃透了,不等于教师能教好、学生能学好。因为教学是课程行为,不是文本吃透了,去“告诉”学生,记下来;还要设计怎么学,学生做什么事。所以,我想做个专栏,篇幅不大的文章,涉及一篇篇的经典选文,细读什么配上如何让学生做事即学习任务设计。这关乎的是“文本中心”还是“学习中心”的问题。

郑朝晖:谈到中学生的学术写作,上海的综评中,几乎每个学生都要写一篇学术论文,作为课题的最终成果。在做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学生缺乏指导。导师只会从技术上去指导,如何把这些数据、实验成果转化为有效的学术表达呢?值得思考。

陈兴才:我们把这个话题提出来,就重点推一推。当然,我个人的力量不够。

叶丽新:刚才大家谈的我很受启发。下面,我就评价这一方面稍微聊一下。不妨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热点话题的持续关注,二是对部分话题的细化研究,三是可以换换角度研究。这几个方面也是可以并行的。

我手头拿到的这本杂志,恰好有一个“学业质量标准”的组稿,这个板块的架构很好,结构性很强,从课堂教学评价到阶段性纸笔测试,还有命题。这方面目前国内还不成熟,可以有节奏地持续关注。

学业质量标准,目前初中(第四学段)只有5段文字描述,但它实际上覆盖三到四个年级,因为上海六年级也是初中。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关注学业质量标准在各年级的应用情况,比如年级适用性、典型表现的覆盖情况等。学业质量标准里描述了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结果表现,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对学生未来发展特别有用的典型的命题设计或任务设计,收集关于学生表现的一些数据,一方面可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未来或许可以对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一些修订建议。

对比我看到的国际学业质量标准,我国的学业质量标准有一定的独创性。高中是4个核心素养角度描述学业质量,但这4个角度并不是实践的切入点。义务教育阶段,5段文字按照不同情境划分:2段文字对应生活情境、2段文字对应文学情境、1段文字对应跨学科学习情境。但是对教师来说,怎么把大段的文字转化为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设计,其实是需要探索的。

所以,我觉得学业质量标准这个话题可以持续去做,从如何用好学业质量标准到后面怎么进一步优化学业质量标准。相关地,比如刚才大家提到的情境命题,其实还涉及个人体验情境、学科认知情境,我们可能过多关注的是生活情境,而且是某些类型化的、太外在的那些任務形式。像这类曾经的热点话题,我们可以先用好它、用足它,到一定阶段再来做一些反思。关于热点的研究,不要一下子炒热了,热热闹闹,还没有形成有共识的成果,就滑到下一个热点了。

陈兴才:我补充一下。教育部的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刚刚结束。我评了40多节课,来自各个省。我发现三分之一的教师没有情境意识,是传统的讲解。还有的情境设置得没道理,搞的复杂化,舍近求远,绕弯子。真正把情境用得好的,大概三分之一都不到。这个话题蛮好的。

叶丽新:对,到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反思了,选出那些最好的、最有用的。这种热点除了学业质量标准、情境,我们还可以再找一点,比如评价量表、评价量规。现在好像一说到表现性评价,就会用评价量表,但有时候略微有点形式化。所以,我们可能要做一些自上而下的研究了。

评价研究我觉得还可以向细部拓展。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里有阶段性测试、作业等。围绕这几个板块可以做一些深度的研究,比如课堂教学评价。除了课堂作业,课堂观察是课程教学评价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观察教师的敏锐性以及反馈情况,评价语是一个重要指标。对此可以做一些小专题研究。

作业设计这几年也很热,但大多是以项目的方式呈现的课题研究,能否征集一线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的盲点或者问题,做一些更有针对性的细部研究。阶段性测试的话题也一样。高考卷、中考卷其实一直在变,学生毕业时面对的肯定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份卷子。所以,阶段性测试不能一味模仿高利害考试。现在鼓励原创性命题,这一块如果放开,老师们还是很有智慧、很有灵气的。所以,类似话题都可以有一些细部的展开。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我觉得可以换一换角度。过去研究评价,大多是在讲教师怎么评价学生。我们有没有可能去做一些学生表现的分析,这也是评价的一个部分。现在太关注教师端,其实学生的表现需要更多关注。这就呼应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我们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但是学生会因为校情差异,或者地区差异,有不同的表现。这些不同表现是值得关注的。

袁 源:那我接着讲。我们研究的话题要从真实问题出发,要接地气,贴近一线的需求,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比如情境,课标中明确提到,除了日常生活情境,还有文学体验情境、跨学科学习情境,但是这些情境怎么用?关于文学体验情境,一些教师可能只想到给文学作品附加一些东西,改编或是创作,如果要求他带着学生回到文本自身去体验,就教不起来了。这样的情境就是一个形式,反映的是教师不知道文学体验情境应该怎么用,导致语文基础的流失。这就提示我们不仅要从理论层面提供指导,最好还要有案例示范。

还有学业质量测评,测评中的能力定位也是一个难点。这几年看到许多细目表,会把一道题定位到好几个能力点,这就是问题。观念上不清晰,行动中就会走偏。我们做测评研究,也是要拿具体的测评实践去佐证的。比如,章新其老师提出过一个问题:作文评改究竟是因为时间短、任务重,改得比较趋中,还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来就是趋中的?我们专门做了一次监测研究。一张试卷其他题目都是选择题,让机器改,所有教师全部改作文,把作文分解成若干项目,每位教师改一个项目。采用这样的方式评改,作文分数比我们的中考阅卷的区分度要大,对学生作文的最终评判更客观。学生作文分数的趋中,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被训练过了,思维套路化了。同一个题目,构思、语言都差不多,一看就是训练出来的。

关于任务群,上学期我们找了一些试点校,探索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整本书阅读4个任务群的教学实施。客观说,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确实综合素养有所提升。做这样的试验,我们不仅是在名校,也在一些普通学校,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进步。所以,有时我们在空谈一个概念的时候,难免有抵触情绪,没有实践做支撑,就会缺乏说服力。

李欣荣: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其实就是怎么理解课标里的那些概念。对概念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内涵,在教学中应该有怎样的表现,最终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大部分人一无所知。比如,对于学习任务群、情境、任务,我们可以做继续的探讨和澄清。

另一个困惑就是评价,核心是命题。我们在命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点,这个题目是用什么样的测评方法命制出来的?不知道。因为对于教研员来讲,我在命这个题目的时候,其实就是仿照高考题,然后就是思考会有什么样的创新点,基于什么样的命题技术,评价的维度有哪些。这些方面很多教师是不知道的,包括我也是不清晰的。所以我觉得,专家应该把专业的术语转化为我们的一线教师能够看懂的文字,让我们理解这道题目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它的测评效果到底怎么样。这是我们急需的。

还有个选题方向我是非常感兴趣的,不是课堂实录,而是怎样分解出教学目标,然后如何根据这个目标“结构”课堂,我觉得这是可以持续做的。

张小兵:找选题,应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是选题。第一,新课程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如何进行“亲民化”阐释,以及在教学中真正落地,正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第二,体现依标教学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具有引领价值的教学镜头需要广泛、有序、系统采撷;第三,新课程以学习任务群组元,如何在“做任务”中生成新的语文素养,同时确保传统语文素养的提升;第四,支撑语文学习的教材经典篇目需要进一步梳理,一线教师亟须这些篇目的欣赏研读与教学设计综述文章;第五,长期以来,测评研究滞后于课程改革,束缚并影响了课改进程,一线教师更多需要的是先进理念指引下的测评案例和测评工具;第六,新课程落地、生根的过程,必然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建议开辟一个《对话》栏目,围绕具体问题,开展深入的对话。

陈连林:就北京来说,现在提的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体化。这个话题可能不只跟语文课程有关系。还有一个就是研学,每个学校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走出北京,开展跨学科研究。每学期,学生带着课题出去,组成小团队进行研究。再有就是思政,语文课程思政,是个热点。

上一周,我拿到朝陽区教研室的一份课堂评价量表,目前已经到4.0版本。这份量表中的一些核心提法,较之3.0版本又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就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一个新指标。既然拿出来了,面对所有的学科,它肯定有普适性和规律性,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更感兴趣的,值得深入研究。专家评价这堂课怎么样,他提供的思路和角度,能不能对平时的教学产生触动。比如,语文学科性质、育人价值和核心素养,提得非常频繁,可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另一个我关注的话题就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是什么?如何与单篇教学对接?此外,结构化地设计学习情境、课堂中问题意识与生成的关系等话题也可关注。

蒋兴超:刚才几位老师提到了单篇教学、群文教学、项目化学习、主题学习、任务群教学等,一线教师经常把它们对立起来,现在学术期刊也开始关注和探讨其课型的差异。有学术争鸣是好事,在争鸣中才能不断走向清明。我想,如果用实践、课例、交流、对话等形式深入辨析各种课型的特点、组织结构和内在肌理,向广大教师展现各种课型的优点及长处,阐释不同课型背后的精神理念,或许能回应困惑和消解误会。

当今的母语教育,各种新名词、新概念、新表述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无形之中让一线教师沉入更深的迷思,陷入更大的困惑。学术刊物是重要的专业平台和精神纽带,应当直面这些迷思和困惑,切实地帮助一线教师、母语教学走出困顿。对话和交流,就是很好的学术探讨方式。让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家学者的理论思考相碰撞,在交流和对话中进一步拉进理念和实践的距离。当然,也可以用案例诊断和案例阐发等形式来表达融合思考,让广大读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角度和层面看到不同课型的学理逻辑和理想样态。这样,一线教师就能辨识各种教学组织形态的长处,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各取所需。比如,刚才几位老师提到的情境设计及任务安排等问题,其实道理也是如此,不能只有专家坐而论道,而是应该把宏观理念、中观整合和微观实践真正联通起来,打通“任督二脉”,这样才能给语文教学以真正的引领,让一线教师看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全貌。困惑、迷思和偏见,也就自然消除。再如,当下的热门话题——学科实践、学段衔接、学业质量、素养测评、跨学科学习等,都需要这样的多群体、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对话和融合实践,在广泛而深入的实践、交流、对话中接近和理解其教学主张、测评理念和本质规律。

王小东:我站在办杂志、做策划的角度,提几点想法。第一要遵循“过好日子”的思路。杂志选用的文章,可能要更加强调实践性,响应教学一线的实际需求,不然就难以走得远。第二要强化“圈好粉丝”的思路。要圈粉,必须要注重选用文章的趣味性,选文要讲求有趣有料,也就是说,杂志现有的优势还是要坚定保持的。第三要凸显“树好牌子”的思路。选用的文章尤其要注重可读性,注重实践问题的归因分析,逐步形成基于问题解决和可读耐读的品牌风格。还有一点,也特别重要,就是要适当“秀秀肌肉”。这个肌肉怎么秀呢?那就是加强约稿,约稿最能针对真实难题,汇集智力资源,形成破解方略。约稿的选题往往最能体现杂志的价值理念,彰显杂志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卓越导引力,所以要适当提高约稿比例和权重。此外,还可以多关注一些特色项目的建设与推广,如学科基地建设、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教学成果奖推广等。这些既是对省域教育创新举措的外宣,也是对前沿实践成果的推广,同时还能据此推动办刊站位与前瞻引领力不断提升。

曹勇军:这一轮课改正好赶上疫情,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躺平”的氛围。学校会好一点,但真正肯在专业成长上特别下功夫的教师,比例到底有多大?估计不是特别的乐观。我个人觉得,这些愿意下功夫的教师是我们的目标读者,也是我们的理想读者。我自己在语文这个领域干了一辈子,到现在仍然喜欢写。要写,就要输入,就要看。但现在太多的文章,从理论到理论,从文献到文献,弥漫着一种唯理论、唯西洋、唯文献、唯格式的风气。

我们杂志能不能开一个专栏——重读教育名文。我手机里面有一篇文章,是2012年北京四中顾德希先生写的《潜心致力,深造自得》。题目听起来很一般,也没什么理论,却是他集毕生之功力写出来的。其中的经验不是泛泛的,而是智慧性的,是终身实践后的提炼。这种经验的“颗粒度”非常高。其中有一个观点,我印象特别深。他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展示课诚然有其价值,每次听后让人为之叹服,可是你能天天这样去上吗?他用了一个比喻是“母鸡一年能下多少双黄蛋”。如果不能天天上,这样的课的作用在哪里?局限又在哪里?这种文章,一下子抓住实质,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够有这样一个栏目,对于一般的读者,包括想培养的目标读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第二个是我觉得课改后的写作教学问题突出,建议加强实践和理论的研究。现在的高中基本没有常规写作了,主要是靠“月考”撑着。我们平时的写作教学,最大的功能在哪里?它是一种成长式写作。而月考中的写作,则是一种检测性写作,不具备成长性。刚才有老师提到批改的“趋中”现象,就是学生从高一开始一直被“打”在那个中间点上,直到高考。教来教去,就是一些可怜的应试技巧。所以,我们应该“抢救”写作教学,要大力研究常规写作教学。尤其值得深思的是:学校有常规的写作教学生态吗?任正非讲,搞出鸿蒙最难的不是鸿蒙本身,而是鸿蒙的生态系统,也就是有多少人愿意用,从而形成用的环境和土壤。

现在课本上一些片段式的小写作,比如列一个提纲什么的,都是工具式写作。这种片段式的训练,是为阅读服务的,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帮助有限,但没有人肯花力气去研究这个问题。如果仅仅是这样,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整体提升是无效的。写作教学要细水长流,要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数年如一地持续推进。有很多问题,多少年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才是真问题。现在的写作训练,实际上是一种应试写作,学生的写作经验是不完整的。真实的写作不是一挥而就的,所有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可学生有几次真正的修改作文的经历呢?很多教师认为,修改就是简单地把写错的字、用的不恰当的标点、个别病句改一改,这是最肤浅的修改。文章的修改很值得研究。

第三个算是热点,就是跨学科。跨学科需要什么?需要实践中有理论,理论中有实践,最后水乳交融,具有指导性、引领性。要想研究跨学科,自己先要成为跨学科者,先要去看很多跨越语文学科之外的东西。比如,科幻阅读、科普阅读,先找一点科幻、科普的东西读一读,这样不跨学科也跨学科了,经验自然而然就有了。所以,跨学科读写这一方面,能不能做一点东西。比如科幻、科普圈内外专家的访谈或对话,这就有了一手资料,可以更好地进行跨学科读写的课程建设。

徐晓彬:那我接着说,杂志中的文章不仅要有料、有趣,还要有文化、有启迪。结合我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讲个例子吧。

现在的新教材里用了很多先秦的古典文献,我们高考题里文言文选材的范围也扩大了。2023年的高考语文全国甲卷的文言文阅读有一个断句题:“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我们一般都把这个“多”当成程度副词“非常”,甚至试题解析里面也是。但实际上,这样翻译有点别扭。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里讲过,古人“多”“祇”同音,“多”读为“祇”,“祇”者,適也。换句话说,“多”不作为程度副词“很,非常”,而是“正,恰恰”的意思。《论语·子张篇》里面提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多见其不知量”,就是“適见其不知量”。同样,“多知孝养我矣”就是“適知孝养我矣”。这个孩子在别人面前“忧戚如成人”,伤心得很,但是在妈妈面前“抑情忍哀”,强打欢容,因为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他这样做,恰恰懂得如何安慰、呵护自己的母亲。所以说“多知孝养我矣”。

最近我看了两本书,是北师大的王宁教授和他的老师陆宗达先生谈训诂学的。我发现,很多文章都结合了我们的中学教材。举个例子,“质量”的“质”字在中学教材里面一共出现了7次,有7个义项。但是,学生记不住,为什么?我们没有告诉他,这个“质”字的本义是什么?7个义项是如何引申发展而来的?章太炎先生考证,“质”的本字是“斦”,两个“斤”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正五边形的形状,所以,它本来就是垫在柱子下面的一个正五边形的础基,所有的义项都是从这个本义引申出来的,比方说基础、质地、质押、对质等等。我读了以后,就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所以我想,如果能够组织这样的稿件,有料、有趣、有文化、有启迪,不管长短,老师们读了,还能解决现实问题,那肯定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我就补充这一点,供大家参考。

武 健:我講一点细节,因为刚才提到中学生的学术写作,教育部有英才计划,每个学校都有学生申报,还是很严格的。2022年,我们学校有8个学生入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这8个学生后来通过答辩写论文,有2个放弃,根本写不下去;有2个写的没过关,过关的只有4个。我想表达的是,真正的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可能已经超出语文老师的范畴。

第二个就是从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老师可以公费订阅。但这两年发现大家都不定,定了也不看,干脆就不定了。我与《教育研究评论》已经认识十多年了,是从论坛活动相识的,我觉得这类活动可以续起来。另外,还要有新的阅读内容,要有新的人群、新的读者。

杨 霞:作为高校教师,我特别敬佩中学教师。中学的教学属于精细化教学,相对而言,高校的教学则比较写意化,甚至随意。但是,过于精细,会不会衍生一些问题?我们杂志如果能在某个角落去为这些非主流但很有价值的话题去发声,会很有生命力。除了通过活动提高影响力,杂志能不能积累一些有主题的高质量作品,也就是有作品意识。我想回应一下关于学术写作能不能在中学开展的问题。其实,可以借鉴国际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杂志具体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我想谈八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记忆。关于记忆,作为一个读者,我很想看到今天的这些观念和想法是怎么来的。我们要研究一个学科,首先要看学科领域的溯源,看那些大家是怎么治学的,他们写了什么。所以,对传统的重视和尊重是我们研究的起点。现在的杂志里,很少看到关于语文传统的记忆。我觉得这种记忆对教师来说很重要,它会形成很高级的东西。现在的教师很迷茫,是因为他看到的都是同质化的,跟“我”差不多水平的,或者貌似比“我”高一点水平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做与记忆有关的东西,找寻传统。

第二个是循证。有些东西是不可测的,但有些是可以测的。能不能有选择地去布点,尝试做一些可测的东西。比如,素质、素养如何在学科当中落实。循证教学在国外做得比较充分,我想可以做一些借鑒。

第三个是采风。在语文的大舞台中,始终响亮的是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我们缺少一种原声唱法。去一线听课,我发现老师们是很有智慧的。到一线做一些采风,基于学生的视角,做一些比较好的案例,能让我们语文的大舞台有一些原生态的唱腔,形成一种和声。

第四个是对话。一本杂志,能否起到媒介和桥梁的作用很重要。围绕教学关键事件,邀请家长、学生、专家还有一线的教师共同对话,很有必要。

第五个是视野。我觉得视野可以再开阔一些,要有域外视野。加州的“Wonders”小学教材,所有的主题全都来自现实问题。比如种族问题,就选了一篇俄罗斯移民的爷爷和奶奶,到了美国以后,爷爷的视角看到的都是梦想,奶奶就不断用真实的生活刺穿这些彩色梦幻的泡泡。这个文本很有意思,它可以浅教,也可以很有深度。所以,选题的视野还可以再打开。另外,现实生活的视野也很重要。

第六个是故事。真正好的文章是学问深的人读起来不觉得浅,学问浅的人读起来也不觉得深。杂志里面每期都要有一两篇这样的文章。

第七个是方法。学科的创新,一个是原理的创新,再一个是资料的挖掘,还有就是方法的创新。比如2022年,英国开放大学对全世界经过实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到2012年,总结出66种创新教学方法,当然里面很多可能是相似的。我们能不能从方法的维度,去审视我们今天的教学创新,整理和收集一些示范性的案例做一些研究,把经验转换成实践的理论,再把这种理论变成一种更稳定的经验,或者范式?

第八个是预测。做一本杂志就像经营一个企业、组建一个团队,要具备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杂志本身可能也要去组织一些智囊团,比如在座的很有经验的老师。今天我们也是在预测,去研究趋势,做一些纠正和引领,而不是一味去跟风。有了自己的立足点,有了自己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思维,才不会自乱阵脚,不会人云亦云。我们可以拿来,也可以对话,不会成为热点或冰点的附庸,而是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陈向红:我是一线的教师,也是一线的校长。我每周上一节作文课,坚持作文教学。刚才听了很多专家的发言,很受启发,我讲两点不成熟的看法。

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当理论研究很快能转化为我们现实的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时候,文科的科研成果怎么成为“第一生产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觉得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线教师会看杂志,听报告,看得激动,听得激动,实践中很难落实。也就是说,理论的实践化要有个过程。有传统文化进校园,有高雅艺术进校园,能不能也有科研成果进校园,寻求理论实践化的路径?

张克中:我从教研的角度来谈。观察下来,随着评价的变革,课堂教学不得不变革。当课堂教学变革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过程都需要设计。但是如何设计,老师们缺少这方面的这种专业能力。能不能专门组织一批教师,就学习内容的设计及背后的工具,包括设计的方法、途径,开展研究,给一线以借鉴和启发。

(袁爱国,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特级教师。章新其,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郑朝晖,上海市建平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兴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叶丽新,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袁 源,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欣荣,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张小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陈连林,北京景山学校朝阳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特级教师。蒋兴超,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正高级教师。王小东,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曹勇军,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晓彬,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正高级教师。武 健,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杨 霞,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陈向红,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克中,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境素养语文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