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4-04-09冉顶让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冉顶让

【摘要】新課标中明确指出,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驱动教学活动改革的首要任务,构建以学科实践、知识应用、自主发展为导向的学生教育体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从我国的道德章程与法治体系入手,在社交、情感、行为等角度对学生开展综合式教学指导。要发挥出专业课程的深度育人价值,必须重视学生内在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现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求为导向,思考结合课程定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2-0043-0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中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以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为构成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体系已经成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开展授课,深度发展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

一、初中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分析

(一)学科教学资源单一

我国在数千年的文化建设探索过程中构建了独特的文化宣传体系,在复杂的文化构成下,“思想文化”与“道德文化”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教育价值。以德修身,以法立人,这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构建的独特发展体系。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单元化的资源配置方案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单纯以课程知识为核心,教学内容的占比较高,学生缺乏可体验、应用的学习资源,对于高中生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有待创新。另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该融入各类实践活动,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面对复杂的学科知识与教学任务,相关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难以生成。对于初中生来说,核心素养是由多种素质构成的抽象概念,单一的学习资源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其难以形成良好的内在学习意识与发展观。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下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生成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发展,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思维意识发展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打造具有交互价值的学生教育方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之间的融合力度明显不足。首先,初中生的注意力多是放在案例、故事等教学资源上,在学习过程中,其明显缺乏主动探究、体验的热情,教学模式有待优化。其次,部分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依旧受到“知识本位”理念的限制,其通过记忆知识点、背诵学科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理解。学生兴趣缺失,自然无法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投放多元教学资源,培养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素养体现了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忠诚追随精神,其包含了对党忠诚、对党认同的基本政治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资源的投放工作,感受国家与党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案,教师要坚持教学、实践、体验的多元交互,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生成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多元教学资源的应用、开发,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推动深度育人。

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以多元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在教学环节,教师以党建知识、党政知识为参考,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发“思政小课堂”。从学生学习的生活经验入手,以党史教育、红色精神教育为主题。在“思政小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于党建教育的资源,结合党在地方建设中的重要引导作用、党的斗争历史、党史上的英雄角色等主题开展学生教育活动。在教学环节,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源的同时实施授课,引导学生独立表达,学习党的服务精神与奉献精神。在课后互动环节,选择特定的专题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如“党史英雄人物”的学习,以地方的红色英雄、时代英雄作为对象。在积极落实思政教育的同时,学习党的时代精神。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开发教学资源库,将党史资源、党政文化资源、党史故事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引导学生学习党的伟大精神,发展学生追随党、认同党的人文情感,让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

(二)设计德育教学案例,培养道德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提升案例资源的应用力度,在实施教育活动的同时,将案例素材、学习目标同步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基于对案例的分析、解读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可以逐步加快学生核心素养的成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要积极完善德育建设,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

在培育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德育教学案例资源展开教学活动,从反面辨析与正面引导两个角度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引出案例资源。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案例的开发工作。如对于“日常学习的点评”,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案例:某同学上学迟到,上课不认真听讲,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行为是否有不合理之处?在教学活动中,以国家的教育政策、父母的艰苦付出为引导,要求学生展开多元化辨析活动。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教师从“责任”“目标”与“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要求学生说明认真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认同意识。随后,开展正面引导活动:作为青少年,初中生身上肩负着哪些责任,其应该完成哪些任务?以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社会人才培养要求、国家建设要求为学生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正确发展观与责任感。在培育初中生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深度优化。除了从是非、对错等角度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之外,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进而让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

(三)开展趣味法治活动,培养法治观念素养

道德思想与法治理论共同构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育人元素,在学生教育活动中,不同的教育目标所发挥出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道德理论知识以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为导向,通过是非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法治教育则是以法律知识讲解为核心,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管理学生的行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积极开发趣味法治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法治教育目标全面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创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转化,赋予学生探究、体验与感知的机会。一方面,将核心素养培养任务全面融入到学科体验活动当中。在积极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的同时,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前预习任务: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切入点展开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要求学生搜集与“青少年学习”“社会生活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学生搜集相关资源之后,教师以课堂互动的形式组织授课,带领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特点、内容展开学习。在设计课前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探究,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发展初中生的学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核心素养培养任务。教师以“你所了解的法律法规”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明与自身发展、成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法律章程的主要内容、管理目标进行探究。构建以学生自学为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深度挖掘学科知识,进而逐步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

(四)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素养

人格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观念与自我管理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素养,应该打破既有的教学瓶颈。教师要改变“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的现状,以社会实践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乐于助人的人文素养。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教师应该尝试将社会实践任务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积极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首先,组织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关键德育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多主题的德育实践。针对学校的资源配置,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教师可以灵活选择德育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如“劳动主题德育教育”,以学校内部的校园劳动区为主要载体,为学生划分“劳动实验园区”。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劳动技能,以“校园卫生维护”“农业劳动”等活动为主题。在劳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学科知识,传承中华文化中的劳动精神与发展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德育教育。在学生教育环节,教师要将劳动任务全面融入到学科教学工作当中,形成以校园活动、班级活动为切入点的劳动教育方案,引导初中生全面发展。其次,突破校园教育的发展窠臼,组织学生开展“看望孤寡老人”“探访革命战士”“维护烈士陵园”等活动,学校教师与有关单位积极交流,在说明育人要求的同时,借助不同的活动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要以实践体验、趣味交流为基本目标,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任务全面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以交流、体验为导向,积极优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五)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培养责任意识素养

责任意识所指的不仅是学生能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能力意识,在教育活动中,其包含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人文精神,是学生实践能力与学习技能的直观体现。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逐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将现代技术带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素养。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人文精神,才能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积极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发展学生的责任意识素养。在教学环节,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开发奠基、拔高两大教学板块,发展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奠基”的有关教学中,教师可尝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参考,以设计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在师生交流环节,教师将学生、教师、家长等角色同步带入到思维导图当中,引导学生回答“谁对我负责”“我对谁负责”的核心问题。在教学环节,鼓励学生探究责任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生成责任意识素养。在“拔高”教学环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在线上的互动交流环节,以“如何承担责任”为主题,要求学生展开互动探究。以“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开展授课,搜集或创作有关于责任的故事。理解责任的内涵,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勇气,让责任意识素养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三、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多元构成,在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投放教学资源,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案。教师要尝试以实践、案例、线上教学等资源与活动为切入点,在引导学生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展开学习的同时,积极优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发展学生的內在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培培.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路径[J].中学教学参考,2023(1):60-62.

[2]李振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4):153-154.

[3]王森.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以师生之间为例[J].考试周刊,2023(44):159-162.

[4]肖景文.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10):16-18.

[5]刘衍青.简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0):138-140.

[6]宋本敏,孙向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行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29):52-53+10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