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化”突破: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教学

2024-04-09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

李 鹏

(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安徽亳州 236800)

美国欧柏林大学环境研究和政治学教授大卫·W·奥尔曾讲,一切教育都是环境教育。高校所建构的校园环境及其所在地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都会对大学生学习成长、身心健康带来重要影响。有学者就此提出,在地化教育是避免生态虚无感、联结文理科目的有效手段。[1]所谓在地化教育是指“以当地社区和环境为出发点,在语言艺术、数学、社会研究、科学和其他所有课程中讲授概念的过程,强调亲身实践和在真实世界中学习和体验,促成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帮助学生对自然界的欣赏,使学生致力于成为更加积极、有贡献的公民”[2]。地方本科高校身处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服务地方踩在最实处,最易于实现地方本科高校的在地化。特别是对处于成长期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而言,在地化教育更是打通任督二脉的不二法门。字如其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而生,顺应数字信息时代新媒体崛起大潮而成长,其应用型、技术型、实践型都较强的特质要求在该专业教育教学及改革上,必须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本土特色教育资源和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可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落地生根发芽,真正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现状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前身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2010年教育部开展“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申报工作,2012年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不再设“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而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中特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050306T)。自此,网络与新媒体与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学并列于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

地方本科高校对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青睐,首先源于社会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新媒体人才需求暴增。据领英统计,2013—2017年,新媒体运营职位的人才需求量暴增了10.8倍,成为近年来人才需求增长最快的职业。来自齐鲁人才网信息显示,2020年山东就业市场中新媒体行业招聘人数相比2019年增加了30%,新媒体宣传、网络直播、新媒体运营等关键岗位人才需求量猛增。仅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山东区域的招聘人数近两年就达到了3000余名。其次源于各高校在新文科背景下对校本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如部分高校停招或撤销了编辑出版学、广告学等传统专业,集中优势兵力主攻市场前景可期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期抓住新媒体当前黄金发展期,增加内生动力和活力。

地方本科高校纷纷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折射出高校顺应大势,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对接地方社会需求的敏感,为校地融合、在地化教育教学拓展了空间。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情况分析,各地方本科高校都聚焦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亳州学院旨在培养能在传媒机构、政府信息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数字化新闻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性、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实现要求必须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实验实践基地和教师队伍相配套,但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地方本科高校的纷纷开办中,也暴露出其在教育教学尤其是在地化建设上的诸多困境。

二、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在地化教育教学困境

(一)校内资源整合盘活不足。校内资源是在地化教育的“近水楼台”。整合优化、挖潜盘活高校内师资、实验实践等资源,在本校学科范围内开展文史哲融合、文理工联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涉及计算机、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等多学科课程,是交叉融合型专业,首位的要求是在全校内开展师资和教学内容、教学硬件设施的互动共享。目前,这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各高校尽管都已付诸实施,但在具体落实和走深走实机制上还存在很大差异和不足。比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经济学专业等外系教师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授课的现状,如何激励其进一步参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研室建设和学科建设?如何参与高校内微博、微信公号等新媒体平台管理,拿来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践所用?这些都需要认真沟通对接研究。

(二)师资及硬件实施跟进配套滞后。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完善。集中表现在:1.大部分教师由其它专业“转专业”而来;2.大多存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情况;3.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比较匮乏;4.“理论型”教师多,“双师双能型”教师偏少,能够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比较缺乏。在硬件设施上,融媒体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等教学实习设施配套建设不平衡,大多存在设备设施弱、小、旧、差的情况。如,贺州学院2014年就与凤凰卫视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凤凰数字媒体产学研基地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孵化中心,2019年又与人民网广西频道合作,共建广西融媒体实验室,硬件设施投入巨大。亳州学院尽管已建成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多功能演播厅、网络编辑实验室等多个校内实验室,但当初设备设施投资较少,功能不完善、不配套,如今又面临软硬件设施老化,亟须升级改造的情况。造成以上现状的根源主要在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新增设专业,许多高校依托原有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学科基础建设该专业,就地起灶,招兵买马,形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年来教师短缺、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及设备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现象。

(三)教育教学与地方资源脱嵌。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首次提出“地方性知识”理论,强调“地方性知识”具有特殊性、差异性和多样性。正是这种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一方经济,造就了一方社会,并为高校提供了极佳的教育资源。地方高校是在地化教育的主体。主动融入地方,将先进的价值理念、知识与技术输入地方,将自身专业链优势链对接地方的产业链、文化链,既可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撑和坚实的经济文化服务,又可充分吸纳和利用本地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丰富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要素水平,真正办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高校。目前,制约地方高校在地化的最大障碍,是校地各自独立互不关心的圈子状态。如网络与新媒体教育教学,部分高校还停滞于仅在校内资源平台上运作。这种圈子的形成,其实质和根源还在于供需的脱节和利益的不相关联。因此,打破圈子隔膜,既需要在地方高校教师中植入校地“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需地方高校不断动态调整自身的专业链,优化区域专业布局,更好地切入和衔接地方及市场的当前和长远需求。

(四)在地化氛围营造不浓。尽管高校行政关系上不隶属于地方,但是教育教学运行离不开地方财政的支持和政策的支撑,同时,地方本科高校也肩负着社会服务的使命。这种在地化关系将高校与地方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唇齿相依、兴衰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在倡导产教学研一体、多元化协同创新育人的当下,教育教学,实质上已与地方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元素深度融合、共生共长。但是,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在地化理念淡薄,对高校所在地经济文化社会缺乏关注,归属感不强。主要原因在于无论高校还是地方,对在地化氛围营造上还力度不大、措施不多。另外,也因部分专业设置与地方关联度不紧密,让部分高校教师头脑中有意无意间淡化了“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理念。

三、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在地化教育教学对策

(一)倡树校地“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实现校地共建共享共赢。无论地方还是高校,从领导层、管理层到一般教职工,从干部到民众,都要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协同干事,抱团取暖,强强联合,解决双方“饥渴”和共同关注议题,共享产教学研智慧与成果。地方本科高校更要统一思想,深耕本土,提升在地化服务。“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只有扎根地方土壤,主动把办学与驻地独特的产业优势、文化优势相结合,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办学之路才能行稳致远。尤其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教学,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融汇贯穿于各种课程讲授和实习实践之中,师生才能真正在“在地化”中找寻到新闻的富矿区,体验到学科、专业发展的广阔天地,感悟到自身的价值及用武之地。同时,也使课堂思政从“遥远”宏大叙事拉回学生周边“微观”认知,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共鸣。如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于2019年招生,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当地报社、广播电视台、区融媒体中心等签署协议,建立教科研全面合作关系,实现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强强联合。同时,亳文化也列入了该专业必修的特色课程之一,有1/3毕业生还将亳文化传播列入毕业论文课题。

(二)创新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校地双方要从顶层设计上着手改革。一是打通校内校外,共育教师队伍。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2018年9 月,教育部、中宣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打造新闻传播协同育人“先锋队”和“示范区”的举措。地方本科高校要抓住机遇,落实高校与宣传部门、媒体单位之间的导师互聘机制,让一线的编辑记者登上高校讲堂,让骨干理论教师踏入业界,形成业界学界人才资源互补互哺的良性循环。二是打通校内校外,共建育人阵地。在校内,充分利用学校媒体矩阵助力教学,开展新闻采访、写作及媒介管理运营的“大练兵”;在本学科范围内开展全校文史哲融合、文理工强强联合。如将学校的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立深度合作,建立跨学科选修课系统平台等,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外,加强与省、市、县、区等地方宣传部门、媒体单位及知名企业的合作,建立交流频繁、关系稳固、合作深入的校外实践基地。三是打通校内校外,共研焦点痛点课题。整合资源,切入校地、校企最关心、最焦灼的行业痛点和难点,联合探索攻关,在不断优化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中赢得驻地干部群众的认可和尊重。

(三)融入地方元素,探索课程内容改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内容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课程层面,要站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高度进行全面、深入谋划。一是落实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地方性、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定位,深挖在地化资源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增强学生与地方知识和情感联接,逐步培养其成为地方发展的后备军、生力军。二是专业建设嵌入地方文化模块。用鲜活的地方故事丰富教学内容,用多彩的地方文化解读学理知识,实现教学内容从“大水漫灌”到“精准供给”,形成教学特色。三是教学内容上植入在地化特色资源。如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文化、中医药文化等,并建立教学案例库。同时注重跨媒介、跨学科知识的大融通、大转化、大提升。

(四)强化实践育人,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能力。爱因斯坦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都曾强调: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意思是,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知识,而是你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你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自我素质、品质的塑造。这“剩下的东西”才是学生未来安身立命并终身受益的资本和核心力。而实践正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以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来讲更是如此,要着力构建起“实验教学、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引导学生以工作坊、项目制等形式带着课题和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涵养为民初心,厚植家国情怀,在地化锻炼成长,将所学知识及理论在实践锻炼中不断磨合融会、消化吸收,真正转化为内容生产、议题策划、新媒体运营、全媒体传播的核心技能,以专业的水准、满怀信心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五)侧重能力导向,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教师的“教”不仅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其以“渔”,让学生学会应用技能,让知识内化为基础能力,进而掌握终身学习的路径与方法,防止知识与技能的脱节和割裂。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更多地将发言权赋予学生,让学生评教评学,增进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在学生“学”的考核上,打破考试考查分+平时作业分+平时考勤分的传统考核形式,建立基于能力导向的过程化、任务式考核,让学生用影视作品、新媒体推文、多媒体产品等检验学业成果,尽可能缩小学生学习与未来岗位工作之间的情景差异。

(六)继续深化改革,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迈进。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百舸争流的专业建设大潮中,地方本科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要乘势而上、后来居上,敢于亮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采,努力抵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首先,要继续深入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从学生选拔、个性化培养、一体化管理等方面探索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等专业拔尖人才培养路径;设置主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微专业,探索学科、专业交叉融通的复合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等。其次,大力加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金课、慕课建设,倡导师生整合地方资源,挖掘地方特色,将更多的教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打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金课、慕课群。第三,搭建全新的师资团队。除落实媒体与高校导师互聘机制外,在学校范围内整合计算机技术、统计学、艺术设计、影视艺术等专业优质师资,组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网新专业教学团队;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学校内部青年教师的素质提升,让全新的师资团队真正担负起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时代使命。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