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外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建设

2024-04-09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交际

马 岩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8)

新时代,本土文化的输出尤为重要,但实际文化输出与交流中,存在外语人才断层的问题,如国际博览会等活动中可胜任翻译等工作的外语人才极少。外语水平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植入文化意识培养,有助于文化素养的培育,促进地方文化交流,带动社会发展,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但从如今外语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文化意识培养所受重视度不高,课堂互动交流严重不足,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基于文化意识培养探索有效的外语课堂互动教学路径,是当下及今后都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审视

(一)观念落后,指导思想不明晰。当前,外语教学指导思想分歧仍然较大,某些观点强调外语教学原本就属于语言文化交际的过程,也有观点认为外语教学是基于语言文化培养的教学活动。所以如今的外语教学依然局限于语言知识教授,语音、语法等传统内容仍然作为教学重点,课堂互动甚少,偶尔的课堂互动也形式化较为严重,语言文化内涵传递缺失,使得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效果被弱化,阻碍了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二)内容单一,培养体系不完善。实际上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偏废,但以往的外语教学只在意培养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所受的重视度极低,基本是在传授词汇、语法等工具性知识,而对这些知识都是采取灌输的做法,课堂互动安排严重不足,知识承载的文化信息被忽略。纵使已开展文化意识培养工作,但并未深入挖掘文化知识,导致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文化意识培养过于碎片化,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只是一味地输入外语文化,不注重输出本土文化,跨文化比较更是不存在[1]。此种输入与输出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现象,会导致本土文化安全受到影响,学生也会由此降低文化自信。

(三)途径局限,教学效率相对低下。传统课堂活动的开展局限于固定时间与地点,加之课时相对有限,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外语课堂都在围绕着教学大纲开展,文化意识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而课堂互动也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本中的文化知识时常都是简单提及,或者直接忽略,更不会去挖掘课外的材料来补充文化内容。此外,由于课时方面的限制,班级人数较多,学生无法参与有效的课堂互动,文化知识传输也是单向模式,极少安排师生双向互动,学生缺乏习得性机会,整体的学习效率偏低。

(四)共通问题,限制文化意识培养。外语教学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专门的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材缺失等共通问题。外语教学时常按照合班的方式进行开展,学生数量多、课时有限等因素影响文化意识培养活动的开展。同时,由于学生外语能力参差不齐,给语言文化活动内容、成效等带来很大影响。此外,学校普遍更为在意外语等级考试通过率,导致外语教学将重心放在考试上,语言文化内涵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阻碍学生交际水平的提升。

二、面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外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何种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和使用群体的现实应用情况息息相关。语言是人们思维、价值观的体现,而社会发展是推动语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有学者指出,语言具有文化性质,可将其认定成一种文化现象。实际上就是,语言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和语言作用密切关联。而文化的有效融入,离不开课堂互动这一推动力,这些都是外语教师必须清晰认知的。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积极性。无论是文化或是语言任何一方缺失,都会导致另一方的理解难度加大。外语隐含的语言结构及人文习俗,与中文有着明显的差别。若是缺失对外语文化特性的探究,仅将外语视作语言工具,学习者难以将所学语言知识在实践中应用,也正是因为外语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不高,便会使得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逐渐消失。学习动机不足,是造成外语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的关键原因。外语知识与本土知识不同,对于学生来说属于较为陌生的内容,若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必然会使得学生加深学习恐惧。若是教师由学生了解的文化知识作为切入点,借助文化知识弱化学生紧张感,学生可从文化寻找共鸣,挖掘外语和生活的关联性,进而形成新的外语学习动机[2]。

(三)文化能够唤起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多彩的文化赋予人们思想无限的刺激,对于唤醒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具有积极助益。外语教学若要和生活密切关联,就应将学生熟知的文化内容加入其中,并采取科学的课堂互动方法巩固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教师基于学生已掌握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新的视角看待熟悉的事物,文化此时便会成为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有效工具。如果用不同文化视角解读日常熟知的事物,相同的事物便会由于理解的差异而存在多元化的意义,赋予文化更高的价值。

(四)弥补文化意识薄弱的教学短板。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词语有着不同的含义,如红色,中国人习惯将其作为喜庆、吉祥的象征,英文中的red 不具有此文化含义。实际上此种文化差异体现于众多方面,学习者由于缺乏跨文化知识而无法与国际友人交流,便会减弱学习热情,最终放弃外语的学习,因此说文化意识融入外语教学十分必要[3]。

三、面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外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建设策略

(一)明确形成条件,提升对文化意识形成过程重视度。外语教学中往往不注重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形成,而是将了解的文化结果直接告知学习者,并对其记忆进行检验,确定是否已形成文化意识。此种方式之下,教师传授的文化知识对学生来说局限于知识层面,难以引导学生形成文化意识。外语教学存在一种现象,有的文化知识可引起学生共鸣,有的会被学生自动忽略,有的甚至还会造成精神压力。之所以会存在此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作为文化接受主体,其往往通过特定的文化方式传播自身的本土文化,文化意识只可持续更新,无法直接传授。外语教师应对文化意识形成条件有清晰认知,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创造的文化有正确认知,将文本知识转化为推动文化更新的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和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文化意识。只有通过现实验证外语课堂形成的文化意识,学生才会始终接纳文化意识并将其转化为文化信念,而外语课堂互动便是极佳的检验途径。

(二)确定教学参数,强化师生文化意识培养动机。外语教学有着特定性、实践性以及可能性三大参数。特定性指的是基于特定教学情境及社会语境之下开展外语教学,可能性主要针对教学的不确定性,对学习者身份建构及转变更为关注,而实践性注重将实现理论知识的现实转化。

1.强化文化意识培养活动中教师的实践性。外语教师在以往都是按照理论加生产的方法来教学,此种方式使得理论和实践衔接性不足。而文化意识培养注入外语教学互动中,强调的是教师结合实践采取多元方法,并将实践心得作为理论创新的推手,此种方式与教学本质更为接近,教师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方法挑选与整合的能动主体。如,对food(食物)这个知识点讲解时,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收集中英食物名言,并由教师准备富有趣味性的外语表达内容,在课堂互动中让学生竞猜。

2.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文化情感的培育。教师在特定参数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合理激活静态文化知识与隐性文化元素,选择和主流价值观契合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文化信息灌输者,而应成为文化知识的分析者。

3.注重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可能性。结合可能性参数,将外语学习融入文化语境当中,通过情境学习,师生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建构,让他们成为全程学习者,不再被动接受知识。此外,学习者通过文化建构形成文化自信,不断培养积极的文化情感,做到自觉肩负起民族文化推广的重任。

(三)加强课堂互动,坚定学生外语课堂主体的地位。以往的外语教学重心都放在教师的“教”上,课堂中大多数时间都用于教师讲解,学生缺乏互动,成为被动的接受者。由于课堂互动安排甚少,使得学生语言锻炼机会不多,无法在真实语言交际中有较好的表现。学习者在课堂中通过互动实践,不断提升交际能力,从而达成语言习得的目标。

1.分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最为直接的课堂互动形式,教师给出标题及语言、文化信息,接着鼓励学生们自主表达自身的看法。小组成员获得相同的信息,可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由于小组成员有着不同的交际能力,标题应兼具封闭性与开放性,通过封闭性标题让交际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探讨方向,开放性标题有助于刺激交际能力较强的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此种有层次性的课堂互动形式,不会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而不愿交流。

2.角色互换。此种课堂互动模式是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一员,而学生负责语言文化传递工作。由于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参与时也会更加积极,但话题必须和生活紧密关联,且有着较强的时事性,如此可确保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资料。学生在问题探讨时也会提出很多全新的看法,而教师通过身份更换,可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整体的课堂互动氛围更为融洽[4]。

3.难点提问。即让学生围绕着某个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教师备课有着较高的要求。此类课堂互动不便合理把控时间,需要学生高度配合更为合适。学生只有极为了解话题以及对应的文化,才会积极思考并提出个人的看法,形成和他人互动的意愿。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会存在偏离主题的现象,教师必须及时作出引导,并在最后环节进行总结归纳,使得所有学生都参与互动,并清楚最后的探讨结果。

(四)组织课外活动,借助发现式学习建构新的语言知识。为方便学生探索新知识,设计的教学任务需有助于学生发现学习,创设的任务情境需和发现学习的规律相契合,可引导学习者边学边做,并在脑海中自行建构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外语课堂活动开展时,需鼓励学生敢于探索,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利用创设的环境及获得的语言材料建构新知识。此外,教师需鼓励学习者平常多读、多积累,通过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积累新的知识,并通过应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要确保发现式学习的效果,活动的创设需结合参与者的实际交际需求进行,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考虑学生外语交际需求,尽可能呈现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其和学生智力水平与互动交流需求相符,还需充分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保障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获得有效提升。只有活动情境创设和现实情境更为接近,学习语境才会形成用外语互动的动力,使得学习者能够自主探索更多与交际情境相适应的语言输出,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保障课堂互动的效果。

(五)加强合作互动,全面建构完善的语言体系。生活中的语言使用都是基于交际需求之上的,而交际是在相应的语境与情境之下发生[5]。合作互动式外语教学活动便是交际语境创设的关键平台,学生在与真实环境相接近的语境中交流、互动、合作,赋予课堂互动更深层次的意义。一方面,人和人的合作互动。学习者间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且积累的经验也不同,即使是相同的知识在不同人的脑海中建构也会存在偏差。在人和人互动中学习者的角色会得到调整,意识也会得以提升,随之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有效培养语言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外语课堂互动不仅包含参与者间的互动,还包含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即本土文化和外语文化的互动。而在不同语言文化互动中,参与者的脑海中形成的文化知识内容是对比图式的,参与者在对比中通过平等的姿态了解外语文化,汲取外语文化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跨文化意识。

(六)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学习者外语精神的孕育。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强的实操性,也由此决定了外语课外活动是以工具性为第一属性,但也不可忽视其具有的人文性,主要原因在于人文性可让外语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在活动设计时,需确保活动基于工具性促进学习者外语人文精神的孕育。工具性取决于第二课堂所具有的实操性、应用性,这是课堂教学任务的基本属性,而融入语言人文性后,第二课堂活动会有更为浓郁的人文气息,也更加富有生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欲望的激发。若是将外语课外活动所具有的工具性视作其躯干,则人文性便是灵魂所在[6]。一方面,外语教师应注重外语教材中人文性及文化知识的深入挖掘,在课外活动设计时将潜藏的文化知识充分融入其中,让学生体会到第二课堂活动和第一课堂文化知识传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活动的开展实践应用第一课堂掌握的外语知识,进一步感知与获取人文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活动设计以及为学习者课堂互动提供指导时,需鼓励学生在比对外语人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存在的差异,通过平等的姿态吸纳外语人文精神,促进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发展。

结语

学习外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新文化接触的过程,外语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获得外语知识与技能,还应注重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将习得的外语知识精准、得体地应用于国际交流中。学生在习得外语的同时,能够全面了解他国的文化内容,因此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文化差异敏感性,才可在跨文化交流中置身于对方语境,形成情感共鸣,开展更加顺利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交际
情景交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交际羊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