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赋能课程思政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

2024-04-09张学超曲嫒娣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思政课程

张学超 曲嫒娣

(1.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黑龙江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这就为课程思政亲和力和针对性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面对新时代和学生群体特点,课程思政建设应顺应时代发展,主动了解新媒体,利用新媒体,依靠新媒体,基于当代大学生的诉求,迎合大学生阅读和学习习惯,打破空间和时间局限,推进课程思政亲和力和针对性建设。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比较,思政教育内容占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篇幅比例较少,都是基于学科及专业知识发展历程、产生意义等方面传递相应的价值导向、精神追求、道德情操等,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中实现价值引领的准确传递并被学生所接受,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建设至关重要。

一、课程思政亲和力和针对性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元素老化导致课程思政缺少亲和力和针对性。部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浮于表面,话语内容、案例选取等千篇一律,造成教师的“生搬硬套”和学生的“百听已厌”。一是课程和思政“两张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是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专业课程为基本载体,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各方面、各环节。[1]当前存在着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的问题,生搬硬套,课程与思政元素契合度不高;或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混为一谈,供给的内容相对单一,照抄照搬思政课教材原话,没有实现教育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化,忽视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二是话语内容的空洞化和价值导向理想化,机械地把思政元素灌输给学生,所用案例、话语体系较为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事,导致理论“高高在上”与实践相脱节,加剧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情绪。

(二)教育形式僵化导致课程思政缺少亲和力和针对性。“众口难调”是部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经常提到的问题,其实质是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没有从受教育者角度考虑其自身发展和接受意愿,单纯采用“硬性灌输”方法,灌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但部分教师没有真正把握灌输的涵义和灌输的形式。一是形式单一,单纯的口述和文字传播违背教育与教学规律,忽视学生知识接受规律,导致课程思政效果不佳;二是学生诉求,多元化和个性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色,千篇一律的故事和叙事方式容易引起学生审美疲劳,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互动淡化导致课程思政缺少亲和力和针对性。传统媒体采用“单向度”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大众需求。不能有效及时回复学生关切,学生诉求没有得到及时解决,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的逆反心理,更加不利于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更加突出,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思政课已经都学过了,好好的专业课又成了思政课,甚至让学生产生专业课教师“不务正业”的印象。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阶段,课程思政不仅担负着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解决学生们的大学生涯、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情感交往等问题,部分专业课程未关注到这类学生关切问题,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二、把握原则,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

(一)聚焦守正创新,确保主体个性不失理性。当代大学生追求理想、个性张扬,新媒体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用户个人体验,基于大数据分析,从用户年龄、性别、兴趣、专业和受众分层提供个性化服务。具体表现:一是主体话语的个性化,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不再受限于传统话语体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更加追求个性化,这是被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接受信息个性化,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私人定制”相关信息和知识,被认可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极大满足。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健康清明的网络环境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对于担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思政而言,更是刚性要求。这就要求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把握好主体个性化和理性化的关系,既要尊重主体的个性化,但也不是放任不管,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教师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自律严、人格正,学生要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二)聚焦正本清源,确保话语体系通俗而不庸俗。新媒体被广泛应用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再给人严肃、刻板印象,图片、视频等元素的融合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感官需求和刺激,正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描述的那样: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2]新媒体广泛存在和传播的重要原因是娱乐化模式,对于任何人物和事件都可以以娱乐化的形式演绎,呈现给受众,使原本严肃和正式的话题更易于受众接受。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播的重要手段,担负着确保国家意志、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娱乐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要求课程思政开展要把握好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增加视频、漫画图片、网络流行语等媒介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式、角色互换式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但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使学生在笑声过后有思考,娱乐之后有收获。

(三)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内容多元不失中心。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传播内容多元化。具体表现:一是用户的需求复杂多样,会随着时间、空间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用户激增,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二是信息传播主体多元,特别是在追求个性化的大背景下,必然导致传播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对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把关”相对弱化必然导致内容和思想的多元化。海量信息的涌入势必会分散受教者注意力,甚至可能造成核心价值观的缺失。课程思政建设要牢牢把握专业知识是教学内容中心,价值理念的传递是教育目标的中心。专业知识的讲授是课程思政的载体,更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不能为了专业课程忽视思政教育,同时也不能为了思政教育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某个专业知识点传递的价值理念不宜过多,不能片面追求大而全,容易使学生分不清主次,影响价值传递效果。

(四)聚焦短小精悍,确保思政元素简约而不简单。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特别是铅字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内涵简单化,不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需要相应知识储备,即可理解所接收到信息。如果内涵丰富、理论高深,就可能错失部分用户,甚至大部分的用户,不能满足资本对利益的追逐。新媒体能够迅速占领传播阵地和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广泛性有着直接关系,进入了“处处都是摄像头,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追根溯源就是对新媒体传播主体知识和信息要求的门槛较低,不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新媒体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思政元素挖掘要注重“短、小、精、悍”:“短”即不宜长篇大论,“小”即切忌追求大而全,“精”即形式精彩论述深刻,“悍”即经得起推敲。在选取素材和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学生能接受并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切忌把大而全的口号式的“大道理”一股脑地全部灌输给学生,要清楚明白,学生经过小、初、高三个阶段学习,对基本理论知识已经涉取,大学阶段也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复填鸭教育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思想和价值的传播。具体细化和分清教学的专业知识目标、价值导向目标,对专业知识要深入浅出,对价值导向要小而准。

三、发挥新媒体优势推进课程思政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充分发挥新媒体资源优势,增强课程思政亲切感。课程思政基于专业知识所传递出的价值理念有些常听常见,但有些专业性却很强,学生未必了解,教师传授此类价值理念时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有些通俗易懂,但有些却不易理解,教师如果没有解释充分,容易让学生产生模糊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资源优势释疑解惑,通过教师讲解和网络资源的学习,准确把握其涵义,通过视频、图片等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消除学生陌生感和模糊感。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增强课程思政亲近感。课程思政的优势在于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影响,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将课程思政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一是消除空间距离。传统教育模式把空间限制在课堂上,把时间限制在上课时间内,但是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不应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更多时候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新媒体传播有效打破空间和时间界限,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二是消除心灵距离。心灵的沟通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发生情感上的共融,专业课程教师形象的塑造可以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教师可以广泛涉猎与专业知识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分享自身成长历程、科研攻关经历和对于具体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以网言网语等接地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助力课程思政亲和力建设。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数据优势,增强课程思政获得感。课程思政担负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任务,让学生有满满的获得感。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对精神的获得感。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学生交流,通过新媒体数据优势找到学生关注点和兴趣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情感的共鸣、愉悦和满足对学生学习成绩和价值观的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对知识的获得感。通过新媒体资源数据优势,学生对专业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使得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之间关系以及论证更加详实可靠,不再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状态。

(四)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优势,增强课程思政人性化。传统媒体的“单向度”传播不符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交往习惯和接受心理。新媒体完美地解决了这一弊端,实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实现对于人性化的需求更甚于思政课,因为它是基于专业知识所蕴含的价值导向实现思政教育目的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只是一个方面,互动可以采取辩论、探讨、反思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及时提出问题,引起教师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白价值引导和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信服。具体来讲,第一轮互动即课前准备,通过网络平台问卷形式,了解学生诉求,及时进行互动,把问题前置,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第二轮互动即课堂教学,通过教育者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设置具有启发性的课堂讨论,不设置标准答案,开放式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存在感”;第三轮互动即课后反馈,采取学生谈话、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课程结束即“后会无期”的弊端,保持长期稳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被需要”。

(五)充分发挥新媒体精准优势,增强课程思政人本化。传统媒体或传统传播方式基于“点对面”模式,出现了“众口不调”的局面,基于新媒体和网络互联互通的时代背景,教师再也没有这样充分的“理由”和合适的“借口”。课程思政相较于思政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有利于进行精准“思政”[4]。结合新媒体能够提供精准服务优势,真正做到“点对点”有效传播。具体来讲,一是要举旗定向。深刻领悟国家对课程思政的要求,深刻把握课程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深刻理解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载体之间必然联系;二是要有的放矢。采取大数据分析、往届学情分析、调查问卷等手段,准确掌握学生对课程期待、兴趣点、关注点等方面问题,特别是案例选取的针对性、思政元素挖掘的针对性,进行人本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三是要对症下药。马克思认为利益驱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瞄准学生困惑点、疑难点、关键点,做到“内容精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传统方式和新媒体结合等方式,实现课上和课下的贯通,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超时空界限优势,把握传播时机,及时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时间精准。

(六)充分发挥新媒体分众优势,增强课程思政人文化。相较于以书籍为代表的铅字时代传播方式大众化,新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分众化。托夫勒认为,传播媒介变化的基本方向一直是朝广大受众解体成零散的小批受众的方向发展的,这一受众群体接受的是不同结构的节目和信息。[6]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教育主体为了占领市场和思想阵地,必然导致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分众。课程思政的优势也在于此,天然地把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背景、能力诉求区分开来,与新媒体传播原则和手段不谋而合。具体来讲,一是内容的同一性,基于相同的专业知识、行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区别于思政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难以区分专业或者针对专业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优势,为学生“量身定制”思政大餐;二是表达同一性,历史沿革、专业术语、表达方式的相同使师生间、学生间易于交流,易于接受,保持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的专业化和独特性。

结语

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取决于思政内容、话语体系、表达方式等方面是否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传播、精准、数据、互动和分众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课程思政现有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