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三重逻辑
2024-04-09张光远宋冠澎高日月
张光远 宋冠澎 高日月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了“两个结合”对于我党立党执政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P17)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实现路径,对于进一步以高度文化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形成的理论逻辑
(一)积极继承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发展中表现为一种融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指出:“马克思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2](P195)这不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并非孤立于西方哲学史之外,而是在广泛的批判性文化吸收中形成的。马克思撰写博士论文时对古希腊自然哲学进行了深入考察,在编写《资本论》时广泛使用了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晚年更是深入研究历史学、人类学、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跨学科研究和广泛的文化吸收,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思想源泉。在中国,这种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方法指南。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这种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更具广泛性和时代性。
(二)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19世纪的德国,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系既深植于德意志的文化土壤,又跨越了民族边界,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对当时德国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特别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系统反驳,展现了其思想的民族性。然而,马克思的批判并不仅限于德国哲学范畴,他的理论超越了特定文化和国界,捕捉到了时代精神的普遍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形态的预测,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趋势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体现在其对社会历史进程和对人类社会变革科学分析的普遍适用性,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德国的思想遗产,更是全人类的智慧财富。它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面对自身社会问题时提供了分析工具和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表达和时代性的彰显。
(三)融合各民族文化特点。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便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某一单个民族文化的产物,它是在对不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广泛吸纳基础上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因而,它能够与不同国家本土优秀文化成果成功结合,并一定要与时代和各国具体实际作为具体参照和现实依据。恩格斯指出,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马克思本人也反对将其理论固化为一套教条,他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反复强调,其理论可作为研究的起始点,而非论证的独木桥。列宁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在《我们的纲领》中,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原则在不同国家的应用会有所不同。列宁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俄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中的本土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国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发展与完善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善于融合各民族文化的普适性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和征服力,这是其能够在中国文化中扎根的先决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生成的历史逻辑
(一)文化批判:质疑与启示。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开始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当成党的重要探索方向。然而,早期的实践中,这种结合往往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致了一些挫折和困惑。“五四”运动期间,激情的中国青年迫切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传统封建礼教、道德、思想和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对于社会思想解放起到了推进作用。尽管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建设有指导作用,但并不等同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曾对此有过质疑,这为中国共产党后续的文化觉醒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党在文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文化自省:反思与审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和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下,对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刻反思。
中国共产党在反思整合过程中修正了早期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否定态度,强调新文化运动应是对各种文化元素进行辩证分析和有机整合的过程。这一整合不是简单的折衷或调和,而是在深刻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再认识、再评价和创新性转化。在革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我们党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即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突出强调了民族文化的重要内涵价值,更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文化自信和精神动力。
(三)文化自觉:批判与继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是党内不断探索的议题。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认识到这一结合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仍面临着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共产党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中,逐渐形成了批判继承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这种自觉不是简单的拒绝或全盘西化,而是在批判吸收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靠这种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并丰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之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加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确保文化发展既有历史深度也有时代广度,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价值资源和文化支撑。
(四)文化自信:守正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4]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全球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此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的文化策略和政策不断优化,确保文化发展既保留了本民族的独特性,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受制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与条件限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未曾充分凸显。但伴随国家意识与民族自觉的普遍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这种意识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重塑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底蕴,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融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不断认同,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深入发展。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党内的思想文化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生成的现实逻辑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创新融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不仅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文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为民族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精神滋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重要体现。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发展,也是对民族精神特质的一种强化和展现。这种融合不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上的深远洞察,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融合反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自信,不仅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通过这种创新性结合,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确保文化发展与时俱进,既传承又创新,既有历史深度也有时代广度,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根基和精神内核,为这一独特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撑和丰富的智慧财富。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植根于对本国历史继承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洞察,唯有根植于中国土壤,立足中国国情,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正是因为这条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
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吸收了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经验,更加注重将这些经验与中国独特的国情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思想精髓,确保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其独特的文化发展路径展现出不同于他国的现代化风貌,不断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根基,为中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特地位提供了文化支撑。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铸,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的自觉行动,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路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仅是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的过程,更是在提供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同时与世界文化进行互动和对话的过程。
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如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矛盾,要求我们不仅要利用当代文明的智慧和力量,还要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展现,也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基石。立足马克思主义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诠释和时代更新,不仅是对传统的敬重,更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这种深入的文化自觉有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使其不仅维持自身的独特性,同时也展现出与世界文化的互动性。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文化通过其独有的理念和主张,提供了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案,提高了其全球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共生,也为全球文化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