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实践机制与提升策略

2024-04-09王可园丘淑媛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

王可园 丘淑媛

摘要:快递员、外卖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正在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优化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这一群体的党建工作进行研究也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课题。目前,各地基层组织部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形态,主要是组织嵌入、精英吸纳、服务吸引与意识整合等,大大提高了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在取得这些成效的同时,新就业群体党建还存在着传统党建模式与新就业群体灵活工作特性间的矛盾等问题。应当从创新组织设置、延伸组织触角,加大服务力度、打造暖心阵地,引导参与治理、激发治理活力,完善工作保障、夯实党建基础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新就业群体的党建质量。

关键词: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精英吸纳;组织嵌入

中图分类号:D2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4)01-0024-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这是新时代党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的新命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依托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的新职业不断出现,新就业群体日益庞大,目前,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新就业形态作为新生事物,对于城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快递员、外卖骑手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优化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也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课题。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必然要求,这也将有助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实践中,一些地方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成效较好,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发展新就业群体党组织,通过服务让新就业群体认同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作用。但总体来看,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新就业群体党员较少,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抓手比较欠缺,新就业群体对党的认识也不够深刻,这必然影响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以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为对象,对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状况展开深入调查,概括总结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制约因素,探索提高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以加强党对于新就业群体的引领作用,巩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一、新就业群体党建的现实价值

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加速度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快递员、外卖员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也已经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改善社会治理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力量来自党的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党的全面领导及党的全部工作,都需要党的组织体系上下协力,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到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党,创立百年来都十分重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形成了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级的严密组织体系,正是由于这一组织体系,党才能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勠力同心。2018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党在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强调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在这一路线的指导下,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506.5万个,其中基层党委28.9万个,总支部32.0万个,支部445.6万个,[1]真正实现了将党旗插在最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组织体系大厦的地基,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发展党组织的方针就是贯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组织架构,将党组织纵向延伸到最基层,畅通落实党中央决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横向覆盖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中覆盖党的组织。当前蓬勃发展的新业态,聚集了大量的新就业群体,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更需要加强以新就业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党建工作,高度关注新就业群体发展,织密党的组织网络,将新就业群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从而拓展党的工作阵地。

(二)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关键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眾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2]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阐释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作用,对于群众路线的深入贯彻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政党的阶级基础决定着政党所具有的理论纲领和奋斗目标,政党的群众基础则决定着这个政党能影响到多少人,这代表着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一个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必须要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党巩固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根本。

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是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党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密切同群众的联系。自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以来,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队伍发展逐渐壮大,包括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但是,他们在工作中相对缺乏保障,收入也不稳定,但他们人数又很多,一旦有问题出现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党要想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对新就业群体中的群众加强政治引领,开展党建工作,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使新就业群体真心实意地拥护党的领导,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和组织力,巩固党在新就业群体的群众基础。

(三)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3]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最主要的是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更需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4]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发生在基层,最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也发生在基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既需要解决民众矛盾,也要实现群众诉求,因而它既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要求。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体参與社会治理多元化的过程,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将变得更为和谐稳定。同时,要想实现人人有责、人人享有这一目标要求,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鼓励社会参与,激发民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多个主体之间更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由党委进行政治引领,政府负责具体治理,民众在这个过程中既享有资源和服务,也要协商共治,人人参与,有序参与,营造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新就业群体穿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基层的社会治理具有天然的优势。由党组织牵头,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既有利于基层党建格局的构建,也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实践样态

从目前来看,各地主要从几个方面开展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包括服务提供、组织嵌入、精英吸纳以及意识整合。其中,服务提供是前提和首要步骤,通过服务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引新就业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党的组织,最终实现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和意识整合。

(一)服务提供

新就业群体因“接单在线上,工作在线下”的特殊工作模式,使得此群体具有流动性强的职业属性。在此情况下,要想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党建工作,就必须要将新就业群体从流动状态变为固定状态。一些街镇组织部门为此采取了多种方式,将新就业群体固定下来。

一是建立党群服务点。按照新就业群体的集聚地和人流量,统合基层党组织场地资源,在社区、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设置党群服务点。在选定地址之后,基层党组织统一标识,配齐基本设施,为外卖或快递小哥打造专属的活动场地,让其在闲余时间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活动。

二是提供关爱服务。首先,提供基本服务。在党群服务点内,社区党组织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包括避暑取暖、如厕歇脚、饮水充电等多项“医食驻行”服务。其次,提供专项服务活动。针对新就业群体的一些特殊需求,整合区域内两新企业资源,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向服务点提供自助健康服务专区,其中包含测血压、测体温、跌打损伤治疗服务;党群服务中心还与美发店开展合作,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专享公益美发项目。

三是重视解决小哥难题。对于新就业群体工作过程中深受封闭管理小区“进门难”“信任难”“就餐难”问题困扰的现象,一些乡镇(街道)党委开始探索在住宅小区内建立小哥信用体系和服务体系。以上海市为例,与物业公司达成合作,在物业员工食堂设立小哥服务点,小哥提前预约,即可享受餐食。小哥与物业达成“一次登记,多次授信”的体系,小哥可以更方便地在小区内活动。针对新就业群体普遍没有劳动权益保障的情况,乡镇(街道)总工会主动为新就业群体购买了D类保障,让新就业群体在工作生活中受到保障。针对小哥职业成长难题,有的街镇党委整合企业、学校资源,对于想学习更多职业技能的,为其提供机会到企业去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有升学意愿的个体,党委还为其联系老师,提供学习资料。

四是开展红色教育。除了为新就业群体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专题培训设置的党课,新就业群体也可以参加其他各类党课。如上海市X乡镇,在二十大期间为新就业群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其中包含以镇史和镇优秀人物介绍为主要内容,穿插以党史要素开展党课以及结合新就业群体现实生活讲好党史故事等活动。除了日常党课教育,还为服务点提供各种红色教育书籍和各种红色宣传横幅,让新就业群体在空间活动中接受党的教育。新就业群体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提升了理论知识素养,增强了对党的信赖。

(二)组织嵌入

针对新就业群体高流动性的特点,一些街镇对区域内新就业群体进行了多次的反复摸排,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员找组织与组织找新就业群体党员的行动。由党群服务中心在区域范围内走访外卖站点、快递服务点、网约车公司站点,将新就业群体的分布与人数同时摸清,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在摸排过程中出现新就业群体中很多党员不愿意亮明身份的问题,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区域情况的摸排办法,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线上访谈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指的是由党群服务中心出面,与平台企业达成合作,由平台对区域内员工的基本情况进行大概了解。自下而上指的是由站点向党群服务中心报备员工情况与数量。线上访谈指的是根据站点自己报上来的情况,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电话联系,确认信息的真实度。线下走访指的是工作人员去实地探访站点的现实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党组织基本掌握了区域内新就业群体及其党员情况。

经过多次的反复摸排之后,开始着手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由于新就业群体内党员人数少,除了部分在军队入党的退役军人和原先在企业工作的转制员工,大部分新就业群体都是非党员身份。在此情况下,党组织设置存在着现实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些街镇在整合党政部门资源的基础上,在街镇党委下辖的非公经济组织党总支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在此基础上,聘用有着多年党建经验的退休党务干部为党支部书记。除此之外,在产业集聚地,还依托网格联合党支部,选派优秀党建指导员,凝聚新就业群体。在实践中,区域内新就业群体与网格联合党支部共享资源,共同聆听党课,共同参与活动,新就业群体内积极分子逐渐涌现。建立的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遇事迎难而上,团结群体内其他个体,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三)精英吸纳

为了促进新就业群体党员的发展,一些街镇加大积极分子发掘与培养力度。首先向各站点发布通知,对于希望加入党组织的个体,鼓励其递交入党申请书。针对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新就业群体,街镇党委将其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考虑到新就业群体平时较为忙碌,日常的党课培训教育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日常线下的少数党课实践活动,其余的培训都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一些街镇总工会与团委、妇联、党群中心等组织共同发布“新”课堂·“微”模式项目,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安全出行微课堂、反诈骗微讲坛等活动融合在一起,将党的教育与群体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让新就业群体积极分子在党课教育中学到更多知识技能。

除了政治吸纳,有的街镇党委还采取了社会吸纳的方式,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使其由治理“变量”变为治理“增量”。实践中,发挥新就业群体灵活性强的特点,在区域范围内组建城市治理志愿服务队,使其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帮手。例如,让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搭建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网格之间的信息反馈平台,鼓励新就业群体在游走大街小巷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城市管理漏洞,第一时间向上反馈,并协助解决问题。同时,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工作过程中注意收集社情民意,关注新就业群体需求。再比如新就业群体党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化身为宣传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大街小巷之中。总体上,通过吸纳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城市感知细胞得以扩充,基层治理触角得以延伸。对于新就业群体来说,也在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作出了自己的社会贡献,凝聚了社会责任感,在行动实践中受到党组织的感召。

(四)意识整合

为了进一步凝聚新就业群体人心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一些街镇灵活开展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教育,以促进新就业群体意识整合。在教育管理载体上,利用互联网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党群服务中心根据新就业群体空闲时间零散的特性,利用微信群、QQ群和智慧党建平台等载体对新就业群体党员进行教育。在教育管理形式上,根据新就业群体工作特性,探索了集体学习、自主学习、网络教育等方式,并利用现身说法、案例举证等形式,让新就业群体党员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激励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活动。为了增强激励效能,开展评优评先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奖励机制。鼓励新就业群体身份与网格员等身份叠加,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各项社会治理任务,并实行积分管理,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同时,定期开展相关评优活动,对于工作表现优异者给予荣誉称号及物质奖励,鼓舞新就业群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城市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丰富教育载体、探索多样教育形式、鼓励社会治理实践多管齐下的教育管理,新就业群体中涌现出大量的先锋人士,他们对党的信念坚定,坚决拥护党的政策、方针,使得教育管理真正实现了意识整合。

三、当前新就业群体党建面临的主要挑战

当前新就业群体党建面临的挑战主要来源于两个层次,一方面,新就业群体依托互联网平台工作,具有显著的弱组织化特征,这使得新就业群体人员流动性强,传统党建模式难以适應新就业群体的灵活用工模式。另一方面,党建活动的内容与新就业群体的需求不相匹配、党建资源缺乏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影响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效果。

(一)传统党建模式与灵活工作要求间的矛盾

传统党建工作中,对党员的教育通常采取较为固定的方式,即定期开展组织生活,让党员在组织生活中接受党的教育。“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主题党日等活动构成了党的组织生活,这些活动具有定期性、经常性特征,能够帮助党员接受最先进的党内理论教育,增强党员党性修养。然而,在新业态经济中,多采取数字经济平台进行工作,传统行业中的固定场所办公的形式逐渐弱化,“活”在网上、即时关注网络构成了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性。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对于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来说显然并不完全适合,产生了传统工作模式与灵活场域模式的矛盾。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在“线上注册、平台派单、线下工作”的全新工作模式下,新就业群体需要时刻奔波在路上,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对于固定的工作场所并没有需求;另一方面,新就业群体呈现出明显的高流动性、高分散性特征。除此之外,由于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时间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此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长都具有随机性。这样一种工作模式使得新就业群体个体工作时间场域皆不一样,群体难以聚集。一些行业如快递行业涉及物品分拣、打包等活动,与外卖等行业的时间也不一致,在统一时间内进行活动很难实现。所以,新就业群体场域灵活的工作特性与传统工作模式中要求时间地点全固定的教育方式是相矛盾的,这是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需要面对的问题。

除了党员教育方面,在组织设置方面,传统的工作模式也不能完全适用新就业群体。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下,对于各基层单位,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都应该成立党支部,同时支部设置一般以单位为主。但在新就业群体中,党员人数较少,且多属流动党员,这就使得以一个站点为单位设置党组织难以实现,导致党的组织有效覆盖不够到位,党组织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影响较为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设置要与传统方式相区别,兼顾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特点,创新组织设置方式,从而实现组织覆盖。

(二)党建要求与效益为先间的矛盾

新就业群体的主要行为目标是为了实现生存,即通过完成客户需求,获取经济利益。新就业群体的收入结构具有特殊性,主要是以业务完成量和完成度为评判标准,要求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中既要完成大量订单,且要高质量完成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在这样一种目标引导下,新就业群体党建活动必然涉及新就业群体的意识形态塑造,让新就业群体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新就业群体配合组织活动,完成组织任务,而这又与新就业群体的行为目标相分离。参与党建活动会占据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时间,直接影响新就业群体的收入。配合组织与效益为先的矛盾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影响着新就业群体党建成效。

深入了解新就业群体可以发现,新就业群体大多是职场竞争优势较小的人群。以外卖配送为例,外卖骑手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专送骑手和众包骑手。专送骑手是平台企业按照地域范围将餐饮配送业务外包给加盟商,由加盟商对其进行管理的骑手。由于平台对加盟商有考核要求,加盟商会根据要求对骑手进行管理,因此骑手依然受到平台管理。专送骑手的配送范围比较固定,基本在5公里以内,同时骑手的接单都是由系统平台自动接单,骑手虽然可以拒绝接单,但多次拒单后就会被平台强制派单,多次拒单行为也会影响骑手的信用体系,导致平台少派单。与专送骑手不同,众包骑手即兼职骑手在平台开发的相应app中完成注册任务,通过后即可成为骑手参与配送任务。众包骑手需要自己在app上接单,因此需要自己抢单,这就导致众包骑手的配送范围不定,根据订单的距离来判定配送费。众包骑手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点来判定要不要抢单,一旦接单就必须完成,否则会有相应的惩处机制。在这样一种平台机制约束之下,新就业群体看似是“自由就业”,实际上接单量、准时率、客户评价、积分等级等深切地制约着其整体收入。这就导致新就业群体没有时间去参与党组织活动和社会治理,这是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现实难点。

(三)政治引导与服务内容矛盾

把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才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实现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要想把新就业群体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需要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导,增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影响力。实践中,加强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导主要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服务关怀,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关爱,从而逐渐信赖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内容主要分为几类:一是通过服务阵地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在阵地内提供饮水、歇脚等基础服务;二是主题服务,即以节日或者群体成长培训为契机,向新就业群体提供对应的物资及讲座服务;三是提供红色教育,让新就业群体听党课。在现实生活中,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导与服务内容相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服务内容不够全面,没有充分体现关爱引导。在新就业群体中,个体基本是在平台上注册账号即可进行工作,没有与平台企业确立正式的劳动关系,由于工作的临时性,使得他们没有相关的权益保障,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只能自己承担。因此对于新就业群体来说,劳动保障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现实中,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大多只停留在提供基础服务和基本物资上,对于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服务较为有限,这使得服务内容无法充分体现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引导。另一方面,服务内容与政治引导结合不紧密。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随着新就业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群体内需求也与日俱增,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如基础服务、主题服务等服务内容只是解决新就业群体的物质需求和成长需求,对于更深层次的政治引导则涉及不够。二是政治活动不够多。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活动仅仅只是服务,很少涉及意识形态塑造,而专门对新就业群体进行意识塑造的红色教育活动较少,效果有限。

(四)重视态度与资源缺乏矛盾

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总工会新领导班子谈话时指出,“工会要通过多种有效方式,把快递员、送餐员、卡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各类平台就业群体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使工会成为他们愿意依靠的组织。”[5]强调要重视新就业群体的潜力,希望利用党建工作和工会组织,将他们的心牵引过来。2019年春节到来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实地看访了快递小哥,称他们是“勤劳的小蜜蜂”,并在春節贺词中强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具有很大价值,要增强他们的劳动自豪感和自信心。在2022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直接称为新就业群体,提出“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6]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新就业群体党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出“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7]由此,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逐渐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

与对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极其受重视的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资源缺乏。首先,党务工作人员缺乏。新就业群体分散广、流动性大,需要党务工作者付出极大心力。而当前党务队伍也因很难抽身去进行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的党建领域缺乏工作经验,影响了工作效果。其次是财政支持不足。与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相比,新就业群体党建投入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来说,面向新就业群体提供的服务,一部分依靠调用其他资金,一部分依靠区域内企业的投资,对于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更是没有单列预算,使得党建工作束手束脚。最后,是常态制度缺乏。当前对于新就业群体党建如何进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对新就业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建工作考核制度等方面不完善,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工作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极大地影响了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创新发展。

四、提高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的路径选择

由于新就业群体所具有的特殊性,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除了拓展组织架构之外,还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需要从创新组织设置、加大服务力度、引导参与治理、完善工作保障等维度来推动。

(一)创新组织设置,延伸组织触角

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是党组织凝聚力的基础源泉。要想实现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发展,首先就是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解决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立及发展的问题。

一是要健全和优化组织架构。在进行组织设置之前,要以镇为单位,摸排全镇范围内各个站点新就业群体的数量及分布行业,并切实了解其中的党员人数。对于有3名及以上党员的站点,应坚持应建尽建的原则,建立党支部,切实做好属地党组织建设。对于不足3人的站点,可以联合附近的站点建立联合党支部。同时,考虑到整个新就业群体的党员人数有限,也可以按照物流、送餐等行业设立行业党组织,搭建平台党组织。总而言之,要根据各种客观条件,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构建属地党组织-平台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三级联动体系,避免发生党员找组织难的问题。

二是筑牢组织根基。新就业群体的各个行业都面临着党员少的难题,这就需要扩大新就业群体党员的数量。首先,可以专门针对新就业群体设立专项党员培养计划,摸排全镇范围内新就业群体积极分子的数量,对新就业群体党员发展计划进行统筹,如果积极分子人数很多且较为优秀,可以考虑下放名额,将其中一部分人发展为发展对象,最后纳入党组织。其次,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培训教育。考虑到新就业群体平时要争分夺秒赚钱,可以采用网络社交媒体的方式,建微信群,在群里发学习资料,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理论修养。最后,对于一部分“口袋党员”,要鼓励其把组织关系迁到本地,拓展党员数量。总而言之,要通过新就业群体自身党员发展及“口袋党员”迁入等方式,扩大新就业群体党组织队伍,筑牢组织根基。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新就业群体由于自身限制,平时也要忙着工作,理论学习对于他们是比较难的事情,因此有一部分人是很难发展为党员的。但如果不将这部分人纳入组织体系,就很难对其进行管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创新工作方式,不仅仅是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也要重视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作用。要大力增强新就业群体行业团委建设,在各个合适的站点建立团组织,发挥对青年的引领教育作用。对于不符合加入团组织要求的新就业群体,可以鼓励其加入工会,通过工会团结凝聚群体力量和提供服务保障。综合说来,实现新就业群体组织覆盖,就是要将新就业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纳入组织管理中去,实现工作全覆盖,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力。

(二)加大服务力度,打造暖心阵地

新就业群体作为当前蓬勃发展且人数众多的群体,党必须掌握群体的最新动态,才能确保触角能够延伸到基层。要想抓住这个群体,就要将流动的群体变为固定的群体。基于新就业群体的特性,新就业群体党建的重要一步就是打造新就业群体暖心阵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实现对新就业群体的管理。

首先,针对阵地的位置。阵地是为新就业群体专门建立的,必须使新就业群体能够自由出入,阵地的位置就需要设置在允许新就业群体自由进入的写字楼或小区内。同时,也要考虑到阵地范围内新就业群体人流量的大小。因此,新就业群体暖心阵地的位置,要考虑到流量以及对于新就业群体限制的因素,最好选择在临街的场所,方便新就业群体随时随地进去休息。再考虑到现有的社会资源,也可以选择在党群服务中心或工会的爱心驿站内设置一些暖心阵地,使这些场所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其次,针对阵地的服务内容。第一,要有基础的服务内容。暖心阵地的设置最本质的属性还是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所以阵地内必须要有丰富的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歇脚休息、方便如厕、免费饮水、手机充电、避雨取暖等,通过这些基础服务,吸引新就业群体来阵地内活動。第二,要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可以由基层党组织出面,邀请一些医生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诊断治疗;甚至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为新就业群体开展专属讲座,提升新就业群体对于职业成长及发展的认识,构建新就业群体成长服务体系。

第三,加强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权益保障是新就业群体工作过程中最需要的内容,但在实践中,新就业群体权益被侵害事件频发,给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加强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需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加快探索适合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同时,要加强平台企业的用工管理体制,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群体劳动报酬、休息休假权利。

第四,重视红色教育服务。暖心阵地的设立,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使新就业群体向党组织靠拢,因此可以在阵地内开展红色教育服务,使新就业群体潜移默化地受到党组织的影响。具体来说,可以在阵地内张贴一些相关的横幅标语,并增配一些党建书籍,甚至可以每月或每一季度进行一次党的理论讲座,增强阵地内成员的理论修养,建设党味浓郁的红色驿站活动阵地。通过这些服务内容,在静止的阵地内治理流动的新就业群体,全方位保障阵地内新就业群体的需求,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环境氛围,在思想上行动上关怀新就业群体,从而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党组织的信任。

(三)引导参与治理,激发治理活力

新就业群体具有与其他行业截然不同的职业特性,如从业人员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联系面广。这些职业特性,使得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上比其他行业更具有先天的优势。例如,新就业群体在工作过程中,会了解街道社区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会看到城市管理的漏洞;同时,新就业群体在与人打交道时也会间接了解到社群民意。新就业群体天生就适合作为基层治理的新触角成为街道社区的民情收集员、移动网格员、平安巡查员等。但新就业群体工作忙碌,这一特征也限制了他们参与基层治理,因此需要采取多重措施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

一是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很多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涉及基层治理的问题,但可能因为司空见惯,没有意识到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时,街道、社区或者党群服务中心就要对新就业群体进行引导教育,激发他们解决城市安全隐患、参与城市治理的责任心。

二是要创建保障机制。新就业群体大部分缺少必要的职工保障,如果在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受到损伤,将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因此,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可由党群服务中心出面为新就业群体购买保险,如果有人员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遇到意外状况,可以通过保险得以报销,这样就保障了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权益。

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新就业群体每天生活忙碌,如果要他们去参与基层治理,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一项负担,这时候就需要给他们一些激励,使他们愿意在空余时间去参与基层治理。这些激励可以是物质上的,对于表现好的给予一些现金或物品的奖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对于积极主动的人员给予“最佳骑士”之类的荣誉称号。通过这些措施,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构建社会与新就业群体双向融合、双向服务的治理格局。

(四)完善工作保障,夯实党建基础

新就业群体党建是伴随着新就业群体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受到重视的党建领域,也正因此,新就业群体党建正处于探索之中。要想做到新就业群体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发展到哪里,还需要进行切实可行的改进。

一是建强新就业群体党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新就业群体在发展模式、运行方式以及群体本身的教育水平、劳动关系方面,都与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这使得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更复杂更难以着手,许多非专业党务人员去从事这部分工作时,经常感觉力有不逮。因此,要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干部队伍,让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来负责,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物质保障。新就业群体时常奔波在路上,唯一的抓手是服务站点,服务站点的建设需要财政支持,在站点内进行的各项活动同样需要物质基础。不仅如此,激励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也同样需要财政支持。也就是说,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需要物质保障作为支撑,只有物质上的充分支持,新就业群体党建才能顺利开展。因此,在每年的财政预算表上,应该单列一项,作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财政预算,以便保障新就业群体的各种党建活动支出。

三是完善新就业群体党建制度体系。新就业群体党建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没有任何的旧例可以遵循,工作整体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经过几年的探索,各地对于新就业群体党建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经验,应该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和参考。

參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3-07-01(2).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N].人民日报,2019-05-14(1).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38.

[5]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 开创我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10-30(1).

[6] 习近平.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3-07-01(1).

[7]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责任编辑:何爱云)

The Practice Mechanism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of New Employment Groups

WANG Keyuan, QIU Shuyua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

Abstract:The new employment groups represented by couriers, delivery men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force in serving the People's lif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optimizing the governance of the grassroots. At present, the loc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departments have created various new forms of party building work for employment groups,including organizational embedding, elite absorption, service attraction and consciousness integration, etc. , enhanced the appeal of CPC.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party-building model and the flexibl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 We should innovate the organizational setup, extend the tentacles of th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reate a heartwarming position, guide the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governance, improve the work guarantee, a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party building.

Key words: New Employment Groups;Elite Absorption;Orgnization Embededness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
菊泉基本管理单元:社区自治共治的实践创新
新时代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
浅谈激励机制对国企深化改革的推进作用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上海市金山区基层党组织“末梢畅通”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