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
2014-08-07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党委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党委
[摘要]针对大团镇自主经营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总体经营规模较小、带头人引领作用不明显、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大团镇党委为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实践“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新模式。通过“插管式”组建、“双向式”运作、“扇面式”服务,合作社党建不仅增强了合作社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帮扶等有利资源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章立制、健全管理、完善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解决农户实际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合作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共赢。
[关键词]合作社党建;党建引领;党建创新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镇党委积极探索实践“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新模式,以帮助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作为农村党建的主要目标,切实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实现了农村党建、合作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共赢。
一、大团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问题
大团镇是浦东新区的农业重镇,目前农业用地33.9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67%,主要农副产品有大团蜜露桃、西甜瓜、有机蔬菜、菌菇、对虾等。截至2014年3月底,大团镇共有各类合作社80余家,其中,能实际运作、正常经营的48家;社员总数941户、带动周边农户近4000户,其中社员党员72名;各合作社经营类型丰富,经营规模较大、辐射范围较广,其中跨区经营的占总数的13.1%;合作社以果蔬种植为主,约占56.3%;养殖类约占30.3%;其它约为13.4%。
镇党委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约了各类农业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这种以自主经营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总体经营规模较小、带头人引领作用不明显、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此,镇党委为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提出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思路,对48家正常经营的合作社分三种情况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即成立党支部的6家,划入党小组的26家,委派党建指导员的16家。
二、大团镇开展合作社党建的主要做法
(一)培育发展,不断增强合作社党建新模式的有效性。一是“插管式”组建。建立了由镇党委直接领导、各方面协同配合,纵向下沉、一杆到底的“插管式”组建机制。2007年,上海申凤桃业专业合作社试点成立合作社党支部,迅速扩大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合作社社员由最初的9户,发展到35户,并与周边800多户桃农签订了购销协议。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乐侬对虾、思甜家禽、多利农庄等5家合作社党支部;对盛亮果蔬、润堡生态等合作社及时跟进,加快合作社党支部成立步伐。
二是“双向式”运作。坚持党建带社建、联手促发展,努力实现党组织先锋型建设、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双向式”运作。全面推广“双带”(党员带头致富,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工程,加大合作社领头人培养力度,促进合作社良性发展。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联系户等制度,支持和指导合作社党支部探索建立理事会重大问题决策向支部报告制度、党支部理事会重大问题联合讨论研究制度等,逐步推动合作社党建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三是“扇面式”服务。及时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做到党委统筹抓、部门具体抓、基层深入抓,形成党委政府领衔、职能部门参与、若干合作社联手、奖惩激励机制跟进的“扇面式”服务格局。如镇农办、农技站等职能部门,从项目发展、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市场销售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扶持合作社发展壮大;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帮扶等有利资源,引导技术大户、种养殖(植)大户成立或加入各类合作社,倡导合作社技术骨干和能人开展技术指导,解决农户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夯实基础,精心打造合作社开展党建的活动阵地。以“有党组织标识、有电教设施、有学习资料、有宣传阵地、有工作台账”为目标,指导各合作社支部努力建设好“六个一”标准化党建活动阵地,即一室(党员活动室,设置固定场所,配备了桌椅、电教设备、学习资料等基本设备和资料)、一栏(党建园地栏,展示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示范岗等内容,及时更新党建活动动态、各类学习培训资料等)、一牌(党组织标识牌)、一旗(党旗)、一制度(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议事、党员联系户、发展党员等党建制度,且全部实现上墙)、一台账(认真做好党建基础性台账工作)。目前,6家合作社已基本建设好活动阵地;对于没有建立支部的合作社,则要求充分利用村党组织的党建活动阵地开展活动。
(三)创新载体,扎实开展好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双强六好”为目标,及时设计党建活动载体,进一步增强了合作社党建的有效性。一是扎实开展“常规党建”活动。如建党系列纪念活动、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等,进一步增强了合作社党组织的凝聚力。二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如思甜家禽合作社党支部先后与新区农委下属单位、中小学、村和镇属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结对共建。三是推行“关爱社员”行动。各合作社党支部着力从生产生活等方面关心社员,广泛开展谈心等活动,及时了解社员的呼声和愿望,掌握社员的思想动态。四是实施“文化建社”战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如组织社员参加镇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等,丰富社员的业余生活。五是建立“网上支部”平台。依托上海“两新”互动网平台,指导6家合作社党支部全部建立“网上支部”,借用网络优势,让合作社支部亮起来、党员走出去。镇党委还拍摄了反映“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模式工作成效的专题电教片——《金色大团》,进一步扩大了合作社党建的影响。
(四)强化主体,努力培育好合作社党建的骨干队伍。以重点抓好党组织书记、新党员和社员骨干以及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服务的经常性、有效性。一是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要求,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新党章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等文件精神;抓好党员市场营销、经济合同等业务知识培训,优质种植、特色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把党员经常性教育机制落到实处。二是抓好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提高他们开展合作社党建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委派大学生村官入社,协助合作社开展党建工作,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三是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把入党积极分子备案管理制和党员发展票决制、公示制、推荐制落到实处,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近三年来,新发展合作社党员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
三、大团合作社党建的主要成效
(一)加强了农村党的建设。一方面,合作社党建增强了合作社党组织的凝聚力。在2011年完善二轮土地延包时,思甜家禽合作社碰到了社员要求重新签订合同、提高土地流转费等发展瓶颈,合作社8名党员社员主动帮助说服其他社员继续按以前的合同以土地入社,确保合作社平安渡过了发展难关。另一方面,强化了合作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合作社党支部均建立了党员带小户、领散户、帮困户的帮带责任制度,探索了重要节点党员社员共同走访慰问周边的农户的做法,受到了农户欢迎。
(二)培育了一批示范合作社。党支部不仅协助合作社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建章立制、健全管理、完善机制,规范了合作社内部管理;还引导和支持合作社实现组织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提高了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如乐侬对虾的“银京”牌水产和“乐侬”牌对虾先后多次参展上海和大连农业博览会。2013年,成立党支部的6家合作社共带动农户2000多户,实现销售收入约1.5亿,并都成为上海市示范专业合作社。
(三)解决了农民“三难”问题。围绕“种养难”,合作社以其专业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信息共享等办法予以解决。围绕“销售难”,合作社鼓励一部分生产经营社员骨干从生产中脱离出来,直接从事农产品营销,如申凤桃业的党员骨干开辟了网上交易新模式,积极开拓海外销售渠道,成功地将水蜜桃销往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多利农庄的党员干部积极推行“绿色委员”直销模式,实行有机蔬菜生产、会员配送为一体的运营模式。围绕“增收难”,合作社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督促合作社践行为民、惠民的理念,把发展成果与农户共享,据统计,合作社农户与其他农户相比,每年户均增收3000-5000元。
责任编辑:赵菲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