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2015-03-13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组织部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3期
关键词:党建引领

[摘  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实现政治功能和作用发挥,引领强村惠民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上海市奉贤区委充分认识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重要意义,研判分析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聚焦功能转型、能力提升、群众参与、激励保障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强村惠民;党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3-0048-03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实现政治功能和发挥作用,引领强村惠民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围绕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组织部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对策。

一、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发展是强村惠民的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上海市奉贤区共有177个行政村,其中认定的经济薄弱村有100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仍然显著。而强村惠民首先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在服务发展的探索实践中,近年来奉贤区致力于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引领和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如,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实际,创新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在生产力最活跃的地方凸显最有活力的党建,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优势。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变化,进一步创新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党组织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服务群众是强村惠民的关键所在,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提升惠民服务的能级水平。新形势下,农村居民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社会公共服务正逐渐成为村民关注的重点。以全区信访工作为例,反映违章建筑、动拆迁安置补偿、村民建房等问题的城乡建设类最为集中,占到信访件总数的37.53%。农村社会利益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社会分层化的趋势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是强村惠民的关键所在。在探索实践中,奉贤区创新建立了“一堂二站三卡四会”群众工作法,各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户”、“群众工作下乡员”等,在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使基层党组织做群众工作有抓手,为民办事有资源,维护群众权益有保障。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聚焦服务群众,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式、途径、平台和载体,使之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

(三)社会治理是强村惠民的重点内容,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探索变“管”为“治”的创新机制。截至2013年底,奉贤全区常住人口113万,其中外来人口达61万,人口结构呈现本外倒挂现象。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农村地区,现有的农村各类资源已无法满足人口快速导入的需要,城乡社会治理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村民民主意识又日益增强,参政议政的愿望更为强烈。因此,社会和谐稳定是强村惠民的具体内容。近年来,奉贤区着力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如,积极探索推进来奉人员党建,全区33个村、居试点建立来奉人员党支部和管理委员会,通过以“外”管“外”,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又如,着力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在全区推广建立“村民议事会”,构建了一个上下联动、开放灵活的经常性协商议事平台。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聚焦社会和谐,进一步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凝聚骨干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变“管”为“治”,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四)基层基础是强村惠民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激发基层组织的内在活力。近年来,奉贤区在人、财、物上为村级组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人力上,区委制定《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积极落实“一定三有”,全面推进村党组织公推直选工作,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切实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在财力上,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扶持经济薄弱村的相关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1800多万元,作为“扶持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项目专项资金”,从制度上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在阵地建设上,推进功能齐全的“农家会所”建设,开展村党组织“一室两点”标准化创建等,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便利。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聚焦基层基础,以落实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为目标,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内在活力,以强有力的基层基础为实现强村惠民提供保障。

二、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化倾向导致服务意识整体淡化。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工作的领导核心,通过领导村委会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民主自治,实现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管理。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村级组织都承担了比较繁重的行政职能,自治作用弱化、村级组织日趋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服务定位模糊,导致大多数村级党组织认为,只要落实好、配合好上级安排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从思想上淡化了服务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广大群众的意识。

(二)能力水平不足制约服务发展创新突破。总体来说,经过2012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全区现任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有了改善,学历层次有了提升,但整体结构仍不尽合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以村党组织书记为例,173名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0岁,年龄偏大,导致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缺乏冲劲,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能力瓶颈。从学历看,大专以下的有110人,占63.6%,文化层次偏低,导致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前瞻性思维差,对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视野不够宽,直接制约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作用的发挥。

(三)保障激励不力造成服务内生动力不足。目前,村党组织书记最关注的切身利益是发展空间和退休保障待遇。而从目前各镇(社区、开发区)对村党组织书记退休保障政策来看,有“社保”、“镇保”、“农保”和现金补贴自行缴纳等,形式不一,且整体水平偏低。发展空间方面,除了定向考录公务员、公开招录等方式,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公务员队伍、机关事业单位的通道仍旧单一。“发展空间小、退后谁来养”是村党组织书记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两大问题一方面导致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优秀人才又不愿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造成后备力量缺乏,服务内生动力不足。

三、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聚焦功能转型,推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由重管理转向重服务。第一,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着力解决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弱化的问题;要紧紧抓住支部书记这个“龙头”,带动全体党员强化服务意识,真正把党组织的“要我服务”转变成“我要服务”。第二,健全服务机制。在服务改革方面,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各项改革事业树立正确方向;在服务发展方面,进一步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把服务农民增收、服务企业发展做深做实;在服务民生方面,进一步探索推进来奉人员党建,深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局村挂钩、双结对等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打造共治平台,营造更好生活环境;在服务群众方面,进一步深化“一堂二站三卡四会”群众工作法等,在为群众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开展精神、文化、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党员方面,进一步深化党代表任期制、“四议两公开”、党员代表议事会等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发挥流动党员党支部作用,继续做好慰问走访困难党员、开展老党员体检等。第三,整合服务资源。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域内单位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区域性服务综合体,进一步形成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工作新格局,不断放大党建工作效应,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二)聚焦能力提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第一,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严把村党组织书记素质关,全面实施“公推直选”,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从机关事业单位、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等党员中选拔村干部,真正把政治素养好、服务水平高、致富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党员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继续推进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工作,鼓励到经济薄弱村或一般村任职,进一步激活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整体活力。第二,加大教育培养力度。一是继续实施系列培训工程。鼓励有条件的村干部进行在职学历培训,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坚持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加大知识技能培训,增强服务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二是推进在实践中锻炼培养。进一步树立面向实践、基层、群众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大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和村正职后备干部挂职工作力度,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进行跟踪培养;安排综合素质全面、有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到机关事业单位挂职,到区域内重要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工作中实践锻炼;加强村干部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三是实施“蓄水池工程”。优化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坚持把好入口关,为农村引入更多优秀人才;举办大学生村官系列培训班,帮助大学生村官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充分利用和发挥“奉贤区青年联合会大学生村官分会”平台,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成长成才。第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党员发展管理。以入口要严、管理要严、处置要严为工作重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探索党员星级管理、积分制管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一方面,强化岗位行动,深化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制度,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拓展志愿行动,响应“人人参与做公益”志愿行动的新要求,深化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制度,鼓励党员认领公益岗位,把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变为自觉行动。三是切实改进服务作风。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三)聚焦群众参与,形成一个开放融合的共治格局。第一,抓载体平台建设。要在全面推广村民议事会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一些更富包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协商议事载体,通过搭建各类协商议事平台,让大多数群众都能够经常性地参与到自治中来。第二,抓自治骨干培育。要花大力气把各类“群众领袖”、“草根组织”培育出来,在为群众提供服务中凝聚和传递正能量;要组织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依托现有的宅基课堂、睦邻客堂间等群众宣传教育主阵地,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宣传和引导,使更多的服务对象成为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资源。第三,抓群众满意评价。要继续深化以“四议两公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村级重大事项议事规则,涉及村经济、社会事业等重大事项,特别是“三资”管理运行情况的,要定期公开,方便群众直接监督;要落实工作报告制度,把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纳入党建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事关民生的具体事项,要增加群众评价的权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评价。

(四)聚焦激励保障,充分激发村干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第一,完善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逐步建立村党组织书记经济待遇增长机制,适当提高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经济待遇;落实在职村党组织书记“社保”或“镇保”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正常离岗退位的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第二,拓宽村干部发展空间。继续开展“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工作,探索“招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及时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具备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积极推荐提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为他们提供更多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第三,落实关心扶持基层各项政策。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把村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村党组织开展活动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建设和便民利民举措,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责任编辑:刘  捷

猜你喜欢

党建引领
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双服双创”的实践与启示
菊泉基本管理单元:社区自治共治的实践创新
新时代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推进医院发展取得新成效
浅谈激励机制对国企深化改革的推进作用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上海市金山区基层党组织“末梢畅通”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