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2024-04-08魏家锋

电脑迷 2024年2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魏家锋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道德观念的养成对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程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其隐性的课程资源,小学音乐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着情感、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然而,如何有效地开发这些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学音乐德育教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章通过对农村小学音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策略进行研究,期望为农村小学德育教学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 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一、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地域特色文化传承

农村小学音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地域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白银市这一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悠久的音乐传统,为音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丰富的资源与音乐灵感。教师通过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元素,如甘州民歌及马头琴等,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深化学生对本土音乐的认同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文化认同,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弘扬。

(二)增加德育资源丰富度

音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提供学校德育的新内容,也能够为学校塑造独特的德育氛围提供支持。丰富的音乐德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将音乐作为媒介,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德育资源,有助于为学校德育提供更加生动、形象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德育中更容易被感染,更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的力量。因此,开发音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有利于为学校德育提供新的理念与内容,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丰富的德育资源支持。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音乐德育资源能够为农村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音乐德育,学生在艺术表现中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无论社会地位或家庭背景如何,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德育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个性化的发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德育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得以发挥个性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因此,音乐德育的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够为农村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教育舞台,打破教育的地域与资源限制,促进教育公平与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隐性课程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情感体验、文化熏陶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相对显性课程,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首先,隐性课程能够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真实性,在隐性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德育的认同感。其次,隐性课程能够通过文化熏陶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家庭等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文化氛围能够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最后,隐性课程还能够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在隐性课程中,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对学生开展德育的教学效果。

二、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探究

(一)德育课程资源匮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一些德育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设施等资源不足,导致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会影响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许多农村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升学率,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导致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足。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会导致德育课程资源匮乏,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很难获得充足的德育课程资源,导致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到限制。

(二)缺乏德育课程计划

学校对德育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导致德育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性,这不仅会影响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德育发展。学校对德育课程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德育课程缺乏教学设备、教学资料等必要的教学资源,同时对德育课程的评价以及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德育知识的动力。此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存在教师的工作量分配不合理、教学评价不公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教师对德育课程的教学热情,进而影响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度低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决定德育的效果,如果学生缺乏参与德育的机会,那么德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德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途径。此外,学生参与度低还会导致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学生会认为德育只是一門理论课程,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无关,忽视德育的重要性。这样不仅会影响德育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德育知识。

(四)课程整合不足

德育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教育活动,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补充。缺乏有效的课程整合,就会导致德育零散而片面,无法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进而影响德育的效果。其次,课程整合不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受会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如果德育的课程内容缺乏整合,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动力。此外,如果缺乏有效的课程整合,德育就会显得孤立无援,无法与其他学科形成良好的互补,进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

(一)充分利用乡土音乐资源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这个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乡土音乐特色,可以结合当地的乡土音乐特点。教师在音乐教育中,选择当地富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谣或乐曲,结合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进行教学。例如,通过学习当地民歌《白银山的故事》为例,这首歌是以白银地区特色乐器演奏进行示范,学生可以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乡土音乐资源的利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历史、领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结合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可以开设相关活动,如合唱团、乐器演奏社团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创作、表演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充分利用甘肃省白银市的乡土音乐资源结合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不仅可以丰富音乐课堂内容,更能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促进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合理设计音乐教学活动

农村小学音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设计音乐教学活动至关重要。例如,教师在教授湘艺版小学音乐《唱支最美的歌》的课程时,结合课程主题合理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歌唱比赛或歌曲创作活动,引导学生选择课程中学过的歌曲,或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对歌曲进行改编创作,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对家乡的热爱。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音乐欣赏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听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如教师可组织音乐会或观摩音乐表演,让学生在观赏中学习、领悟不同音乐形式背后所传递的情感。

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可以开设合唱团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排练课程中涉及的歌曲,通过团队合作来展示最终的演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达。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歌曲的情感,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或者将歌曲中的场景以及情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进行再现,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通过合理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农村小学音乐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挖掘音乐背后德育内涵

农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需深入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德育内涵。例如,教师在教授湘文艺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栗子大丰收》课程时,可以通过展示音乐作品,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栗子大丰收》是一首描述收获喜悦的歌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栗子背后的辛勤劳动,唤起学生对农民勤劳耕作的敬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以及责任感。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作品传递团队互助精神,由于这首歌曲中还强调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劳动的场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唱歌、舞蹈或分组演唱的形式,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加深对团队互助精神的理解。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这首歌曲,理解收获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积极生活态度的追求,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这首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劳动、收获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栗子大丰收》这样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艺术审美上有所体验,更能够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四)借助自然环境进行教学

自然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教授湘文艺版小学音乐中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时,可以将音乐课程搬到室外,如校园操场、田野或小河边等自然环境中。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演唱这首歌曲,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大海的壮阔以及波涛汹涌的气氛,进而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此外,利用自然环境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创造更加生动亲近的教学氛围。如在树林或花园中组织音乐节,学生可以结合自然环境的鸟鸣、风声等自然音效,演唱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音乐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对音乐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自然环境也为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如利用自然中鸟鸣、流水等声音,或者利用树叶、小石子等物品进行打击乐器演奏,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的同时,全方位感受自然的魅力。

另外,在自然環境中进行音乐教学,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感受季节变化等方式,启发学生创作音乐作品,表达对自然的感悟情感,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因此,借助自然环境进行音乐教学,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以及自然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整合资源多元化的教学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歌曲的教学特点,创造多元化的教学场景。例如,结合学习不同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体验不同地域音乐的风格特点,拓展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教师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进行音乐教学,如邀请当地音乐爱好者或艺术家来校交流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音乐艺术,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乡村活动,利用社区文化资源进行音乐实践,让学生把音乐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另外,结合跨学科教学资源,拓展音乐教学的深度。音乐与语文、美术、社会等学科相互融合,能够让学生全面理解音乐的内涵。如通过音乐作品赏析与语文课文结合,让学生读懂音乐背后的故事情感。或者将音乐与美术充分结合,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音乐的情感。

最后,教师还可以整合现代科技资源,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形式,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整合音乐课程资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 陈燕,何树刚. 指向“真、善、美”的乡村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理路探析[J]. 教育导刊,2020(03):49-54.

[2] 喻凤姣. 乡村小学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9.

[3] 付云飞. 乡村学校校长价值领导力研究[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中职校语文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利用乡土资源有效开展乡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些思考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