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探讨
——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为例

2024-04-08姬广慧

学苑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活化学科

姬广慧

(山东省滨州市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 256606)

结合初中地理学科实际教学特点,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时,应融入生活化元素,积极构建生活化教学课堂,切实满足当代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素养等多方面需求,助力学生的进步。教师需要借助生活化元素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关注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地理关键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后,拥有更多新的收获,在其原有层次上,获得新的突破,进而实现良好的学习目标。因此,对于地理学科教学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融合问题,应当进行深层次探究,精准把握教学方向,以便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地理课堂生活化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一)地理课堂生活化的内涵

地理课堂生活化,主要是指以生活化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重点关注教学方法的生活化特征和实用性特点。结合当代初中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教师应当精准把握教学方向,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融入生活化元素,构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通过将地理知识内容融合于生活化情境中,一方面促使学生能够自觉感知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间的关联性,并且通过完成学习活动,灵活使用多种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地理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明显发现,其中包含的大量知识内容均与现实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基于此,通过以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课堂为载体,运用生活化形式,将地理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态展示在学生眼前,以此方式强化学生知识理解深度,提高学生学科学习效果。同时,也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考虑到地理学科生活化教学本身有着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因此,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生活化地理教学课堂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的深度融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利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以生活化元素为辅助搭建地理学科教学课堂,也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整个教学活动局限于教材和课本的这一问题,利用各种各样的生活化资源,能够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思考空间,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束缚性,进一步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地理课堂生活化的基本原则

在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承着相应的原则,从细节的角度出发,确保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可切实符合当代初中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以此为前提,使学科教学更具实效性。基于此,教师在构建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具体应当秉承着以下几方面原则。

1.地理性与生活性原则

在融入生活化教学措施,实施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关注以地理学科教学课堂为载体,强化学生生活体验这一教学问题。通过对地理学科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并关注地理学科教学的地理性特征,使学生能够对地理学科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热情。同时,在学生应用基础地理知识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及关注点,为学生发掘可供学生自行探索地理现象的案例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形象化地应用地理知识,持续发展个人形象思维,真正感受地理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问题性与乡土性原则

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课堂中,乡土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应当关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结合,引导学生从解析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发展到将知识代入至日常生活中并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状态。基于此,教师可以巧用乡土元素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间的距离,辅助学生完成更高质量的学习活动。问题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当结合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适宜学生探究、解答的地理问题。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深层次的探究。

3.启发性与开放性原则

在实施地理教学工作时,启发性与开放性原则的有效融合尤为关键,是教师必须要遵守的重要教学原则。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生活化教学课堂,促使学生能够在此课堂中,探究学科知识,解析学科内涵,感悟学科知识内容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也将呈现持续深入的状态,便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引发学生自觉完成深度学习的意识。教师应当转变以往教学模式中直接给予学生指导的方式,而是以启发为主,充分强调生活化地理学科教学课堂的开放性,以引导学生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情境、提问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问题,进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教学内容及特征

在以生活化理念实施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当细化分析所教学知识内容的实际特征。以此为基础,为完成优质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本文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知识内容为例,论证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及具体实施方法。

《季风气候显著》为湘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部分知识点。在学生学习此部分知识内容时,主要需要解析关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冬季、夏季风的性质和影响等相关内容,并逐步掌握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内容后,能够辅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对培养学生地理关键能力来讲,可以起到实质性帮助作用。

学习过《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知识后,在达成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时,学生需要合理使用学习工具,解析经典的季风气候,感知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学生需要使用读图、对比等形式,概括冬季、夏季风的差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形成锋面雨以及推移的过程,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理使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气候现象。在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学生需要对季风气候展开评价,分析其与现实生活、工作、生产有着怎样的关联性。借助有效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去论证、探究,促进学生多个方面的良性发展。基于此,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巧妙使用生活化元素,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三、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教师通过创建生活化教学课堂,能够切实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满足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诉求。因此,为了提高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效率,以下以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季风气候显著》为例,探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代入乡土地理元素引导学生展开观察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代入乡土地理元素,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共鸣,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丰富学生认知结构方面,也可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观察本地实际地理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将其融合为一体,设计极具乡土化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师辅助学生了解季风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到自然环境中,观察操场上红旗飘动的方向。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在不同季节中,操场上的红旗,其飘动方向是一样的吗?”以此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思考,且学生将会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根据野外实况,解析地理知识。接下来,为了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在某一阶段,认真观察红旗的飘动情况,完成实地观察记录、获取观察结果。并且,在学生观察完毕后,需要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查阅资料,总结出当地盛行的风向变化规律。而后,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成果,代入教材中知识内容,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季风概念的实际特点,并且了解到,季风作为上行风向,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借助此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方面,均可带来实质性帮助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奠定坚实根基。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辅助学生了解新知

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确保凸显教学课堂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生活性。首先,综合分析学生的实际特点,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此为基础,为完成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其次,教师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构建教学模式,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区别,设计兼顾学生需求的教学课堂,保证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例如,当教师在教学季风特点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以常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图例,也能使学生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但是很难凭借其个人认知能力,对此部分知识点产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提出极具生活趣味的问题:“同学们,大家是否听说过‘喝西北风’?为什么人们都说‘喝西北风’?”代入生活中,用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俗语,引出此部分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冬季风和夏季风有着怎样的异同之处?二者各自包含何种特点?以此方式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实施教学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有效培育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自觉解析新知识,完成高质量的学习活动。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学习《季风气候显著》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导致学生无法顺利获取知识、发展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生活化情境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技巧。在学习关于季风的知识时,学生容易遇到一定的困难,其困难点主要表现在对于季风形成的理解上,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本身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很难直观地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因此,教师便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辅助教学工作,借助情境的趣味性、生活性,降低学生学习此部分知识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季里,大家喜欢游泳吗?请大家回忆,在夏天我们游泳时,为什么水里的温度要明显低于陆地上的温度呢?”以此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且,适当代入物理学科比热容方面的知识,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联想到陆地的升温速度一定会高于海洋,同时,在陆地保持升温状态时,空气因为受热而膨胀上升,接近陆地的风自然会从海洋方向吹过来,最终形成一个循环。采用此种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可以便于学生轻松理解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特点,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最终完成优质的学习活动。

(四)代入趣味生活元素动态展示地理知识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很多知识点都存在着较强的抽象化特征,因此,即使地理课本图文并茂,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想要凭借个人能力理解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并合理使用知识解决问题,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基于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代入趣味性十足的生活元素,以动态模拟的方式展示地理知识,使学生从感官方面获得更加奇妙的体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认知。例如,在教师教学锋面雨的形成和锋面雨带推移知识点时,仅是采用语言讲解知识点,很难保证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了学生能深入理解此部分内容,并且学会应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内容设计成视频课件,并且邀请两名学生来到讲台,模拟锋面雨形成的场景,以更加动态的方式演绎出锋面雨和锋面雨带推移的过程。以此学习形式加强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保持自主的态度,认真完成学习活动。在使用上述方式实施教学工作时,一些抽象性极强的知识内容也将演变成具体、动态的形式,更便于学生理解,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整体教学方向,合理代入生活化元素,创建趣味性十足的地理学科教学课堂。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化解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目标,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根基。基于此,在后期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好各种有效的教辅工具,提炼与地理学科知识相关的生活化素材,作为补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在展开学科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生活化知识资源的熏陶与启发,最终实现良好的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生活化学科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学科新书导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