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策略分析

2024-04-07冷春艳

参花(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广大群众文化馆群众

一、引言

随着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在这一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实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突破传统桎梏,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将群众文化艺术精品奉献给广大群众。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特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策略,以期为群文艺术工作在理论层面提供参考。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特性

(一)公益性

由文化馆等群文机构开展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广大群众的公益性活动。因此,公益性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中所要遵循的基本属性,也是我国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要坚持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大众性

大众性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属性之一。群众文化艺术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是反映人民生活、情感、信仰和审美追求的重要载体。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娱乐方式。群众文化艺术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既可以是传统的戏曲,也可以是现代的歌舞等,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但始终保持着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同时,广大群众作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主体,丰富了群众文化艺术的内涵,也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使其永远保持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因此,群众文化艺术的大众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三)普适性

群众文化艺术作为面向大众的艺术,其在活动开展中并不强调专业性,而是强调艺术创作和表演的通俗易懂。其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知识,也不追求曲高和寡的艺术效果,而是注重表达群众的真情实感,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递正能量、弘扬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够引起群众广泛的共鸣,并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地域性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这些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传承,使不同地域的活动,体现了不同的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进而通过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发挥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

(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熱情也不断高涨且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各级文化馆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能够使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之余,通过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有效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并维持对艺术的热情,进而推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长效开展。

(二)提升群众艺术素养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公益性活动和普适性活动,面向的群体是广大群众。因此,文化馆通过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以及相关的培训活动,能够使群众在接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群众文化艺术的过程中,激发艺术意识,学习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技能,拓展艺术视野,同时极大地提升群众艺术素养。

(三)传播优秀艺术作品

各地文化馆在组织和引导群众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识地选取弘扬传统文化、反映时代人文风貌、展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优秀艺术作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优秀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四)弘扬传统文化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往往包含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书法、古典舞蹈、古风音乐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从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当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

在一些地方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往往存在内容刻板、形式单一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很多文化馆组织的活动在内容上局限于对以往活动的照搬,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缺乏具有时代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难以符合群众的审美;另一方面,各地文化馆组织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形式上普遍以文艺会演、作品展览为主,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形式新颖,无法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使群众对文化艺术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参与度不高。

(二)缺乏专业艺术人才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面对的群体规模庞大,且年龄、爱好、受教育程度、艺术基础各异,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艺术人才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但当前,很多文化馆尤其是县区的基层文化馆,其工作人员队伍组成普遍老龄化,且缺乏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致实际工作开展中难以有效组织和引导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这极大地阻碍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了活动质量的提升。

(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设施整体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部分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薄弱,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不足,艺术活动场地空间不够,还有一部分地区存在场地和设施规划不合理,导致艺术活动场地与居民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普及和开展。

(四)活动组织管理不规范

地方文化馆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一些文化馆工作人员缺乏组织活动的经验,在活动筹备和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出现主题策划、节目编排、场地布置等方面缺乏衔接、效果不佳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广大群众的参与体验,降低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

(五)缺乏活动宣传和推广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缺乏对活动的提前宣传和过程推介,这也是当前阻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普及的一大问题。

一方面,很多地方文化馆工作人员缺乏宣传意识,在活动筹备阶段,没有深入社区、乡镇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活动宣传,仅仅局限于在文化馆网站上进行公布,以致群众对活动的时间、地点等缺乏了解,未能参与活动;另一方面,文化馆缺乏对活动的事中信息发布和事后追踪报道,没有通过网络论坛、微信公众号以及直播平台等形式进行即时性信息的发布和推介,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群体局限于小范围内,缺乏地方群众的普遍性参与。

五、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

为满足广大群众愈加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实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方面,文化馆在组织和策划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不同题材、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文化馆要在活动开展中拓展艺术创作题材、创新活动开展路径,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开展态势。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为例,该馆在2023 年底联合重庆街道光明社区组织的迎新春文艺会演中,将太极禅舞、相声、评剧、京剧以及东北地方戏曲二人转等各类题材、各类艺术形式的表演呈现在舞台上,不仅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质量的群众文化艺术表演,也展示了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成果。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是长效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各地文化馆必须重视并加强专业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拓展人才引进渠道。

一方面,文化馆要在活动组织和开展方面,针对现有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兼顾理论学习和业务实践两方面的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文化馆要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将人才交流、社会考核和文化志愿者招募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从而真正选拔出责任意识强、专业水平高、艺术潜力大的优秀艺术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中来。以长春市为例,当地建立起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为中心馆,县区文化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服务点的服务架构,在此基础上以中心馆和总馆为主,每年定期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并针对各级文化馆艺术工作人員专门邀请名师培训,极大地推进了长春市群众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持续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全民艺术普及是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工作。通过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群众艺术培训,既能够促使艺术融入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当中,又能够直接提升广大群众的艺术水平,进而极大地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水平。近年来,长春市群众艺术馆依托当地总分馆建设以及数字文化馆建设成果,通过线下和线上双向结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使群众艺术培训形成常态化,真正做到培训深入基层,并切实满足群众的艺术需求。同时,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在这一过程中,还发掘水平较高、潜力较大的群众学员作为艺术骨干重点培养,同时鼓励和扶持这些艺术骨干组建群众艺术团体,带动其他群众学员共同进步。通过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激发了群众对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的兴趣,提升了群众的艺术水平,最终使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物质前提,各地文化馆在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应针对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做好提前规划,确保文化馆的馆舍场地和基础设施能够满足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要求。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在新建场馆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扩大了馆舍中演出剧院的空间,并且在灯光设备、舞台音响等方面都进行了配置提升,使剧院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需求,也使现场观众能够得到更好的视听体验。

(五)加强活动组织和管理

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的过程中,地方文化馆作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机构,一方面要做好事前计划和全面安排,合理规划活动流程,把控活动内容,同时对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做好应急预案,以确保活动的流畅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在活动安全管理层面,文化馆必须做到严格监管、认真排查,防止活动现场出现安全隐患,尤其要对展览场馆、演出剧院、露天舞台等各类群众聚集较多的集体性活动场所进行严格的排查与管控。在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不仅要提前考察场地,还要事先针对气候、温度等方面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只有事先有序组织、科学管理,才能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六)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宣传力度,是提高活动参与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地方文化馆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活动宣传,使更多群众了解活动信息,从而提升群众参与活动的意愿。文化馆要深入基层,在活动预备阶段,在社区、乡镇进行线下广泛宣传,同时还可以结合馆办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吸引更多群众的关注和参与。

六、结语

新时期以来,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面临着新要求、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文化馆必须发挥阵地作用,积极推动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来,使活动开展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借此展现新的时代风貌,反映广大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作者简介:冷春艳,女,本科,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广大群众文化馆群众
图说审计(6)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