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主要措施和历史意义

2024-04-07张译丹

西部学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识字群众政治

张译丹

(山西师范大学,太原 03000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国家工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改变中国文盲高占比的现状,党带领人民开启了规模广泛、影响深远的扫盲运动,学术界已有一批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农村发展现状看,张建晓指出农村社会乡土性的逐渐松动促使农民借助文字适应新生活[1];从农民价值贡献看,宋洁指出中国农民阶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要将这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改变他们识字的处境[2];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范兴旺指出一个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必然伴随国民普及教育的发达,而且后者是衡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3]。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4],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和人才素养都以文化基础教育为基石,回顾并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时代背景和主要措施,深刻剖析其历史意义,对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占比为80%,农村文盲率达95%。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国家里无法建成共产主义”[5]294。这一时期各项事业需要稳步发展,经济建设是首要目标,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文化为支撑,高素质建设者的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人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都对人民基础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

(一)国家对高素质建设者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回望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的17%,工业产值中轻工业占73.6%、重工业占26.4%,然而1890年的美国工业占比已经达到80%,重工业产值与轻工业相当。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和高技术人才的支撑,但当时我国仅有200多万知识分子,科技人才仅有26万。党中央为转变当时的不利局面寻求苏联帮助,虽然有设备和专业指导,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工人看不懂机器操作说明,工业发展实际效率的提升受到劳动者素质的制约。国民经济恢复迫在眉睫,彼时国家采取两种举措解决高素质建设者缺乏问题,一方面为旧有知识分子分配工作,另一方面将民众基础教育提上日程,注重发展工农文化教育,力求通过扫盲运动改善基础教育现状,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在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将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与建设新社会目标并行。然而,当时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左右,文盲占全国总人口的80%,知识缺乏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塑造的主要障碍。基于此,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识字教育是工农教育的起点”,要想“使他们逐步学成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就必须“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6]。加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抹黑与舆论渗透,政权还不稳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增加人民群众政治敏锐度、坚持党的领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日常文化教育之中,是构建政治认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主渠道。扫盲运动要求一切学校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这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在需要。

(三)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本质要求

党和国家提出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新时代所提出的国民素质可回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很多党员干部出自农村贫苦家庭,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无法领导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广大的工农群众因为文化意识和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文化素质的问题由来已久,这时的国民素质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层面。据此,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方针来提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以党员干部为先锋,以工农群众为重点,开展自上而下组织、自下而上执行的扫盲运动,这是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本质要求。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扫盲运动的主要举措

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与内在需求阐释了开展扫盲运动的必要性,因此为保障扫盲运动的有效开展,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提出了多种举措,结合国内外形势开展政治教育、鼓励创办各类学校、将学习和生产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并因材施教,为扫除文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结合国内外形势开展政治教育

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注重对民众进行政治教育。这时的政治教育与革命思想相连,旨在发动更多的群众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争取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中国建设,形成并持续保持无产阶级思想,需要政治教育塑造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5]590。因此,新中国在如火如荼开展扫盲运动的同时贯穿政治教育,实现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双线并行、共同发展。

扫盲运动时期的政治教育主要包含两种模式。一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扫盲教材之中,人们在识字的同时学习政治知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职工识字课本》就包含爱国主义相关课文。爱国主义教育包含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内容,例如将抗美援朝纳入课本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中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使人民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培养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增加了群众的政治认同与爱国热情。另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扫盲运动时期人们时常会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教育识字活动,由教员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语录,或是在生产工作教育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在农村,人们学习老解放区的经验,在冬学期间学习党和政府的文件。文艺部门组织具有政治教育意义的文艺演出,既能丰富人们的生活,又能增加农民群众的政治敏锐度。此外,政府还运用图画卡片、连环画、挂图、黑板报、墙报等帮助人们识字并进行政治宣传。2021年11月8日,中央美院图书馆展出收藏的1950年代以识字扫盲运动为主题的36幅宣传画,表现了人民群众参与扫盲运动的热情。

(二)鼓励创办各类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办冬学、民校、工人文化补习学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教育主体以干部和工农为主,将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相结合,学习内容包括最为基础的识字、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技能,使扫盲教育更具针对性。

1.冬学。冬学是指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群众进行扫盲。浙江宁波组织大批知识分子投入扫盲运动之中,所有区域共有1 205人[7],1951年湖北孝感市于10月底训练了1 044人,江西彭泽县于11月底选训了178人[8]。由于农民不识字和识字少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教学内容以识字和政治教育为主,教材是由教育部主编的《农民识字课本》。1949年到1952年间,各级政府设置冬学委员会,教员走街串巷为人民群众讲解识字的重要性,安排专人解决人民群众识字的实际困难。浙江金华在1949年兴办冬学330所,1950年增加至5 762所,冬学的兴办为扫盲运动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民校。1950年底,一些地方在兴办冬学的基础上开办民校,民校是农民业余学校的简称,此类学校由成果显著的冬学转变而成。冬学办得好的地区在1950年底就已有民校,有的地区到1953年才开办民校。民校贯彻的原则就是“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确保农作学习两不误。为解决民校教师问题,规定小学毕业即可成为教师,到教学经验丰富的地区和学校进行集训。民校会派农业专家讲授关于农业生产的课程,具体课程的安排会根据农民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调整。民校的发展效果显著,1952年春浙江金华民校达1 549所,广东中山市在1956年开办民校643所。

3.工人文化补习班。职工教育主要以识字教育为重点,辅之以政治教育,力求在3—5年内使现有文盲职工识字1 000个左右,并具有阅读通俗报纸的能力。由此,各地企业开设工人文化补习学校。由于工人的工作性质和时间与农民有所差别,因此这类学校多在夜间,夜校就由此产生。

(三)将学习与生产紧密结合

1953年2月,我国农村进入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新时代。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使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用于生产,但是新技术和新机器的使用让想解放生产力但不识字的人犯了难。不识字的困境不仅限制了农民的生产,也阻碍了国家对农业增效要求的实现。1955年6月2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中指出,“农民的学习组织应当和生产组织逐步地结合起来。五年来有些地方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开办农民业余学校(包括冬学、常年民校等),以互助组为基础,建立学习小组,由合作社、互助组统一管理农民的生产和学习”。“产学结合”就是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各项工作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在生产中贯穿识字内容,在学习中融入有关提高生产技术和机器使用内容,将学习和生产统筹安排。农业合作化运动使扫盲运动出现了第二个高潮,最初扫盲运动单纯以扫除文盲为目的,由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扫盲运动的目的已转变为以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业农村技术变革,农民的识字也从单纯认字转变为提高生产力。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后扫盲运动的开展,促使文化教育转变为以广大劳动群众为基础的事业。扫盲运动有效帮助工人和农民在文化上实现翻身,使他们掌握文化的武器、发挥个人智慧,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敏锐察觉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迫切性,扫盲运动的开展为日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首先,要注重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开展更为基础的识字教育,在此过程中不断改造落后、腐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使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其次,新中国教育事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各级各类学校由党和政府统一领导,教育投入以政府为主,培养选拔有利于国家建设的专业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最后,扫盲运动有利于文化建设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全国新政协会议上指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高度文化的民族需要文化普及于大众,为社会主义文化奠定基础。扫盲运动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动力。

(二)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各类人才支撑

在1949年到1956年间,扫盲运动共扫除文盲2 076.2万人,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由于专职教师数量缺乏,采取“以民教民”的方式,许多“扫盲班”毕业的学员有机会升入业余学校,进一步提升知识水平,此后可进入扫盲班进行教学,从“文盲”变为“扫盲教师”继续培养识字人才,这一方法也培养了一大批教师人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文化教育与当地发展相联系,开设农业、工业、自然科学等课程,培养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人才。将妇女纳入扫盲教育行列,解放妇女思想,让广大妇女从家庭中走出去,摆脱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拓宽新中国人才的概念和范围,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扫盲运动注重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量中国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内容通过文化教育渗透到群众心中,加深人民对党的拥护,凝聚社会共识,培养出大批政治立场坚定、担当新中国建设大任的人才。

(三)较大程度改变了社会风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进行新中国建设就需要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扫盲运动,本质上要扫除旧社会残留的封建、落后思想,为新社会的发展提供先进基础知识、政治思想支撑,让人民群众掌握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更好地领会、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将理论内化并付诸实践,投身于旧社会残留思想的改造和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塑造。一夫多妻制、男尊女卑等社会糟粕,在接受教育、移风易俗过程中逐渐消失;曾因阶级、经济原因无法上学的农民,如今将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用于生产生活;曾用迷信治病的人,开始寻求医生的帮助。与此同时,扫盲运动还教育了那些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人,教会他们自食其力才能创造新生活。社会风气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但一定是基于人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之上。扫盲运动为新中国塑造了新的社会风气,也为新道德和新风尚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精神内核,用理论指引实践,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扫盲运动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到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强并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提升工农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同时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并巩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1956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方法,用人民的语言,很有说服力地去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情况的统一”。党多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验,为扫盲运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和大众化提供了借鉴,也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猜你喜欢

识字群众政治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识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识字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