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当代启示

2024-04-07李奕瑶

西部学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学说马克思主义

李奕瑶

(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州 221000)

十九世纪末期社会主义学说开始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学术界一般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五四运动前,为初期传入阶段,在这一时期部分学者以及期刊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介绍,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第二个阶段是五四运动后,呈现出传播主体目的明确性、传播方式多样性、内容更加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了系统化的传播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也能够为在新时代新征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入

马克思主义在十九世纪中期诞生于西欧,并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十九世纪末,在“西学东渐”的热潮中,中国开始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中国人接触马克思主义最开始是从社会学说入手的,最先向中国传入关于社会主义信息的是清政府派驻国外的个别外交人员、议员以及西方来的传教士,社会主义通过他们开始向中国零星传入。

(一)五四运动前的两次传播热潮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华民族的危机加重,洋务运动培养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急于寻找强国新路。1901年到1908年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传播热潮。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向外派遣留学生,赴日留学生通过对日本关于社会主义专著的转译和创办刊物,使得中国知识界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广长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神髓》等日本社会主义学者的著作被相继翻译出版。与此同时,留日学生创办的《译书汇编》和《国民报》等宣传西方思想的刊物出现了许多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1]21,使得中国思想界受到一定的影响,中国人开始形成对社会主义主义学说的初步印象。

除留日学生外,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也有所传播。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的梁启超是改良派中宣传社会主义的代表,在其所作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中国之社会主义》等文章中介绍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孙中山、马君武等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有所贡献。孙中山长期漫游海外寻找救国真理,较早接触到了社会主义,1905年5月在布鲁塞尔访问时,公开表示自己是“中国社会主义者”[1]32,并且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向往。追随孙中山革命行动的马君武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最先介绍马克思主义的,1903年他发表在《译书汇编》上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介绍了社会主义学说并且赞扬了马克思及科学社会主义[2]。在这一时期,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宣传无政府主义时,也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在其所创办的刊物中经常夹杂着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道。1908年以后,由于日本政府对于社会主义思潮的打压以及中国内部严峻的政治斗争局面,思想领域方面的斗争逐渐暗淡,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传播热潮开始冷却。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民国建立后,各种社团、政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中国思想界再度开始活跃,对社会主义的介绍和传播开始出现第二次热潮。孙中山在临时政府成立后四处奔走,积极鼓吹社会主义学说,表达他对社会主义的赞成,在宣传社会主义的同时,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12年他在上海中华大剧院所作的演讲赞扬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称赞《资本论》为“有系统之学理”[3]。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标榜社会主义的政治团体,例如江亢虎所领导的中国社会党以及标榜宣传“社会主义”的晦鸣学社都在一定程度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随着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流亡海外,社会党以及无政府主义者所成立的团体相继被镇压、解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热潮开始降温。

(二)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社会上涌现了大量社会主义思潮,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向外派遣的留学生以及其他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的初步传播做出贡献,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传播主体的复杂性。在这一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人物成分复杂,最早向中国传入关于社会主义信息的不仅有清政府派驻国外的个别外交人员、议员及西方来的传教士,还有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等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持有不同态度,大多是在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时接触到社会主义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十分有限。

第二,传播内容的片面性。五四运动前,出于阶级立场的限制,许多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传递并不成熟,所做的介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例如孙中山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大多是为了宣传其革命学说,如“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是为了发展资产阶级纲领[1]35,无政府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宣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其优越于马克思主义,标榜社会主义的政治团体的中国社会党所代表的依然是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他们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并不代表真正接受并实行社会主义,而是为了各自的目的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推动本阶级发展的一种辅助,截取部分对自己有益的部分进行宣传。

第三,传播方式的单一性。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内容有限,基本靠一些学者将唯物史观的作品转译后再传播到中国,只是担任了传递的功能,很难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且在华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有限,基本局限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狭隘的圈子里,普通群众对马克思了解甚少。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对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零碎的,甚至包含错误与偏见,但也为中国闭塞的思想界打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扇窗户,对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系统传播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入了系统传播阶段,留学生依然是向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但除日本为主要传入途径外,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还增加了法国、俄国等途径,传播群体也随之扩大,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得到广泛系统传播。

(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系统传播

在十月革命结束后最初几年日本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渠道,除这个渠道外,1919年中国开始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热潮,马克思主义开始从欧洲传入中国,部分留法学生在法国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并参与到欧洲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开始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20年开始流行“走俄国人的路”,形成了学习苏俄的热潮。1921年4月开始,中国陆续向苏俄派遣留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留学生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加全面准确,这时苏俄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众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是五四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代表人物[4]。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前后,李大钊写了大量赞扬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尤其是1919年5月在他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系统介绍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系统传播的阶段。这一时期,陈独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1920年他在《谈政治》一文中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持,从而正式转变成一个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5],这种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产生了重大影响,《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在李大钊、陈独秀二人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知识分子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

(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这一时期的传播与五四运动前有很大不同,出现了新的特点。

首先,宣传主体的意图具有明确性。十月革命以前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播的基本都来自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他们不是真正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而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爆发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这些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为其宣传付诸实践,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思想,明确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来挽救中国。

其次,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开始逐渐扩大,宣传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五四运动爆发后,大量报刊开始摘登社会主义著作介绍马克思主义,《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三大主流报纸都刊登了许多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覆盖范围更广,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发挥很大作用[6]。这一时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所创办的刊物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集中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学说的文章,在李大钊、陈独秀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被各大报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传播,开始被人民所广泛了解。除报刊的宣传外,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各地陆续成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李大钊组织创办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两个研究会成为当时两大传播中心,领导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由这两个中心向周围乃至全国各地传播,使得一大批知识分子都深受感染,团结了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传播内容具备全面性。相对于五四运动前对马克思主义碎片式的传播,五四运动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更加准确,内容更加全面、丰富。五四运动前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内容只涉及小部分并且有的还不准确,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准确、全面的阐述,在各大报刊以及研究团体的推动下,马克思研究丛书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单行本陆续出版,如1920年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7],此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陆续被翻译出版、广为传播,马克思研究丛书由梁启超等成立的共学社出版,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被全面地引进和翻译,从部分介绍转到整体介绍,其内容更加丰富。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当代启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8]。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涌进近代中国的新思潮不只有马克思主义,还有无政府主义、合作主义、达尔文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长期遭受封建思想禁锢的青年,面对中国发生的急剧变动,面对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很容易摇摆不定。一些人崇尚西方资本主义,大肆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否定中国的传统与文化,还有一些保守人士止步不前停留在对旧制度的留恋,这些人始终无法为中国找到救亡图存的真正出路[9]。五四运动以来,发生多次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早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坚决的反击,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核心力量。正是由于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决捍卫和宣传,与错误思想坚决斗争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西方思潮也在涌入我国。如今我国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我们既要吸取西方文化合理科学的成分,也要坚定不移地捍卫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持续斗争,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四个自信”。

(二)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的有志之士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陆续失败,这些知识分子力图全盘照搬他者理论来解决中国问题,一直处于“依附”困境[10],但历史已经证明,那些与现代化中国道路发展不相适应的理论诉求,最终必将走向失败。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来看,马克思主义能够得以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并绵延至今,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也因为它满足了中国革命的需要,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时代化、中国化。在广大劳苦群众文化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运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对外国的文本进行转译和传播,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创办一些通俗刊物,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使之更易于为人们所理解接受。李大钊就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1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让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学说马克思主义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