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化下“教学评”贯通式践行的现状与路径
2024-04-07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张茹睿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张茹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版新课标”)再次明确:“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强化读写一体的教学之路,理应成为发展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指出:“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一吸一吐”之间,既需要教师在新授层面精心设计,悉心引导,也需要在评价环节中甄别、评判、监察、调整,引入2022 版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强化教师之“教”的导学、让学、促学效能,搭建为学生之“学”服务的言语实践平台,铸造言语运用的基本素养,借助于“评”的环节,了解学生过程质态,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继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形成教学评三者之间的交织与融合。
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引入导读写一体板块中,就是要着重关注学生读与写等语言的活动训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引领学生洞察作者的素材选择、谋篇布局以及遣词造句等表达维度的意识,在“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浸润和监察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尝试与思考。
一、基于教学实际,罗列当下教学的现状
1.目标虚无
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仅从语文核心素养“语言运用”这一个维度来看,就呈现出由读到写的互动格局。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读写结合”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意义,始终将教学定位于“阅读层面”。如此单向的目标设定,导致语文学习关涉的范畴严重受限,将学生局限于纯粹理解和领会的层面,而这并非语文核心素养所期待的程度。只有将学生的认知思维从原本记忆、理解、感知,转向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等高阶性思维,实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融通,设定读写互动的回环目标体系,才能为学生综合性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2.解读虚幻
教材编排用意的洞察以及文本的解读,是铸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由于部分教师教学中缺乏读写融通的意识,人为地将部编版教材原本有机统一的单元整体,切割成为阅读板块和习作板块,导致单元内部的读写分离,这是教师教材利用浅表化最为直接的体现。缺乏整体性的思考与实践,最终导致单元教学中的训练,形成了“阅读归阅读,习作归习作”的尴尬局面,这种割裂、随机、零散的训练,给学生的发展设置了较低的上限,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成长空间。
3.点拨虚化
读写融通,既要关注阅读策略的点拨,也要注重学生表达方法的习得,两者之间的融合更要紧扣相应的契合点,无疑就会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指导时,方法过于笼统,常常只是点到即止。每每在关键时刻,总是虚晃一枪,将原本应该扎扎实实推进的指导,异化成为简单粗暴的直接要求,学生也只能用形式主义的“完成作业”敷衍应付,最终导致“写”成为一种附庸;还有的教师喜欢大谈特谈各种所谓的“写作技巧”,面对这些标签化的专有名词,学生通常云里雾里,只能被动记忆、机械积累,而并未能够与其原始经验形成有效的体系,无法真正为自己所用。
4.评价虚设
评价是语文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没有评价就没有师生共同努力的愿景和方向。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师要么完全忽视评价,要么只将评价停留在“甄别优劣、评判高下”的逼仄效能中,严重忽视其导向性、激励性的作用。同时,针对学生读写结合的表达成果,也仅仅是象征性地使用一些不痛不痒的评价语言,而未能借助精确的评价标准、适切的评价工具,对成果进行全方位、精准性的剖析和点拨,导致原始状态与改进状态,并未形成较大的差异。
二、基于课程属性,建构实施操作的模型
2022 版新课标将“语言运用”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并在素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承载着积极的纽带性效能,是落实文化自信、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审美创造的重要基础。
秉承2022 版新课标的全新理念,依托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定位,需要教师紧扣读写一体的核心,找准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融合点,积极构建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践行于读写结合过程的基本模型:首先,依托原始经验,对接2022 版新课标,确定并组织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其次,深入解读教材资源、整合类群化素材,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通过表现性任务搭建学生言语实践的平台;再次,设置精准的评价量规,规划和设置学生实践性活动,借助可感的情境驱动学生内在读写的激情;最后,激发学生自我评估,实现认知的监控、反思与复盘,帮助学生实现目标效益的最大化。
深入审视就不难发现,这一模型不仅从教师的层面关注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还密切关注了学生之学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关注三个方面的要素:其一,充分解读并开掘原理性关键知识,比如具体的表达方法、明确的言语句式以及蕴藏于文本中的创作构思等,以此夯实读写一体的着力点和归宿点;其二,充分落实评价与学程的融合,教师要从传统理念下的“甩手掌柜”,转变成为“评伴助手”,用可视化的学程单,强化学习任务的结构化和有序推进的层级化,为学生呈现螺旋上升的学习路径;其三,“评价”贯通形成主线,促进“教”“学”双线并进。教师紧扣原始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匹配的评价工具,对学生参与实践互动和学习的任务进行关注、监察,不断调整师生教与学的框架、板块与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最后进行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梳理、提炼与复盘。
三、基于模型建构,设置积极践行的路径
2022 版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三个最为鲜明的核心价值:其一,基于学习目标和方向维度,即究竟要让学生达成怎样的学习程度?要将学生领向何方?其二,基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维度,即运用怎样的方式将学生领向预设的方向;其三,基于教学评价与反馈维度,即如何评判我们是否已经将学生领向了预设的方向?如果还没有达成,又如何了解学生此时正处于何处?基于这样的认知,以部编版六上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尝试。
1.厘定目标:设置达成方向,明确“领向何方”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经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说过:设定精准的目标,制定与此高度匹配的评价方式,才能设计明确的教学板块和具体的教学流程,由此才能确保教与学的整个体系,行走在统一的逻辑主线上。因此,确定目标是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的基础和前提。说到底,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学哪些?应该学习到怎样的程度?这里的目标设定,可以承接2022 版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位,分别从文化、语言、思维和审美四个维度出发,明确理应达成的水平和能力,并以此来深度解读文本,研制适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主体的具体学情出发,明确认知起点,确定教学重点,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了然于胸。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习作单元,编者所设定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习作单元的编排,从每一篇课文到每一个栏目的设置,都集中性地体现了语文要素所指向训练维度。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编选的课文特点以及最终习作的定位,就可以确立单元教学的基本定位:了解作者紧扣中心所运用的表达智慧,比如遴选最合适、最典型的写作素材,对选择的素材进行合理整合运用,规划严谨的文本框架;了解不同的文本体裁,在“围绕中心”时不同的表达思路;感受“不同方面”和“不同事例”这两个维度对于表达中心起到的不同作用,丰富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表达的方法和经验。
《夏天里的成长》位列于这个单元的首篇课文,是典型的散文,对应语文要素中“不同方面”这一要素因子。基于上一板块对单元内容和目标定位的解读,教师借助单元体系,可以将这一教学点的目标做如下定位:
首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够明确并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即: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其次,能够紧扣文本的结构框架,了解并提炼作者围绕着表达中心,所展开表达的具体方面:有生命的生物、无生命特征的自然界实物以及活生生的人,洞察作者选择并以此为顺序的构思智慧;再次,能够通过文本语言的细读,了解行文过程中对描写对象的精心选择,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最后,结合单元习作定位,指导学生迁移练笔,确定表达中心,并模仿作者从“不同方面”尝试构思和练笔,为完成最后的单元习作奠基。
这样的目标定位着力于学生借助原始经验,对全新认知的积极构建,同时也关注了学生在习得新知、更新经验体系之后,开辟的迁移运用的通道,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极具意义的完整性学习全程。
2.学程规划:设置推进板块,明确“如何带领”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程教学,就是师生双方全程贯彻评价任务的过程,需要将传统理念下“串联式”教学流程,以“并联式”的板块呈现,教师充分考量学习重点与学情障碍之间的交集点,在精准处设置合理支架,通过问题或者任务的积极驱动,引领学生展开深度阅读、迁移运用以及创新表达。
依托《夏天里的成长》这篇精读课文的特点以目标定位,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的教学板块:
首先,设置驱动问题,感知表达方法。教师在学生明确了课文中心“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后,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感受,设置驱动主问题:作者是怎样让我们也认识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说说你的发现。
其次,完成角色转换,展开探寻发现。2022 版新课标积极倡导“创设真实且有意义的情境”,以浸润和激活学生的身心思维。这种情境的创设既可以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关联,也可以通过文本的内容直接转化。比如此时此刻,你和作者一样也生活在夏天里,感受着炎炎夏日的生活,你发现了作者的哪些表达构思,与你的真实感受完全相同?在这一情境的推动下,教师引导学生先从作者描写的维度入手:生物、实物以及人物这三个方面,囊括了自然界的所有对象,分别对应中心句中“万物”,以此感受作者选材和构思的严谨;同时,将同样具有生命特质的“人物”从“生物”中抽取出来,并安排在最后描写,旨在为了升华主题,展现了作者基于中心的“立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探寻发现文本为了展现“迅速生长”的状态,所运用的独特的言语形式,并相继提炼“时间短+变化大”的模型。
再次,依托编排结构,推进迁移运用。部编版习作单元在精读课文与单元习作之间设置了“初试身手”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趁热打铁,借助精读课文的示范价值展开迁移运用,为完成最后的单元习作彰显阶段性的奠基任务。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初试身手”板块中提供的主题,选择契合散文题材从“不同方面”展开描写的主题,如“忙碌的早晨”“欢声笑语的校园”等,并以此为中心,尝试从“不同方面”展现早晨的忙碌以及校园的欢声笑语。
3.复盘审视:设置评价量规,明确“已到何方”
2022版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要开展“过程性”评价,即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以成绩论英雄”的弊端,这是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基础,否则始终聚焦学习成果,“教-学-评”一致性就无法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理应彰显的各种教学效能自然也就成为泡影。
比如,教师设置的表现性任务:洞察作者围绕中心所展开的描写维度,感受构思的严谨、完整,针对中心“忙碌的早晨”仿照作者进行构思。基于这一任务,教师就可以设置以下的评价量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炼语段大意,明确不同语段的描写维度;学生能够联系中心,明确这些维度与表达中心的呼应关系,感受这一维度对表现中心起到的作用;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针对“忙碌的早晨”这一中心,选择合理而典型的描写维度,确保选择的素材和资源能够紧密地体现中心。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但仍旧需要身担主导效能的教师给予“全程陪伴”,基于表现任务设置的评价量规,以贯通的方式融入教学体系的环节之中,就能鲜明地释放其导向和推进性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评价量规中的具体标准,对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评估,在梳理和复盘中积累经验,在审视和反思中明确不足。
“教-学-评”一致性作为2022 版课标着力倡导的全新理念,不能以昙花一现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的某一点或者某一处落实到位,而需要基于教师之教、学生之学的全过程,串联起整个读写一体过程,为学生深度迁移、提升素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