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鼎元年表

2024-04-07林世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小序小传图说

林世杰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蓝鼎元(1680—1733 年),字玉霖,别字任蓭,号鹿洲,清代著名学者,世居漳浦苌谿,时人称之为“鹿洲蓝夫子”。蓝鼎元富于经济学问,以致用之学称名一时,曾参与平定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之乱,“台湾朱一贵倡乱,鼎元从兄南澳镇总兵廷珍率师进讨,多出赞画,七日台湾平复。从廷珍招降人,殄遗孽,抚流民,绥番社,岁余始返”,蓝鼎元善后治台两年,对台湾的治理有一定影响,“着论言治台之策,……鼎元复为台湾道条十九事,……后之治台者多以为法”,[1]后世学者称之为 “筹台宗匠”,可见蓝鼎元对台湾的影响,“自施靖海以后,善筹台事者,莫如陈少林、蓝鹿洲二公者,可谓筹台之宗匠矣。”[2]

据《漳浦县石椅种玉堂蓝氏族谱》载:蓝氏开漳始祖为蓝廷瑞,生卒年不详,其子蓝庆福为始迁祖,明初由汀州府迁往漳州漳浦苌谿(今赤岭),被称为长卿一世祖,[3]福建提督蓝理系十二世,与蓝鼎元曾祖父毅叟公同辈。蓝庆福之子蓝蕃生四男一女,长子大才,次子二才,三子三才,四女四才,五子五才,蓝廷珍为蓝大才一支,蓝鼎元为蓝三才一支,两人俱为十五代,[4]彼此为族兄弟关系,而非《台湾通史》所言为从兄弟。[5]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一贵起义被平,蓝鼎元的家眷部分留在了台湾,其子蓝云锦于乾隆初年二次迁台,为今台湾屏东里港蓝氏一世祖。

据《鹿洲全集》载:(蓝鼎元)曾祖父毅叟公,以隐自高,生三子,长讳初芬,次讳初茂,以文学称名,祖父为其第三子,本名初蕙,后讳继善字逸淑,配以祖母陈氏,世居漳浦。祖父生三子,长子宗明,生孙鼎钦、鼎恭、鼎铨、鼎锜、鼎溥、鼎陶六人,曾孙云鹏等十七人。次子即蓝鼎元之父,讳斌,字郁人,少补博士弟子员,以文学行谊称名一时,世称文蓭先生,配以许氏,生鼎元、鼎光二人,曾孙云锦等十二人。季子讳宗哲,生孙鼎辅、鼎弼、鼎藩三人,曾孙云沛等四人。

蓝鼎元弟一人,曰鼎光。

妻许氏,乃母亲许氏侄女,侧室林氏。

生子六人,长子云锦,次子云龙,三子云翔,四子云翼,五子云鹤,六子云燦,俱为许夫人所出。

庶妻林夫人,生二女。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 年)一岁

蓝鼎元生于康熙庚申年八月二十七日未时。[6](卷首,以下引自《鹿洲全集》,只标注篇名、卷数,不注文集名)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 年)七岁

是岁,从外祖父入学读书。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 年)十岁

是岁,从族伯唐民先生读书山中。

秋八月十八日,父斌卒。(《先考文菴先生行状》卷二十)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 年)十七岁

是岁,“观海厦门,泛海舟泝全闽岛屿,历浙洋舟山,乘风而南,沿南粤海门以归。”[6]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 年)二十二岁

是岁,与好友王滋畹同游西湖,相互切磋学问,“忆余辛巳岁,与滋畹乘桴西湖,以经学相切劘,中流高歌视天下事无足措置者,至溺水中犹抵掌笑语以为乐。”[6](《王滋畹历试草序》卷五)

春,与梁村蔡世远结识,“辛巳春馆于浦邑西湖上,梁村过余,谈竟日,各恨相见晩。”(《蔡梁村扪斋初集序》,卷四)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年)二十四岁

是岁秋,受知于漳浦县令四明陈汝咸,拔童子试第一,“余小子童年应试即遭先生赏识,期许甚奢,经济事业亦有厚望。”[6](《兼山堂遗稿序》卷四)

冬,受业于福建学政归安沈涵,复拔第一,招入使院,分校诸郡,《蔡梁村扪斋初集序》:“岁癸未,宫坊沈心斋先生视学闽中,余与梁村俱受知。”(卷四)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 年)二十六岁

是岁春,与友人同游梦笔山,作 《游梦笔山记》。(卷十)

秋,好友蔡世远举于乡,蓝鼎元乡试落第,《蔡梁村扪斋初集序》:“乙酉秋,梁村举乡闱,余被刖。”(卷四)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 年)二十七岁

是岁,别师返漳浦,迫于生计,作馆为塾师,“丙戌又以奔走衣食羁馆丹霞”,(《蔡梁村扪斋初集序》,卷四);与友人何馥庭同游茗川,作《游茗川记》。(卷十);作《上宋观察请修漳州府志书》(卷一)

正月,作《柯扶三寿言》。(卷十七)

四月,作《黄越甫诗序》。(卷五)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二十八岁

是岁,大府张伯行巡抚八闽,从张伯行之门,与蔡世远等漳浦士子前往鳌峰书院纂修先儒诸书,《蔡梁村扪斋初集序》:“丁亥夏,大中丞仪封张先生抚闽,倡明绝学开书院于三山,延聘九郡知名士纂修先儒书籍。”[6](《蔡梁村扪斋初集序》,卷四)

是岁,作《叔孙通起朝仪徵鲁两生不至论》、《汉以周昌为赵相赵尧为御史大夫论》。(卷十一);作《拟诸葛武侯伐魏檄》。(卷十五);作《读西门豹传》、《读田子方传》、《读郭崇韬传》、《读桑维翰传》、《书淮阴侯传后》、《书诸葛武侯传后》、《书王弇州完璧论后》、《书伐魏檄后》、《再书伐魏檄后》。(卷十六)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 年)二十九岁

是岁,作《壬子忠节略》。(卷十五)

秋,再次乡试落第,《蔡梁村扪斋初集序》:“今秋闱余又被刖,冬梁村又将北上。”(卷四)

冬十月,好友蔡世远北上就试京闱,蓝鼎元为蔡世远《二希堂文集》作序,“余所望于梁村者,别有深焉,故复不能默默书以为之序。”(《蔡梁村扪斋初集序》,卷四)

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 年)三十岁

是岁,作《杨龟山先生文集序》。(卷四);作《除庭草记》。(卷十);作《司马温公文集跋》。(卷十六)。

是岁夏五月端午,与恩师沈涵同游福州与武夷山,馆于幔亭峰下,后送师归浙,作《游武夷山记》(卷十)、《送宫詹沈心斋先生还浙序》(卷六),“特恨鼎元不能同至浙西,又将匆匆别去也,黯然销魂澘焉出涕,未知侍侧又在何日,敬书数语以送先生之行。”[6]

秋七月,张伯行邀其前往鳌峰书院随行侍学,鼎元告之请求归乡,“今承不弃征召再三,若复默默无言,则恐执事不知其所以违命之故,将责以自暴自弃之罪,故敢竭其愚衷,伏惟俯垂鉴谅焉。”[6](《上张大中丞书》,卷一)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 年)三十一岁

是岁,于杜门讲读,作《饿乡记》自广其志。

仲秋,恩师沈涵六十大寿,作《漳人之浙西祝前学使沈公寿序》,“今庚寅仲秋为先生六袠览揆辰,闽人持币张轴群造浙西庆祝之,吾漳绅士邮书来京师命某为文。”[6](卷十七)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 年)三十二岁

是岁,作《林烈女传》。(卷九);作《寒支先生传》,(卷七)

春,母病。(《先慈节孝许太孺人行状》卷二十)

秋,与阴琫素结识,“君持其尊人醒庵先生行状,轻千里造予,求为文以表其墓。”《阴琫素寿序》(卷十七)

冬十月二十三日,祖父卒,(《先王父逸叟先生暨王母陈孺人行状》卷二十)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 年)三十三岁

是岁,作《王滋畹历试草序》。(卷五);作《叔祖宜侯公家传》。(卷七);作《洪烈妇传》。(卷九);作《漳州府图说》。(卷十二);作《历法考》。(卷十四);作《临漳台赋》。(卷十五);作《阴醒菴墓表》。(卷二十)

夏五月,作《盘陀宜城记》。(卷十)

秋,《女学》成,作《女学自序》。(卷五)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 年)三十四岁

是岁,作《李逊唐时文序》。(卷五)

春,参加乡试,暮春落第,“癸已春,不孝鼎元将应恩科省试……暮春落第,策蹇将归”,[6](《先慈节孝许太孺人行状》卷二十)

八月初六,母卒,(《先慈节孝许太孺人行状》卷二十)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 年)三十五岁

是岁,作《林元白诗序》。(卷四)

春四月二十五日,恩师陈汝咸因公卒于固原,蓝鼎元与邑人哭于月湖书院,《月湖先生传》:“固原讣至,自士大夫以及农工贩莫不咨嗟太息,刑牲设醴,奔哭于月湖书院,数十日不绝。”[6]作《月湖书院公祭四明陈公文》,(卷十八)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 年)三十六岁

是岁,作《阴琫素寿序》。(卷十七)

冬十月,作《重建苕南书院醵金小序》,(卷六)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 年)三十七岁

是岁,与好友阴琫素同游宁化,与李世熊之子李求可结识,“丙申游汀,偕琫素之泉上,始得见求可公。”[6](《李求可墓志铭》卷二十);为恩师陈汝咸之遗稿集作序,“兼山堂遗稿,吾师四明廷尉陈先生作也,先生殁而令子子厚裒其平昔所为诗若文,遥寄二千里,命小子鼎元为之序。”(《兼山堂遗稿序》卷四)

三月,作《郑母挽诗跋》《陈母许孺人七十寿序》。(卷十七)

冬十一月十三日,祖母卒,(《先王父逸叟先生暨王母陈孺人行状》卷二十)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 年)三十八岁

是岁,上书中丞请修明史纲目,“窃不自量欲进一言,以为有明一代纲目不可不宗紫阳而修而继之。”(《上陈大中丞请修明史纲目书》卷一);作《寿字书图记》。(卷十七);作《请黄石斋先生崇祀乡贤文》。(卷十八);作《上车学宪请补漳浦县乡贤书》,“即日补百贤不虞其惊世而骇俗,况仅仅此十三人哉,鼎元为世道人心计,惧先哲之懿行湮没,……伏惟执事勿吝览观,酌其可行者而表章之,庶无失乡先生祭社之义,史迁所谓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鼎元将为十三先生拜高厚之赐矣。”[6](卷一)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 年)三十九岁

是岁,作《邱义尊诗序》。(卷四);作《太学仲谟周公墓志铭》。(卷二十)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 年)四十岁

是岁,叔祖蓝理卒,(《叔祖福建提督义山公家传》卷七);作《与荆璞家兄论镇守南澳事宜书》。(卷二);作《林母李太君哀辞》。(卷十九)

是岁,恩师前福建学政沈涵卒于归安,作《阁部沈公哀辞》(卷十九)与《苕南书院公祭归安沈公文》(卷十八),“惟教泽宵不能寐,终当努力以成公志,握管述芳垂之来裔,呜呼哀哉!”[6]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 年)四十一岁

是岁,送友人林仲谦往阳曲,作《送林仲谦之阳曲序》(卷六);作《赖烈妇传》。(卷九);作《李求可墓志铭》。(卷二十);作《叔祖福建提督义山公家传》。(卷七)

正月元日戊辰,好友黄越甫卒,作《黄越甫先生哀辞》。(卷十九)

三月三日,为好友陈梦林游学吴越践行,作《送陈少林游吴越序》,“因书数语以送其行。”(卷六)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 年)四十二岁

是岁,作《贞洁汪太君传》。(卷九);作《祭漳倅叶公文》。(卷十八);作《平台纪略》、《东征集》。(卷首);与族兄蓝廷珍谈论船只中雷起火一事,告诫其兄需谨慎对待台事以防不测,作《与荆璞家兄论舟中起雷书》,(卷二)

春,好友林元白卒,作 《林元白先生哀辞》。(卷十九)

夏,台湾朱一贵作乱,蓝鼎元与族兄蓝廷珍一同训练乡勇,[6]建议族兄移防厦门,“兄宜指陈事势,请其移驻厦门,就近督师面商调度,内有制府弹压指挥,兄可一意前驱无呼应不灵之患,外有吾兄统兵杀贼,制府可高枕无忧缮飞报大捷之疏矣,弟虽不才将鼓棹而观之。”[6](《与荆璞家兄论台变书》卷二);入觉罗满保幕府,着论治台之策,作 《东征集》,“康熙六十年台湾朱一贵事变时蓝鼎元从统帅蓝廷珍运筹帷幄时所著。”[7]

秋,台湾水连沙原住民起事,蓝鼎元奉命北巡,作《纪水沙连》。[8]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 年)四十三岁

是岁,朱一贵起义被平,觉罗满保欲叙其功,蓝鼎元固辞,随后离台。作《鹿皋诗序》。(卷五);作《台将刘得紫陷贼不屈事录》。(卷十五)

雍正元年癸卯(1723 年)四十四岁

是岁,世宗继位,诏天下学臣考选文行兼优之士,蓝鼎元被选中,以贡生入仕,“元年特开乡会两试,复命学臣考选行着乡闾、学通经术之士,贡入成均,以广励人才。”(《先考文菴先生行状》,卷二十);作《鸣庐试草序》。(卷五);作《平台纪略自序》,“鄙人愚昧文不足传,平台大役事在必传,直道平心无为市井讹谈所昏惑,亦庶乎其可矣。”[6](卷五);作《鹿洲试草自序》,(卷五);作《平台纪略总论》。(卷十一)

雍正二年甲辰(1724 年)四十五岁

是岁,作《论北直水利书》、《论江南应分州县书》、《再与友人论江南分县书》(卷三);作《薛节妇传》、《朱贞女传》。(卷九);作《长子云锦字说》、《次子云龙字说》。(卷十三);作《经学考》、《史学考》。(卷十四);作《论边省苗蛮事宜书》,(卷一);与吴观察议论治台方策,作《与吴观察论治台事宜书》(卷二);作《与友人论浙尼书》(卷一);作《论海洋弭捕盗贼书》,(卷一);建议开放海禁,作《论南洋事宜书》,(卷三)

春,北游太学,作《青海平定雅序》、《临雍颂序》(卷四)

雍正三年乙已(1725 年)四十六岁

是岁,于内廷校书,分修《大清一统志》;[6]作《贵州全省总论》、《贵阳府总论》。(卷十一);作《乡试墨绳序》。(卷五);《贵州全省总图说》、《贵阳府图说》。(卷十二);《钱币考》。(卷十四);作《宁化文学翠菴王公墓志铭》。(卷二十)

春二月,恩师前福建巡抚张伯行卒,作《仪封先生传》,(卷七);作《祭大宗伯仪封张公文》,“呜呼! 惟公清风亮节,……不为异端邪说俗学功利。”[6](卷十八);作《日月合璧五星连珠颂序》。(卷四)

秋,送好友汉阳劳尊三就令昭文,作《送劳尊三令昭文序》。(卷六);作《程子笃字说》。(卷十三);送友人李司谏就任江西观察,作《送李司谏观察江西序》。(卷六)

雍正四年丙午(1726 年)四十七岁

是岁,送好友谢古梅返闽,作《送谢古梅太史还闽序》,(卷六);作《诰赠奉政大夫梦岩戴君墓志铭》。(卷二十)

冬,作《河清颂序》。(卷四)

雍正五年丁未(1727 年)四十八岁

是岁,授普宁县令,“五年三月用广东普宁知县。”[6]作《祈年告城隍文》。(卷十八)

冬,蓝鼎元兼任潮阳令,《怀远将军刘辑侯图赞》:“余以丁未冬兼摄潮令。”[6](卷十五)

雍正六年戊申(1728 年)四十九岁

是岁,于京师与高公相国朱轼编订《历代名臣传》;《修史试笔》于京师撰成。

冬,蓝鼎元在普宁县兴建义学,毁淫祠,改建绵阳书院,祀周程张朱五先生,与都人士讲学其中,作《绵阳书院碑记》、《重修潮邑义学碑记》。(卷十);作《请补普宁形胜序》。(卷六);作《讲学告五先生文》。(卷十八);作《绵阳学准》。(卷首)

学术界关于蓝鼎元具体入宰普宁的时间尚有争议,就蓝鼎元长子蓝云锦所做的行述而言,蓝鼎元当于雍正六年任知县普宁,“以相国高安朱轼为荐引见,鼎元条奏经理台湾、河漕兼资海运、凤阳民俗田土、黔蜀疆域等六事,上皆嘉纳,授广东普宁知县。”[9]陈寿祺、赵尔巽与连横等学者都沿用蓝云锦的说法。但有近人提出异议,台湾学者顾敏耀认为蓝云锦以武勇见长,不具备撰写传记的能力,“云锦少多病,舞象后三年不读书,深自懼自弗成才也,……数年以来,至今碌碌无为。少时不勉,悔何及矣。”[10]且清宫所藏履历片记载:“ (蓝鼎元)五年三月用广东普宁知县。”故而推断《先府君行述》为他人代撰。另外,蓝鼎元好友王者辅为《东征集》作序时,也提及了蓝鼎元入宰的时间,“雍正五年秋,山人亦宰普宁。”[11]蓝鼎元作《怀远将军刘辑侯图赞》时,提及自己兼任潮阳县令的时间为雍正五年丁未冬,“余以丁未冬兼摄潮令。”在《普宁县志》的“职官志”中也记载蓝鼎元入宰时间为雍正五年,“蓝鼎元:福建漳浦人,拔贡,五年任。”[12]所以诸多证据表明蓝鼎元就任普宁知县的时间为雍正五年。

雍正七年己酉(1729 年)五十岁

是岁,作《文光双忠祠祀田碑记》。(卷十);作《怀远将军刘辑侯图赞》。(卷十五);作《鹿洲公案》,好友旷敏本为之作序。

春,蓝鼎元数与上级忤,被惠潮观察诬陷栽赃,革职下狱潮阳,“普宁知县蓝鼎元,臣闻颇有才能……后访知蓝鼎元在署潮阳县任内,历有赃迹,随回明署抚臣傅泰,细加查访,核实揭参。”[13]“卒以此获罪。”[14]

夏,于狱中作《巨砚铭》、《古琴铭》、《剑铭》。(卷十五)

秋七月,门人陈华国为《绵阳学准》作序。

八月,好友黎致远之母卒,作《黎母魏太君哀辞》。(卷十九)

仲冬,族兄蓝廷珍卒于官,作《先兄福建水师提督襄毅公家传》。(卷九)

雍正八年庚戌(1730 年)五十一岁

是岁秋,蓝鼎元出狱,潮州知府胡恂邀蓝鼎元修《潮州府志》,“庚戍秋以纂修郡志之役”。[6](卷六);作《方域志小序》《城池志小序》《兵事志小序》《人物志小序》《孝义志小序》《流寓志小序》《风俗志小序》《物产志小序》《古迹志小序》《杂记志小序》《艺文志小序》。(卷六);作《黄太常传》《游游戎传》《李弁传》《月湖先生传》《阮骠骑传》。(卷七);作《林元戎传》《先兄福建水师提督襄毅公家传》《黄广文小传》《姚烈士小传》《黄摄尉传》《李张白何列传》《李都阃小传》《黄龙泉小传》《林蓝田小传》《陈郑二生列传》《陈明经小传》《蔡广文小传》《陈广文小传》《蔡文学小传》《徐孝廉韩小传》《徐孝廉梦麒小传》《赖逸民小传》《宣化农小传》《卢壮士小传》。(卷八);作《卢烈姬传》。(卷九);作《潮州建置沿革总论》《潮属城池总论》《兵事志总论》《人物志总论》《孝义志总论》《隐逸志总论》《流寓志总论》《古迹志总论》《物产志总论》《潮州杂记总论》《留智庙纪闻论》(卷十一);,作《涂守谦名字说》《三子云翔字说》《四子云翼字说》《阴子儒字说》。(卷十三);作《潮州风俗考》。(卷十四);作《持敬图自箴》。(卷十五);作《书潮志方舆卷后》《书风俗志卷后》。(卷十六);作《祭潮帅尚公文》。(卷十八)。

十二月初一,作《鹿洲自序》。(卷首)

雍正九年辛亥(1731 年)五十二岁

是岁,好友黎致远卒。作 《论潮普割地事宜书》,(卷三);作《思补集序》,(卷五);作《吴豳川时文序》。(卷五);作《曾叔祖孝廉玉书公家传》。(卷七);作《郭贤妇传》《许门节妇列传》《海阳陈烈女传》《潮阳陈列女传》。(卷九);作《陈玉山书记》《怪尹记》《高叟洞可堂记》。(卷十);作《潮州府图说》《海阳县图说》《潮阳县图说》《揭阳县图说》《程乡县图说》《饶平县图说》《惠来县图说》《澄海县图说》《普宁县图说》《大埔县图说》《平远县图说》《镇平县图说》《潮州海防图说》《修志杂说》。(卷十二);作《江濆野人说》《王用九字说》《六子云燦字说》《五子云鹗字说》。(卷十三);作《访道图箴》《画鹰欺熊箴》。(卷十五)

春,作《七贤图记》。(卷十)

夏,作《粤游草序》,(卷五)

秋,为好友陈梦林诗集《台湾后游草》作跋,“索君诗文开余茅塞,为书数语于卷末,明年此日又将读君楚游草,君其教我勿吝。”[6](卷十六);作《高隐屏小记》。(卷十)

雍正十年壬子(1732 年)五十三岁

是岁,入广东巡抚鄂弥达幕府,上书致谢福建总督郝玉麟,作《谢郝制府兼论台湾番变书(卷三);作《黎京兆传》(卷八);与友人游珠江阁,作《游珠江阁记》。(卷十);作《杨湘阴小传》。(卷八);作《叔祖福建提督义山家传》。(卷七);作《郑烈妇传》《陈烈妇传》《贞烈张女传》《程节妇传》(卷九);作《惠阳书院碑记》。(卷十);作《韩持国服义论》《粤彝论》《粤中风闻台湾事论》。(卷十一);作《福建全省总图说》《琼州府图说》。(卷十二);作《族子曰仁字说》《从子云枢字说》《从子云路字说》《从子云凤字说》。(卷十三);作《曾叔祖侍御紫涛公像赞》《叔祖司马时山公图赞》。(卷十五)

春,作《复蔡宗伯书》《再复蔡宗伯书》《复顾太史书》(卷三);作《遥祝张逸夫八十寿序》。(卷十七)

夏五月,从广东巡抚鄂弥达巡海口,从友人手中得平蛮碑石刻,作《得平蛮碑石刻记》。(卷十);与同侪游端州七星岩,作《望七星岩记》。(卷十);作《墨海铭》。(卷十五)

秋,上书广东巡抚鄂弥达,“倘天假之缘尚有经营四方之日,自当力报大德,不敢有负郝公以负大人也,不揣冒昧披沥肝膈,伏惟垂谅苦衷婉转代辞,无使回籍废员得罪本省大宪,为他日门庭之祸,则感沐鸿慈非浅尠矣。”[6](《上鄂制府书》卷三);与友人王者辅客游广州,王者辅为《东征集》作序;与友人偕游惠州西湖,作《游惠州西湖记》。(卷十)

冬,广东巡抚鄂弥达具摺申明蓝鼎元被诬始末,随后被诬案平反,鼎元请求归休。(卷首);上书福建总督郝玉麟议论台湾事务,作《上郝制府论台湾事宜书》(卷三)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 年)五十四岁

是岁三月,蓝鼎元奉旨入京,命署广州知府。

六月二十日,病。

六月二十二日辰时,卒。鄂弥达以及同僚等“怜其贫”,集资以助其归葬漳浦。

猜你喜欢

小序小传图说
哇忍波小传
A Brief Review of Translation Critiques of George Kao’s Chinese Version of TheGreatGatsby
夏字小传
胡安国《春秋传》征引诗小序考
“疾病”小传
伦理与自适:《归去来兮辞》小序中所揭示的陶渊明归隐原因分析
图说
图说反腐
图说
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