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推动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高质量阅读路径探析
2024-04-07黄玲
黄玲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阅读,在丰富读者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视野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读者人文素养和情感素养,丰富内涵和提高品位。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1]全球文化交流的深入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逐渐重新得以关注与提升。经典阅读,不再泛泛而读,需要高质量的阅读,从经典文学作品中获取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文化力量。
“高质量阅读”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阅读内容的高质量,指注重对读本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经典的著作。文章所讲的便是选择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二是指阅读方式和效用的高质量,要求读者能边阅读边思考,讲究阅读的高效用。读者要体会书中的真味需要通过认真的思考,思考是阅读深化和认知形成的必要途径。高质量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和认知的过程,只有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读者才可以体悟到作品内涵,直至提升阅读修养。[2]
推动高质量阅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全民文化素养。高质量的阅读内容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能让读者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深入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增强对历史、哲学以及社会等问题的理解认识与深入探讨,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二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质量的阅读也是优秀文化和知识的载体,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传递给更多人,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的微视频热潮中,“意公子”吴敏殊便以清新自然的方式讲述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掀起了一拨阅读和仿效热潮。其中为了讲苏东坡,吴敏殊自述读了全套苏轼文集,阅读了北宋时代横向发生的事件以及苏东坡祖上四代的历史,视频单条点击量高达六千万,使意公子成为现象级人物,也让苏东坡这一历史上的文学巨匠的作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再次深入人心。这一文化现象正是引导高质量阅读的生动案例诠释。
一、高校图书馆在推动高质量阅读中的角色
(一)具备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
高质量内容是“高质量阅读”的前提条件。资源为王,这应是高校图书馆的强项。高校图书馆一般拥有稳定的与学生数匹配的文献资源建设经费,能同时整合包括纸质、电子等各类学习资源,内容涵盖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其中文学艺术在其中占相当高的部分比重,近年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下,各高校也在积极主动地加强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文献资源建设。
(二)高校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文化传承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高校图书馆应将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整理、保存并进行推介,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多年来,部分高校也致力于持续地采访和建设经典传承的典籍特藏,例如历代经典文献特藏、红色经典文献特藏、闽南文献特藏等。
(三)高校图书馆是阅读推广的重要平台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文献收藏机构,更是一个阅读推广的平台。高校图书馆校图书馆的读者大部分是拥有高素质的受众群体,这一群体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接受经典文学的高质量阅读及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中通常会设有学生(或教师)的阅读协会,有的图书馆还兼有管理学校的书美协会、文学社、诗社等学生社团或文化研究会等,以兴趣或学术研究团队的形式,利于形成良好的平台推广模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到阅读中来。
二、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部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回望一段历史,看到一种精神,坚定一种信念。经典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道德规范、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等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与艺术的精华。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正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髓和民族智慧。
一是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智慧。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了解文化根源和文化特色,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培养道德观念,促进社会和谐。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作品都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例如在《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语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爱;“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处之道,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是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创新思维。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水浒传》中武松,《聊斋志异》中具有正义感的鬼怪等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美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想象力。通过阅读,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阅读需要资源,需要环境,需要服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是指图书馆通过各种创意、策划,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的有吸引力的馆藏,以提高馆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动。[3]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包括了书展、名家讲座、读书节、移动终端阅读推荐、主题活动等,尤其是近几年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上,推陈出新,增加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文化论坛、诗词大会、朗读赛事等大众化阅读促进活动。[4]但在推动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高质量阅读方面,仍然存在经典阅读资源建设不足、阅读的目的性偏向功利化、缺乏个性化的阅读指导、经典阅读的推广的深度不够等方面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推动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高质量阅读的方式路径
推动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高质量阅读,是阅读推广的一部分,需要从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方式中选择或进行设计,通过作品资源选择—激发兴趣—深入阅读—交流讨论—拓展阅读—持续研究,更有针对性地让某一具体作品的形成自然而良性的高质量阅读循环,让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精髓和文化内涵逐渐深入人心。
(一)加强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拥有高品质的阅读资源,要推动高质量阅读,首先要加强高质量文献建设。一是全面收集和整理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小说、戏剧等各类文学形式。同时,还可以整理和出版一些重要的文学版本、注释本等,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阅读资源。二是提供多元化的阅读资源。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图书馆还可以建设电子书、音频书、视频讲座等多元化的阅读资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同时,可以与一些文学网站、数据资源商等合作,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三是建立专题数据库。建立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专题数据库,将相关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和数字化处理,方便读者进行检索和使用。同时,还可以推出一些特色数据库,如作家作品数据库、文学流派数据库等。四是加强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技术可以使得文献资源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利用。图书馆可以加强数字化建设,将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转化为数字化格式,建立数字图书馆或数字化资源库,方便读者进行查询和使用。
(二)有效地引导和激发读者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兴趣
1.了解读者的兴趣关注题材,针对性地提供阅读资源。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偏好和需求是不同的。高校学生的知识文化程度决定了这个读者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兼容度,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优势,在局域内有限度地根据读者的阅读历史、兴趣爱好以及行为特征,针对性地推荐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阅读品质。
2.提供多元化的阅读资源,提供更专业的阅读指导。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定期推出一些文学评论、导读文章、读书分享、作家讲座等,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图书馆还可以提供电子书、音频听书、视频等多元化的阅读资源,满足不同阅读习惯的需求。
3.提供阅读环境,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图书馆可以设置经典文学阅读区,布置具有独特文化书香气息的场景、标识等,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设施,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读者从外部环境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4.通过校园主流媒体进行宣传。联合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会、校园书店等合作,利用主流公众号推出经典文学作品推荐书目、榜单、读书活动等,邀请作家、学者进行访谈,推出相关评论和报道,制作显性特点的宣传品、标志,吸引更多师生读者关注参与阅读。
(三)开展多种形式结合的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高质量阅读方式
1.将阅读与讲解相结合
高校图书馆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程,宣传阅读,校正和干预阅读,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和领会文学作品精髓。课程中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以及如何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尤其是可以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举办或引进高质量的讲座论坛,通过文化名人、大师、知名专家推荐解读经典文学作品,针对不同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和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和思想。
2.将阅读与多种艺术方式相结合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经典阅读的氛围,感受到阅读的另一种乐趣,吸引更多的学生以及高校以外的文化群体参与到阅读和相关的艺术形式中来。艺术化表现形式的体验,也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例如,与表演相结合。组织表演活动,如朗诵、戏剧表演等,让读者通过表演形式来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可开设一些表演课程,教授读者如何将文学作品转化为表演形式,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还可以与美术相结合。高校多有学生或教师的书美协会,通过组织书法、绘画活动,以美术形式来介绍和表现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此外,可以通过观看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来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影评活动也是对文学作品再一次深度的解读和理解。
(四)开展深度的读者交流,推动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持续研究
高校具有良好的读者、学者及文化和学术氛围,具有开展有深度的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读者交流活动的必备条件,能够促进读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学术研讨,推动对优秀经典文学作品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1.选定主题,组织深层次的研讨活动。选定特定文学作品创作背景与历史意义、人物分析、人文精神探讨、延伸阅读等有着明确主题的理解与鉴赏,避免交流内容过于分散;选择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学作品有兴趣并有一定了解研究的读者参与活动,保证交流活动的质量和深度;通过邀请学者、作家、评论家等作为主讲嘉宾,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进行探讨,不仅可以提高参与者的思辨能力,还可以促进对文学作品更深入的思考等。
2.定期举办系列活动,设置激励机制。为了持续吸引读者参与交流活动,可以定期举办系列读者活动。例如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围绕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展开深入探讨,不断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研究。激励参与者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并提高活动质量,可以设置奖励机制,例如为优秀的发言者颁发证书、提供小礼品等。同时,也可以将优秀的观点和感悟整理成文,发表在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3.加强互动与对外合作,注重后续跟进。加强与相关机构、学术团体等的合作与互动,共同举办读者交流活动。可以与其他相关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合作,分享最新的文学动态和研究进展,共享资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可以将参与者的观点和感悟整理成资料库或专题报告,供后续学习和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