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变化的教育对策研究

2024-04-06张媛媛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认知新媒体对策

摘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发生明显变化并呈现出新特点,这给大学生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就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的新特点和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认知的相关阐述,深入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教育活动。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呈现出流量化、圈层化、娱乐化、社交化的新特点,在对大学生认知产生强烈的正面激励和示范作用,为大学生教育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在无形间瞬时消解大学生教育长期成果的作用,为大学生教育带来巨大挑战,而且其中许多现实问题背后的深层认识论原因可以归结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认知的碎片化、浅薄化和自我理性约束力失控。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教育活动需要通过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具体认知活动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以及大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以及各相关方协同共育等建议,旨在着力加强对大学生自身理性判断能力、自我约束力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合理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知行合一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认知;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3-0062-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大连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饭圈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YB007

近些年,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在推动大学生认知不断发展和变化,为大学生教育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对大学生认知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为大学生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更好地应对相关挑战,合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的新特点和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探究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的新特点

作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新媒介形式,新媒体为大学生认知发展提供了技术与空间支持。相较于其他群体,当代大学生是伴随新媒体发展成长起来的,对于通过新媒体展开认知活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较高的接受度、活跃度,自然成为新媒体时代认知活动最活跃的群体,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流量化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让大学生高效学习和分享知识成为可能并获得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当前,流量已经成为大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由于大学生同辈群体特征更加明显[1],在彼此兴趣和思想的相互影响下,大学生认知活动的在线传播速度更快,流量化特征更明显,大学生已成为影响认知活动的主要力量。

(二)圈层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拥有更高的信息与知识的自主选择度,群体交往更紧密,圈层化特征明显。这在促进大学生更沉浸于信息交流与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和圈层化壁垒,逐渐忽视与其他群体或外部社会的联系交流,甚至变得更加封闭和排他,逐渐疏离社会群体意识[2]。

(三)娱乐化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线上活动的娱乐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中一再被泛化。为吸引网民注意,各种线上信息和知识内容可能成为娱乐的附庸,即使是严肃认真的系统知识学习内容,也容易被消解为娱乐化的知识碎片。这极易造成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新媒体制造的‘泛娱乐化幻象和构造出的狂欢景观世界”[3]。

(四)社交化

近年来,为大学生线上学习等认知活动服务的应用程序不断涌现。这些平台在极大促进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在线知识互助以及丰富在线交往的同时,大学生的泛社交化问题也随之出现,容易使大学生因过度自我展示或社交焦虑等造成学习重心转移和精力耗费的现象[4]。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变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及其深层原因

基于上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新特点可以发现,大学生认知深受新媒体的影响,大学生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的正面言行会无限放大并对大学生认知产生强烈的正面激励和示范作用[5]。解释好、传播好、利用好这些正面效应,可以为大学生教育带来无限机遇,更好地发挥铸魂育人实效,引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与此同时,不恰当的言行也可能被无限传播并误导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往往更容易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物吸引,所以他们利用新媒体感知到的信息与知识可能蕴含更多负能量[6]。这些事物可能消解大学生教育的长期成果作用,为大学生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为更好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有效的教育对策,有必要探寻相关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活動大多以碎片化方式来刺激感官,使其难以进行整体性思考和判断。虽然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频繁、更快捷、更广泛的认识机会[7],但这种认识机会往往是不对称的。新媒体数字传输形式下,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信息被舍弃,另一部分被强化,通过转换和重组再呈现出来[8],只片面呈现其想要呈现的部分。其二,由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审美意识和认知活动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本身就与集中统一相对立[9],所以不易形成统一标准和实时监管,这就容易出现感性化和浅薄化的趋势。在新媒体技术支撑和利益驱使下,越来越多自媒体平台向大学生传播大量浅薄甚至低俗的内容,而非富有思想内涵和较高品位的优质内容,这就容易诱导大学生做出错误的选择。其三,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认知活动相对隐匿,在被新媒体环境无限放大感性认知的过程中,大学生一旦被认知对象吸引,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无限放大自身的感性认知,呈现感情用事的倾向,成为“失控情感的附属”[10]。这时,大学生就容易因认知的自我理性约束力失控而做出一些非理性选择和冲动行为。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变化的教育对策

要有效避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认知的碎片化、浅薄化和自我理性约束力失控,从根本上规避相关问题,合理发挥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教育的积极作用,就需要探索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具体认知活动实际有机结合

要在充分利用新媒体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同时,有效避免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可以将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具体认知活动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关于人的认识及其与实践关系等内容就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有必要着力强化。在关于人的认识及其与实践关系方面,可结合大学生认知新特点,着力强化大学生对新媒体环境中人的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解,促进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那种脱离理性的纯粹感觉活动,“除了眼睛,我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11]。尤其是在被新媒体碎片化表象或强烈情感的过度牵制下,大学生更应该基于实践深化相关理解并更好地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另外,由于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需要“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12],因此大学生在满足个人信息和情感等需要時,也应以社会价值为前提,处理好自身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充分践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效化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变化引发的现实问题。

(二)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在强化大学生对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理解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值得借鉴和融合的合理途径和方法。

“以心观物”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一种整体的、有机的、体验性的思维方式,强调用“心”去观察和判断事物,避免为外物所累,失去人的纯真本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认知活动,“以心观物”有助于大学生保持清醒和谨慎的态度,敏锐意识到新媒体环境对自身认知能力的深刻影响,避免思维方式简单化和认识浅薄化,从整体上辨别善恶美丑。“以理统情”则强调依据基本的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情感流露[13],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理”与“情”的关系,而且有助于避免因个人情感过度释放触碰基本的道德底线。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可以将“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将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14],增强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力,从根本上主动消除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三)大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以及各相关方协同共育

要真正强化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知行合一,有效确保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的健康发展,除上述对策外,还要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以及各相关方的合力共育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活动中,许多问题往往是由于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认知影响诱发了“知行错位”[15]。在巨大的感官冲击或强烈的情感吸引下,大学生很容易忽视或抛弃自身平时培养起来的理性判断能力、自我约束力以及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等。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辩证看待并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有效资源,在尊重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合理诉求的同时,将相应理论知识融入切实的案例和实践活动之中,让大学生更好地践行正确认知。除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家长的支持关心和教育参与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对大学生的知与行起到特殊监护和补充引导的作用。通过主动观察、参与并了解孩子的认知活动与言行等,家长要在合理满足其知识和情感等需求的同时,引导其理智认知。另外,相关学者、主流媒体和各网络平台(尤其是大学生在线教育平台)等相关方,也可以更多融入大学生教育活动中,提供正能量案例和实践机会,正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促进大学生相关意识的内化,进而让大学生在面对相关现实问题时自觉实现知行合一。

四、结语

面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认知活动的发展变化,包括高校教师、大学生及家长、社会媒体、网络平台等在内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利益相关者要承担起更多责任。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更需要通过认知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新媒体时代我国大学生认知活动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提升铸魂育人实效,充分发挥大学生教育教学与实践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育作用,促进大学生认识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达到理性与直觉互动的身心一体化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朱政光.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基于对大学生线上调查数据的分析[J].教育研究,2022,43(7):126-139.

[2] 王贺.大学生网络交往“圈层化”的困境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7(3):94-97.

[3] 李紫娟,李海琪.网络“泛娱乐化”倾向对青年大学生的危害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6):56-62.

[4] 戴仁卿.社交网络空间转换研究:大学生“晒图”行为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0(4):83-89.

[5] 张敏.传播学视域下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教育实践探赜[J].江苏高教,2022(10):102-106.

[6] 颜小燕,康树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61-63.

[7] 赵涛.论网络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变迁与演替[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12):62-68.

[8] 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64-165.

[9] 黄凌玉.新媒介下的社会审美多元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7):240-246.

[10] 王前.哲学的解蔽:从知识到体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3.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83.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92.

[13]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3.

[14] 王前.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智慧探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8(5):121-127.

[15] 王晓丽,李薇菡.大学生道德知行错位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122-125.

作者简介 张媛媛,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认知新媒体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