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的价值、问题及应对之策

2024-04-06刘宪伟李生财

高教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评价

刘宪伟,李生财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一、前言

高校体育不仅有利于打造大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在培养其团队合作、领导力、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以及竞争与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大力推进体育教学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学业与体育之间时间分配的压力、体育资源的有限性与分配不均、师资短缺和专业培训不足以及大学体育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与评价体系等问题。鉴于高校体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其价值、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体育的价值与意义

高校体育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是一个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有效载体,这种教育方式的深层价值在于对学生情感管理、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通过大学体育,培育学生坚毅的性格、应对挑战的策略,为未来的人生和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背景下,人们需要重新审视高校体育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让它更有效地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索体育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并寻求推动其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高校体育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体力与耐力,更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此外,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帮助学生释放日常的紧张与压力,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并有效提升其情绪管理及自信心。高校体育的真正意义还体现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上[1]。通过各种体育项目和课程,学生得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平衡力和反应速度,同时也在团队合作和比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和团队精神,这种环境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适应和决策能力,更加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2]。值得一提的是,高校体育更是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有效路径,学生在校期间不只是掌握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学会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并自觉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当前,在全民体育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更应深入理解体育的真正价值。体育活动及团队项目可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合作机会,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可使他们在团队中学习相互支持和信任以及高效地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的能力。体育场景中,学生有机会承担领导角色,引导团队完成各项任务,这种经历对锻炼学生的领导才能、沟通技巧、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深远意义。学生还需学会如何最大化团队潜能,弘扬团队精神,并感受到集体的骄傲和荣誉[3]。此外,体育更有助于让学生意识到个人能力与团队目标之间的细微平衡关系,学生在追求个人技艺的同时,也需考虑如何更好地服务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团队中凸显自己的特长,这种平衡感会锻炼学生的责任心、适应性及协调能力。参与体育团队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紧密的人际网络,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学生在此过程中可学习与不同性格和背景的人合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社交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正向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在“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通过体育,学生能够深入地体会公平、正义、尊重和诚信的重要性,他们在运动与比赛中可以体验到对他人的尊重和竞赛的公平性原则,了解到胜负之间最重要的是道德品质和诚信原则。体育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与毅力,教导他们如何面对挑战,如何通过不懈努力追求卓越[4]。此外,大学体育也强调对学生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需要对自己的角色和决策承担责任,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深知为集体、社会和环境负责的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

参与竞技比赛的经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与此同时,面对多样的体育规则和环境,学生需要持续地调整和适应,从而培养出强大的适应力,使其在未来遭遇变革与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高校体育所开展的有挑战性的训练和比赛,也可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当遭遇到难题或对手时,不回避、不放弃,而是展现出坚韧的毅力和勇气,促使自己突破极限、追求卓越。这种锻炼让学生具备了面对困境和逆境的决心[5]。更为关键的是,高校体育还可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观。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不仅要努力拼搏,也要学会尊重对方,严格遵循竞赛规则,并真正理解胜负乃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样的教育让学生不仅注重结果,还重视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个人进步和体验的乐趣,确保他们能健康、正向地面对各种竞争。

三、高校体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体育不仅是一个学习与锻炼的过程,更是在挑战中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它为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沟通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对于教育者而言,体育更是一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和指导。但在高校体育的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不仅限制了大学体育的发展,还可能使学生错失了在体育中真正成长的机会。因此,对这些问题的及时认识和妥善应对,成了推动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学生综合素养与评价机制的不适应

当前高校体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学生综合素养与评价依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对大学体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种评价机制导致了学生在追求学科成绩的过程中,对大学体育的投入和参与度不高。目前,学校对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有些偏重学业成绩,许多高校的评价体系过于侧重学术表现,导致其他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有所忽视,这使得整个评价机制的应用范围变得不够全面。大学体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而又综合的评价,体育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被边缘化,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科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考试和评价体系进行客观量化,但在大学体育领域,评价标准相对模糊,难以精确衡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这也使得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得到有效优化和改进。此外,学生对学业成绩的过度追求也是问题之一,由于升学和就业的竞争压力,学生普遍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科学习上,忽视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这种现象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短缺

高校体育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方面面临短缺的问题,这对于实施有效的大学体育计划和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构成了挑战。高校体育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根据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4655万人,这其中包括全日制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与此相对照的是,高校中从事体育教学的专业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造成了大学体育领域师资力量的明显短缺,使高校体育难以实现全面而深入的发展。由于经费和师资不足,高校往往难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如体育场馆设施有限,很多高校体育场地不够充足,难以满足大规模体育活动的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也受到限制,使得学生在大学体育中难以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此外,部分高校使用的体育教学器材已经陈旧和过时,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体验与学习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理念的更新,现代化的体育器材往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方便性以及互动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和提高体育综合素质,使用过时的体育器材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甚至可能因器材的限制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学业压力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忽视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环境中,由于学术竞争和学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不得不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这无疑导致了他们在体育活动上的投入减少。但除了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问题,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存在问题。在追求高分、升学和优质就业机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学生对学业成绩给予过高的重视,将体育锻炼视为可牺牲的选项。受社会观念和家长认知的影响,体育在许多情境中常常被视为次要的学科,与其他核心课程相比,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环境中,主要的目标应是追求学术上的优异表现,体育课程和活动常常被边缘化,只作为一种休闲和娱乐方式,而不是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建立团队合作和培养领导力的重要环节。此外,各类补习班、培训班盛行,许多学生选择参与这些活动,以获得更多学业优势和竞争力,但这往往导致他们忽视了对身体健康的关心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实际上,长时间的学习和紧张的心理压力,若没有适当的体育锻炼,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而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身体健康,还能调节心情、释放压力。

(四)大学体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

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高校体育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社会对身心健康和团队协作能力日益重视,但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却很少随之更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许多大学的体育课程依旧以传统的运动技能和固定的运动项目为主,很少涉及当今社会实际需求的运动方式,如户外探险、健身训练等。高校体育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而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很少。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导致学生过于追求技能上的短期进步,而忽视长期的身体健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再者,大学体育的组织方式往往是集中的、固定的,与社会上日益多样化、灵活的运动方式存在差异。这种脱节不仅可能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减弱,而且可能使他们在未来进入社会后,面临如何选择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困惑。总之,高校体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这种脱节,可能使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高校推进大学体育的应对策略

(一)深化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在“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要深入体现大学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价值,还要关注评价导向、评价机制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与改进。首先,评价机制的完善是改革的关键,不仅要确保学生在体育与学业之间找到平衡,还要明确体育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各个要素和标准,这不仅包括学生的体育技能、锻炼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应注重技能考核、实际参与度和竞赛表现等多角度的评价,确保全面反映学生在体育领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6]。其次,评价导向的明确也很关键,评价机制应基于清晰的大学体育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体育标准与技能,从而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最后,为真正实现综合素质教育,学校应结合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加强师资培养与专业发展

推进高校体育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化发展是实现优质大学体育的关键,可以通过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周期等,培训计划应该覆盖大学体育的各个方面,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体育技能、健康管理等,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和专业发展要求。学校还可以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如专业讲座、研讨会、教学观摩、实践培训等,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提高教师培训的灵活性和覆盖面,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研究活动和项目,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学术交流和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还能推动体育的创新和发展[7]。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新任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导师可以传授教学经验、分享专业知识,并帮助新任教师适应教学环境和学校文化,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资源,如图书室、教学设备、实验室、培训资金等,以支持他们进行教学和研究活动,建立专业发展平台和网络社区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多元化统筹学生学业与体育时间

为了确保学生在忙碌的学业中也能充分参与体育活动,高校需要实施多元化的措施,鼓励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得到全面的体育锻炼。首先,高校可以引入弹性的学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有选择地平衡学业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其次,学校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采集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策。线上学习资源和体育平台的开设也是促进学业与体育活动均衡的有效方式,通过为学生提供线上课程和体育指导,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既保证了学业的进度,也能满足体育锻炼的需求,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合适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此外,高校应积极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无论是基础的体育锻炼,还是专项的体育比赛,都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增加他们参与体育的机会。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教育,强调体育锻炼在提高身心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四)加强与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对接

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教育专业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学不仅局限于教室内,还与地方和社区体育活动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为了促进这种融合,教育部与体育部门共同推出了“校园+社区”体育休闲服务项目,此项目意在将高校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与社区的体育需求进行有效连接。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部门担当起组织、管理和指导体育活动的责任,而社区提供场地、宣传和人力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也为高校师生创造了实践机会,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另外,高校可以不断创新体育课程,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内容,如结合健康管理和体育锻炼,引入新兴体育项目,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健康和多样化体育活动的需求。总之,高校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深度结合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也让社区居民受益。这种合作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化,以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推进大学体育既有重要价值又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但高校体育的推进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因为它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全面发展、道德品质、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大学体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有明确的政策和规划文件、充足的资源投入、优秀的师资力量、强化与社会的合作、促进体育与学术的融合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高校体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评价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学求学的遗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