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促进学生表达素养发展

2024-04-05王丽珠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连冈小学

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课文阅读教学

王丽珠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连冈小学

在素质教育理念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能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更为关键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表达素养作为人们立足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素养,是人们同外界交流与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肩负着培养学生表达素养的重任,包括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应结合具体阅读文本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促进他们表达素养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是促进学生表达素养发展的基础条件,还是关键的外在影响因素,这样他们可以敞开心扉进行自由表达,使其敢于主动表达自己。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平等意识,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他们焦虑不安的紧张情绪,舒缓学习压力,从“听”“说”“写”三个方面切入,使其明白应该如何听别人讲话,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我。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体裁的课文,按照顺序描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融情于景,语言简练,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与品味自然美景的情趣。在学习本文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自主预习,且思考各自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旅行经历,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谈论,简单描述原因所在,激活他们的生活背景,拉近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新课充满期待。接着,在正式学习环节,教师先简单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引领学生主动进行口语表达,交流与展示课前准备的内容,当有同学提到旅游途中的美景、美食、风俗习惯时,教师可以采用日常交流的方式加以追问,使其可以随机应变,进行更多的表达输出,为满足听众的好奇心,他们就会更加乐意表达,以此锻炼个人语言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从而发展表达素养。

二、丰富阅读素材积累,通过沉淀组织语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表达素养的发展,不断丰富阅读素材的积累相当重要,只有他们积累更多的阅读材料,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时才可以更加得心应手,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除了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课文以外,还要积极开设课外阅读活动,围绕课文进行适当拓展,要求他们阅读更多同类或者与之有关的文章,使其不断储备知识,通过沉淀与内化组织语言并进行表达。

例如,《精卫填海》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其他优秀神话传说故事进行阅读,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女娲造人》等,丰富他们的阅读素材,使其积累更多阅读经验与汉语知识。当阅读完这些经典作品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交流阅读感悟,分享各自的收获。在这一环节,学生就要根据各自的阅读情况自主组织语言,通过沉淀和加工把读过的神话故事转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加入个人感受。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同学之间还会展开讨论和互动,进一步丰富素材的积累与表达能力的强化。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神话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帮助他们不断完善人格。

三、给予个性化的引导,发散学生创新思维

个性化引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素养的提高。因为学生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对于不同学生需给予不同的个性化引导,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其表达素养与综合能力均得到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平常要多观察与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表达任务,使其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展开自主表达,让他们在创新中逐渐提高表达素养。

例如,《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包括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趣味性、个性化的指导,由学生扮演成给秋天景色带来变化的“秋雨”,使其结合秋天景物的特征自主组织语言描述变化情况,且传递给这些事物,包括:黄色给银杏树,红色给枫树,金黄色给田野,橙红色给果树,多种颜色给菊花;香味给梨,甜味给菠萝,香甜味给苹果、橘子;小松鼠找松果当粮食,小青蛙挖洞准备冬眠,松柏穿上厚衣裳,杨树、柳树叶子飘在脚下。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转换角色扮演秋天的事物,给秋雨一定的回应,使其根据不同事物进行联想展开仿写,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丰富与多元化,深化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供表达自我的平台

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双方进行互动的最佳方式,还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锻炼他们提取与整合信息的关键途径,使其在思考与回答问题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为促进学生表达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当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围绕具体阅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突出层次性与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平台,使其结合已有知识归纳信息,运用个人语言表达出来,提升他们的表达素养。

以《桂花雨》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今天就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你们知道桂花吗?对桂花树有什么了解?”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个人认知交流桂花相关信息,激活他们的表达思维,课件中同步出示桂花树,使其进一步认识桂花。接着,教师设疑:“桂花”和“雨”的组合有些奇妙,看到课题,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让学生自由联想雨中桂花的情景,然后讲述:其实桂花树并不出众,作者为什么偏偏对它情有独钟?让他们结合预习情况自由表达,初步感知到文中描述桂花的香与摇花的快乐。之后,教师继续设问: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作者想起什么?桂花给作者带来哪些快乐?并要求学生围绕文中没描述的意象进行讨论或者发表意见,让他们联系实际生活谈论类似事物或者景物,充分表达自我感受。

五、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表达欲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离不开一些辅助性教学手段的支持,教师要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之中。具体来说,要想通过依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表达素养发展,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语言描述、视频、动画、图片、音乐等手段来创设情境,将文字性的阅读文本变得具体化、直观化,还显得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他们在情境中慢慢提升表达素养。

例如,《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出大自然的美丽。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自然界中动物叫声的音频,据此创设情境,让学生一边倾听、一边判断是哪种动物的叫声,使其进入到情境之中,让他们了解到新课内容同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有关,然后设计过渡语: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特殊语言,能够揭示天气变化、季节交替,还能激起无限想象。接着,教师播放不同季节的风声、不同场景雨声以及鸟叫、虫鸣、青蛙叫的音频,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要求学生在这些声音辅助下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大自然的声音与天气变化、季节交替有什么关系?使其在情境中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积极发表自己的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与表达中收获不一样的感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丰富联想,从而理解课文。

六、科学组织辩论活动,培养口语表达素养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弱化“标准答案”的权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使其自由学习,实现个性化成长与发展。在这一前提下,针对表达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平常的阅读课堂上,应当从文本中提取一些观点科学组织辩论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正方或者反方,利用辩论的方式进一步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其结合个人想法进行口语表达,锻炼反应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例如,《祖父的园子》是一篇有关童年生活趣事的课文,学生十分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当他们读到文中几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可据此开设辩论活动。当读到: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跟在后面捣乱,把菜种踢飞;铲地的时候,用锄头乱钩一阵,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在园子里玩累了,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面对“我”所做的这一切,祖父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批评“我”,只是笑笑,有时给“我”讲讲道理,但“我”似懂非懂。面对“我”在园子里的所做所为以及祖父对“我”所持的态度,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辩论,正方观点是祖父这样做是对的,反方观点是祖父这样惯着孩子是不对的,使其自由选择观点组织语言进行阐述,说出各自的理由,如正方认为这样能给“我”一个愉快、美好的童年,反方认为太溺爱孩子,不利于健康成长等,从而进一步培养与发展他们的口表达素养。

七、注重读写结合教学,训练书面表达素养

上文提到,表达素养主要包括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两大方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表达素养,除关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还要训练他们的写作技巧,使其书面表达水平得到不断强化。读写结合是语言类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应该把写作结合到一起,先通过阅读帮助学生输入大量的语言知识,再利用写作为他们提供输出的机会,使其通过内化与加工进行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表达素养。

例如,《将相和》这篇课文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厘清事情的叙述顺序,以理解课文为基础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含义及用法,他们还可以体会文中人物的爱国思想与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在写作环节,教师布置以下写作任务: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在具体的写作环节,学生可对课文的描写对象、表现手法、行文结构、体裁形式等进行模仿,围绕个人亲身经历写一篇类似作文,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应用,使其学会举一反三,由此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这样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同时训练他们的书面表达素养。

八、有效利用课文空白,培养综合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课文的情节调节比较大,或者写得比较简单,在叙述描写上有一定的余地,为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补充空白的方式,使得课文内容更加完整,为学生想象和思考留下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推测和构思,通过习作补充“空白”。

例如,在教学《挑山工》时,在课文的空白位置,可以尝试结合插图配“画外音”。如插图上一位身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正挑着货物攀登在陡峭的山路上,在课文的结尾这样写: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通过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或者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写好之后,让学生口头表达。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情节的延伸,如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在黑板上画出游人与挑山工的简笔画,通过两条不同的线路,让学生进行测量和计算让学生得出结论:挑山工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挑山工的路程远、速度慢,却可以比游人早到山顶,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扩展和延伸,补充课文空白的同时,加强学生表达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更多关注,将阅读教学放在重要位置,结合阅读文本具体内容与特点设计教学,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表达或者书面表达的机会,善于发现进行表达训练的契机,选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与爱好兴趣的阅读教学方式与表达训练形式,使其在相对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和表达,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升表达素养。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