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拓印让幼儿借形想象并激发想象力
2024-03-06罗翠明福建省南平市夏道中心幼儿园
罗翠明 福建省南平市夏道中心幼儿园
幼儿处于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站好教育的第一班岗,创新与完善教学方式,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视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拓印可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是现阶段幼儿教育中较常用的一种宝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开发这一资源的教育价值,发挥其教化作用。为辅助广大教师科学利用拓印引导幼儿借形想象,并充分激发幼儿想象力,本文重点从教学目标的正确性、实物内容的多样性、学习模式的丰富性、拓印活动的融合性、教师指导的适宜性五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以期促进幼儿借形想象,激发其想象力。
拓印原指雕刻或石刻表面的手工复制品,将其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多以拓印画的形式呈现,所用到的材料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也更具灵动性,符合幼儿的审美与学习需求,是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有利道具。幼儿园不倡导幼儿学习过多的内容,因此教师将教育重点放在幼儿的创造性方面,既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又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拓印作为丰富幼儿想象的宝贵教育资源,受到了教师的青睐。拓印课程也在幼儿教育中比比皆是,为提升拓印教学价值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教学目标的正确性
利用拓印引导幼儿借形想象的先决条件是制定教学目标,确保教育目标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互协调,只有确保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才能发挥拓印教育的最大作用。拓印活动主要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为主,本着具体形象的图画引导幼儿借形想象,拓展其思维空间,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在拓印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主要要围绕幼儿的实际能力、心理发展规律、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以幼儿的实践技能与理解水平为原则制定拓印教学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拓印教学价值,使其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可以引导幼儿借形想象,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幼儿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多元化因素设置教学目标,确保拓印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实现其自身教育价值。
幼儿的想象力丰富,自然界的一棵小草、一片树叶,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好奇,特别是对图形、色彩的敏感有时更胜于成人。此阶段以简单的实物拓印为切入点,尽量多地介绍各种颜色,侧重培养幼儿的色彩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期的拓印学习后,就可以把他们引向具有创作意图的拓印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即利用实物拓印出的肌理来表现简单的艺术形象,如利用两片银杏树叶创作一只展翅的蝴蝶,再配以小花、小草等组为一幅完整的画。通过慢慢引导,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以小班幼儿为例,其理解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稍显不足,拓印活动难以脱离教师的指导,整个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参与,科学引导幼儿如何正确实践,又如何在实践中想象。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激发幼儿兴趣、提升其借形想象的积极性,活动选取的材料也要尽可能简单,引导幼儿首先对于简单的实物道具进行拓印,如幼儿的指纹、掌纹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为幼儿创建拓印的条件,在专业的材料中绘制树干、树枝,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指纹拓印树叶,完成一棵大树,绿色可以作为树叶、红色可以作为花瓣,不同的色彩可以创作出不同的图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颜色进行上色,在教师的配合下,一幅幅独特的画作将会在幼儿的拓印中呈现出来。不同的色彩创作出不同的图画,各种各样的色彩均有其代表性事物,幼儿在拓印过程中,也会主动思考色彩的作用,这对于激发小班幼儿的想象力而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二、实物内容的多样性
丰富多样的实物更有利于幼儿借形想象,故此,教师在拓印活动中,应尽可能拓展实物范围,给予幼儿更大的选择空间,在丰富的实物中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逐步培养其创造能力,促进思维空间的拓展。
例如,水果蔬菜。水果蔬菜种类丰富,也是幼儿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以水果蔬菜拓印可以让幼儿眼前一亮。在大量的水果蔬菜材料中,势必会有幼儿认识的种类,幼儿对于自己认识的种类进行拓印也是加深幼儿认知印象的一种途径。与此同时,幼儿在拓印中也会认识更多常见的蔬菜水果,即使自己不认识的类型,也能在拓印中进一步了解。水果如苹果、橘子、香蕉、葡萄等,蔬菜如豆角、莲藕、茄子、西红柿、黄瓜、土豆等。在水果蔬菜实物拓印中,幼儿的借形想象能力将会逐步提升,对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也是有所助益的。
再如,玩具。玩具类型较为丰富,市面上流通的大量玩具都可以作为幼儿拓印的对象。玩具最能激发幼儿的拓印积极性,幼儿本就认识大量的玩具,在玩具拓印中,或许存在似曾相识的感觉。拼图、积木块、五彩绳等,不同的玩具拓印具有不同的引导性,如积木块拓印可以促进幼儿对于建筑物的想象,不同的小块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五彩绳可以考验幼儿的色彩认知能力,对于激发幼儿的色彩想象力有较大意义。
又如,变废为宝。生活中有很多废旧资源都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可以在拓印中自主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实现变废为宝,既能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也能做到废物利用。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废旧资源较多,幼儿只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资源就会在一双巧手的作用下变成一幅艺术作品。生活中常见的旧报纸、布条、矿泉水瓶、零食袋等,这些都是幼儿可以拓印的资源。如旧报纸揉皱可以拓印出不同颜色与形状的棉花;零食袋可以折成不同的图形,幼儿可以自主组合图形拓印,如房子的顶是三角形,墙体是正方形,这些都可以借助零食袋折成图形进行拓印。在拓印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将废物收集起来扔进专门的垃圾分类箱,提高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活是一个大的教育环境,自然界的资源对于幼儿拓印而言是取之不尽的。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自然界寻找感兴趣的实物,将其拓印在自己的画作中,如羽毛、石头、树枝、树叶、花瓣等。以树叶为例,枫叶为红色,银杏叶为黄色、梧桐叶为暗黄色、冬青树叶为绿色,不同树叶具有不同的色彩,幼儿在树叶拓印中,也可以认识更多的树叶颜色,并想象那些树叶一年四季不同的样子。如此一来,幼儿在拓印中借形想象能力也会随着拓印的数量逐步提升,创造性也会相应增强。
三、学习形式的丰富性
对于幼儿而言,丰富的学习模式是发挥拓印借形想象功能的有效途径。丰富的模式融合与多样化的拓印实物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拓印兴趣,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故此,教师在拓印活动中就必须做到围绕幼儿创新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方式,始终以提升拓印课程的趣味性为主,只有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全新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更能促进幼儿在拓印中实现借形想象。在教学中,拓印活动形式包括主题拓印、游戏拓印、合作拓印等。
以节日主题拓印为例,节日主题实践难度较低且趣味性较强,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其参与热情。如端午节,教师可以围绕端午节设计丰富教学模式,如开展端午节访谈,了解端午节习俗,激发幼儿的节日兴趣;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爱国之情。有了前面的铺垫,可以呈现端午节拓印了,教师准备端午节拓印材料,如粳米、枣子、粽叶、荷包图形、五彩绳等。在丰富多样的拓印活动中,幼儿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实物,打破其传统认知,既能满足幼儿借形想象的需要,又能引导幼儿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在拓印活动中实现教育。
再如,游戏拓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如小班的《滚珠印画》,幼儿在各种珠子与颜料的游戏中,提升了活动兴趣,边玩边聊,打开了想象空间;中班的游戏拓印《我的雨鞋会跳舞》,幼儿穿着雨鞋和着颜料一起来回在大白布上穿梭着,留下的深深浅浅的鞋印就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游戏后幼儿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留下的印记,相互交流着、想象着;大班拓印游戏《毛线宝宝捉迷藏》,幼儿在利用毛线拓印游戏后,画纸上留下了五彩斑斓的图案,引起了幼儿观察的兴趣,有趣的环节产生了,幼儿自发地学一学、演一演自己或他人的拓印画作品,有的利用肢体表演了《起舞的凤凰》,有的利用表情表现了《快乐的小猪》,还有的利用声音展示了《可怕的怪兽》《白鸟朝凤》《京剧脸谱》等,这种形式深度激发了幼儿想象力,孩子们一个个都意犹未尽。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无形中为孩子插上了一双借形想象的翅膀。
此外,拓印活动课程也可以合作进行,教师可以采取互相合作的形式让幼儿进行拓印。在合作中,拓印活动更受幼儿的欢迎,它没有技能的要求,同时幼儿又能有愉快的拓印体验,充满欢乐和无尽的想象。拓印活动课程既可以在室外进行,还可以与相关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在结合中充分发挥拓印课程的影响力。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较大的硬皮纸箱,将其粘连起来平铺在地面上,幼儿可以在纸箱上任意跑跳活动,留下自己的脚印;也可以在纸箱上骑行,将轮胎的印痕留在上面。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想象,或将花盆底部印在上面,或将落叶印在上面,抑或将其他材料印在上面。在幼儿的想象中,这些硬皮纸箱好像成了一幅壮阔宏伟的山水画。此外,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带幼儿进行一些户外写生,观察、感知自然与艺术作品的形象,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充实幼儿的表现素材,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借形想象力,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拓印作品。
四、拓印活动的融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不同教育领域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贯通的。拓印教学也可融合到各个领域,激发其想象力。首先,拓印可以和折纸、撕纸、拼贴等其他美术活动形式结合起来开展,在拓印活动“水果丰收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根据自己需要撕贴出果树,然后在不同果树上拓印各种水果,最后再进行想象,画出其他内容或是背景,以提升作品的丰富性和美感,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其次,将拓印与语言整合,拓印可以成为幼儿语言发展的中介,发展其想象力。如可以将幼儿读过的绘本进行故事拓印活动,这样不仅能调动幼儿的拓印积极性,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大班幼儿阅读过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拓印《蚂蚁和西瓜》绘本故事连环画创作,创作后幼儿将连环画进行排列,共同讲述故事。通过拓印创作活动,幼儿对《蚂蚁和西瓜》故事的理解更为透彻,对故事画面的解释也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让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还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丰富了想象力。再次,将拓印与音乐互相渗透,借助幼儿感兴趣的场景展开充分的想象,并将自己的想象融入拓印活动中,用拓印的画面来表达不同的节奏、音乐情节,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后,拓印活动还可以与科学活动相互融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是幼儿对科学认识的基础,让幼儿把拓印作为学习科学的工具,让其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体验科学与拓印结合的乐趣,逐步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想象力。
五、教师指导的适宜性
与新课改理念相对应,拓印活动要杜绝 “满堂灌”的教育,教师应权衡好“放手”与“出手”,做到适宜地指导。幼儿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觉性稍显不足,教师在借助拓印活动促进幼儿借形想象时,不可将活动的执行权全部交给幼儿,过于自由会导致幼儿在拓印活动中无处下手,拓印兴趣也会逐步降低。我们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这里的“放手”是指为幼儿提供相对自由宽松的艺术环境,尊重幼儿艺术的个性化表现,给予幼儿应有的自主权,大胆放手让幼儿去想象和创造。但“放手”并不是舍弃教师对拓印活动的指导,否则幼儿在拓印自主表现中就会出现茫然或处于困境。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出手”,也就是幼儿在拓印活动中发生认知冲突的时候,教师要对幼儿的拓印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宜的指导,才能有效地支持幼儿的学。所以,在拓印活动中,教师应时刻注意激发幼儿的拓印兴趣,设置趣味性较高的拓印活动,如此才能满足幼儿的想象,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难以入手的情况,既能实现科学引导,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又可确保不会过分拘束幼儿,失去其自主发挥的空间。总之,“放手”并不是放弃教师适当的指导,“出手”也不是直接给幼儿一个答案。我们要“放手”的是单纯重视技能和追求结果,在必要时把握最好时机,以最适宜的方式,找准切入点,勇敢地“出手”,以激发幼儿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拓印活动课程是激发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不断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拓印对于幼儿的教育影响。本文重点从教学目标的正确性、实物内容的多样性、学习模式的丰富性、拓印活动的融合性、教师指导的适宜性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