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引领下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4-04-04乔晓鹏窦立敏

传媒 2024年4期

乔晓鹏 窦立敏

摘要:媒体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不断深化向纵深发展,“内容+技术”双轮驱动,技术引领更具前瞻性。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以新址建设为契机,运用技术革新带动宣传思想工作手段创新,促进内容生产提质增效,进一步挺进主战场,扩大主流价值观影响力。从2020年起,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政产学研用”推动融媒创新技术从孵化到应用落地,探索创新技术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发挥的引领作用,历经培育种子项目、寻找场景土壤、适配内容生产、赋能产业未来四个阶段,探索以创新技术驱动融媒生态发展路径,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媒体深度融合 技术引领 生态发展路径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指示精神,2018年7月,丰台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以下简称“丰台融媒”),丰台区广电中心、丰台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完成整合,2019年4月,完成机构改革。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丰台融媒以新址建设为契机,探索高新技术在媒体融合发展领域的作用,寻求技术引领媒体深度融合的生态发展路径。

一、培育种子项目,甄选轻量化新技术

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很多融媒体中心存在技术应用“找不到、用不好、买不起”的问题。丰台融媒机构改革后,首先通过“瘦身”,全面转型移动端,重点选择“轻量化”技术应用,探索优化生产方式。通过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遴选推广计划”培育种子项目,在建設实践过程中,联合大爱全息、飞影科技、容积视觉、云转播等创新成长型企业,选择轻量化产品,培育示范项目。

丰台融媒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作为指导单位,与新技术企业共建融媒应用创新试验室,结合新址建设联合开发新技术应用,落地“全息AI与5G远程融媒体运营平台”“多功能智能轨道拍摄机器人”“媒体融合元宇宙全息互动应用系统”等项目扶持和技术赋能,打造了适用高效的融媒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加速培育媒体融合创新服务应用新业态,有效参与丰台城市品牌建设。

二、寻找场景土壤,探索社会化新模式

为有效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技术交流,实现媒体融合的外循环,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项目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源有效对接。”

“新闻+”战略促使媒体深入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技术融合力度更大、亮点更多;组织机构内部整合越强、动能更足;社会资源配置更合理,社会适应力更强。为进一步提高宣传动员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丰台融媒联合社会力量“为技术找场景”,赋能区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对内容生产要求的不断提升,为数字新技术提供了落地的土壤。丰台以区域媒体深度融合带动新视听技术应用场景落地,为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搭建新技术企业与融媒体合作的桥梁,提供技术落地丰台融媒;联合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吸引元宇宙新兴企业助力产业转型;助力位于丰台榆树庄地区的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打造新视听产业园区。至此,丰台将成为北京“京津冀视听走廊”的关键节点,与此前贯穿北京大兴、亦庄、通州和河北大厂以及天津的数个视听产业园区形成的“视听走廊”相衔接,打通视听产业断层,助力北京全球视听产业中心建设。

三、适配融媒生产,推动视听化新应用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AR、VR、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虚实相生的智能技术、链接万物的泛在传播等,都成为技术赋能下媒体深度融合的显著特点。新闻内容传播方式、呈现形式的改变加速了媒体格局的更替,适配生产推动视听产品新应用,推动融媒舆论生态的变化。

1.扩大优质融媒体内容供给。丰台融媒聚焦丰台本地,将重大主题与本地化特色有机融合,将戏曲主题内容、区域特色场景与新视听技术有效融合,打造富有创意和技术含量的新视听产品。丰台融媒与新华社北京分社围绕重大主题、重要节点,深度融合、联动策划,以百姓生活故事为切入口,共同制作了100余部接地气、见新意的百姓公益短视频产品,短视频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均过百万、全网浏览量累计逾2亿次,并多次获奖。

2.推动丰台文化资源数字化。全息AI与5G远程融媒体运营平台在丰台落地。借助该平台,丰台融媒采集制作卢沟桥狮子数字孪生产品、数字宛平红色党课、全息戏曲主角影像、丰台“丰丰”数字虚拟代言卡通形象等文化数字产品,开发了具有丰台特色的全息化、沉浸式、交互式新视听技术应用场景。丰台融媒借助全息AI与5G远程融媒体运营平台,通过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实时动捕、立体触控及交互网页等技术,分类构建丰台区本地人文地理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戏曲艺术资源、特色花卉资源等文化影像数据库。

3.赋能城市品牌更新。丰台融媒围绕北京高品质生活服务保障区建设和首都群众消费升级两大主线,在“文化休闲、花卉园艺、时尚家居、商业消费”等特色领域,将三维全息、4K视频融入孪生场景之中,实现“虚拟全息”三维场景与“区域现实”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丰台城市品牌内生动力。多功能索道拍摄系统在丰台的落地,助力丰台完成国内首部8K戏曲宣传片《遇见有戏》的拍摄。该片在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期间全媒发布,全网累计浏览量突破560万,影响覆盖人群达1000万,有效扩大国内和海外传播影响力,助推丰台“戏曲之城”品牌建设。

实景云党课、8K公益广告片、全息时代楷模郑福来、数字年宵花、数智人新闻播报、百姓短视频、多场景直播等一系列优质内容伴随着技术革新不断推陈出新。丰台融媒把新技术、新理念全面融入媒体融合的实践中,舆论引导力得到提升,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赋能产业未来,构建生态链新发展

媒体融合的底层是技术融合,发展要靠生态循环。从汉字激光照排到采编系统再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每一次的技术创新,都深刻改变了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媒体融合正在驱动技术引领的行业革命,不断把新兴技术和媒体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的场景相结合,引领媒体深度融合生态发展。将媒体融合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不断增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还需着眼未来发力。

1.加强体系建设,制定适应地方和行业的标准。推进融媒体技术在具体实践中走向平台化、社会化、体系化、生态化,着力打造内容、服务、产业彼此交融、互联互通的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主动规划媒体的技术应用,系统梳理应用场景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制订技术发展指引,探索推动地方和行业标准制订。

2.优化运作流程,建立常态化的技术推广机制。进一步优化项目运行流程,推动新技术应用场景的常态化、精准化,加强与重点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推广媒体融合领域“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运作模式。面向全国的媒体融合优秀技术和创新应用推介,建立定期技术培训和交流机制。

3.发挥示范引领,打造一批标杆性的示范项目。扶持优秀技术企业与融媒体合作建设示范性应用场景,加大支持力度,推进人工智能、AR、VR、全息、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在策、采、编、发、审、评等创新应用。在内容的呈现形态、传播方式上进一步创新,发挥技术革新引领,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引导力。

4.建立产业生态链,构建技术应用的生态循环。探索新技术在新闻+政务、商务、服务领域方面的深度应用,催生出更多媒体融合的新产品和新业态。探索推动建立媒体融合发展基金,加强优秀企业和项目的孵化,推进媒体融合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不断优化,将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深化事业管理与产业发展双促进,创新舆论宣传和媒体传播方式,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夯实基础、孵化融媒产品+,赋能区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城市服务业态创新发展。

作者單位 乔晓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窦立敏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文化专门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孙海悦.媒体融合由增量扩张变为内涵拓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10-22.

[2]黄楚新,陈智睿.2021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盘点[J].青年记者,2021(24).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