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由心生:主持传播中的人格与人格化演进

2024-04-04高贵武曲涌旭

传媒 2024年4期
关键词:人格化人性人格

高贵武 曲涌旭

摘要:人格化传播越来越成为当下传播活动的重要样态、方式与手段,然而其“人格”之义却长期被片面化约为物质性的“人形”,形成了人格“物化”的媒介症候。本文通过梳理多学科视野中的人格概念,认为人格的本质属性即为人性,其是人格得以形成的精神主轴;人格的“象”只是由“心”生发并逐渐演化出的物质性呈现。主持传播者作为典型的人格化传播主体,需涵养成熟的人性能力,遵循“‘象由心生”的人格构建秩序,达到“身心一体”的理想人格境界。

关键词:主持傳播 人格 人格化 人性

“人格化就是将人格特性赋予无生命物体、抽象事物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在主持传播中,传播者取人际传播模式之长、补大众传播模式之短,在荧屏内外构建起了“与你同在”的传播场域,实现了大众传播的人际化与人际传播的大众化,是一种典型的人格化传播实践。但也正因其发轫于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时代,主持传播这一传播类型天然地具有空间媒介(Space-binding media)的特性,于无意识中占领着我们的视听感官。“视听符号在实体社会向媒介社会的转型中不仅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更将世界越发转化、构想和把握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因此,我们对主持传播之“人格”的认识,长期以来都停留在“人声”“人像”“人形”等物质化形象层面(即“象”),而无意识地遮蔽了人格赖以形成的精神向度(即“心”)。身处此种“人格物化”的媒介症候之中,我们对于主持传播人格化的研究也多降格为针对主持人、记者、网络主播之“声/像/形”等物化性人格的争鸣,而鲜论人格的精神之维。笔者通过梳理多学科视域下的人格概念,归纳其本质属性,认为人格的本质属性即为“人性”,并据此提出人格即是以自我为中介的人性的成熟与显现,其以“心”为精神性基底,以“象”为物质性呈现。主持传播中的人格展演,需要遵循“‘象由心生”的人格建构秩序,达到“身心一体”的理想人格境界。

一、“以貌取人”:主持传播中人格的物化倾向

物化(Reification)这一概念,为我们理解主持传播中人格的物化倾向,提供了一个恰切的理论视角。作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物化”首先被用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所天然具有的商品拜物教本质,认为物与物的交易行为化约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后来,物化概念经历了长期的理论旅行,从经济层面被移植使用至政治、社会和心理文化层面,衍生出“人格物化”(Objectification)的概念。此概念意指将具有主体性的人视为一个没有权利、感情和人格的纯粹物体,“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人因而产生了“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有学者进一步丰富了人格物化概念在大众文化学语境中的外延,并指出人格物化通常将人格“化约为其外表与身体”——“人们纯粹依据他人的外貌,或纯粹视他人为其身体或身体的某些部分,来决定如何看待他”。譬如,以“小白脸”指称某位面容清秀、气质文雅的青少年男性;以“大长腿”指称某位身材高挑的女明星;又或以“犬系”“狼系”“猴系”等拟物化称谓对不同外貌类型的男性加以区分并筛选……这些都是人格物化的典型例证。一言以蔽之,人格物化即“以貌取人”。

需要申明的是,在当下的后现代性文化语境中,“物化”并非完全不可取,也并非导致人类主体性丧失的罪魁祸首,反而有其进步性意义。“人类主体所缺失的任何东西都会被投注到物上,现在是物的天下,但我们却一度认为物是‘羞耻的,龌龊的,被动的”,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物在本质上是以“拟人”的方式而存在的。人的主体性被投射于物之上,并形成一种“人—物”对应关系,此关系一旦稳定,人便会因此得到一个独一无二的“物化标签”。以主持人为例,李咏在主持节目时摆出的标志性手势“6+1”,鲁豫多年来一直保留的“娃娃头”发型,崔永元那口并不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白岩松在主持新闻节目时的犀利言辞和锁眉神情,以及美国CNN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偏爱的蓝色系衬衫和背带裤工装……这些都是具有“拟人”特征的“物化标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主持人的代言人”。国外亦有实证研究表明,“性别”“气质”也已成为观众评判主播的物化标签:相较于男性主播,女性主播凭借其更强的亲和力而给观众留下更为长久的短期记忆(但观众对其的信任程度却较低);又如另一项关于女性主播“发色”的研究结果表明,观众通常认为“红色头发的女性主播更容易撒谎”,而“金色头发的女性主播更为诚实”。由此可见,“以貌取人”的人格物化传统中外有之,其遍在于包括主持传播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或曰人类交往之中。

无论如何,主持传播中人格的物质面向与精神面向,是人格的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共同组成了人格的层次系统。笔者亦有专论认为新闻记者的外在“形象”是其主持传播效果的制胜因素,但随着观众对记者的认知不断深入,记者内在的“人格”将逐渐成为决定性因素。而对于“人格”特别是对于“非物化人格”的深层次开掘,一直是我们较为缺乏的。

二、作为“媒介之媒介”的人格及其本质

面对主持传播中“人格”被片面化约为“人形”的物化倾向,我们有必要为人格确立其在主持传播活动中的定位,并通过梳理多学科视域下的“人格”概念,归纳出人格的本质性内涵(普遍性)及开放式外延(特殊性),从而构建出人格的多层次表征系统。

(一)人格在主持传播中的定位:媒介之媒介

“主持传播,即以主持人、出镜记者等人格化传播者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其实是一种实现了大众传播主体的人格化,并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人际性特点的大众传播方式。”我们从上述判断句中可以归纳出主持传播的三个必要条件:

1.主持传播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大众传播”方式。

2.主持传播因其“人格化”而区别于其他大众传播方式。

3.主持传播因具“人际性”而区别于其他大众传播方式。

由此,大众传播、人格化、人际性,成为主持传播的三个重要概念范畴,“是构成主持传播的关键,亦是主持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不难发现,主持传播较之其他大众传播方式的制胜优势即为“人格”。没有“人格”这一必要条件,主持传播则不能成立,继而也会使大众传播效果因丧失人际性色彩而大打折扣。可以说,主持传播凭借其“人格化”优势,于大众传播史上,开创了“类人际传播模式”之先河。自此,大众媒介告别洪荒年代,阔步迈入“改变界面—建立关系—寻求共性—拉近距离—增进感情—精神交往”的高语境传播阶段(the Communication of High Context)。

被誉为“信息论之父”的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认为,媒介即“信息传播的载体或渠道”。媒介生态学者马修·福勒(Matthew Fuller)进一步将媒介从信息论范式主导下的概念牢笼里解放出来,赋予媒介以“关系”向度,认为媒介是联接“关系网络”的节点性存在,指出“媒介在各种力的交往互动与牵拉博弈中得以凝结生成,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中介的角色”。总之,媒介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巨大的扩容,或人或物,亦虛亦实。

当我们以这种开放的媒介观看待主持传播中的“人格”时,会惊喜地发现,主持人、记者的“人格”,也正作为福勒所说的“中介”,连接着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网络。他们作为人格化传播者,“以生活中的具体的人的形象,同听众、观众说话的形式来播出节目”,以己身为发射塔,以人格为电磁波,在荧屏内外构筑起“与您同在”的关系网络。由此观之,主持传播者之“人格”是大众媒介得以触达观众的重要中介物,可谓“大众媒介”之“媒介”。即便是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主持传播的人格化特征也并未削弱,反而愈发增强。“网络主播及新媒体主持人又通过媒体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实时互动等手段进一步突显了传播者的人格化特色,使主持传播在‘人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总之,无论是在广播电视媒体如日中天时以主持人、记者为主体的传播之中,还是在互联网新媒体异军突起后网络主播的开麦主持之中,“人格”都是当之无愧的“媒介之媒介”。这一定位的确立,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掘人格的本质属性与多层次表征。

(二)人格的本质——基于多学科视野下的人格概念考察

在日常生活语境中,“人格”一词具有多重指涉。譬如,我们称赞白求恩具有高尚的“人格”,这是出自道德和伦理学视角下的崇高评价;又如我们痛斥黑心老板虐待员工、侮辱“人格”,则又是从法律的角度对老板侵犯员工人身权利的控诉;再如在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新闻中,专家指出一些留守儿童的“人格”尚未得到健全的发育,这又是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或医学视角给出的指标性评价。

在学术场域中,人格在不同的现代科学中也具有不尽相同的含义。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最早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在考察了50个人格定义后给出了自己的界定。自其以后,仍有学者孜孜不倦地对人格进行解读,赋予人格以极度开放的外延,且逐渐形成了人格概念的多层次表征。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直译为“面具”,也即戏剧表演中为表现人物性格和身份所带的“面具”(Mask),这与我国京剧表演中惯常使用的“脸谱”作用一致。“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观众通过脸谱的颜色,即能大致识别出京剧人物的忠奸善恶的性格特点。人格——无论是作为古希腊戏剧的“面具”,还是作为中国京剧的“脸谱”——都是“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人格既有面具上被呈现出来的外在特征,又有面具下被隐藏起来的真实自我特征。

生物学视野下的人格,偏属于人的“身体/形象”层次。人格是“一个由各个部分或元素(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系统)”。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和生理因素(如大脑、体内生化物质、身体外貌)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简言之,生物学中的人格研究,以人的生物形体为基本对象,研究人的外在生物体征与内在生物机体构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早期心理学与文学视野下的人格概念,偏属于人格的“个性/性情/性格”层次。心理学继承了古希腊的“面具”传统,认为人格是“外表的吸引力”,是“欺骗的假装或模仿”,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外表,正因其人格的独特“个性”。与此类似,文学视野下的人格是“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是“一个人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文学对人格的研究,聚焦于人的内在性情与外在形貌气质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行为主义在西方的兴起,行为主义心理学逐渐放弃了早期心理学的思辨范式,“放弃了一切主观性的概念和术语”,转而将人视为一个“有机体”,并以自然科学之法预测和控制这一有机体的“行为”。在此范式主导下的人格概念,几乎都具有“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色彩。如人格是“社会—刺激价值”,是“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持久的维度的总和”。这一时期的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把“人格”几乎等同于“行为”,认为“人格是个人行为的综合,并通过测量这些行为来研究人格”,重点关注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结构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见,行为主义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格,偏属人的“行为/实践”层次。

法学视野下的人格概念,偏属人的“身份/称谓”“资格/权利”。在罗马法中,人格即“身份”,“只有同时具备自由人、家族人、市民三种身份的人才具有完整的人格,如果某人丧失其中一种或数种身份,将发生人格减等”,沦为他权人、外邦人,甚至毫无人格的奴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中,人格作为一项与生俱来的“资格”——“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被规定在民法典之中:“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哲学、伦理学视野下的人格,偏属于人的“精神”层次。康德直截了当地指出,人格不是他物,人格是人的理性。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个人应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达到人格的完善。而伦理学是从道德评价的角度来研究人格的,如张岱年认为:“一个人的人格亦即一个人的‘为人……一个人的人格包含一个人的心情胸怀和德行事业。”简言之,哲学、伦理学视野下的人格研究,致力于在总体、终极的意义上,探讨作为主体的人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德行表现、精神风貌等)与人的内在规约(主要是信仰、原则、良知、理性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对多学科视野下人格概念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人格无论是作为“形象”,还是作为“行为”“称谓”“个性”“精神”,都兼具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特性两个方面的意义,且都是通过外在表现来反映内在特性。那么,这种内在特性究竟是什么呢?

是生物学家强调的生物机体组织吗?不,这只能体现人的“自然属性”;是其他学科视野下的内在心理结构、精神规约、性情气质或法定主体资格吗?也不是,这些只能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种“内在特性”,正是“人性”。

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都要追问“什么是人性”这一充满形而上色彩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实乃因为“人性”,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我们不妨用三段论来演绎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即人性”这一结论:

大前提:作为“形象”的人格,体现人的自然属性;而作为“称谓、个性、实践、精神”的人格,则体现人的社会属性。

小前提: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于“人性”。

结论:(作为“形象、称谓、个性、实践、精神”的)人格,统一于“人性”。

简言之,人格的内在特性,即“人性”。

无论何种学科视野下的人格,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格乃通过其“外在表现”来反映其“内在特性”。换言之,人格即内在特性的物质性(符号化)呈现。据此,我们再以一组三段论来为“人格”做一个界定:

大前提:人格是内在特性的物质性(符号化)呈现。

小前提:人格的内在特性是“人性”。

结论:人格是人性的物质性(符号化)呈现。

笔者据此结论,进一步完善其在主持传播语境下的适用性,认为:

在主持传播中,人格是传播者的人性的成熟与显现。人格化传播的实质是传播关系中人性的体现。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格”定义是为学者们所共同认可的。事实上,我们也不需要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琳琅满目的人格定义,不仅有利于我们廓清人格的层次化演进逻辑,更有利于我们据此开掘主持传播中更多彩的人格。

三、“象”由心生:主持传播中的人格化方向

人格心理学者黄希庭将人格形容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Open System)”,这与我们梳理人格概念的发现不谋而合。不同学科视野下人格概念的开放式外延表明,人格包含抽象/精神、具象/物质等多个层面。笔者据此构建了人格的多层次表征系统(如图)。

如图所示,“人格”被呈现为一个具有多层次表征的系统或曰结构。此人格表征系统以“人性”为主轴,自下而上贯穿“心—性—行—名—象”共5个层次。人格的物质化/具象化程度随之逐层加强,至“象”一层时达到最强;而精神化/抽象化程度则反之。需要申明的是,尽管此系统将人格分为清晰的5个层次,但作为现实的、社会的人,绝无可能将自己人格的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分割开来。“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心身俱为一体,实难泾渭分明。

当前对于主持传播中人格的理解和研究,更加接近于生理学与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格表征,即“形象”(对应“象”层)与“行为/实践”(对应“行”层),而鲜论人格的精神之维。正如前文所论证,人格化传播的实质是传播关系中“人性”的体现。我们亟需具备成熟人性能力和稳定心灵秩序的传播者,其人格化传播实践需以“心”为精神性基底,以“象”为物质性呈现,遵循“‘象由心生”的秩序,实现“形神兼备”的目标,渐入“身心一体”的臻境。

当我们还因Alpha Go“打遍天下无敌手”而心有余悸时,ChatGPT旋即登场,凭借通用智能“在语言能力所覆盖的各项任务中几乎都达到了上佳的水平”。面对各家AI“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类啧啧称奇,亦感阵阵寒意。我们不禁要问:AI主播,也有“人格”吗?

如果从本文为“人格”构建的多层次表征系统来看,AI主播确有“人格”,但其通过虚拟方式构建的仅是物质化人格、有形人格。无论是“不爱说话爱唱歌”的零酱,还是“世界第一吃货殿下”洛天依,抑或是傲娇善妒的小冰、话多且密的绊爱,都鲜明地展现了其模仿自人类有形人格的“虚拟人格”,然而,“即使是最好的机器也不过是生命有机体的拙劣模仿”。在电影《非诚勿扰3》中,已婚男士秦奋(葛优饰)因过于思念常年在外奔忙的妻子笑笑(舒淇饰),而定制了一个极为逼真的“虚拟笑笑”陪伴自己。某天,秦奋对“虚拟笑笑”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永远也学不会(自尊心),因为你们是计算,我们是算计。”尽管“算计”一词颇有贬义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算计”也是人类无法被抄袭与超越的“精神人格”之一。

总之,虚拟人格,拟的只是“象”,而无“心”。“心”生之“象”,永不可拟,无可比拟。

作者高贵武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曲涌旭系传媒杂志社编辑

参考文献

[1]战迪.如何塑造我们的面孔——“脸性社会”的媒介文化批判[J].文艺研究,2019(12).

[2][奥]弗兰茨·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四卷[M].黎奇,赵登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高贵武.形象制胜:新闻工作者的形象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PARK D C.Effect of news anchors gender on affect of viewers and memory of news[J].Journal of digital convergence,2013(09).

[5]高贵武.主持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6]王继周,曾晨.媒介生态学的边界、研究取径与思想资源——对谈英国媒介理论家马修·福勒[J].新闻记者,2023(09).

[7]高贵武,杨航.现实虚拟:技术发展与主持传播的人格进化[J].中国主持传播研究,2019(01).

[8]徐国栋.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06).

[9]KOCH S.Psychology:a study of a science[J].Journal of Nervous&Mental Disease,1963(03).

[10]BYRNE D.An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1974.

[1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2]杨代雄.主体意义上的人格与客体意义上的人格[J].环球法律评论,2008(04).

[13]ROBACK A A.The psychology of character[M].New York:Harcourt,1927.

[14]曲煒.人格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5]兰天.数字人格:数字智能时代的人格研究[J].全球传媒学刊,2023(03).

[16][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人格化人性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人性的偏见地图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功能与人性
民营企业发展人格化模式简析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