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模式的高中英语综合技能教学评析
2024-04-04何锋
【关键词】高中英语;支架模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7-0045-02
【作者简介】何锋,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机关党委副书记,高中英语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国家英语课标教材(译林版)中小学英语系列教材主编。
宋梦琦老师以2023年江蘇省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课堂教学——译林版普通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Integrated skills板块Making a time capsule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支架模式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Integrated skills板块具有融合性、渐进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为学生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质语料和真实情境。
该课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采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活动形式,以达成既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对文本和学情进行细致分析,确定了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通过单元主题“Living with technology”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关时间胶囊的信息,并布置本节课的最终任务——给2050年的我校学生制作时间胶囊;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介绍1939年世博会时间胶囊的语篇,明确时间胶囊的内容和意义,实现知识的内化,其间组织学生针对话题展开讨论,确定自己打算放入时间胶囊的科技产品;最后,通过赏析爱因斯坦放在时间胶囊中的信,学习“由宽泛到具体”的段落写作模式和表达期望的方式,最终讨论完成一封写给2050年我校学生的信。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活动,并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从而实现通过综合技能训练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教师围绕主题语境,创设具有应用和交际价值的真实情境,整合听说活动,增加听说互动的机会,避免孤立单一语言技能训练的局限。同时,活动任务设计明确、具体且操作性强,注重渐进性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在引导学生串联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同时,注重对语言内容和语言结构习得过程的关注,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互助合作、真实交流与表达提供了保障。最后的作业设计既包括巩固所学内容的任务,也包括了扩展性任务,有效地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内化。整节课采用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主人公意识,凸显学科思政和学科育人的价值。
总体来看,宋梦琦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了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多角度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深度思维水平。同时,教师在设计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积极的情感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教师在启发学生的同时,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创新。如果课时延长至1.5—2课时,教师能够在设计中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多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实践和探索,那么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会更加显著。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扩展活动,让教学更富有个性化和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