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活动对土建类地方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4-04-04张自光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术活动科技创新研究生

[摘 要]研究生主动、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将有利于其积累专业知识、启迪认知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论文依托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实践,阐述了研究生学术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及其内容与特征等,主要对研究生在当下学术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理论学习力度、加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培训力度、增加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经费投入、加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及建议。论文研究成果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术活动;科技创新;研究生

土建类高校一直把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对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国家要求存在较大差距[1]。主要表现为研究生缺乏创新意识、视野狭窄、专业知识深度不足,以及招生选拔和培养体系不合理、创新培养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提供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研究生打开视野、启发思维。通过举办学术活动来激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潜力,从而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这是一种极具成效的方法,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

能力[2]。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进入世界中上等水平,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第一方阵[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地位被提高到了新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极快,不断涌现出新领域、新思想和新方向。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人们必须不断改变思维方式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而学术交流则扮演着推动这种变革的重要角色。学术交流不仅是科技变革的催化剂[4],也为科学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构建了重要平台。随着人类知识的日益丰富,科学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和深入。在应对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现实社会的系统性时,单纯依靠一门学科或一种技术的运用往往难以解决许多科技问题。这是因为这些问题通常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需要借助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多领域的协作研究,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对土建类地方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不仅能够为研究生教育培养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也为改进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5]。

一、学术活动对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研究生增加知识积累,提高综合能力

土建類地方高校研究生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学术能力,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创造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土建类地方高校的研究生,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术交流不仅能够扩大科研人才的视野,还可以通过相互探讨交流来拓展思路、增加知识储备,并培养创新思维。由于学术交流活动具有高度的科研性和系统性,其参与人员普遍拥有较为卓越的能力水平,因此,在这样的交流中,个人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创意来展示自身的学术实力,这对研究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帮助研究生启迪思路,深入思考

学术交流不仅为参与单位机构和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而且跨界学术交流还能够扩大信息渠道,促进知识的融合和创新,使参与人员打开思路,深入思考。尤其是气氛较为热烈的学术活动,一句话或一个观点都可能让你得到重要启示或启发,使你茅塞顿开,解决困扰已久的学术难题。在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时,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业界同行可以共同探讨,互相促进,达到共同进步的优良效果。

(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平台进行知识互通和联系,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和活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优秀的创新品格。要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必须立足于当前学术交流实际,不断提升其档次和水平。因此,需要吸引更多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专家型和技能型人才参与到学术交流中来,从而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学术交流的人文环境、科研环境、市场环境和相关制度政策的建立和完善。这样可以为进一步推进跨学科、跨区域的多层次、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研人才,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研水平上的差距。

(四)学术交流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学术活动意味着互动和交流。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依赖于学术交流这个不可或缺的纽带,在科技进步方面起着不可小觑的推动力。更进一步,学术交流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对于加快科技的发展步伐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术交流在推动科技变革方面扮演着积极的催化剂角色。它为跨学科融合提供了重要平台,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频繁,因此,在这样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环境下,综合性科技项目也逐渐出现。这些项目以跨领域思想碰撞为主要任务,旨在推动大型科学项目的发展,同时弥补了学科领域低融合状态下科学技术发展的不足。在这一过程中,非专业性学术交流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促进科技创新和跨学科合作的关键因素。学术交流机制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强化创新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度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二、学术活动主要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土建类特色高校,安徽建筑大学正式设立专业学位始于2006年,在2020新增土木工程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始终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优化年度发展考核指标,坚持扶优扶强,健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制度。

(一)研究生学术活动主要类型

针对土建类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培养的问题,需制订实施多样化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方案,可概括为如下4种类型。

1.学术报告与讲座

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优秀专家、学者在校内开展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活动,提供了与一流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以便在校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思想。通过学术报告、学术讲座活动,研究生可以通过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的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来开阔其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眼光,并且能够深入了解名师的人品情操、治学精神以及科研方法,从而获得多方面的收获。

2.研究生学术论坛

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主题已经确定,参与者将采用“无领导讨论”方式进行自由发表学术报告和讨论交流。这种方式允许研究生担任主角,并充分展示其学术才能和思想观点。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专长和兴趣将相关内容制作成PPT进行演讲。此外,还可以邀请学校专业老师担任论坛点评嘉宾,对演讲者的表现进行指导和解说,从而促进与参会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研究生对学术的热情、灵感和促进交流、共鸣,而且研究生在讲坛中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将得到锻炼与提升。

3.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是相关研究生与骨干教师(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从不同角度对相关学科热点或者前沿问题进行研讨,及时了解学术趋势的学习研究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小规模专题讨论是学术沙龙的基本形式,与学术论坛不同,其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交流互动和讨论性质。由于参与交流者不受身份和学科专业的限制,因此可以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即席发言。各抒己见,深入讨论,相互启迪,相互碰撞,以激发创新思维。

4.研究生网络平台交流

依托网络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隔空学术交流讨论,还可共享研究生的优秀成果报告。这使研究生可以轻松获取庞大且优质的资源库和便捷灵活的学术交流方式。

(二)研究生学术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专业知识有待提升

科技创新的基石在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在学术活动中最能体现一个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若沒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在学术活动中便不能很好地理解与互动,降低了学术活动的质量。专业知识技能是研究生所在领域和所从事领域所用到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本领。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研究生培养方式不是特别健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研究生水平差别较大,在校研究生专业知识水平较薄弱,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水平也不足够做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例如,学校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偏少,被引用次数也较少,学术论文的质量与“双一流”高校差距较大。从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可以看出,学校大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对理论理解的深度不够。

2.学术活动经费投入不足

经济实力是开展研究生科技创新培养的物质基础。学校虽然已经冠名“大学”快10年,但每年的办学经费在省内排名都很靠后,这是因为专项经费和企业赞助是学校研究生开展各项科技学术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尽管学校一直在关注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并且每年专项经费和拨款投入比例不断加大,但是这些基础款项总量仍然较小。此外,随着学生人数和活动次数的增加,导致这些资金无法完全满足深入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活动的需要。

3.国际化平台欠缺,视野受限

通过校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生得以在不同学科之间搭建知识桥梁,实现见识与智慧的互补,这不仅开阔了他们的学术视域,也促进了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术活动的核心是紧跟国际国内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并致力于探索创新的研究方法与洞见,以此加速研究生学术成长的步伐。单一的文献阅读、书籍研究或听取讲座已难以满足深入学习的需求;他们必须放宽视野,积极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以期融合各方智慧,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4.缺乏专业指导老师

在专业性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教师的细致指导对于高水平创新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当前面临的挑战是,许多专业老师缺乏创新能力,教学方式和思想比较传统。一些导师对于当下的创新热点把握不够准确,导致与学生期望存在差距,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三、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理论学习力度

大多数高校对于课程的开设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没有严格把握,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很好地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对理论的研究也较为浅薄,对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微乎其微。为此,学校可依据其实际条件,推出创业辅导与实践操作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为学分的明确标准。同时,采纳如弹性学制、创新创业休学等具体政策,以优化和丰富学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践性的教学支持。

(二)加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培训力度

鼓励教师进入到企事业中挂职锻炼,通过亲身体验企业运营环境,提升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的挂职锻炼与学院的创新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挂职锻炼教师能够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检验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合理、专业定位是否准确以及课程体系设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能够从企业中获得新理念、新知识和新项目,培养出更高水平的指导老师。

(三)增加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经费投入

学校应设立专项基金,增加学术经费投入,支持研究生学术活动,改善学术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的动力。具体来说就是基金由二级学院主管部门规范使用,采取立项审批制度,在主管部门的审批通过后,举办单位可以提出申请,方可拨活动经费。

(四)加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

学校应制订实施积极校际交流政策,其目标是与其他学校建立紧密联系,以实现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项目。除了加强宣传力度,还将大幅提升项目知名度,以期更广泛地传播交换项目的信息,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为了确保学院的研究生能够参加交流活动,需要提前做好选拔优秀研究生的准备工作,并且加强学生的外语能力培训,以便顺利地进行交流。

结束语

学术活动在科技进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和以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时代,学术交流更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非常注重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将其视为提升学术水平和促进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不仅对研究生科技创新的提升有着巨大的意义,同时对于培养多方面科技创新人才,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宏伟目标也有着积极意义,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谭源渊.广西高校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刘美娜,张兴华,王振卫,等.“双一流”背景下提升化工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策研究[J].广东化工,2020,12(47):209-210.

[3]朱以财,刘志明,张松.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路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35(1):41-53.

[4]袁兆亿.学术交流对科技发展的促进功能及影响[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中国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广东省人才研究会,2008:6.

[5]胡建萍,蒋杰.关于加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的思考: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论坛”问卷调查谈起[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100-103.

作者简介:张自光(1980— ),男,汉族,安徽蒙城人,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

研究方向: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安徽建筑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学术活动对土建类地方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猜你喜欢

学术活动科技创新研究生
演出及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我校近期重要演出、学术活动剪影(一)
宪法学学术活动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