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下肝细胞肝癌切除手术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的改善分析
2024-04-03唐雪飞曹川袁俊峰
唐雪飞,曹川,袁俊峰
宜都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北宜都 443300
肝癌是发生在肝脏上的恶性肿瘤,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出现肝区疼痛、乏力、发热等[1]。肝癌与饮酒、病毒性肝炎、遗传因素等有关,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早期肝癌有治愈可能,中晚期治疗难度大且复杂,效果差异大[3]。肝癌对化疗、放疗不敏感,临床常采取手术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等治疗方案。早期以手术切除为主,常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4]。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腹腔镜下手术视野受限,无法将病灶全部暴露于视野中,手术操作容易损伤肝组织,影响肝功能,引发炎症等[5]。为了提高肝癌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探索一种先进、安全的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方案至关重要。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下肝细胞肝癌切除手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取得理想效果,吲哚菁绿荧光可以实时定位肿瘤病灶辅助手术,提高手术切除精准度、完整度,减少手术操作造成的肝组织损伤[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宜都市人民医院6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下肝细胞肝癌切除手术对患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2 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1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1 例;年龄31~73 岁,平均(54.25±2.15)岁;病程6~18 个月,平均(12.21±1.05)个月;Ⅰa 期16 例、Ⅰb 期10 例、Ⅱa期5 例;体质指数21.2~24.6 kg/m2,平均(22.64±0.48)kg/m2。研究组中男21 例,女10 例;年龄32~72岁,平均(54.21±2.18)岁;病程6~18 个月,平均(12.20±1.07)个月;Ⅰa期15例、Ⅰb期9例、Ⅱa期7例;体质指数21.5~24.4 kg/m2,平均(22.60±0.50)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理结果确诊为肝癌;②均进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③生命体征平稳;④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患精神疾病者;②认知障碍者;③手术或麻醉禁忌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⑤凝血功能障碍者;⑥随访失联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行传统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于仰卧体位下作一脐下1 cm 手术切口,置入腹腔镜。为患者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5 mmHg左右)。借助腹腔镜对肝癌病灶进行全面探查,明确切除范围。使用超声刀将肝脏附属韧带切除,暴露肝癌病灶,切除病灶周围2 cm 范围。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2 研究组 行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术前1 d 对患者注射吲哚菁绿荧光(国药准字H20045513,规格:100 mg),经外周静脉注射,剂量0.25 mg/kg。手术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根据荧光实时定位肝癌病灶。切除范围沿着荧光边界边缘。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术前1 d、术后3 d 分别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化学发光法测定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水平。
②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术前1 d、术后3 d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测量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肝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TP、ALB、ALT、TBIL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6、4.160、7.702、14.975,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s)
注:TP:总蛋白,ALB:白蛋白,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
?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s)
注:WBC:白细胞,PCT:降钙素原,CRP:C 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
?
3 讨论
肝癌发病率高,恶性程度大,早期手术切除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关键,目前应用腹腔镜手术较多[7-8]。传统腹腔镜手术在肝癌病灶定位上不够准确,分界不清,手术切除时出现切缘偏窄、切缘阳性,对肝实质造成影响,导致肝功能损害、炎症反应。吲哚菁绿荧光可以准确定位病灶,指导手术切除,提高手术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对肝功能改善的作用更大。分析原因为吲哚菁绿荧光在肝功能检查、肝有效血流量检查中应用[9]。注射吲哚菁绿荧光实时定位肝癌病灶,确定切除范围,提高切除精准度,完整切除病灶[10]。肿瘤与附近组织之间边界十分清楚,医生操作时可以避开正常组织,避免损伤正常组织,保护肝脏[11]。TP、ALB、ALT、TBIL 是肝功能指标,可以反映肝癌患者肝功能。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对切缘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对切线及时修正,切除的准确性可以提高,对正常肝组织造成损伤小,有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12]。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对位置较深、体积较小的病灶更容易发现,对肝癌病灶的切除更加完整,从而减少肝癌病灶对肝功能的影响,促进肝功能恢复[13-14]。研究中炎症因子改善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应激小,炎症反应轻微。分析原因为肝癌患者身体状况比较差,机体免疫力差,虽然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但是依然会引起肝脏、全身的炎症反应[15-17]。因此,两组患者术后WBC、PCT、CRP、IL-6 水平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升高。传统腹腔镜手术由于术野影响在切缘控制上不理想,容易损伤肝癌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炎症反应强烈。王沙沙等[18]研究结果显示,荧光组术后WBC 为(12.52±1.83)×109/L、PCT 为(0.85±0.16)ng/L、CRP 为(12.49±1.16)mg/L,均低于传统组的(14.61±2.86)×109/L、(0.96±0.23)ng/L、(14.77±3.02)mg/L(P均<0.05),与本研究一致。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对肝癌病灶的定位更加准确,在确定切除范围上准确性高,能够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程度[19]。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获得清晰输液,手术切除时可以更好地将血管避开,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康复快,有助于炎症吸收。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样本量少,并且没有考虑其他疾病因素对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后续研究会增加样本量数量,并将患者其他疾病因素纳入对照,从而获得更多数据对研究结论进一步支持。
综上所述,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手术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功能与炎症因子改善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