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4-04-03严明徐红
严明,徐红
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靖江 214500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患者脑部缺血、缺氧、血液供应异常而引发的脑局部组织坏死,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机制,又分为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血栓等,患者会表现出语言功能降低、半身不遂等症状,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颅内压升高、昏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上将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总结为10 种,分别为:吸烟、高血压、饮食结构不良、缺乏体育运动、糖尿病、嗜酒、腰臀比例过大、负性情绪压抑、心脏病以及高血脂[2]。同时,这种疾病在我国也在呈现着逐年上升的态势。而常规的治疗手段,对于患者所起到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3]。对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7 月—2022 年12 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 例脑梗死患者,对其展开了临床药物治疗对比研究,进一步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76 例脑梗死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每组38 例,其中观察组男20 例,女18 例;年龄52~78岁,平均(64.21±2.22)岁。参照组男22 例,女16例;年龄51~76 岁,平均(64.84±2.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28),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明确诊断为“脑梗死”者;患者须为首次发病;患者发病时间在6~12 h 之内。排除标准:同时伴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
1.3 方法
研究过程当中,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主要内容包括:①增加患者血容量;②注意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③降低患者的颅内压;④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要给予其吸氧治疗;⑤根据患者的症状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
参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0 160684;规格:50 mg/片),治疗过程中,叮嘱患者首次服用剂量为300 mg/次,1 次/d,若患者为急性后期,可以降为100 mg/次,1 次/d[3]。
观察组患者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 123116;规格:75 mg/片)。治疗期间叮嘱患者服用75 mg/次,1 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检测采用散射比浊法;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以及白介素-8(Interleukin 8, IL-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并记录详细数据,研究数据越小,说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越好。②运用全血黏度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学指标,主要包括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全血黏度,患者的数据值越小,说明血液流动学指标越稳定。③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并检测患者氧化酶活性指标,主要内容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氧化氢酶(Catalase,CAT)。
1.5 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血清炎性因子、血液流动学指标、氧化酶活性指标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注: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动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动学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酶活性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氧化酶活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氧化酶活性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酶活性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酶活性指标对比(±s)
注:SOD:超氧化物歧酶,MDA:丙二醇,CAT:氧化氢酶。
?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通常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本病发病较急,并且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临床当中针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手段,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并纠正缺血部位,从而进一步地改善患者脑组织损伤[5]。通常会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常用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用药,临床效果较好,缩短了患者的疗程,并提升了患者的各项指标[6-7]。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氧化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患者体内的乙酰化环酶,并降低其活性,同时阻碍PG 合成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8]。但是若是单纯地运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的患者,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9]。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能够有效地阻碍患者体内血小板的受体结合[10-11];同时,这类药物还能够很好地保护患者血皮内皮功能,能够促进蛋白酶的释放以及分解,还能够有效地刺激磷酸蛋白酶的酸化。除此之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还可以阻碍血小板受体结合二氧酸腺苷,破坏糖蛋白以及纤维蛋白的有效结合,还能够阻挡患者体内斑块当中的脂质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的产生,增加患者体内平滑肌的细胞数量,有效预防患者出现斑块破裂的症状[12-13]。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患者,能够更好地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提升单纯使用的药物疗效,缩短疗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CRP、IL-6、IL-8 水平分别为(4.53±0.97)mg/L、(5.22±1.98)pg/mL、(60.28±2.78)ng/mL,明显优于参照组(P均<0.05);同时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分别为(1.12±0.02)mPa·s、(58.42±5.13)%、(3.01±0.56)mPa·s,明显优于参照组(P均<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SOD、MDA、CAT 指标分别为(74.56±2.95)kU/L、(3.24±1.11)nmol/mL、(26.28±5.71)IU/mL,均优于参照组(P均<0.05)。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还能够维持患者血液流变。张珍等[17]研究发现试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后CRP、IL-6、IL-8 水平分别为(6.32±0.21)mg/L、(41.14±5.62)pg/L、(28.61±4.26)p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吴豪智等[18]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分别为(2.05±0.34)mPa·s、(55.76±6.38)%、(3.14±0.62)mPa·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SOD、MDA、CAT 指标分别为(75.68±8.62)kU/L、(3.35±1.06)nmol/mL、(25.76±4.29)IU/mL,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存在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临床效果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