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反射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在高血压性脑卒中偏瘫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4-04-03张园园王晶
张园园,王晶
1.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康复科,山东枣庄 277800;2.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介入科,山东枣庄 277800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30 mmHg 与脑卒中首次发病独立相关,而且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加剧与血压的升高有关,且两者互为因果,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极有必要[1]。目前对高血压和睡眠障碍多采用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不良反应大,容易产生药物依赖。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2019)提出,非药物治疗方案是睡眠问题的首选治疗方案。足底反射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能改善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和睡眠质量,同时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水平,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 年2 月—2022 年1 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8 例高血压性脑卒中偏瘫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 例高血压性脑卒中偏瘫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8 例;年龄43~82 岁,平均(67.47±3.32)岁;病程17~49 d,平均(25.06±5.36)d;卒中类型:脑梗死28 例,脑出血16 例。观察组中男27 例,女17 例;年龄44~81 岁,平均(67.56±3.62)岁;病程15~45 d,平均(26.17±5.42)d;卒中类型:脑梗死25例,脑出血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中高血压脑卒中诊断标准,伴有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均符合《临床睡眠障碍学》中关于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2];②既往无睡眠障碍史,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可以进行功率自行车练习;③患者具有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④未使用精神类药物或已停药>4周者。
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者;②卒中发生前即存在认知,无法正常沟通者;③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以神经内科和康复科常规治疗,降压药物给以盐酸贝那普利(国药准字H20 044840;规格:10 mg)口服,3次/d,10 mg/次。
1.3.1 对照组 地西泮片(国药准字H21 022887;规格:2.5 mg)口服,1次/d,5 mg/次;连续治疗6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自行康复训练,以30 min/次,1次/d,以患者微感吃力为度。
1.3.2 观察组 在实施足底反射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实施如下:(1)足底反射疗法。选足反射区之肾(含输尿管、膀胱,为基本反射区)、大脑、失眠、心、肝、脾、胃、生殖各区,以及太冲、太白、太溪、商丘、丘墟、三阴交,每晚睡前1 次,40 min/次,6 次为1个疗程,连续7 个疗程。(2)早期康复训练。①早期呼吸肌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期间要求患者的髋膝关节轻微的屈曲,以舒适体位进行锻炼,将两手置于胸部及腹部,让患者做经鼻深吸气,自行控制胸廓,通过腹部起伏均匀做呼吸训练,呼气结束时康复师开展膈肌振动及伸张;②呼气训练:要求深吸气后,呼气时像吹口哨般较小较慢地使气流逐渐呼出,运用阻力器呼吸训练,控制吸气量和时间,以上训练5~10 min/次,2 次/d。
1.4 观察指标
1.4.1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共7 个条目,按4 级评分法,总分为21 分,分值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1.4.2 神经功能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范围0~24 分,评分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
1.4.3 血压水平 每一位受试者都确保在安静通风的室内静坐15 min 后采用同一型号血压计测量安静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和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血压水平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NIHS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SQI、NIHS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PSQI、NIHSS 评分比较[(±s),分]
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
2.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s),mmHg]
注: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卒中往往是突然发病,主要由于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部血管突发破裂所致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情况,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死亡的原因。高血压是脑卒中独立风险因素,血压增高可导致脑卒中发病风险显著增加,DBP每升高5 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3-4]。失眠为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失眠是其脑高级功能障碍的一个表现,失眠不仅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继而导致患者血压难以控制。有效预防和治疗失眠对控制脑卒中患者血压和康复有积极作用[5-7]。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研究较多,而对控制血压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报道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6 个月足底反射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患者PSQI 评分(9.56±5.42)分、NIHSS 评分(10.76±0.81)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董金峰[8]研究中得出,患者给予联合康复训练后NIHSS 评分(8.54±1.32)分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的结果一致。本研究足底反射疗法是在全息生物学理论基础之上形成,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情况选取相应的反射区,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穴位及反射区,通过局部按摩刺激,疏通经络气血,可调理脏腑阴阳及经络失衡,能够达到营养与经络平衡,达到整体调节和宁心安神目的,从而恢复并保持内环境稳态[9-11]。早期康复训练中,呼吸肌训练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力,为患者康复训练奠定体力基础;强化平衡训练和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训练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快,减轻患者对疾病预后的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是在实施非药物治疗的足底反射治疗过程中,可改善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达到宁心安神目的,能有效缓解和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心安神宁,则血压稳定。同时陈淑霞等[12]研究发现,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全身代谢循环,提高患者身体耐力素质,促使血管内皮大量释放一氧化氮,进而促使血管舒张,起到降压效果。
综上所述,足反射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睡眠质量,改善血压,避免持续高血压导致的不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