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探究式耕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4-04-03库夭梅张波甘晓伟陈丽君陈建军方青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库夭梅 张波 甘晓伟 陈丽君 陈建军 方青

摘要 分析了我国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背景与现状,提出基于目标导向构建耕读教育实践体系与模式,遵循教育原理、农事规律与校本实际设计了主题探究教学内容,根据系统观建立了高校耕读教育完整实践体系。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面向涉农专业、非农科专业实施耕读教育实践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整合全校资源建设10个耕读教育训练站,构建10门主题探究式耕读教育A课程,设置47个训练项目组成耕读教育B课程等,通过10年教学实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新农科人才,取得了一系列育人成效。

关键词 耕读教育;实践教学;主题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6-0250-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6.05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Practical Instruction System Through Theme-based Inquiry Teaching

KU Yao-mei,ZHANG Bo,GAN Xiao-wei et al

(Center for Basic Experiment and Practical Trai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practical system and mode of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built on goal orientation, designed theme-based inquiry teaching contents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teaching and farming in a school-based way and built a complete practical system of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ccording to systematic perspective.The detailed measures of practically conducting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for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majors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re also introduced, mainly including integrating school resources to build up 10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training stations, construct 10 theme-based inquiry courses of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A”, and set up 47 training programs to form the courses of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B” and so on.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talents had been trained and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fter 10 years of practice.

Key words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Practical instruction;Theme-based inquiry teaching

新時代耕读教育的开展是我国涉农高校加强本科教育的着力点和创新点。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单独的德育,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1]。作为劳动教育的延伸,耕读教育的建构与实施也应遵循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是一项综合系统的育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实施耕读教育的关键环节。耕读实践需要充分发挥大自然万物生长的蓬勃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围绕自然界季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的节点,设计相应的生命成长抚育与研究系列活动,并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劳作、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实践,“刷新”或“重装”传统“耕读传家”教育体系;通过丰富的时代内容、多元的教育路径、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参与现代化生态农耕、农事实践,种植谷物、蔬菜、养殖鱼类等,在体验、实践、思索、发现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培养生命丰实、善于生存、富于创新兼具传统文化修养的新型农科人才。

1 我国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背景与现状

1.1 耕读教育的本底基础是劳动教育

中华文明源自农耕文明,耕读教育是我国传统农耕时代形成的一种半耕半读的教育方式[2],带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耕读教育的本底源头是劳动教育。西方学者关于劳动教育相关研究和实践较丰富,早在16世纪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了人们生活中的两件事就是生产劳动、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3];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强调劳动教育能提高学生独立性、锤炼品格[4];马克思、恩格斯高度总结概括,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工学结合等重要论述;约翰·杜威认为劳动教育不仅要为生活做准备,也要为职业做预备,具有明显的职业性[5]。

劳动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6]。

1.2 耕读教育是培养新农科人才的必然要求

耕读教育立足能力培养、道德精神培养的功能特质与新农科人才培养本质要求高度契合。教育部2021年出台了《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强调耕读教育不仅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也是情怀使命、价值追求、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7]。耕读教育作为农林高等学校立德树人全人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涉农高校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和强农兴农的使命具有深远意义。

1.3 当前高校耕读教育从政策到落地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近年众多高校积极开展耕读教育的实践,探索我国传统耕读文化的育人价值、推广途径[8],耕读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意蕴与实施路径[9],新时代耕读教育内涵特征、现实意义、实施途径等[10]。但不同类型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开展耕读教育的具体探索及实践较为零散,从实施层面探讨建立富有校本特色的耕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等研究尚未深入,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①课程设置未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内容比较浅显未能达到一定深度;②耕读实践面向的学生在整体数量上较少,未能实现多专业覆盖;③教学仍以生产类和校内外实践类耕读为主,耕读创新创业活动、耕读科研实践等内容较少,对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培养以及愉悦的耕读感受等方面的影响较弱;④耕读教育相关教学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在实践场地、教材、师资、内容、评价、安全等方面的资源配置都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或配置少的情况;⑤整合各级教学平台、教学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农科、农产与教学资源还不够充分等。

1.4 华南农业大学具有悠久的耕读教育传承

华南农业大学发端于唐有恒1909年创办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1],其融人才培养、农事试验、技术推广为一体模式奠定了学校发展百年基业。在115年办学历程中,耕读教育薪火相传,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2013年至今,学校立足于高水平及双一流农科创新人才培养,首创跨学科通识实践课农事技能训练,持续开设了52个训练项目,为学校非农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开展农业知识的通识教育,提供知农、亲农体验及培养“三农”情怀[12],为新时期耕读教育落地落实打下前期课程基础,探索出涉农高校建设校本特色耕读教育实践的独特路径。

2 耕读教育实践教学建设思路

2.1 基于目标需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

耕读教育主要是基于耕作实践的全人教育,其综合育人目标是相对明确且随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的。耕读教育注重劳作实践、自学自修,讲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路径,包含个体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双重需求。耕读实践区别于其他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是随农耕生产对象不同,对土地的依附、对时节的顺应和对协作的依存不同,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要深入行业、企业等部门开展调研,了解社会对农科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同时兼顾调查学生的兴趣意向与教学反馈,最后在社会与学生两方面需求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

综合分析后确定实践目标与定位。根据以上思路设计教学体系和实践模式如图1所示。

2.2 遵循教育原理、农事规律和校本实际三重逻辑构建实践内容

进入21世纪,基于“具身化”的认知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推动了学习实践的创新[13]。克拉克的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包含对象呈现、意义建构、身体变化、体验延展4个环节[14]。遵循这一原理开展耕读实践教学,能有效促进知识获得向知识建构转化。围绕“学农事知识、会耕读技能、悟耕读意义”目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科教”与“产教”双融合优势,从农耕实践的纵、横及其交融3个维度综合考虑,构建分类、分层、模块化、主题探究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纵向维度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如耕、种、管(养)、收、加工等环节的核心技术;横向维度覆盖种植与养殖业典型对象如水稻、大豆等;纵横交融维度上形成某一主题的教学内容,从而设计耕读实践模块。按照学生自主、教师引导、课内外结合的新理念,面向涉农与非农科专业学生实施分类教学(图2)。

2.3 根据系统观构建高校完整耕读教育实践体系

从系统观思维视角出发,把握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与综合性[15],建構层次间、主体间、领域间的有机联系和互补、互动的一体化耕读教育实践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聚集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场地多种要素,打造“亦耕亦读”实践教学新体系。在“读”的方面发挥学校“三全育人”优势,充分利用农博馆、校史馆、图书馆的农耕文化资源,在教学内容中强化价值引领,着眼学生人格塑造,不断增强学生知农、爱农、爱校情怀;在“耕”的方面充分发挥农事训练站、农用无人机前沿实验室等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农业与生命科学”双一流学科优势与特色,设计耕读实践项目,分层分类开展耕读教育。具体围绕涉农专业学生,注重将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升学生解决农业农村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三农”的家国情怀、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念、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围绕非农科专业学生,以农事技能训练课程为载体实施耕读教育,重点是学习农耕知识、博物与文化,参加一线农业劳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悟”,培养学生尊农意识,提高综合素养。

3 耕读教育体系的构建及运行实践

3.1 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将耕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布局,分类实施耕读教育课程教学,具体如下:在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增设耕读教育A必修课程,构建10门主题探究式课程模块供学生选读;在非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将原农事技能训练优化为耕读教育B,供非农科专业学生从管、工、农3门跨学科通识实践课程中任选1门修读(表1)。

3.2 有机融合耕读教育与实践教学,构建主题探究式耕读实践课程

3.2.1 面向涉农专业课程设置。

构建10门主题探究式耕读实践必修课耕读教育A,结合南方农业特色,选择水稻、大豆、甜玉米等代表性农作物以及果蔬、茶叶、林木、花卉、烟草、水产、现代智慧农业等10类主题对象开展耕读实践教学(表2)。实施学生自主、教师引导、课内外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注重“学农、知农、爱农、为农”的使命价值观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论引导、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2.2 面向非农科专业课程设置。

优化原农事技能训练,精选47个训练项目组成耕读教育B课程,内容涵盖了作物科学、园艺学、动物科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林学、水产等农业各个领域。学生根据兴趣、专业特点等选修[16]。通过1周的学习,体验农事实践活动中耕、种、管(养)、收、加工、品鉴等各农业生产环节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了解农业发展史、“三农”现状、产业政策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3.2.3 制订思政融合的实践课程人才培养大纲。

依据“大思政”育人工作精神,将我国几千年农耕历史中所形成的耕读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耕读实践课教学中,制订思政融合的人才培养大纲。适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生态意识、团队协作意识[17]以及“学农、知农、爱农、为农”的使命价值观教育等(表3)。

3.2.4 整合全校资源,打造教学团队,建设耕读实践校园。

依托作物学、农业工程等一流学科、优势特色学科的师资、科研平台,组建任课教师、教务员、训练站联络员、农事技工组成的近百人教学团队。各学科专业教师大力支持,密切合作,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18]。利用校内外专属试验基地设立了10个耕读训练站(表4),建成了光伏大棚、蔬菜植物工厂、食用菌基地、生态水产基地等耕读教学场景22个,实验室面积约2 000 m2,保证耕读教育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3.2.5 完善耕读教育保障机制。

实施学生、学院、本科生院、基础实验与实践训练中心“四级联动”保障机制(图3)。耕读课程的学分设定为1学分,采取课内集中1周(35学时)方式开展教学。各专业学生的具体训练时间由本科生院与学生所属学院统筹安排。耕读教育A为公共必修课,从10个主题中选读4个主题,每个主题1 d,星期五进行课程总结考核,采取实操考核与总结交流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实操考核占50%以上。耕读教育B为必修选读课,从47个训练项目中选取9个修读,每个项目时长为0.5 d,星期五下午实施翻转总结课及考核。

4 耕读教育实施成效

新时代全国各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开展正如火如荼,华南农业大学自2013年率先在全国农林高校开设通识实践课农事技能训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主题探究式的耕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较鲜明的校本特色,是培养新农科人才的有效举措。经过10年实践,课程建设、组织与运行,教师队伍建设、条件建设、教学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均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素材。所开设课程受众面广,覆盖学校90%本科专业,累计超60 000名学生修读;课程充满新颖性和趣味性,学生满意度达97%~99%,参加训练的学生普遍反映课程新鲜、有料、实用,展示了现代农业魅力,加强了对“三农”的关注和了解;既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又训练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既拓宽了视野,又激发了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兴趣以及学农为农的热情。该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为涉农高校学生未来从业与发展提供“知农、爱农、为农、强农”的导向引领,成为学校独具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红课,很多选课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分享课程训练的体会。该课程教育教学成果受到了中国教育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参考文献

[1] 杜殿坤.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点概述[J].外国教育资料,1980(1):1-14,31.

[2] 邓诣群.鉴古容新:让耕读教育凸显时代价值[J].高等农业教育,2022(5):9-10.

[3] 朱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2):163-167.

[4] 謝丽玲.劳动教育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卢梭劳动教育思想述评[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46-50.

[5]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3-03-26].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7]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教高函〔2021〕10号[EB/OL].(2021-08-26)[2023-03-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109/t202109162-563719.html.

[8] 青平,吴晓斌,刘震.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现实价值与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6):1-9.

[9] 李逸波,李欢,许皞.跨学科耕读教学模式探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团队为例[J].教育观察,2022,11(10):25-27,50.

[10] 林万龙,崔情情,何志巍,等.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特色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4):6-9.

[11] 冯发强,陈益培,张秀香,等.华南农业大学非农专业学生农学站农事训练教学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6):14137-14138,14141.

[12] 姜宇辉.“具身化”:知识、行动与时间性——从安迪·克拉克到吉尔·德勒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4):21-27.

[13] 王美倩,郑旭东.基于具身认知的学习环境及其进化机制:动力系统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6):54-60.

[14] 陈伟国,聂庆华,谢正生.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教学改革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养殖训练站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301-303.

[15] 黄志君.华南农业大学农事训练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养蚕与缫丝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0):239-240.

[16] 范冬萍,黄键.当代系统观念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11):9-14.

[17] 黄志君,叶可可,易辉玉.在农事训练通识教育中思政:以《养蚕与缫丝》课程为例[J].广东蚕业,2020,54(11):9-10.

[18] 陈丽君,谢正生,方青,等.基于学生背景的实践教学排课体系的优化:以华南农业大学农事技能通识训练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5):276-282.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