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挑战及创新探析
2024-04-03苏锐
摘 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读者服务工作呈现服务途径多样化、方式个性化、效率高效化、资源服务跨界化的特点,中职学校面对新形势存在服务理念落后、模式单一、空间创新不足、资源建设能力弱等问题,需要从建立数字化馆藏体系、创建智慧化图书馆、打造个性化服务模式、搭建数字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创新。
关键词: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中职图书馆面临着新的转型机遇,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阅读在教育教学、人格塑造方面的关键作用,中职图书馆需要不断地创新与改进,着力提高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1 新形势下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服务途径多样化
信息化时代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带来发展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丰富了读者服务的形式,如信息检索实现多样化。中职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图书借阅、信息咨询等功能均可通过在线方式实现,读者服务效率大幅提升。读者反馈平台化。通过建立与学生互联、互通、活动的网络反馈平台,搭建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增强读书交流社区的功能,增加用户的互动性和粘性。
1.2 服务方式个性化
个性化阅读是中职学生的基本诉求之一,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对技能深度和精度的要求随之提升,对图书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阅读服务方式应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利用数据模型对读者偏好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个性化推荐功能,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兴趣推荐合适的书籍,实现读者需求和服务方式的无缝衔接。同时,个性化服务也为图书资源建设提供了方向。大数据收集并整理用户使用平台的数据,如阅读时长、书籍类型偏好、借阅频率等,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管理员图书采购提供决策支持。
1.3 服务效率高效化
信息技术推动图书资源和配套设施的可视化,满足学生对服务效率的新要求。加快线上线下图书服务的全方位升级,能够充分提升图书服务的质量。从线下看,RFID技术、传感技术使得图书借阅效率大幅度提高。从线上看,读者可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借阅和阅读的便利化。读者可通过移动实时客户端预约图书馆座位,实现线下阅读空间的优化配置。同时,图书馆通过打造“纸”“数”共通,实现“一书多体”的阅读模态,以数字媒介为支撑,将图书电子资源置于云空间,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
1.4 源服务跨界化
图书资源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受资金、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中职学校图书资源建设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短时间解决,实现图书资源的跨学校、行业的共享利用,能够将图书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如中职学校与职业教育部门建立图书共享机制,可通过申办借阅证等方式入馆浏览或在线申请办理相关服务。此外,学校也可与社会团体合作,以质高价优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图书服务。
2 新形势下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挑战
面对新的发展态势,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转型力度不够,面临着服务思维、方式、空间创新等诸多挑战。
2.1 服务理念较为落后
立德树人是中职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图书馆承担着学校资源保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中职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以图书资源为核心,以提供线下服务为主,服务模式相对落后和被动。在传统模式中,围绕以纸质数据为中心的图书本体论展开,服务体系建设以图书资源结构进行搭建。在现代模式中,图书服务体系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侧重于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服务网络。中职图书馆服务理念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不够的问题较为突出,未能从被动利用向主动服务转变,对学生的阅读体验把握不精准,学生从图书服务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不强,图书育人功能发挥效果有待提升。
2.2 服务模式较为单一
中职图书馆服务模式缺乏创新,图书馆服务主要还是以书籍检索、借阅等传统服务方式为主,个性化服务方面仍处于缺失状态[1]。图书借阅、检索、管理使用较为单一的信息系统,无法实现线上查询。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图书服务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个性化推送、数据服务、自主借阅成为主流,纸质图书更多地以电子形式向读者提供服务。但是中职学校创新力度不足,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作用,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2.3 阅读空间创新不足
线下空间拓展不足。图书馆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需要利用硬件条件最大范围地营造创新空间,如有的学校在朗读大厅增加了朗读亭、有声读书墙、读报机等现代化阅读设施,改造电子阅读室闲置空间为新型研讨空间,将打印室改造成社团活动空间等,使学生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但是,因为理念和资金方面的差距,创新元素欠缺,阅读空间氛围营造上无法与时代同步。线上空间建设滞后,无法利用公众平台、移动图书馆App、图书馆小程序等使读者随时获得海量优质的数字资源,未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读者享受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
2.4 资源建设能力不够
图书馆资源建设是阅读服务的基础。随着个性化阅读的推广,网络荐书、纸质电子书籍一体化等成为资源建设的新方式,资源需求的标尺更加精准。虽然多数中职学校在图书购置过程中能够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资源建设,但由于图书馆对个性化需求把握不精准,难以实现图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资源共享利用机制不健全,未能建立与其他学校和社会机构的有效联系,资源建设存在重复浪费的现象。
2.5 配套要素支撑不足
中职图书馆制度修订不及时,缺乏制度化约束,致使长期沿用老办法,缺乏服务转型的动力,难以满足读书服务转型的需要。资金投入结构不够优化,在基础设施、图书采购方面投入力度较大,对数字化建设费用投入不足,数字赋能服务转型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建设短板较为突出,熟悉信息技術、新媒体运营方面的人才较少,在服务方式上创新不足,难以契合读者的需求。
3 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路径
中职图书馆应着眼于信息化时代要求,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挥数字资源作用,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1 建立数字化馆藏体系
丰富的数字化馆藏资源是开展读者服务的基础。一是制定图书馆藏资源发展规划。着眼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科设置、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人力、物力投入,优化图书结构、丰富馆藏资源。要突出打造图书精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选好选优图书资源,为读者提供科研、教学、知识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建立以读者为导向的资源建设理念。图书馆应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师生参与到文献建设中来,如可以在互联网、新媒体上开辟栏目,在线填写自己喜欢或建议推荐的书目;举办相关座谈会,在深层次交流中及时了解读者需求,为精准采购奠定基础。三是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平台。以本校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为基础,针对中职学校培养体系、专业技能和学生发展需要进行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如多媒体技术专业数据库。应该着眼于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读者深入掌握专业的发展态势和前沿科技,推动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优势。特色资源库的建设要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经过数字化处理后进行建设。因此,加强特色数据库建设必须推进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实现馆藏特色化。
3.2 创建智慧化图书馆
智慧化图书馆系统是优化服务的前提。中职学校要利用新技术手段升级图书管理系统,更加注重读者的需求和服务升级,实现更高效的服务。一是加强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线下服务的智能化,如自助借还书机、图书馆管理系统、RFID盘点系统等,可以实现图书借阅、归还、查询和盘点等功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读者体验和馆员的工作效率。大数据平台等数据分析系统则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统计,为图书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一站式的服务平台能够显著提高读书服务效率。服务平台依托数字技术将纸质图书、期刊、文献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远程访问。在服务平台中,读者可随时检索所需要的图书信息,此举可简化阅读服务的整体流程,为读者提供方便与快捷的阅读服务。三是强化线上阅读空间建设。以电子数据为基础,拓展线上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在智慧档案馆中嵌入元阅读元素,建设虚拟阅读空间,读者可以通过数字技術控制和视角切换功能,探索丰富的数字资源,拥有沉浸式的阅读环境,感受全新的阅读乐趣。
3.3 打造个性化服务模式
一是提供即时服务。以物联网技术为突破口,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限制,建设读者身边的“移动图书馆”。图书馆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读者与文献间的即时联系,定期向读者推送书籍信息,激发阅读兴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二是个性化推送。在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中,要求能够对每一个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提供更好的定制信息。个性化推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模糊推送。即针对某一群体借助网站、某信、短信进行信息推送,读者如果觉得所获得的信息资源过多或信息资源不符合自己当前的需求,可以通过登录数字图书馆的个人信息库进行更改。这种推送是以静态、单向方式进行的,适用于对读者偏好掌握不全面的情况;另一种是精准推送。大数据技术通过抓取读者在各类阅读渠道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读者偏好,再将不同时期的阅读偏好进行差分,从而发现其变化趋势,为读者精准画像。后台可根据读者喜好特点进行精准推送,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三是知识化推送。5G为知识共享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些云阅读、在线阅读服务供应商将积极运用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来提高服务水平。中职图书馆可在现有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开拓在线书友交流、新版图书自媒体消息推送、线上留言赠书等新项目,优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让广大读者从中受益[2]。
3.4 搭建数字资源共享机制
中职图书馆应积极与高校、社会机构、公共图书馆合作,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动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打通数字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服务。一是建设共享数据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读者可随时随地访问平台丰富的数字资源,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数字共享平台已在公共图书馆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例如,杭州图书馆通过数字扩容和功能优化突破单体馆服务局限,联合杭州市各区县级图书馆,打造“一键借阅”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一体化平台,利用数字赋能、“云”集市区14家公共图书馆“线上借书”“书店借书”“数字阅读”三大服务场景,为杭州市民提供“服务全覆盖、共享无差别、借还零距离”的公共图书馆服务[3],这一实践做法在浙江省属首创。中职图书馆可以借鉴此做法,构建合作机制,提升数字资源的流动性和潜在的价值。
3.5 优化保障体系建设
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力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转型发展。一是切实保障资金投入。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图书服务投入底线。积极发挥资金导向功能,在数字化建设、智慧平台搭建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图书资源配置,让读者享有更加优质的读书服务。二是切实加强职业培训。加大图书技能培训,采取理论讲解、技能训练、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图书编目、图书馆管理系统与操作、数字资源利用等进行重点强化,夯实服务基础。要强化数据思维和能力建设,善于从大数据中总结提炼服务方向,巧用大数据打造优化、高效的服务体系。三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重点解决制度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及时更新,动态把握图书阅读服务的发展趋势,做到制度建设与服务方式协调发展,为中职院校图书阅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阅读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对于中职图书馆来说,既有着转型压力,也是发展机遇。中职图书馆要树立数字化理念,加强对平台建设、智慧阅读、服务体验、人才团队等方面的创新,实现数字化时代与读者阅读服务的同频共振,为阅读服务建设注入全新的活力[4],以图书服务的优质化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菲.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与服务价值提升[J].《中国文化报》,2022(12):02.
[2]杨丽.“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图书馆服务转型探讨[N].《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01):27-28.
[3]王健.山西省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体系构建研究[N].《图书情报导刊》》,2023(07):25-26.
[4]何冰.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建设[J].《中国文化报》,2022(12):20.
作者简介:苏锐(1997年—),大学学历,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