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价值及策略
2024-04-02张霞
张霞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中发展,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具备综合素质的个体。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认识和应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学习。因此,本文探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旨在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价值
(一)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整合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多种要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首先,综合性学习能促进跨学科融合。在跨学科融合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语言文字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其次,综合性学习能培养语境意识。语言文字是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只有了解语境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问题,理解语境并进行分析,从而培养语境意识。
再次,综合性学习能强化实践能力。语言文字的学习并非只是掌握规则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综合性学习能提升思维水平。综合性学习突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首先,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从多个学科领域进行知识整合和应用,这样可以启发学生以更广泛的视野思考问题,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既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加善于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模式,它要求学生参与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借助社交网络、团队合作等方式主动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最后,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深入分析和评估问题,以及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更加深入思考、全面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培育审美鉴赏能力
首先,综合性学习注重知识结构的拓展。综合性学习强调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涉猎到更多的文化、艺术等领域,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其次,综合性学习重视情感教育。语文课程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而综合性学习突破了学科的界限,可以将情感教育與其他学科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求自我认同和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对审美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
再次,综合性学习倡导综合性思维的运用。综合性思维是一种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将各个方面的因素纳入考虑,以更好地领会事物的本质,感知事物的美丽之处,从而对美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最后,综合性学习注重实践和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任务,通过不断的探究、创新和交流来积累经验,提高鉴赏能力。
(四)增强文化认同感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整合、情感教育、探究和创新、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认同感,并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力和发展力。
首先,综合性学习注重跨学科整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相互交融,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自身文化的对比,进而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认同感。其次,综合性学习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创作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民族文化、历史等相关内容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
再次,综合性学习倡导探究与创新。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探究等方式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特色,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最后,综合性学习鼓励交流和合作。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或者通过交流讨论来分享自己的创新理念。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激发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活动指导能力不足
目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这给教师的活动指导带来了困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方法和路径。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涵盖面广、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无法很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教育。同时,由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是新的教育模式,教师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教学经验不足、操作方法不当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师的活动指导能力不足。此外,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点及应试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而综合性学习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教师需要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这还需要时间。
(二)学生方面:学习投入不足
由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难度较大,而且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较大差异,很多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兴趣,缺乏学习的热情。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探究性和研究性更强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对他们来说更难,难以适应和接受。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开发学生的跨学科思维、综合思维等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是“讲授式”教学,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认知和情感上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如学习焦虑、心理压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学情确定目标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基于学情确定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析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的表现、阅读、写作等情况,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分析。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要求,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次,针对学生需求确定目标。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确定学习目标。例如,针对口语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更多口语训练目标;针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更多写作训练目标。
再次,考虑课程内容和学科目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需要涉及语文的各个方面,如语句、拼音、阅读、写作等。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和学科目标、根据学科知识体系来确定学习目标。例如,针对阅读理解的学科目标,设定更多阅读训练目标。最后,考虑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语文技能,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教师应该根据学情确定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上能够更加熟练自如,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二)以任务驱动来激发兴趣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真实感。在任务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任务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热情。其次,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应该在任务设计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能够在任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使其更加愿意参与到任务中,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形式。任务驱动需要采用多样的任务形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实验等任务,这样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另外,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将任务设定为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上,如宣传环保意识、参与公益活动等,使学生在任务中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和行动对社会有益。最后,创造性地设计任务,提升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任务,加入趣味性的元素和挑战性,让学生感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乐趣,如设计文学人物角色扮演活动、文学创作大赛等。
(三)开展跨学科学习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开展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首先,整合學科内容。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语文教学中,如历史、地理等。例如,在讲解一篇有关“古代政治制度”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穿插介绍与这些制度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次,创设跨学科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跨学科情境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比如,在学习《红楼梦》时,组织学生做一些手工模型,用以展示小说中的园林设计等,这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也能涉及美术方面的知识。
再次,开展跨学科项目。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跨学科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跨学科知识。这样的项目可以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负责,或者由多个班级进行合作完成。例如,在环保教育方面,可以由语文、科学、地理等学科共同参与,并且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或城市,开展各种调查和实践活动。最后,引导学生交叉运用知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中交叉运用所学知识,如用语文知识分析历史事件,或者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分层开展教学活动,拓展思维深度
为了拓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维深度,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朗诵感受到诗词的美感,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觉认识。这时候,教师再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诗词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认识和理解。在知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学习小说时,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并在反思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性认识,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或者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加以论证;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时,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合适的教学任务和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丰富评价方式以夯实学习成果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评价方式的丰富性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有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方式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让评价结果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果。
作为日常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业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促进学生的自我检测和反思;课堂表现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等,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或者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过程,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